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新命記->章節

第六四零章 對策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覺察到自己有可能會被多爾袞當成替罪羊推出去,去為撤軍路上的慘重損失負責,這讓孔有德感到非常惶恐不安,同時也讓他心生不滿。

他的隊伍自從渡海投降了黃臺吉之後,還沒有打過今次這樣的仗。

黃臺吉使用他,主要是發揮他的所謂長處,也就是鑄造重炮,並指揮重炮作戰,很少讓他和他的人馬離開重炮陣地,去直接參與蟻附攻城這樣的行動。

這一次,多爾袞在西屏山下叫他打頭陣,已經讓他心生不滿,腹誹不已了,此時又想把後路兵敗重炮丟失的責任,完全推到他的身上,更讓他暗恨不已。

但是,他腹誹也罷,暗恨也罷,都只能藏在心裡,根本不敢表露出來。

到了最後,他一咬牙,橫了心,也只是暗戳戳地把這個責任,往下落不明的阿巴泰身上推一推了。

當然,他的這些話說的也很隱晦,不過他一說出來,多爾袞、濟爾哈朗、尚可喜,立刻就聽出了弦外之音。

包括英親王阿濟格一時之間也覺得,即使自己幾個人把失利的全部責任,都推到孔有德身上,恐怕也過不了黃臺吉那一關。

畢竟,多爾袞是統率所有大軍的奉命大將軍,將孔有德及其指揮的重炮隊伍安排在後路撤退,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可終究是你多爾袞安排的吧。

而且身在後路負責壓陣與護送重炮隊伍的主要人物,是饒餘郡王阿巴泰,又不是這個孔有德。

如果非要找一個替罪羊的話,那麼饒餘郡王阿巴泰,可比孔有德適合多了。

阿巴泰與阿濟格兩個人,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可是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過硬的交情可言。

兩個人都是暴脾氣,相互之間又從來不知道忍讓為何物,所以相互間的各種齟齬和爭權奪利,就沒有間斷過。

若是論交情,其實跟路人沒兩樣,甚至有時候,比路人之間的關係還要差。

卻說阿濟格聽見孔有德暗戳戳地攀扯到了饒餘郡王阿巴泰,當下想了想,一邊忍住對孔有德的不滿,一邊張口對多爾袞說道:

“孔有德這個奴才固然罪不可赦,但統領後路的饒餘郡王也太無能太大意了!但凡行軍作戰,就要多派哨探,即使是撤軍途中,也不能有例外。這是先汗在世之時,常常耳提面命的征戰之法。

“可是他阿巴泰,一貫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自從封了郡王,更是罔顧尊卑,不僅對上心懷怨懟,而且在軍中進退輕忽,素不服從奉命大將軍號令指揮。今時有此一敗,以本王看來,恐怕也是必然!”

英親王阿濟格這麼一說,相當於是點明了阿巴泰才是最合適的替罪羊,於是,旁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立刻接著說道:

“沒錯。饒餘郡王過去即多有擅作主張、恣意妄為之事,我大清國皇上也曾多次指斥其妄自尊大、目無王法。今有此敗,教訓雖極慘痛,但細思之,出在他的身上,卻也並不令人意外。

“當然,如果饒餘郡王本人已經兵敗身亡,那麼自然人死罪消,想必我大清皇上,也不會再治罪於他。不過,其眼下既然下落不明,生死未知,那麼睿王爺還是再等上兩三日,再將此間確切情形,奏報盛京吧!”

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話外之音,就更加明確無誤了。

那意思就是,如果饒餘郡王阿巴泰已死,那正好,反正死無對證,乾脆把所有失利的責任都推到阿巴泰身上就好了。

反正他已經死了,黃臺吉也不會把他怎麼樣了。

與此同時,這樣做行不行,還要等一等再看,至少要等到阿巴泰的死訊進一步確定了再說。

如果再過兩三天,饒餘郡王阿巴泰依然未能返回蓋州城,或者沒有在其他地方出現,那麼,他的死訊和罪責也就可以確定了。

一直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孔有德,聽見阿濟格和濟爾哈朗兩個和碩親王都這麼說,他的心中總算松了一口氣,當下衝著兩人連連叩首,嘴裡更不住說道:

“奴才叩謝英親王爺洞察萬里,奴才叩謝鄭親王爺仗義執言,主子爺們的恩情,奴才孔有德沒齒難忘!”

這一次,孔有德帶了十五個牛錄的人馬從徵,如今跟著他逃過浮渡河回來的只剩下幾個人。

損失可謂慘重極了,但是,再慘重的損失,與自己的名爵地位乃至身家性命相比,都不值一提了。

同樣的,到了這時候,經過阿濟格與濟爾哈朗二人話裡話外的提示,一貫沉穩聰睿的多爾袞,也很快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當下,他看著剛剛被自己踹得鼻青臉腫的恭順王孔有德,有些頗不耐煩地說道:“好了,好了,恭順王,起來吧,別跪著了。坐著說話。”

隨後,多爾袞一轉眼,又看到了躬身站在角落裡戰戰兢兢的智順王尚可喜,於是也對他說道:

“尚王爺,你也找地方坐下吧。一會兒議事,你也要多多參與,多多建言獻策。”

“謝王爺開恩!”

