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章節

398、小寶寶也會患結石?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冠脈畸形需要儘快手術,組織冠脈重建,但患兒當時的情況並不容樂觀,手術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而且,即便搶救成功,他的心臟也會被動增大一半,一般人的心胸比例是0.5,他起碼要達到0.74。而相應的,他的心功能只有正常人的1/3~1/2,心臟恢復正常功能需要很長時間。

儘管手術風險很大,預後的挑戰也很大,但是和患兒家屬溝通後,患兒的父母都非常支援。

孩子母親說道:“醫生你們儘管放手去治,你們這麼多專家,我相信手術一定會成功的!”

孩子父親瞪了母親一眼,補充道:“我們也明白手術有風險,什麼手術能沒有風險呢?更何況心臟手術。省一醫的醫生,水平都很高,我相信你們,請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拜託了!”

說完,還積極地鞠了個躬。

孩子母親也連連鞠躬,並懇求道:“各位醫生,各位專家,我兒子就拜託你們了!”說的時候,雙目含淚。

見到這對父母如此通情達理,對醫生如此的信任,醫生們增強了信心,最後,團隊經過多次商議,決定採納陳俊的意見,在ECMO下為患兒進行冠脈重建。

沒錯,這個意見就是陳俊率先提出來的,開創省一醫心臟手術之先河。

這得益於陳俊上次給一名新生兒做手術,還連著媽媽臍帶呢!

既然臍帶可以連著,增大了手術的成功性,那為何不能帶著ECMO做手術?

這給大家開創了新的思路!陳俊的建議得到了許多專家的點贊。

因為,如果這樣的話,相對來說,就可以盡量減少手術和手術中的心臟缺血時間,能最大程度保留心臟功能,保護心肌。

有專家心說,小陳這個小夥子真是不錯的,往往奇思妙想,恰到好處。年輕人就是思路活躍。

有專家心道,陳俊年紀輕輕就能和我們坐在一起,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建議,並非是成熟的手術方案,經過團隊這麼多專家的聯合討論,集思廣益,最終,團隊拿出了足足四套方案,其中一套是主方案,另外三套則是備用,屬於應急預案,主要是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應該如何應變之類。

只有先做好充足的準備,然後遭遇突發情況時,才不會慌亂,自亂陣腳。

陳俊跟著專家們一起討論,受益良多。感覺自己的醫術又進步了一丟丟。

省一醫兒科,是國內最早開展ECMO技術的醫院之一,曾重新整理亞洲新生兒 ECMO的最小體重記錄。在成熟的ECMO技術支持下,手術順利進行,心臟中心團隊花了兩個小時不到就修復了畸形的血管。

陳俊這次沒有主刀,而是當了一名助手。如此難度的手術,陳俊是裡面唯一的住院醫。身邊甚至連一個主治醫都沒有,放眼盡是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與有榮焉。

不要瞧不起這樣的機會,很多主治醫和住院醫都對陳俊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另外,對這臺手術而言,手術前後ECMO的管理、全身重要臟器功能的保護其實非常重要。

並不是手術做完就沒事了。還有感染關、出血關,如何避免肝腎、大腦等臟器功能繼發性損傷,都需要一一攻克。

術後足足十天時間,孩子才被撤下ECMO。前前後後加起來,這名患兒一共帶了14天的ECMO。

患兒在兒科住院部住院,需要的恢復時間比較長,陳俊身為一名負責的醫生,幾乎是每天兩次,都會到病床邊查探孩子是狀況,摸摸他的小腳丫,指導他做一些輕微的活動。

每次,孩子的小腳丫都非常冰涼,這是因為心臟功能不足,血運無法到達的緣故。陳俊就運用兒童撫觸術,輕輕替他舒筋活絡。孩子父母看了都非常感動,覺得陳俊真是一個有愛心的醫生,是拿他們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在看待。

孩子康復後,這對父母還專程到院長辦公室,找到院長萬德培,替陳俊說了好多好話。

院長就在一次公開的會議上,表揚了陳俊,號召全院醫生都應該向陳俊學習。這種表揚是有加分的,在年底評優的時候有用處。

陳俊非常喜歡在自媒體上分享病例,當然都是化名,保護患者隱私。

他提醒家長朋友們,雖然這種心臟病比較罕見,但一旦遇上就相當兇險。所以,如果孩子出現無故暈厥,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排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一名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從外地急急忙忙趕過來的小寶寶只有十一個月,不足週歲。他的父親很著急,滿臉憂色,一衝進陳俊的診室,就噼裡啪啦,若機關槍一般介紹:“醫生,我兒子反覆高燒,身體非常虛弱,不知道怎麼回事?在家鄉的縣醫院治療了半個月,絲毫不見好轉!”

