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我為天下師->章節

第36章 道阻且長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皇宮,處理完諸多奏疏的朱元璋松了口氣,今日的工作卻是完成了,照例國無大事,無非是各地官員上陳治情罷了。

若真說大事,也就只有時下正在進行的北伐軍事行動稱得上大事了。

哪怕今日大明立國二十多年了,哪怕北元已經龜縮草原苟延殘喘了,但是朱元璋也從未放鬆對北元的窮追猛打,這一次的北伐,已經是第十次了。

平均每兩年多就向北展開一次軍事行動,堪稱有事沒事就揍北元一頓,而這兩年打的更是密集。

去年命令燕王朱棣,晉王朱棡分率大軍兩路伐元,又點上以傅友德為首的諸將隨軍出征,受兩位藩王調遣。

而這一仗燕王大放異彩,生擒故元前太尉乃爾不花,俘虜其部數萬人,牛羊無數,浩浩蕩蕩大勝而歸,堪稱風光無限。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才剛剛打過一場,下半年又馬不停蹄的再度開戰,簡直不給對方絲毫喘息空間。

之所以打的這麼勤快,主要還是打一次贏一次,那換誰來都要打上癮了,戰爭確實耗費無數,但是每贏一次的收穫也是難以計量,怎麼都是不虧的。

對外戰爭的長期勝利,讓朱元璋已經對北邊捷報麻木了,只要不是去年燕王那種巨大戰果,一般的小打小鬧他已經不會有什麼特別反應,按照程式記功行賞就足夠了。

在最後一份奏疏寫上“知道了”的硃批後,朱元璋揉了揉酸脹的胳膊,隨後目光就落在御案一旁,那裡擱著一份錦衣衛急件送來的新一期報紙。

這報紙送來有一會兒了,只是長久以來的工作習慣讓他強迫自己先批閱完了奏疏,而現在工作完後,他也終於可以看看這份心心念念的新報了。

拿起報紙一看,朱元璋頓時一驚,長於軍事的他看到頭版的地圖,下意識惱怒起來。

地圖軍國重器也,豈能公然發表!

不過再一看,他才釋然下來,原來這地圖是一份世界地圖,雖然這讓他更為吃驚,但卻不涉及敏感了。

古代地圖最大作用還在軍事上,且不說這世界地圖有多準確,就算是準的,拿這種尺度的地圖打仗,作用基本等於零。

遑論這所謂世界地圖只有大陸輪廓,內部最多畫了幾條河流山脈,連城市都沒標註幾個,根本無法作為參照。

真作戰還得是作戰範圍的區域地圖才是利器。

即便如此,這世界地圖還是讓朱元璋愣了好一會兒,這地圖準不準確他不好說,但是至少和大明的海岸線挺重合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朱身為皇帝,自己對華夏大地輪廓多少是有概念的,而且大明不是沒有自己的國家輿圖,皇宮現在就有一份《職方大一統圖》,他覺得許良畫的海岸線和這個挺像。

老朱如果看過宋朝的《禹跡圖》,他會發現許良和宋朝地圖的重合度更高,不僅海岸線更加精準,就連長江黃河的水路也極為相近。

事實上宋朝就已經有比較精準的國家地圖,到了明初製圖技術反而退步了,大明現在的這份地圖比宋朝地圖的要差了一大截。

等到朱元璋看到地圖下方小字,當即就是冷哼一聲,還域外遊商遊歷世界,這故事編得朱元璋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挑毛病了。

於是隨手也就翻頁到後面,再看到《天下地理志》—中州篇,朱元璋越看越是心驚,這寫得太準確了,竟比自己獲知的資訊更為詳細!

當時朱標能印證這地理志的資訊,現在朱元璋自然也可以,這越是印證,他越是覺得寫地理志厲害。

大明之外的事情,朱元璋所熟悉的無非是北元,高麗,安南這些地方,再遠的事情他也知道一點,但也就那一點了,這天下地理志還真給他上了一課。

於是他也有些動搖起來,難道那域外遊商是真的,不然一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上哪兒知道這麼多事兒的?

不得不說,許良這地理志確實有開闊眼界的功效,即便是老朱這個皇帝,也在這時候感受到世界之廣袤,看似遼闊龐大的大明,在整個世界的尺度下居然也只是一隅之地了?

以前朱元璋大約知道大明之外的世界很大,但具體多大他是沒有概念的,而現在清楚了之後,世界之大超乎了他的想象。

在諸多資訊得到印證以後,朱元璋還是認同這《天下地理志》的可信度了。

認真往下看去,哪怕只是陝西地方的新聞他也看的津津有味,這種被動接收到的訊息,對他瞭解地方治情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畢竟地方上有些事情,地方官員都是不願意上報的,而報紙這玩意兒就可以繞過地方官府,把一些隱秘惡劣的事情曝光出來。

若以後報紙真的在全境鋪開,只怕下面的地方官府都沒有安全感了,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身邊有雙眼睛盯著。

而《關中週報》能在西安府存活下來,朱元璋發現這是因為那許良機靈的很,從來都不挑選敏感危險的話題作為新聞,也從不借用報紙輸出新聞觀點,這才讓西安官府對其睜只眼閉只眼。

不過朱元璋對未來報紙的要求肯定不會這麼鹹魚,他看重報紙,就是希望以後能借這玩意監察地方,雖然職能性肯定不如專業的監察機構,但是這可要省錢多了,而且還能創收。

他所需求的報紙,更類似於接受朝廷掌控的清流力量,而且還能訓導萬民,主導思潮。

看著看著,朱元璋不由自主想起了上期報紙,也不知交給蹇義的問題研究的如何了。

而在皇宮班房裡,聰明的蹇義正對著眼前的透鏡抓耳撓腮,他已經鑽研這玩意好多天了,但還是沒什麼頭緒。

他還是想不明白,就這麼一塊透明的玩意兒,到底是怎麼把事物觀相放大的,這其中的原理完全無跡可尋,他一直沒找到鑽研的突破點。

不過他還是漸漸明白了一件事,問題的重點不在透鏡本身,而在光的性狀上。

本質上人是依靠光來視物,透鏡放大了事物觀相,應該是光透過透鏡發生了什麼變化,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不過光應該怎麼研究,蹇義還是摸不著頭腦,這無影無相的東西,該怎麼研究呢,他已經想了很多天,愣是沒個頭緒。

研究問題從來就是如此,往往缺少的就是那一觸即發的靈感,在此之前往往都會在瓶頸中苦受折磨。

只能說蹇義的路還很長……

相關推薦:我的美女總監中華戰龍中華龍將原始中華青之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