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我從現代運物資->章節

第63章 歲末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再過一天,就是崇禎九年除夕,而換算到公曆,則是一月二十五日,離現代新年,還差幾天。

趙知來的產業已經進入正軌。

他現在將兩邊生意分開,實行兩套走賬流程,這樣就不會導致混亂。

現代產業,無論是糧食還是水產,都從外地採購回來,進入周邊縣域市場,佔據不少份額,基本達到規劃目標。

這兩項生意主要是起迷惑作用,算是一種另類的戰爭迷霧。

趙知來不需要它們掙多少錢,但要保證運營成本,同時,適當地做一些扶貧慈善活動。

只是現代搞慈善成本較高。

不像明朝,就算是給些糧食,百姓都感恩戴德,而現代呢,討飯還嫌粥稀,不給到位,都不產生感激。

雖然現代慈善獲取能量緩慢,但事情肯定要繼續實行下去。

因為口碑、廣告,甚至稅收……各方面好處很多,不一而足。

釐清慈善一事,再回頭看運營成本。

為了圖省事,如果明朝要採購零碎物品,像漁網、絞盤等,則計入運營成本,直接從現代賬單走賬。

所以,只要現代產業各項收支平衡,趙知來就不再列出現代預算,讓姐夫和林楠兩人負責處理,他每月看一看報表就行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趙知來想集中精力,全力投入明朝產業。

明朝產業,高階水產生意進行得如火如荼。

趙知來已經取消白洋淀冬捕活動,每月只從周邊鄉民手中收購野魚。

而臘月以來,與先前預計存在差距,但也供應市場十萬斤水產,收入達到一千兩百萬。

為保證質量,每一批魚都要抽樣檢測,甚至,都不用現代水,全從明朝運送過來。

再就是糧食等大宗物資,就計入明朝賬單支出。

另外,再次採購倉儲篷房,已搭建完畢,早都不止兩千平方。

至於篷房、運雜和檢測等費用,都是走現代賬單,算是成為現代產業的運營成本。

最後,趙知來要說一下房府歸屬問題,現在已經有了著落。

幾天前,趙知來去醫館送藥,進了東廂房,見裡面躺著一位男子,三四十歲年紀,如娘正叮囑他注意事項。

看見趙知來進來,如娘矜持地笑道:“老爺,你來了啊!”

同以前相比,如娘更加沉靜,顯露醫生的氣質,算是脫胎換骨。

趙知來同樣招呼一聲,隨後問道:“這位是……”

“判官老爺福安!小的是陳樹,原是房府管事。”男子趁機躬身問好。

如娘也幫忙介紹身份,這就是她那位遠房親戚,後謀得房府管事一職。

趙知來瞬間記了起來。

“哦,原來你是陳管事,可尋到房府二爺?”

陳管事略帶悲傷:“判官老爺,二爺一聽老太爺殉難,姑姑投河,就一病不起……撒手去了。”

趙知來安慰道:“丙子之難,京畿慘遭蹂躪,房師慷慨就義,定名留千史。”

陳管事一躬到底。

“判官老爺,小的斗膽求您一事。”

趙知來扶起他:“陳管事,何須此言,但說無妨。”

“判官老爺,二爺臨終之前曾囑咐小的,要給老太爺修墓。”

“正好,安州殉難者很多,本官也要修建祠堂,讓他們享受香火。”

陳管事面露難色。

“判官老爺,二爺讓小的修座墓園,就在祖地。”

趙知來皺眉道:“墓園啊,確實不太簡單……”

陳管事連忙解釋。

“判官老爺,園子不用很大,二爺說老太爺喜歡清靜,無需大動土木……”

透過他一番訴說,趙知來明白,就是稍大點陵宮。

衝著房老太爺的氣節,趙知來願意滿足房家人的願望,只是稍微想了一會,讓陳管事錯會意思。

“判官老爺,二爺是讓小的抵了宅子,再去給老太爺修墓。”

聽陳管事這樣一說,趙知來恍然大悟,難怪他想求一件事情。

恐怕陳管事擔心趙知來佔了宅子,不想交還,害怕沒有銀子給老太爺修墓。

趙知來理解他的擔心,同時,還被陳管事的忠誠感動,清軍破城,不是想著卷財跑路,而是冒著生命危險,出門尋找二爺。

等到二爺去世,也不是想將宅子據為己有,而是遵從二爺遺願,抵押宅子換錢,去給老太爺修墓園。

趙知來正好缺一位男管家。

竹蘭畢竟是一個女人,很多事情都不太方便。

“陳管事,給房師修墓園沒有問題,但你得答應本官一個條件。”

陳管事顯得有些激動。

“判官老爺,您儘管吩咐小的,小的一定辦到。”

“放心,不是刀山火海,本官缺一位男管家,你意下如何?”