“呃,您別慌別慌,我馬上來看看!”陳俊就開始查體,聽心肺音,之後又下醫囑,安排各種檢查。

“你們一個人帶去做檢查就行,另一個人留下來,主要是我想瞭解一下之前的病史和治療史,這樣節省時間。”陳俊說道。因為,有些檢查是必須要做的。

比如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等等。

“我去,我去,老婆你留下來跟醫生聊聊!”孩子父親急急忙忙抱著兒子走了,留下來同樣充滿憂色的患兒母親。

隨後,透過交流,陳俊瞭解了孩子的近況,原來,這個不到一歲的小寶寶在他們當地醫院治療了近半個月,反覆發燒,最高的時候到達40℃,反覆輸液,家長在家反覆地喂小寶喝美林,但是沒什麼效果。

醫院開始時是按普通的感冒發燒來醫治,後來則懷疑肺炎的可能性。但孩子父母等不得了,感覺到情況不妙,再拖下去,孩子恐怕都沒了,於是急急忙忙趕到省一醫來了!

陳俊眉頭一皺,苦苦思索,但他畢竟不是萬能的,最終,還是依靠了系統的輔助診斷功能,得知,原來這名小寶寶,這麼小的年紀,竟然長了兩顆大大的結石!

兩顆結石分別分佈在輸尿管和腎臟中。可是,這兩顆結石又是怎樣讓他發燒的呢?原來,結石把他細細的“進出水管”給堵住了。

腎臟裡的尿出不去,膀胱裡尿也上不來,全堆在腎臟裡!更糟糕的是,由於結石引起的感染,已經導致了小寶寶的膿腎,這就是他反覆發燒的原因。

陳俊知道了真正的病因,再對症安排相關的檢查,很容易就得到報告支援。其實,他若是多花點時間去研究,也能靠自己的能力將“這道題”給解出來,但是,小寶寶太小了,反覆高燒已經半個月了,情況非常緊急,不能再拖下去,所以,陳俊才動用了系統的輔助診斷功能。

並不是他自己不願意動腦筋,喜歡依賴外物,而是時間不等人,小孩子等不起。一切都是為了患兒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陳俊向孩子父母介紹了病情之後,建議:“現在只有儘快手術,才能緩解這種情況,並真正康復!”

孩子父母也明白,結石不弄掉,以後肯定是還會復發的。他們唯一擔心的是,孩子這麼小,能扛得住手術?也就是平常說的開刀?

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何況孩子這麼小?陳俊也十分體諒這對父母的心情,讓他們先考慮一下。

然後當務之急,是解決掉小寶寶腎臟裡的膿液,只有將這個膿液給吸出來,才會治標,也就是發燒才會消失。

陳俊就在小寶寶的腎臟上插了一根造瘻管,腎臟裡的膿液經過這根管子被引流出來。很巧妙的小手術,果然,立竿見影,膿液被引出來之後,再配合適量的抗生素治療,幾乎是當天,困擾小寶和他的父母半個月之久的發熱症狀,終於消失了。而且之後一直都沒有再出現過。

在縣醫院治療了這麼久,燒都退不下去,靠藥物只是暫時抑制,並未解決發燒的“根源”,所以反反覆覆。而且退燒藥吃多了對身體的負擔也很大。哪知道,來了省一醫之後,陳俊稍微搞了一下,就搞好了!還吸出了那麼多膿液,看著都令人觸目驚心。

因是之故,孩子父母對陳俊崇拜得五體投地,孩子媽媽還特意發了個朋友圈,和親戚朋友們分享這件喜悅的事情,並點贊陳俊,說道,省一醫的這名年輕醫生真是又帥,醫術又高!

還偷拍了一張陳俊認真看病的照片,附在了這篇朋友圈最後。前面都是她寶寶抽血、做檢查,吸膿液,以及之後胃口大開吃東西的照片。

結果,有“好友”就認出了陳俊,在下面評論道:“這不是網路上很紅的那個網紅醫生嗎?叫俊神,俊仔的,五千萬粉絲呢!”

孩子媽媽恍然,難怪這麼厲害!她還特意去網上查了一下陳俊的資料,並搜尋到了陳俊的微薄,並點選了關注!也推薦她老公關注了。陳俊的粉絲又漲了兩個!當然,奉上崇拜值自不必提。

這對夫妻在照顧他們小孩的時候,就小聲彼此商量:“老公,你看,這名醫生這麼厲害,他說的應該是對的,我們必須儘快給孩子做手術!”

孩子父親:“是啊,想來陳醫生既然建議我們這樣做,那應該多多少少有點兒把握的。要是陳醫生這麼厲害都沒把握,找其他醫生看多半也不行。要不,還是做了吧?”