“謝王爺賜座!”

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聽了多爾袞這麼說,心中皆大喜,忙不迭地道了謝,找了就近的馬紮凳,小心翼翼地用半拉屁股坐了下去。

“此次本王奉旨,統率數萬大軍征剿金海鎮卻勞師無功而返,其中的因由,與今後的對策,總要對我大清國皇上有一個說法。如今上一個說法有了,但是缺少下一個說法。”

多二姑見孔有德、尚可喜都坐下了,等於說蓋州城裡的幾位王爺都到齊了,於是開口說起了接下來的安排。

“這下一個說法麼,就是這次無功而返以後,我大清國今後對金海鎮應當怎麼打,本王應當向我大清國皇上提出怎樣的對策方略。”

多爾袞說完這話,見諸王皆陷入思考,無人搭話,隨後便又說道:“眼下,金海鎮已是我大清國心腹之患。只要金海鎮存在,我大清皇上必定是寢不安枕,如刺在背一般。

“而我大清國,若想如過去那樣,可以繼續兵進遼西,放心搶掠南朝,則非得剷除了這個金海鎮不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以,此戰只是首戰,我大清國對金海鎮之戰事,才剛剛開始。都說說吧,我大清國今後該當如何應對眼下遼南之局面。”

“水師!”

多爾袞話音剛落,鄭親王濟爾哈朗、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三個人即異口同聲地說出了“水師”二字。

阿濟格雖然沒有第一時間說出“水師”二字,但他聽見了其他三個人的說法之後,也看著多爾袞,重重地點了點頭,顯然對濟爾哈朗三人的說法十分贊同。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多爾袞也已經認識到了水師的極端重要,認識到建造水師的極端迫切。

正是因為楊振的金海鎮擁有大量的戰船,有了大批可用的水師,所以,整個遼東半島的兩岸,以及整個遼東灣的沿岸,都成了他們可以隨時可以停靠登陸,隨時可以發起進攻的戰場。

而沒有水師的大清國八旗,對於隨時隨地可能來自海上的襲擊和進攻,縱使再怎麼兵強馬壯,再怎麼騎射無雙,也只能望洋興嘆,徒喚奈何而已。

想到這裡,多爾袞跟著點頭說道:“沒錯,水師必須有。如果沒有一支與金海鎮足以匹敵的水師,我大清國今後對戰金海鎮,將會一直處在下風,而且也不會有徹底剿滅金海鎮的可能。本王會儘快向我大清皇上提議建造水師。”

多爾袞說完這些,見在座的幾個王爺在建造水師方面意見高度一致,也就沒有再多談,而是迅速翻過了這一篇,繼續問道:

“除了建造水師呢?本王此次既然要向我大清皇上提供剿滅金海鎮的對策,又豈能只此一條?”

“重炮!”

“築城!”

“屯田!”

多爾滾問完了話,逐個去看在座的諸王,而在座的諸王也沒讓他失望,一個接一個地丟擲了自己的方略。

增鑄重炮的提議,不是孔有德說出來的,剛剛丟失了大批重炮的孔有德,目前還不敢在多爾袞面前提起“重炮”兩個字。

增鑄重炮,是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來的。

這一次多爾袞將所有重炮隊伍交給孔有德指揮,並將它們帶往西屏山下以後,鄭親王濟爾哈朗率領近萬大軍駐紮在復州城外。

雖然他們將復州城圍了個水洩不通,可是卻對眼前的復州城毫無辦法。

他只嘗試了一次進攻,就徹底放棄了蟻附攻城的打法。

面對復州城巍峨的城頭,面對城頭上守軍射出的箭雨以及拋下的滾木礌石和各種爆炸物,濟爾哈朗徹底認清楚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大清國若沒有重炮,沒有大批量的重炮,那麼面對意志頑強、不缺糧草而且裝備了火器的明軍,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攻下任何一座堅城。

如果說以前他對這點還心中存疑的話,那麼經過了這次戰事以後,他徹底認清楚了。

尤其是在遼東半島這個特殊的三面環海的地形條件之下,大規模騎兵作用的發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旦大批騎兵頓兵於堅城之下,久而無功,他們就會重蹈今次攻打金海鎮的覆轍。

相關推薦:全能千金燃翻天現在我想做個好人我的人生模擬器這個忍者明明不強卻過分作死快穿之龍套搶戲日常庶族無名一個銷售員的自白書潛行追兇最強小神農相醫戰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