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章節

629、蟲從口入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其實,只要條件要素“具備”,冬天“中暑”也並非不可能,即使氣溫不高,但只要處於一個溼度較高和通風不佳的環境裡,人體產熱增多而散熱又遇到障礙的話,就會發生中暑。

發病的關鍵不是天氣,而是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罷工了,所以提防中暑並不是夏季專利,而是全年都要注意的事。

春天中暑的痛苦,差不多就相當於在夏天被凍傷的感覺,雖然難以想象,但這類病症確實存在。“冬中暑”多發於老年人或嬰幼兒,患者常表現為持續高燒無汗、血壓升高、神志模糊、呼吸急促,體溫可能會達到40℃以上,嚴重可導致腎臟衰竭。此外冬中暑還會多發生於2~10個月大的嬰兒,被稱為“冬季嬰兒捂熱綜合徵”,患兒主要表現為高熱,最高可達42℃以上、並伴有抽搐、吐奶,口唇發青、嚴重會出現昏迷、呼吸衰竭症狀。

“冬中暑”最直接的原因是來自家屬們的“錯誤關愛”——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冷,叫你兒子覺得你冷!

像劉璐接診的這個病例,就是老人的兒子覺得老人冷,老人體虛,畏寒,因為怕老人著涼生病,所以給她捂的熱。

然後畢竟是冬天,晚上房間關門閉窗,室內空氣流通不暢,愣是搞出了一個“人造夏季”的環境,讓患者的體溫不斷上升,當覺得不舒服時,整個人已處於高熱之中了。

而嬰幼兒因為本身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外界氣溫的適應性較差。過度保暖後幼兒的散熱受到影響,產熱和散熱的不相協調會使孩子出現高熱,導致體內環境失調與新陳代謝紊亂,長期高熱會損害患兒的腦組織,出現永久性的損害或功能障礙。

除以上兩類人群,一些有慢性疾病、肥胖、孕產婦、過度疲勞、有干擾機體熱適應症狀的人也屬於冬季中暑的高發物件。

當然,對於這種事,最好的方法還是防患於未然了。

劉璐提醒粉絲們,如果發現家裡人有出現頭暈、心慌、口渴等早期“中暑”症狀時,要把患者挪到陰涼通風處,適當地解開患者衣服幫助降溫,用冰塊、溼毛巾在患者的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動脈集中處降溫。

如果患者意識清醒,建議飲用淡鹽水,少量多次。一般一次飲用200毫升,間隔10分鐘。輕症“中暑”患者經上述處置,觀察兩小時後身體一般能恢復正常。如果兩小時後症狀仍得不到改善,且體溫仍在38℃以上,出現熱痙攣(小腿抽筋)、休克、昏迷等情況的話則要立即送醫。

如果家裡的孩子有“冬中暑”症狀,家長們也不要驚慌失措,應立刻掀開被子或遠離熱源,將患兒抱到空氣流通處,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對病情較輕的患兒,可為其擦乾汗水,更換溼衣服。如果病情較重建議立即送醫,注意在途中不要把患兒的頭部捂蓋得過嚴,以免再次發生缺氧窒息狀況。

……

人高馬大的小程今年二十四歲,是一名建築工人,這一天好不容易休息,他就去野外釣魚。

釣魚的時候,他無意中在河邊發現了一個“鱔魚洞”,就想著去抓鱔魚。但是後來仔細一觀察,好像又不是鱔魚洞,應該是蛇洞!

黃鱔和蛇,都是冬季不進食,深藏洞中,處於冬眠的狀態,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會甦醒。由於二者的體型差不多,所以洞都是圓圓小小的。

小程在老家的時候就最愛掏鱔魚洞,蛇洞也掏過,一般來說,蛇洞是幹洞,而鱔魚洞則是溼洞,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比如下雨被淹,幹洞也能變溼洞,冬天水位變淺,溼洞露出水面,再經過太陽照射,也能變成“幹洞”。

小程仔細觀察,發現這個洞應該是蛇洞,於是,他更加興奮了!抓蛇可比抓黃鱔更刺激啊!

蛇肉美味,蛇膽還是藥材,是大補之物!而且冬天蛇在冬眠,抓起來沒有那麼危險!

