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天啟錄->章節

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忙完遼東的事情,時間已經進入天啟二年四月,到了四月十五日這天,各地的藩王已經基本上都到了京城。俗話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朱有孝只聽說過到明末的時候朱氏子嗣人丁興旺有十幾萬人口,結果一看光是到京城的藩王就有二十八人,還有些小的、遠枝的已經放棄。如果這些藩王平均每家五千頃良田,那就是一十四萬頃,大約合一千四百萬畝良田,這時代整個明朝才有多少土地呀,最多七億畝土地,再加上各地的具有秀才以上身份的人不用納賦,總算起來大約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不納稅,再有當時的耕作水平低下,畝產不超過二百斤,糧食問題就必然會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朱有孝召集藩王會議的目的就是要徹底解決土地問題,實質上就是要解決大明朝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朱有孝把諸位藩王們安排住進了他原來居住的太子府,這裡面的房屋等等都是現成的,基本上不用太大的花費,因為這次的藩王會議不屬於國家性質,純屬於家族內部事務,所有的花費均有內帑支付,朱有孝也有讓藩王們以後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在太子府的客廳裡,包括朱有孝在內一共有三十一人,太監們只能在客廳外面伺候,除了需要添水加茶時召喚他們,不召喚不得入內。諸位藩王到現在為止誰也不知道朱有孝究竟要幹什麼,一個個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尤其是朱有孝的嚴格保密措施,更是讓他們感到了事情的不平常。

在客廳的主位上,朱有孝居中而坐,兩邊挨著的是他的四個叔叔,即福王朱常洵、端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潤、桂端王朱常瀛。現在除了福王朱常洵已經就藩,其他的三個皇叔還沒有就藩,還在京城居住,朱有孝就把他們一起都請來了,其實這三位皇叔並不大,最小的桂端王朱常瀛才比朱有孝大四歲,今年才二十二歲,惠王朱常潤今年二十六歲,端王朱常浩今年二十八歲。這些人只要把他們送進大明技術學校鍛鍊幾年還是可以成為幫手的。

朱有孝開口說道:“諸位皇叔、皇兄,朱有孝愧為當今天子,實為列祖列宗所賜,每日裡心驚膽寒,恐有一日不慎丟失了大明江山,難以面對在天的先人。今天把諸位皇叔、皇兄請來,就是讓大家能夠共同齊心協力,把我們大明朝的國祚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

“請大家來看這根木頭,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生滿了蛀蟲,這根木頭就是偏房上的一根椽子,那房子已經很多年了,現在已經被拆掉了,這根椽子上面的蛀蟲開始只是為了活命而啃食椽子,後來為了繁衍後代而啃食椽子,等到它把整個椽子、檁條、大梁都啃食完的時候,它的家族也就到了最大的時候,但是這個時候也是房屋應該被拆毀的時候了,隨著房屋的拆毀,這些蛀蟲也就全家覆沒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們這些朱氏子孫蒙恩先人,有了錦衣玉食,無限風光,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不知道諸位皇叔、皇兄們研究過歷朝歷代的興衰歷史沒有。四百年的漢朝分為西漢、東漢;唐朝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但是自從黃巢之亂以後,再也沒有恢復盛世;趙宋江山分為南北,其存在也不到三百年;而強大的蒙元,真正統治中原的時間不到百年。

“漢朝自武帝達到強盛頂峰,到後來發生張角禍亂,其原因是因為氏族集團吞併土地嚴重,民不聊生,故此張角才能夠憑藉行醫結教,最後一呼百應,徹底斷送了漢家江山;唐朝初期太宗皇帝以史為鏡,勵精圖治,才有了‘貞觀之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後期,他為了妃子一笑竟不惜千里送荔枝,勞民傷財,生活糜爛,天怨人怒,自此以後再無盛唐;趙宋因為是兵變起家,故此一直是重文輕武,故此對外妥協,以至於讓遼國、女真人金國尤其是蒙古人坐大,最後在蒙古人強大的騎兵面前崩潰;至於蒙元,其殘酷的統治根本就是滅亡的原因。

“朕和諸位皇叔、皇兄分析這些王朝強盛和衰亡的過程,就是想和大家談談這些歷史和我們大家的關係。大家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孫,今天能夠享受的待遇皆拜太祖皇帝所賜,明白地說我們都是當今朝庭最大的受益者,如果當今朝廷滅亡了,損失最大的就是在座的所有人。

“為了保證我們的利益不受損害,那就必須共同為我們的朝廷共同做出些什麼。就像剛才朕哪出的那根被蛀蟲蛀壞的椽子,我們享受的一切來源於房子,我們不能做椽子裡的蛀蟲,也不允許在座的任何人做椽子裡的蛀蟲,因為他損害的是我們大夥的共同利益,以後如果看到那位做了蛀蟲的事情,將由宗人府將其革除朱氏子孫的系列。

“每朝每代到了鼎盛的時候,人口的繁衍必定到達了頂峰,在這個時候土地問題也就是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就成了主要問題,因為在固有的土地上要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這樣就會有吃不飽飯的問題出現。而且到了這個時候,土地的兼併問題就更加嚴重,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就像我們在座的諸位加到一起就可能佔到全國土地的百分之二,而比我們人數更多的普通地主、鄉紳呢?他們佔得的土地更多,還有為數不少的具有秀才以上身份的人,他們不用從事勞作,而且可以免除勞役,所有這些負擔都加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大家想一想,如果老百姓多數人都吃不上飯了會發生什麼情況?

“據禮部的資料顯示,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將錄取近三百人的進士,大約佔舉人的百分之九左右,就是全國大概有三千五百多舉人,加上每次科考還有不參加的,每三年錄取一次的秀才,大概有六萬多人,這些人不用繳納稅賦。

“另外據戶部的資料顯示,佔據土地百分之五十的是地主和鄉紳還有還鄉的官員,但是他們的人口還佔不到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其餘的是佔人口百分之三十的人口是自耕農,他們佔據了大約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而其餘佔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近佔百分之十五的土地。這樣一來他們不但要繳納國家稅負,還要大部分糧食交給土地所有者,在年景好的情況下,他們還可以吃上飯,一旦遇到天災人禍肯定會流離失所,最終成為流民,而流民是最不珍惜生命的,一旦發生動亂,他們就是動亂的主力軍。”(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在白蛇世界修假仙有我高求,大夏必拿世界盃權遊:我創造了魔網天啟風雲天啟之世大唐:家父玄宗,輝映千古白晝眼裡滿是星辰從奪取白眼開始征服忍界我終將成為救世主你這船上怎麼一個正常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