“管家……判官老爺,您是想讓小的……”

“沒錯,本官想讓你做本府男管家,例錢什麼都好說。”

“我……我,我……”

陳管事本來聽他答應修墓,就很激動,現在又聽到管家一事,更是不能自已。

如娘幫忙答應道:“老爺,陳管事願意。”

趙知來也很滿意。

“那好,你先養好腳傷,再跟竹蘭交接……”

後面,他又囑咐了不少事情,還關心一番,就讓陳管事好好休息。

至此,房府的歸屬問題算是解決。

想到宅子,趙知來又梳理一下擁有的資產,拋開現代物資,就談明朝的東西。

資金方面,在將現代和明朝賬目分開之前,除去十二月份的預算,趙知來還剩下四百九十萬資金。

後來,為希望中學捐了五十萬善款,第一次搭建篷房消耗六十萬,而捕魚工具需要十萬,所以,相減得出三百七十萬左右。

趙知來自我強調一遍。

賬目分開之後,以上三類費用都將計入運營成本,就跟明朝賬務剝離。

但現在,仍然是剩餘三百七十萬左右,而收入則只有高階水產,就是一千二百萬元。

所以,資金總共是一千五百七十萬元。

物資方面,公佈十二月預算之時,暫留兩千石糧食救急,那就是有二十四萬斤。

後來,趙知來取消白洋淀冬捕,都是從鄉民手裡收購野魚。

按照二比一,十萬斤魚用掉二十萬斤糧食,目前還剩四萬斤糧食。

其實算一下,二十萬斤糧食成本是三十萬,換來價值一千二百萬的魚,拋開運雜等費用,四十倍暴利算得上恐怖了。

總算沒有辱沒時空貿易的名頭。

胡思亂想一番,趙知來又想到還有一些裝備。

不提勞保套裝,保安套裝和防爆套裝都是入庫儲存,每日都要清點登記。

後來又購置一部分,已經算到預算裡面,於是,所有士兵都擁有保安套裝,共計四百套,另外九十位士兵還裝備防爆鎧甲。

至於套裝是否引起明朝民眾懷疑。

那算是杞人憂天,套裝只是樣式和材質不一樣,頂多算是奇裝異服。

同時還小看了明朝民眾的見識。

要知道紅毛佬可是到過明朝,而且明廷的紅衣大炮就是出自葡萄牙,早就開了不少眼界。

當然,趙知來會在壯大之前,儘量低調,猥瑣發育就好。

至於漁網、鐵鍬等雜項,則交給兩位管家安排,讓其發揮作用即可

軍事方面,現在是四百士兵,三位把總,十位管隊,其中趙雁管隊是親衛,暫時隸屬一位把總。

過完年,趙知來準備調整家丁部隊。

首先是讓黃晃擔任守備一職。

再就是將三位把總升為操守,分別是郭大武、王保和王雙,而隊伍會擴充至一千二百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知來還要組建相應的專業隊伍。

像夜不收,就由李深井擔當把總,負責組建事宜。

而陳彥中、孫田河、顧德等,都將得到相應提升,也出任把總一職。

只是趙雁的親衛隊伍還顯得稚嫩,仍然跟著郭大武進行武裝訓練。

所有事情,都將在崇禎十年伊始完成。

而醫療方面沒有問題,如娘處理病症已漸入佳境,另外,趙知來按照每人每月五元標準,採購普通藥物,而現在藥物還有不少庫存。

安州現有三千多城民,都得到了御寒衣物,每日飯菜油五元標準……

相關推薦:我能氪命升級史上最強氪命木葉之夢中氪命送個外賣去天庭玄學大佬又蹭病嬌傅少氣運續命宇宙供應商末世之冒牌大英雄晉末春秋晉末征途我上就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