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天啟錄->章節

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為了盡量減少一般鐵路橋進行現場澆築需要的工程量,朱有孝還是採取了向機械要效率的方法,薄珏再次被朱有孝找了過來,朱有孝這次提出的問題是要他製造出工程攪拌機和水泥罐車,主要是將鍋駝機的功率加大,然後進行運輸水泥使用,這就需要使用大量的罐車,現在還沒有這類的工程用車,這種罐車的特點是不容易穩定,因為它裡面裝載的是流體,這就需要薄珏想法解決,否則就容易出事故。

天才的薄珏將鍋駝機上的傳動軸稍微加長,然後再利用齒輪將方向改變,很簡單的就改造好了攪拌機,但是在運輸水泥罐車的改造上遇到了難題,這在後世也是個難題,要不然就不會發生經常壓死人的事故了,薄珏能做的事降低運輸罐車的重心,盡可能減少晃動對車體的影響,別的方法他也找不到。

湊合著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下面就是關於黃河、長江等大型河流的鐵路橋問題了,這個問題就比較麻煩了,用水泥現場澆築肯定是不行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朱有孝要求的以後必須能夠透過大型船隻,第二個就是必須堅固耐用,還不能經常需要維修。這是朱有孝從後世得來的教訓,必須在這個年代就做出嚴格的標準,以後的大型河流上施工建設各種大橋,只能高於這個標準不得低於這個標準。

中國在大型河道上建設的第一座鐵路橋是鄭州黃河鐵路橋,橋全長3015米,建成時共有102孔,深槽部分有跨長315米的半穿式鋼桁梁50孔,其中26孔位於北端,24孔位於南端,中間淺灘部分有跨長215米的上承鋼板梁52孔。橋樑基礎用內徑30釐米、外徑35釐米、下端帶有直徑120釐米螺旋翼的鑄鋼管樁,但入土較淺,橋墩受沖刷甚劇,依靠拋投大量片石防護,勉強維持行車。由於當時的建橋技術和地理條件限制,大橋橋墩入土深度只有30米,基礎較淺,每年汛期,河床沖刷對大橋的安全造成影響。大概是缺乏對黃河沿岸地質的考察,或者受困於當時建橋技術,比利時的公司把橋墩建築在淤泥裡,而非岩石層上,導致橋樑不夠穩固,埋下後患。

在預計中,黃河鐵路橋朱有孝還打算建築在後世比利時公司建築鐵路橋的地方,採用鋼構的結構,參照後來新橋的引數,以及車輛透過速度,這座橋肯定要比比利時公司採用的鋼構要粗一些,其次橋樁肯定要下的非常深,也就是必須要深入到岩石層下面,具體需要多大的深度,這還要看雷氏兄弟的能力,但是必須要保證深入到岩層以下,能夠抗擊黃河汛期洪水的衝擊,這是最基本的標準。

要保證通航,在黃河上問題不大,在長江上就是一個大問題,在黃河上的問題是黃河是一條懸河,它的河底比地面還要高。當然了,現在這時代還沒有後世那麼誇張,但這是一個隱患,朱有孝之所以要重新佈局黃河,就是希望這條華夏文明的起源不在成為害河,無論是中上游的水土保護措施,還是下游的分流、蓄洪區,目的都是相同的。朱有孝想要將黃河變成可以通航的經濟河流,雖然黃河不想長江那樣具有豐盛的水源,但是經過中上游的水土保護以後,生態環境就會變得更好,即便是不可能全流域通航,也可以分段通航,在河南段通航就是非常現實的。因此這次計劃修建黃河鐵路橋,就必須考慮的通航問題。

在以後可能遇到的通航問題上,朱有孝讓雷氏兄弟詳細的尋找了關於黃河、長江的水文資料,調查一下黃河、長江的歷史上最高水位,並根據最高水位來決定鐵路橋的高度問題。不過有一點,在洪水形成洪峰的時候,並不適合行船,這一點是必須要考慮到的,黃河的鐵路橋設計的不算太高,只要超過最高水位九丈即可,相對的長江的高度就得超過十五丈,畢竟長江的水源豐富,後世的萬噸級別的貨輪只能抵達南京,只是一個永遠的詬病,因此朱有孝讓雷氏兄弟設計的高度都是淨空高度,這樣的話,在這個標準上,豐水期也可以透過萬噸巨輪,平水期五萬噸的貨輪也可以透過,只是施工難度增加了很多,對此朱有孝也不在乎,反正現在也不缺錢,財力完全可以支援,就是技術上需要進行研究。