小程說幹就幹,用挖蚯蚓的小鐵鍬,將洞慢慢挖開,果然,看到了一條大蛇盤睡在裡面,一動不動。

小程立馬用鐵鍬將其給“端”了出來,扔在了地上!由於蛇處於冬眠,而且長期沒有照射太陽,身為冷血動物,這個時候體內缺乏熱量,雖然被“驚醒”,但是動作不夠敏捷。

“小樣,還想逃走?”小程見蛇“活”了,怕它跑掉,於是立馬一鐵鍬,將其頭給擊碎了。

然後,他就將蛇剖開,將其蛇膽取出來,用手拎著,舉高,對著太陽照了照,欣賞了一下,然後,手指一鬆,蛇膽掉落嘴中,吧唧一口,生吞了下去!

“我去,美味啊~,妙啊~”小程仰著頭,面對陽光,眯著眼睛,發出讚歎聲。

其實,未必有那麼美味,生冷的蛇膽,又腥,估計怎麼都是不好吃的,這純粹應該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覺得自己吃了大補之物!

小程將剩餘的蛇軀扔進了捅裡,打算帶回去處理之後,製作成菜餚,又是一份上好的下酒菜。

晚上,約上三兩好友,釣來的魚,最重要的是那盤醬爆蛇片,好友們都讚不絕口。

只是,第二天,小程就感覺到自己身體哪哪都不舒服了。

原本身體倍棒,很少感冒的他,現在卻突然胸口痛,肚子痛,噁心,嘔吐,發熱……

問好友,好友們都挺好的!

小程不由有些慌了,好友們則建議他還是趕緊去醫院看看,可能是吃那條蛇膽吃壞了。

由於大晚上的,只好來省一醫掛急診。他聽說裡面有個姓陳的醫生挺厲害的。

小程來了之後,就指名道姓要找陳俊,恰好陳俊在,護士就滿足了他,告知他陳俊的診室號。

陳俊一聽事情經過,就明白了,說道:“你這個考慮蛇膽裡面的寄生蟲感染!蛇膽是不能生吃的,因為寄生蟲太多,比如有一種曼氏迭宮絛蟲,存在於蛇、青蛙等動物身上。當人吃了未熟的蛇肉、蛙肉時,裂頭蚴也隨之進入人體,或在腸道內發育為成蟲,或穿過腸壁進入腹腔,移行至全身其他部位寄生。整個過程不痛不癢,人體可毫無感覺。

裂頭蚴一旦進入人腦,會在人腦中游走,吸取腦細胞營養發育長大。不僅它代謝的產物會對大腦帶來損害,更可怕的是隨著它不停遊走,大腦會被不可修復地破壞。而且它可在大腦裡生長繁殖,成蟲死亡後,幼蟲可繼續繁衍生息。”

“我去,陳醫生你別嚇我!”小程當場就臉色慘白,跳了起來,都短暫地忘記了疼痛!

陳俊壓壓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你的情況,應該是腸道內感染,然後肺部、肝臟等位置估計也有,腦部應該還暫時是安全的。我跟你說這些,就是希望你能吸取教訓,有很多食材或藥材,其實是不能生吃的。”

“嗯嗯,我記下了,記下了!這輩子都不敢了,陳醫生,都說你醫術高,還給我們以前一個工友接續過小弟弟,你趕緊救救我吧!”小程十分緊張地說道。

陳俊說道:“你這個情況,需要到感染科詳細檢查和治療,他們那邊比我這裡裝置更齊全,經驗更豐富。我馬上將你轉過去吧,放心,一定給你聯絡一個資深專家!”

“謝謝,謝謝!”

然後,陳俊就將這名患者轉至了感染科。在省一醫感染科,經過寄生蟲檢測,果然,小程的腸道內,以及肝臟、肺部查出了共三種寄生蟲體,其中包括腦囊蟲病、裂頭蚴病等,小程出現兩肺感染,右側胸腔積液,胃、脾、肝等動脈旁淋巴結腫大。

也進行了腦部檢查,果然如陳俊所言,並沒有在腦內發現有寄生蟲感染,要不然就麻煩了!

隨後,資深專家給小程進行了驅蟲治療以及抗感染治療後,大約三天之後,他的情況就穩定了,病情也得到了控制。估計出院在望。

陳俊後續也進行了跟進,並且去感染科病房探望了小程。

私底下,劉璐對陳俊說,這個小夥子有點虎!

確實,這個小夥子是挺虎的,不過,也是另外一種“無知者無畏”吧!

