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清帝國->章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致歉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北京雖然在北40上,但夏季依然勝似一個大火爐,]在天空中烤著,外面拉人力車的漢字即便穿著短褂的號衣也汗得通體溼透,有的乾脆光起了膀子,而各茶館裡清涼消暑的茶也是大賣。

但歐格納的心中卻無比寒冷,面前擺著白廳審傷的訓令,言辭在英國一向含蓄的公文來往中已經頗為嚴厲了。如果他再不能解決遠東的問題,切實保護大英帝國的利益,那他的中國公使就算當到頭了,更有力的繼任者將接替他的位置。

應該緬甸戰爭是英國鞏固世界霸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打通緬甸,可以使英國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殖民地連成一體,牢牢控制住暹羅,抑制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擴張,並且從6地滲入中國的腹地。然而威妥瑪的榮休,使得英國在遠東缺少了一個像他那樣老謀深算的執行者。

歐格納雖然延續了這一計劃,卻將這場戰爭看成了一場簡單的殖民戰爭,在他想來,預期的對手不過是尚未開化的緬甸,其過程就像是“在郊外打獵一樣簡單”,而他的工作無非就是“在辦公室裡轉電報罷了”。他完全沒有想到,到自己問題一大堆的中國竟然“意外”地加入了進來,把局勢攪得撲朔迷離。

在約翰牛們看來,中國的實力並沒有什麼值得重視的,儘管他們有龐大地人口。豐富的資源,儘管他們的軍隊表現出了非凡的戰鬥力,而他們的海軍也擁有幾艘強大的軍艦,但其國民素質低下,工業薄弱,內部矛盾重重。對於這樣的國家,大英帝國有上百種方法可以擊敗他們,不論是軍事、經濟還是外交。

但真正令央格魯-撒克遜人感到恐怖的是中國人和俄國人站在了一起。英俄矛盾源於俄國人幾百年來的急擴張和他們對土地無休止地野心。1480年,伊凡三世率領軍隊迎戰蒙古軍隊。結束了長達二百四十年的異族統治時,俄國還僅僅是一個莫斯科附近的大公國,為了迎娶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還費盡了心思。到了彼得大帝時期,它才在涅瓦河口得到了第一個出海口。而現在,看看歐亞大6北面地廣袤地域,都插上了紅白藍三色旗。近百年來,這種擴張的度更是快得無以復加。從奧斯曼土耳其手中得到外高加索和羅馬尼亞地區的比薩拉比亞,從中國手中得到外興安嶺以南和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土地,從瑞典手中得到芬蘭,吞併立陶宛王國、哈薩克帳汗國、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與普奧瓜分波蘭。隨著如此多地土地落入羅曼諾夫王朝的控制,俄國的實力也急膨脹,俄國6軍為數之大。令人咋舌:平時兵力為145師;一經動員徵召。便可在這個數字上增加三百萬人以上;此外他們還有一支二百萬人的地方軍和可以徵召入伍地後備力量;因此可供使用的兵員總額達六百五十萬人。龐大的6軍數量使他們被譽為蒸汽壓路機。就連橫掃整個歐洲地拿破崙也敗在他們手下。而與此同時,俄國人已經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黑海各開了一扇“窗戶”。並為原本屬於“6地動物”地帝國從無到有建立起了一支規模可觀地海上力量。到50年代,俄羅斯已經擁有排名世界第二的海軍,僅次於大英帝國。

1853年11月30,俄國黑海艦隊分艦隊在納希莫夫海軍中將地指揮下,以傷235、亡37人的微代價全殲了錨泊在錫諾普灣的土耳其艦隊主力。俄國戰列艦上76門榴彈炮嘹亮的轟鳴正式宣告了風帆海軍時代的終結:傳統的木製風帆戰列艦船殼在強大的爆破彈前不堪一擊,海軍主力艦艇必須向蒸汽化和裝甲化的方面展。

然而當俄國人興奮地奏響了海軍技術革命的序章時,也終於引起了世界霸主英國的恐懼。2個比,黑海艦隊的主力艦在數量尤其是質量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地位,無力與聯軍海軍正面對抗。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在拆下火炮後,當作阻塞船沉入塞瓦斯托波爾港的入口航道。幾個月前還威風凜凜的黑海艦隊還沒有和英法進行一次正規海戰就簡簡單單覆滅了。

