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章節

第365章 師生閒話,大明財稅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出了皇城,鄭鴻逵見並沒有什麼人跟著,便責備著道:“大木,你怎麼能那麼快就答應入秘書處呢?”

鄭森不解,“四叔覺得此事有何不妥?”

鄭鴻逵嘆道,“這還不明白嗎,那位是要留你在南京做質子啊。”

鄭森聽了訝然失笑,反問:“四叔,我鄭家可是大明臣子,可有謀逆之心?”

鄭鴻逵聞言嚇了一跳,趕緊捂住了鄭森的嘴,又看了看周圍,這才鬆開手,低聲道:“你小子怎的什麼都敢說?”

“四叔先回答我的問題。”鄭森道。

“我鄭家當然是大明臣子,我大哥你知道的,他如今只求能永保鄭家富貴,並無更大的野心。”

“這不就是了。”鄭森道,“父親既無二心,我留在南京又怎能算質子?這是監國許給我為老師證明的機會,我當然要答應了。”

聽此,鄭鴻逵只能暗歎一聲,不再多說。

世事一直都是在變化的,今日鄭家對大明確實無二心,可誰又能保證日後一直如此呢?

需知,即便虎無害人意,人卻未必沒有獵虎之心呀···

鄭森並沒有去鄭鴻逵在南京的住處,而是去了錢謙益宅邸上。

如今錢謙益沒了官身,其家便不能再叫錢府,只能叫錢宅了。

來到錢宅的小花園,鄭森發現錢謙益正在跟柳如是品書弄墨,一派風流快活的樣子,似乎並不曾為丟官而鬱悶,不禁心生佩服,暗道:老師真乃豁達之人。

鄭森行禮問候完,錢謙益便微笑著問:“今日監國召大木入宮,可是為了鄭家水師之事呀?”

鄭森道:“確是為了此事···”

鄭森當即他和鄭鴻逵在武英殿奏對之事都跟錢謙益說了。

說完,他才發現錢謙益在愣神。

他奇怪地問:“老師這是怎麼了?”

錢謙益回過神來,道:“為師是為你高興啊——此前為師可是聽說了,那秘書處乃是協助監國處理政務之處,隱隱有替代司禮監的意思。

你能入秘書處,便代表著極可能被監國培養為心腹之臣,以後必將前途無量呀。

當然,為師也很感動,沒想到你竟然會在監國面前替為師鳴不平。”

鄭森道:“老師乃當世文壇大家、宿儒名士,本就不該無故被罷官。”

“唉~”

錢謙益嘆了聲,沒說話。

作為一個官迷,這些日子他也為此事奔走過,雖然沒能被起復,卻也打聽到了一些他被罷官的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說是被阮大鉞牽連,另一種則更加玄乎:據說是公主從“後世”得知他有什麼不可寬恕之惡跡,所以才不用他。

念及此處,他又不禁想:監國如此重視鄭森,是不是說鄭森在那“後世”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功績?

於是看向鄭森時神情便更加和藹可親了。

“一木,你不僅生來有福,將來也定成大器呀。”

鄭森:“??”

···

次日下午。

朱媺娖再次與武英殿再開庭會。

此次與會者只有內閣成員及戶部、財政部的尚書、侍郎,及兩部在南京的各司郎中、員外郎、主事。

“欲使國家安穩,內政建設方面首重錢糧。今日本宮召集內閣及戶部、財政部在京主要官員,便是為了一起重訂戶部、財政部職司,使我大明更加通暢、合理、高效地收取錢糧,使錢糧之運用更有利於大明江山社稷!”