也有可能是受了一些武俠小說的影響,比如某武俠小說裡面,抓到一條奇蛇,就剖出它的膽,裝在小玉瓶裡,每天舔一口,能讓視力增長,後來還蛻變為夜視眼。

這純屬小說情節需要,當不得真的。

從傳統中醫角度來說,蛇膽是在清熱解毒方面有一定的功效,但從病人安全的角度考慮,現在中醫開方子時用蛇膽的也很少,清熱解毒有很多其它的安全藥材可以代替,比如長疥瘡,用蒲公英、菊花、黃芩都可代替蛇膽取得同樣效果。

當然,也跟蛇膽數量少有關。但不可否認,蛇膽裡含有寄生蟲,是中醫們顧忌的原因之一。

另外,蛇膽要食用的話,必須經過嚴格的加工。有一些中成藥裡面是有蛇膽的成分,但藥廠裡都經過嚴格試驗炮製。沒加工過的生蛇膽,醫生是絕不提倡食用的。

陳俊在自媒體上給粉絲們分享這一病例,提醒大家,千萬別生吞蛇膽,或者拿蛇膽泡酒喝。

有人可能認為,酒精能消毒,泡酒的時候就會殺死寄生蟲,實際上並沒有證據表明這一點。

其次,毒蛇的蛇膽可能也有毒,除了寄生蟲風險,還有中毒危險。小程生吞的那個是普通蛇膽,並不含毒,要不然,情況還要嚴重!

陳俊告訴粉絲們,除了蛇膽之外,許多食材也不宜生吃,比如牛蛙!

牛蛙會造成裂頭蚴感染。不正確地食用蛙類、蛇類,喝蛇血,吞蛇膽,吃涼拌蛇皮,或者誤飲了被帶蟲卵汙染的水,都有可能造成裂頭蚴的感染。

有些人會相信蛙肉具有“清涼解毒”的功效,竟然會用生蛙肉敷在傷口或者皮膚膿腫上面。這種行為為裂頭蚴透過皮膚進入人體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另外,還有些人有生吞蝌蚪的“奇特”飲食愛好,這也容易造成感染!

雖然人體並非迭宮絛蟲或是裂頭蚴的適宜宿主,但是它們卻可以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裂頭蚴,能在人體不同部位間穿行,可能帶來的損傷遍佈全身。

最好的辦法,還是高溫徹底煮熟!

裂頭蚴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耐受從零下10℃到56℃的溫度變化。在零度,也就是所謂的冰鮮儲存條件下,裂頭蚴可以在宿主的肌肉組織內存活幾十天之久。裂頭蚴對高溫相對較為敏感,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裂頭蚴在56℃的溫度下基本堅持不過5分鐘。有研究表明,-20℃冷凍2小時可以殺死蛙肉中的所有裂頭蚴。對於大包裝的蛙肉或者蛇肉,-20℃條件下冷凍24小時更為穩妥。

然後生吃黃鱔會造成棘顎口線蟲感染。當然,在國內鱔魚都是經過深度烹飪才會食用的,相應的病例基本上很少見,但在國外就並不少。

美國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從超市購買的47個樣品中,13個被感染,比例接近30%。如果被感染的鱔魚或者其他魚類沒有被充分加熱而吃掉,這些成熟的幼蟲就會進入人體,導致“顎口線蟲病”。它們在人體內遊走不定,感染者就表現出遊走性皮下腫塊。一旦被感染,可能在幾年之中都會間歇性復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就是,雞、鴨、野豬、貓、狗等動物可能吃被感染的黃鱔、青蛙或者其他魚類,然後也被感染。

要防止“蟲從口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對食物進行充分的加熱烹製。具體要烹製到何種程度,美國疾控中心的建議是將食材(以魚肉為例)加熱到食材內部溫度為63℃以上。而國內研究人員則建議將食材在70℃的高溫下加熱4~5分鐘。

一些海魚則會造成異尖線蟲感染,比如三文魚、大馬哈魚、金槍魚、海鱸魚、鱈魚、帶魚、海鰻、石斑魚、鯡魚、真鯛等等。

此外,不屬於魚類的烏賊也是異尖線蟲的宿主之一。

相關推薦:聖光簽到系神豪我在床上打副本全球攻防戰上門後我成了爺韓娛之崛起女王的意志港樂時代逍遙遊者魂帝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