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單挑好萊塢->章節

第798章 《阿凡達》的技術難題(中)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動作捕捉的技術歷史悠久,幾近百年。投入到各行各業的使用,也有半個世紀之久。

不過,都比較簡單。

比如機器人遙控、互動式遊戲、體育訓練、運動跟蹤等領域。

動作捕捉進入電影……只有0年的歷史。

當然了,過去的動作捕捉,主要是指一些動畫製作,主要是模擬一些最基本、最簡單的人物活動。

比如《魔戒》系列中的“咕嚕咕嚕”這個形象。

這是個完全透過電腦CG製作出來的人物。

因為這項技術維塔數碼有了突破性進展,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咕嚕咕嚕”這個角色形象,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好像他就應該屬於中土世界似的。

要比《星戰前傳》系列中的“尤達大師”,以及很多動畫人物的角色形象真實感切多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

《魔戒》中的“咕嚕咕嚕”,在人物運動時……動作都比較單一、簡單,看起來很笨拙。

人物形象不違和,人物動作卻很違和。

這就是“維塔數碼”在動作捕捉技術方面的劣勢!

“咕嚕咕嚕”的動作捕捉,哪怕請來了動作捕捉大師安迪·瑟金斯,也沒能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卡梅隆說道:“工業光魔是動作捕捉技術的行業先鋒,去年,我甚至專門抽出了兩週時間,去了《極地特快》的劇組。”

“《極地特快》?羅伯特·澤米吉斯的那部動畫片?”

“沒錯。這雖然只是一部動畫片,但跟過往的動畫片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動畫片不需要演員表演,要麼手工繪製、要麼電腦繪製,演員在後期配音就好了。可是《極地特快》不同,這裡的動畫人物,一顰一笑都是演員表演出來的。革命性的動作捕捉技術,以及表演存留技術,把真人影像數字化了。這會是一場電影的科技革命!”

不難聽出來,卡梅隆對《極地特快》中運用的新技術非常欣賞,接著說道:“漢克斯在表演過程中,不穿戲服,卻要穿上裝滿感應器的黑色緊身衣,同時在面部粘上150個感應器,他的眼瞼、嘴唇、眉毛等部位的每一個表情和動作都可以透過傳感器被計算機準確捕捉。”

“150個傳感器……”

唐恩能想象到湯姆·漢克斯臉上沾滿了傳感器的樣子,150個……那還不滿臉都是傳感器?

卡梅隆則越說越興奮,激動的道:“唐恩,《極地特快》的內部試映我去看了,真的無與倫比!科學技術,真的可以把演員的DNA都數字化放在大銀幕上!這部影片只要上映,我敢斷定,就是劃時代的,其運用的全息動作捕捉技術,會成為和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等同的里程碑意義!”

過去的電影裡,雖然也運用過動作捕捉技術,但只是極小的一部分,運作起來很簡單。

《極地特快》則不同,該片所有的表演,都透過動作捕捉完成。

這是拍攝《阿凡達》的必備要素。

與此對應的……就是高昂的代價!

《極地特快》斥資1.65億美元,所有的表演、拍攝都在攝影棚的綠幕前完成,演員的表演空間,總共也就10平方英尺。

如果羅伯特·澤米吉斯也像很多老派導演一樣追求“電影質感”,好吧……該片的製作成本,億美元都擋不住!

“我聽說……《極地特快》運用的是工業光魔研發出的最新的動作捕捉技術?甚至連《星戰前傳》都沒有冒險使用?”唐恩慢慢思索著道。

卡梅隆不屑的道:“誰說不是?喬治·盧卡斯……嘿嘿,是想著讓《極地特快》當試驗田,驗證新技術的實用性,反正是華納的錢,他花著不心疼,這跟拍《星戰前傳》不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事實證明,新的動作捕捉技術,很成功?”

“完美!”

“所以……你需要我幫你搞定喬治?”唐恩就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卡梅隆臉上略有尷尬,理所當然的道:“你難道不是《阿凡達》的投資人、製片人?這不是你的工作?”

唐恩點點頭,就沒有多說什麼,搞定喬治·盧卡斯,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困難。

其實,八十年代的時候,卡梅隆和盧卡斯關係一度很好。

到了九十年代,《終結者》拍完……卡梅隆受到了極大的呼聲和市場認可,好像都超越盧卡斯,成為科幻巨匠了。

《終結者》的巨大成功,給了卡梅隆巨大的信心和野心,他真的想徹底超越喬治·盧卡斯!

最開始,他想拍《蜘蛛俠》,後來覺得拍別人的故事太掉價,就放棄了。

轉而寫了自己的劇本——《阿凡達》!

《阿凡達》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是卡梅隆要打造出一個超越《星球大戰》的科幻世界王國!