會議一開始,朱媺娖便定下了主題。

已經見識過朱媺娖開會方式的閣臣及戶部、財政部侍郎還好,頭一次參加這種會議的兩部其他官員卻十分不自在。

此番,朱媺娖依舊給與會官員安排了座位,並讓他們做會議摘要記錄。

不同的是,七位閣臣及三位侍郎都坐在前兩排。

戶部、財政部的下屬官員則坐在後面幾排。

若是戶部未被清查之前,六品以上的官員都過來,武英殿即便坐得下,恐怕也會顯得擁擠。

但之前的清查中,戶部官員被清除了大半,又被財政部挖走一些人,這人就更少了。

財政部是新組建的,職司都沒定下,人更少。

兩部侍郎以下、六品以上的官員加起來也沒超過二十位,其中不少還都是戶部清查後才被提拔上來的。

說完開場白,朱媺娖便讓韓贊周給每個大臣都下發了兩份冊子。

這冊子上分別講了戶部、財政部各有什麼機構,以及各機構的職責,還寫明了該機構存在的意義。

在眾臣翻看冊子時,朱媺娖又接著道:“此前戶部擁有徵收、轉運、倉儲大明田稅、商稅等所有稅務的權利。

在地方上,則是按照布政司分成一個個清吏司負責一地稅務的徵收、轉運、倉儲。

事實證明,如此模式不僅容易滋生貪腐,而且對稅權的運用也相當呆板、僵化,稅收效率還相當低。

故而,本宮便從戶部中分離出一個財政部,只讓戶部保留收取田稅及管理田畝、人口、糧食的權利。

至於財政部,則主要負責收取商稅——再做諸位都是大明的聰明人,想必知道,自宣德之後,我大明商貿日漸繁榮,可商稅的提升卻極為緩慢。

在萬曆年間張太嶽主持改革稅法期間,商稅最高時也不過一年九十萬兩。

在張太嶽之後便逐年下滑,極致先帝在位的後幾年,每年能解押進京的商稅更是不足十萬兩!

由此可知,如今我大明商稅的收取存在多大問題。若不下大力氣將其解決,國家財稅如何能增加?!”

另一邊,郝光明聽朱媺娖說著這些話,透過手機攝像頭看著下方眾臣的反應,見並沒有人立即出聲反對,不禁微微點頭。

在後世,有些人對明朝存在一個誤解:認為明朝不徵收商稅,或者說徵收商稅的手段不如宋朝,所以才會窮死。

可真正瞭解過明朝、宋朝相關歷史的人,便知道並非如此。

宋朝之所以看著富裕,看著商稅收入高,主要依賴的是官賣制度。

明朝只官賣鹽,宋朝則是鹽鐵酒醋等百姓生活所必須的,官府又能管控的,通通官賣!

官賣制度對中產以上的階層影響很小,可對底層百姓影響卻很大——油鹽醬醋等,日常生活根本卻少不了。官府定價對富裕者而言算不得什麼,可很容易要了底層貧苦百姓的命。

所以,宋朝底層百姓的生活比之明朝是要困難許多的。

朱元章開國時定下諸般制度,並非不知宋朝官賣制度可以富國,但他卻不願因此太過壓榨貧苦百姓,故而才只官賣鹽。

而官營鹽的收入,即便到了明朝末年存在種種弊端,依舊是大明的第二大收入。

由此可見官賣制度富國之能。

至於大明及宋朝的稅收最大頭,同樣都是田稅,一直沒變過。

各種商稅則只是大明的第三大財政收入。

當然,類似三餉這種特殊情況下加派的邊稅及其他雜稅,是不在上述議論中的···

過了一會兒,朱媺娖估摸著多數人應該都將兩本冊子看完了,便問:“諸卿有哪位可以講一下我大明現行的商稅制度?”

聽朱媺娖忽然發問,眾臣不禁彼此相望,一時竟無人答應。

不論是閣臣,還是兩部的下屬官員,多數多是想了想,發現自己並不完全瞭解大明商稅,自然不敢答應。

也有少數知道一些商稅之事的,既擔心說得不好,給朱媺娖留下差印象,又擔心引起同僚非議。

畢竟,以前朝中每當有人提出要加徵商稅,都會引起朝野一大片反對聲,提議者甚至成為千夫所指。

如今大明局勢雖然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卻並非誰都敢冒險一試的。

朱媺娖見沒一個人站起來,不禁柳眉緊皺,深感失望。

她正待直接點名馬士英時,便瞧見第三排有一人站了起來。

“臣戶部清吏司郎中蘇觀生,願為監國言說商稅制度!”

只見此人四十多歲的樣子,身高不顯,膚色偏黑且瘦削,眉宇間卻帶著堅毅之色。

朱媺娖當即露出笑容,道:“蘇卿且講來!”

相關推薦:山上有座神仙廟紅衛兵落淚飄葉寺漢興我真不想當救世主末日:我的天賦無限重新整理從龍開始的異界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