克里木戰爭後,俄國被迫接受《巴黎條約》,條約中最重要的一條規定,俄國必須放棄黑海地區的全部海軍,只能保留10艘警#.本上剝奪了俄國控制土耳其海峽的能

國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的南進至地中海戰略徹底破產。爭不僅是帝國黑海艦隊的覆滅,這場戰爭也使俄羅斯帝國輸掉了幾乎全部的海軍主力艦艇,世界第二海軍強國被踢出了海軍強國的排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而這次戰爭只是英俄對抗的開始,卻不是對抗的結束。在亞歷山大一世因克里米亞戰事的接連失敗精神崩潰服毒自殺後,俄國終於等來了一位可以與彼得大帝相提並論的君主——亞歷山大二世。他迎娶了第九位普魯士籍的皇后,以維持與普魯士、奧地利之間的神聖同盟,使得英國不敢相逼過甚,為他在國內的改革創造了一個安定的環境,當時俄國90%的人口是農奴,被完全束縛在土地上,生產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嚴重防礙了以自由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的展。但始自伊凡雷帝時期的農奴制數百年來與沙皇俄國的統治基礎緊密結合,以至於歷代多少高瞻遠矚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開啟這個潘多拉的盒子。但亞歷山大二世明白農奴制已經成為俄國落後的根源。1861年,他正式宣佈廢除農奴制,解放了原本被束縛的勞.力,真正開始了俄國的工業化程序,這使得俄國不僅擁有龐大軍隊這樣的“外功”,同時兼具了強大的“內功”。終於在1879年贏得了第十俄土戰爭,徹底打破了《巴黎條約》的枷鎖。

經過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俄國終於以另一種恐怖的形象出現在世界面前,他們已經從單純的軍事大國轉變成為了工業與軍事並駕齊驅的綜合性強國,而他們的海軍也重新回到了世界的三甲之列。

當這樣的俄國與中國訂立軍事聯盟,就意味著他們不僅在西線得到了“神聖同盟”的保障,在東線也將獲得安定。(雖然中國一直沒有實力對俄國造成威脅,但英國一直利用它掌控中國主要資源的優勢牽扯俄國的實力。英國對中國的失控將使得這一計劃崩潰。)北極熊的**總要得到宣洩,東西無憂的情況下,大英帝國在中段伊朗和阿富汗的壓力急劇增加,這裡,大英帝國的龐大海軍無法揮,而沙俄的6軍優勢將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旦俄國佔領伊朗,或是突破阿富汗進入南亞,得到印度洋的出海口,不僅會使他們成為地球上唯一一個本土地跨四大洋的國家,還會對從印度通往大不列顛,這條帝國最穩定的生命線造成致命的威脅。如果開戰,印度的煤鐵、棉麻、茶葉、橡膠全都會成為水中的月亮。

即便是帝國僥倖抵擋住了俄國在伊朗、阿富汗的擴張,但中國與俄國連成一體將會形成太平洋上最強大的一股勢力,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的土地都會處在這個勢力的威脅範圍之內。不能想象,整個歐亞大6的東海岸,從北極圈到赤道附近,完全控制在對帝國有敵意的國家手中,所以帝國絕不能從中國退出,無論用什麼手段。

雖然國內正在經歷動亂,但這一卻是英國上下的共同認識。只是令歐格納感到憤怒的是,那個年輕的中國皇帝根本是個魯莽的傢伙,當自己拿著倫敦送來的最新談判條件登門求見時,竟然被他一口拒絕。要知道那可是自己見過的,帝國提供給對手最寬鬆的一份和約。和約上,帝國甚至願意歸還緬甸南部的三個省,但就是這樣,那個中國皇帝仍不知足,除了緬甸之外,他竟然還想得到馬來亞,並且要求帝國歸還前兩次戰爭的所有權益,包括租界、通商口岸、海關稅務權等。這簡直是不可容忍的,如果下緬甸由於是1852年+歸還給中國還有理由,馬來亞作為中國的屬國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事情,完全是大英帝國的合法屬地,要議會同意這樣的條件,不如直接解散議會。而放棄在中國的權力更加不可能,那樣的話,帝國根本不需要簽訂這一紙和約,等到國內經濟危機一過,有的是方法可以教訓中國人。

相關推薦:我有一本生死簿西遊:剛上封神榜,收割諸天香火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從零開始的穿越生涯從零開始的魔法少女大清巨鱷超神進化:開局獲得神格軍工帝國甲午之軍工霸世逐夢七十年:我的流金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