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我從現代運物資->章節

第3章 家國之難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建築、服飾和名稱,乃至語言,都存在不同。

趙知來在北方讀過書,他聽得懂二虎的方言,也會說,但某些細節還是有區別。

先前,只是判斷出明朝服飾,但對時空位置,沒有什麼準確的把握,現在正好打聽清楚。

二虎說房府坐北朝南,它由十來個四合院組成,花園在北邊,主宅後方,而花園往北是僕院,再出北門,隔著一條路,就看見府河。

僕院依北牆而建,跟前面院落脫離,光暈的位置就在僕院。

“二虎,你跟房府是什麼關係?”

“公子……”

二虎原是富戶小廝,因鬧饑荒,被那家老爺開革回去,他說到這來是為了逃荒,爹孃已經餓死在路上,家裡親戚在房府做事。

房府在保定府安州城,老太爺是原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房壯麗。

二虎聽說他已經被清兵殺害,兩位姑姑投河殉節,其他家人要麼遇難,要麼被擄走了,房家只有二老爺在外遊學,倖免於難。

他們兄妹幸好晚到幾天,否則同樣要遭遇清兵。

“公子,我們遇到不少死人,毛丫都嚇壞了。”

“我家那邊老人家說了,爹孃一定會保佑孩子,你們不要怕。”

“公子,你家在哪啊?韃子也跑到你家去了嗎?”

“我家啊……我腦袋受了傷,記不得了,想必應該遭劫了吧……”

趙知來眼神有些恍惚,他家還真遇到不少事,算得上劫難。

他一家四口,趙知來今年二十五了,離奔三不遠,上面有一個姐姐,家裡原有一座軋石廠。

前些年,市裡一位大老闆搞集資,趙父也投了幾百萬,後來投資失敗,資金鏈斷裂,那位老闆跑了路。

面對到期欠款和高額利息,趙父無力承擔,走投無路之下跳進了池塘。

趙父不僅搭上了自家資產,還借了不少親朋老鄉的錢。

就拿隊裡一位老伯來說,辛苦一輩子,靠外出打工攢了五萬塊,被趙父全借了過來,儘管老伯衝高額利息而來,但錢也是人家的血汗錢。

趙母說不還清欠款,一輩子都會良心不安,就一邊變賣軋石廠,一邊起早貪黑幹活,一筆一筆去還,後來相關部門追回部分資金,總算將缺口降到百萬以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時候,趙知來藉助國家助學貸款和學校勤工儉學,幸運地完成了學業。

等到畢業,家裡欠債只有二十來萬,但趙母因勞累過度倒了下去,趙知來剛出來工作,要承擔欠債,要還助學貸款,壓力很大,姐姐就將母親接走,照顧起居。

趙知來只能時常去看一看,他常常痛恨自己,不能讓母親接受更好的療養,心裡充滿失敗感。

現在好了,藉助時空通道搞貿易,他能掙不少錢,可以讓母親享受生活,也可以還梅麗的錢,了卻一樁心事。

梅麗原是趙知來媳婦。

畢業那會,梅麗經常噓寒問暖,讓他心生愛意,後來確立關係,女方願意借錢,替他還債,但條件是入贅。

他不想母親勞累,也不想離開梅麗,就做通母親工作,去領了證。

婚後前兩年倒也其樂融融,只是後來不再膩乎,也開始為瑣事拌嘴。

等到梅麗去基層掛職,兩人就有些疏遠,說幾句話都缺乏耐心,還總是找些由頭責怪他,一會嫌棄趙知來掙錢少,一會又嫌棄他工作不好,要他去考公務員。

為了家庭和諧,趙知來只能妥協,答應參加考試。

但梅麗又弄出么蛾子,埋怨他看書划水,速度太慢,讓他辭職備考。

趙知來沒有同意,想和梅麗講道理,可講幾次就要捱罵幾次,裂痕越來越大。

後來一件事成了婚姻破滅的導火索。

那是一個週末,趙知來家親戚帶著小孩過來借住,趙母平時禮節很多,就讓他客氣一些,說小孩第一次上門,要包紅包。

而梅麗剛好在家,趙知來就把事情告訴她,讓她去包。

只是梅麗說什麼都不幹,沒有辦法,趙知來只好請親戚吃餐飯,走的時候買些禮物。

梅麗回到家就大發雷霆,亂砸一氣,說他親戚來了,打擾不說,還又吃又拿,怎麼不見對她家親戚那樣好。

趙知來解釋不通,又不想和她吵架,就出去躲躲清靜。

這一下子算是捅了馬蜂窩,梅麗發洩不出怒火,直接給趙母打去電話,破口大罵,還讓她趕緊還錢,氣得趙母病倒在床。

從姐姐那得知情況後,趙知來再也忍不下去,你罵他多少次都行,但不能不尊重他母親。

回去質問她,兩人就吵了起來,吵著吵著,誰都不肯讓步,一衝動離了婚。

想到這裡,趙知來不勝唏噓,不清楚為何走到那一步,只是事到如今,想得再多也沒用,只能徒增煩惱。

接著繼續和二虎開聊,聊著聊著,趙知來終於知曉所處的位置,真到了明朝。

對於明朝,他素來抱有莫大的敬意,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是何等氣節。

與之相比,幾百年後去割地賠款,算是打斷了民族脊樑,既然有機會走一遭,總要改變一些東西。

如今是崇禎九年,清軍第三次入關劫掠,沿著京城劃了一圈,一共攻克十二座城池,打了五十六場勝仗。

八月,破安州城,房壯麗與知州崔維嵂殉難。

九月,俘虜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離去。

在殺進安州之前,清軍曾兵臨高陽城下,孫承宗率眾固守城池才得以保全。

只是等到崇禎十一年,清軍還是攻破了高陽,孫家四十餘口遇難,孫承宗自縊而死,可謂是滿門忠烈。

後世有人說,要想固守大明江山,唯一人可勝任,那就是孫承宗。

對歷史英雄人物,趙知來不想妄加評論,但朝代更迭不能只看某一方面,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都會施加影響,而根本原因是土地與人口,兩者矛盾已日益尖銳,無法調節。

明朝末年,連年天災不斷,民眾食不果腹,甚至有母烹其女者。

天下流民四起,反叛作亂,就不足為奇,清軍則伺機竊取了天下。

歷史存在局限性,歷史中的人物不可能扭轉歷史。

但不可否認,孫承宗是明末偉大的戰略家,擁有改變局勢的能力,如果想在亂世有所作為,必須借勢,那孫承宗就是理想的物件。

現在是九月末,高陽就在安州隔壁,離清軍破城還有兩年,還有時間,開始準備,為時不晚。

想到孫承宗,就會想起盧象升,同樣在那一年,他將戰死疆場。

明軍驍勇善戰的統帥愈來愈少,局勢越發艱難,但趙知來還是有不少書生意氣,每每讀到那段歷史,總會勾起他的家國情懷,總想讓這片土地恢復寧靜,不再餓殍遍野。

相關推薦:我能氪命升級史上最強氪命木葉之夢中氪命送個外賣去天庭玄學大佬又蹭病嬌傅少氣運續命宇宙供應商末世之冒牌大英雄晉末春秋晉末征途我上就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