“嗯,做了!畢竟為了寶寶的健康!”

檢查報告他們也看到了,那麼兩顆大的結石在寶寶的身體裡,讓他們怎能安心?如坐針氈啊!

於是,這對夫妻經過商議,找到陳俊,毅然簽了手術同意書。

陳俊並沒有立刻進行手術,而是等孩子養了幾天,體力恢復了一些,體重增加了一些之後才安排的手術。

因為之前,反覆發燒,孩子沒胃口,體重下降很快,十分虛弱。經過這幾天的調養,體力和體重才恢復了一些。

小孩子都是長得很快的,稍微有點營養,這臉上的小肉肉就出來了,粉嘟嘟的像女孩子,十分可愛,陳俊都忍不住摸了好幾下。在外人們看來,這就是陳俊喜歡孩子的表現啊!

像徐珊珊的話,雖然現在在兒科已經適應了,走上了正軌,但是,讓她去主動摸小孩子,或者之前那樣,給小孩子按摩小腳丫,她才不會幹呢!她覺得小孩子的腳多髒啊!

所以,真的能從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就能看出來是否熱愛這份工作,是否真正喜歡小孩子!

不喜歡小孩子的醫生,是幹不好兒科工作的!即便勉強幹好,那也是中規中矩,不可能嶄露頭角。

這幾天的時間,陳俊也沒有閒著,他則是反覆琢磨和推敲手術方案,即便孩子父母還沒想好。

只有他先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當孩子父母同意之後,他才能隨時安排手術。要不然,匆匆忙忙上陣,肯定容易出疏漏。

即便孩子父母不同意手術,他反覆琢磨,在心中演練,在系統虛擬的手術訓練室中演練,也是對自己醫術的一種提高!

由於小寶寶才十一個月,連話都不會說,兒科又是有名的“啞科”,如果採取體外衝擊波碎石的話,孩子肯定是不會配合的!

因為體外衝擊波碎石,需要孩子保持一個較為固定的姿勢,這對大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孩子呢?

死死地摁著,或者捆綁著,對孩子幼小的心理必然會造成難以磨滅的陰影。這種強制性的手術方式,陳俊不考慮。

他反覆思量之後,認為,還是全麻比較好。如果全麻的話,需要麻醉科配合,然後麻醉也是有風險的,但風險僅僅與一場微創手術相當。而且現在麻醉條件好了,對日後的影響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

陳俊將其中的利弊也給小寶寶父母分析了。小寶寶父母也贊同全麻。

但是,術前CT檢查顯示,小寶寶腎臟的結石既大又硬,密度甚至超過了骨頭,用體外衝擊波想要將它們擊碎,恐怕會傷到骨骼!

這與一般大人的結石又不一樣。大人的骨骼已經發育成熟了,小寶寶的骨骼相對來說還比較軟,搞不好結石沒碎,骨頭先碎掉了!

所以,最終,陳俊的手術方案是:經尿道輸尿管軟鏡取石!

這其中又有一個難點,那就是,小寶寶啊,他的輸尿管也是沒長大的,小丁丁那麼小,輸尿管能有多粗?軟鏡“這麼大”的器械,怎麼能進入呢?那會將尿道撕裂的!

若是一般醫生臨時倉促上陣,肯定又要偃旗息鼓,覺得這手術沒法做。

但陳俊早有預案,他早就想好並在虛擬手術室模擬過這套方案,那就是,放支架,小心翼翼地撐開它。

於是,小寶寶的尿路中,就被放入了這樣一枚小小的支架,撐開了一條通道,讓軟鏡得以進入。

不放支架的話,肯定會尿道受傷!到時候又是一個麻煩問題。很多時候,併發症就是這樣來的。

醫術的高低,不僅要看手術當場成不成功,還要看事後併發症的多少!

兩枚直徑分別為1.6cm和1.4cm的“巨大”結石經鐳射擊碎以後,被分次從取石籃中取出。還有些許碎屑,陳俊囑咐家長,多給他喝水,多尿尿,就可以排出了。

此外,這臺手術還有一個亮點,不是亮點的亮點,孩子父母也沒發現,只有專業人士才明白。

那就是,陳俊的手速快啊,一次手術,不到五分鐘,就打完收工!如果是其他的醫生的話,需要做兩次手術!兩次手術,需要間隔一段時間,至少要間隔十天半個月吧!

因為,小寶寶太小了,他的體力和身體狀況,只能支援一次取出一顆結石!做完之後,需要休息、恢復,才能再次進行。

那樣的話,還要住兩次院,以及麻醉兩次!

相關推薦:聖光簽到系神豪我在床上打副本全球攻防戰上門後我成了爺韓娛之崛起女王的意志港樂時代逍遙遊者魂帝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