到後來,雷氏兄弟採取的修建方式挺有意思,在黃河上修建鐵路橋時,因為黃河的水量有限,就在枯水期把黃河分成兩個溝槽,在一邊施工時,另一邊過水,修建完畢後,在從另一邊過水,極大的方便了施工。橋墩採取鑽井的方法,雷振聲將蒸汽機搬運到河道裡面,利用機械的方式鑽井,將橋墩的根部深深的打入岩層以下三丈深,為了更好的保證穩定,還將根底部分向四個方向打了一丈深的橫洞,利用齒輪轉向的方式,用鑽頭打洞,用鋼筋混凝土澆築,這個方法耗盡了極大的力氣,但是為了保證橋墩的穩固,有些在所不惜的極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樣的橋墩在黃河河道上一共修建了一百個,在河道的主流河段都是這樣的特種橋墩,至於兩側的橋墩,就沒有必要費這樣大的力氣了。兩邊的橋臺也採用水泥鋼筋的建築方式,地基也是達到了岩層五尺,就算是在黃河洪峰到來,也無法撼動橋臺。朱有孝還讓雷振聲考慮到了黃河凌汛的關係,所有的橋墩在迎水面都是採用銳角型的鑄鋼件,就算是再大的冰塊也會被粉碎,不會發生冰塊堵塞的情況。

在長江上修建橋墩就比黃河上困難多了,因為長江的枯水期太短,只能採取水中作業,但是在這個年代,水中作業的難度可想而知,無論是潛水裝置,還是水下作業機械,都是沒有從來沒有過的,為此雷振聲費盡了心思來琢磨施工的辦法,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許多後世的施工方法雷振聲是想不到的。朱有孝是見過橋墩施工,但也是在一般的小河上,像在長江上建築橋墩的施工,恐怕只有專業的施工隊伍才能見到,不過在大型河道上的施工情景,朱有孝還是見過的,先做一個密封的圍堰籠子下到水裡,沉好後將其中的水抽乾(水會不斷的滲,施工期間要一直抽水),在籠子中施工。打地基,下鋼筋籠子,注水泥,等橋墩基座水泥凝結穩固後撤掉圍堰籠子,繼續上面的施工,這種方法比較費時費力,但是也是最佳的施工方法,朱有孝也只能這樣解釋給雷氏兄弟。

修建鐵路橋的施工方案在朱有孝的指點下解決了,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要比修建鐵路慢得多,因此就在鐵路還沒有開工的時候就得提前開工,雷振聲自己主動承擔了修建鐵路橋的任務,讓雷振宙修鐵路,兩人開始了不同的分工。

無論是京廣線還是京滬線,朱有孝都選擇了避開大山的線路,儘量比修建隧道。在後世京廣線上有大瑤山隧道,這次朱有孝就特意選擇避開,主要原因是施工難度太大,以現在的技術容易出現塌方事件,另外的原因是有可能造成環境破壞,比如說山脈中的暗河,可能會影響一片地方的自然水源環境。

設計中的鐵路系統非常龐大,修建鐵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會花費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除了京廣線、京滬線、隴海線這些主幹線之外,還要圍繞主幹線修建鐵路網,只有形成網路的鐵路交通,才能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這在後世是實踐證明了的,因此朱有孝就需要專門的鐵路管理部門,雷氏兄弟就成了大明的工部下面最大的機構鐵路局的局長,最多的時候部下近百萬員工。(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在白蛇世界修假仙有我高求,大夏必拿世界盃權遊:我創造了魔網天啟風雲天啟之世大唐:家父玄宗,輝映千古白晝眼裡滿是星辰從奪取白眼開始征服忍界我終將成為救世主你這船上怎麼一個正常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