只可惜,當年的技術水準遠遠達不到他的要求。

卡梅隆退而求其次,去拍了《泰坦尼克號》。

因為要製作沉船的流體特效,卡梅隆又找到了工業光魔要求幫忙。

結果,這個當世第一特效公司,竟然說辦不到!

多荒唐?

卡梅隆直接大怒,把工業光魔的特效經理考特·羅斯挖來,又拉來了斯坦·維斯頓,成立了“數字領域”特效工作室。

從此,好萊塢開始了“工業光魔”和“數字領域”在特效市場的二元時代。

行業老大和行業老二的競爭很激烈。

諸多原因,讓卡梅隆和盧卡斯的關係,非常冷淡。

卡梅隆想藉著工業光魔的最新研究成果打造《阿凡達》,單靠他個人的面子,不可能做到。

當然了,唐恩出馬,就沒有失敗的理由。

前世二十世紀福克斯能搞定的事,新環球就更輕鬆了。

卡梅隆又道:“除了維塔數碼和工業光魔之外,還要搞定花鴉三維影動研究室,他們正在開發的捕捉虛擬合成扣像技術,對我們的實時預覽和動作捕捉有促進作用。這在報告裡都寫清楚了。”

“沒問題!你說《極地特快》是劃時代的技術革命,現在看來……《阿凡達》才是啊,集大成者方顯英雄本色!”

唐恩是有感而發的讚歎。

這位大導演把前期的技術準備工作做的這麼充分,當的起所有的讚譽。

卡梅隆笑笑,說道:“維塔數碼、工業光魔、花鴉、數字領域,這些都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麻省理工學院的光學實驗室最新的科學成果。”

“麻省理工?”

“沒錯,他們改良了反射式光學動作捕捉系統,進而發展出了一種頭套式表情捕捉系統。這對演員細緻入微的表情捕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你這是要把表情捕捉和動作捕捉區分開來,搞兩套技術系統?”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相比於人體動作,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實在太複雜了,即便是最先進的動作捕捉系統,也很難做到最好。”

說到這裡,卡梅隆就搖搖頭,“還是《極地特快》,羅伯特為了追求極致的表演捕捉,在漢克斯臉上粘了150個傳感器,密密麻麻的連眼睛都不放過。可最終的視覺呈現……我是不大滿意。面部表情的變化太複雜了,僅僅捕捉150個細節變化……遠遠不夠。”

現在才004年啊。

後世已經爛大街的技術,現在大都還處在研發、試用、改良當中。

《阿凡達》就是各類高科技集結、試用的小白鼠。

遠遠不是一個簡單的D直拍就能夠概括。

對影迷來說,《阿凡達》的D效果是直觀體現。對電影人來說,《阿凡達》的背後有著比D直拍更多更精尖的高階技術。

當然了,這也只限於對視覺效果追求精緻完美的好萊塢而言。

對於其他國家的電影工業……說句不客氣的話,就算是好萊塢10年前的特效工藝,也能從普遍意義上繼續領先世界0年。

這是法國著名的《電影手冊》的結論,好萊塢和好萊塢之外的特效技術,至少存在0年的代差。

唐恩是半個技術盲,不是太懂,問道:“你說的這個頭套式表情捕捉系統,能解決問題?”

卡梅隆興奮的伸出了一個手掌。

“什麼意思?”

“至少五倍!”

“五倍?”

唐恩睜大了眼睛。

卡梅隆振奮的道:“羅伯特·澤米吉斯為了捕捉到豐富的表情變化,給漢克斯臉上沾滿了傳感器。可是,如果依靠麻省理工光學實驗室的這個頭套式表情捕捉系統,只要給演員戴上頭套,就可以利用光學效應中不同角度的反射訊號,捕捉到演員臉孔上的細微變化,至少……能捕捉到800個!”

“好!”

唐恩也頗為振奮。

他忽然能夠體會到卡梅隆對技術極致追求的快感了。

這是一種創造新時代的感覺!

“不過……”卡梅隆頓了一下,有些為難,也有些心虛,“那裡是大學,是科學實驗室。我雖然瞭解一些情況,可是想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利用在電影製作中,還存在一些麻煩。那畢竟不是好萊塢,咱們這一套,在那裡……行不通。”

唐恩立時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好笑。

大學實驗室研發的技術,不就是為了在實踐中獲得應用嗎?

卡梅隆說的難題,不外乎就是錢唄!

當然了,肯定不是小錢。

如果僅僅是幾十萬美元,卡梅隆就自掏腰包搞定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好萊塢公敵好萊塢的奇妙之旅征服好萊塢聊齋好萊塢重生之好萊塢財富人生好萊塢之路好萊塢成神記我在好萊塢當大佬在好萊塢養龍好萊塢大亨[美娛+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