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世祖->章節

第六章地方基層治理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早在北宋時,中央集權腳步就大大加快,西方的三權分立算什麼,北宋直接就是五權分立。

轉運司管財兼監察;提刑司負責司法刑獄;提舉常平司,負責常平茶、鹽公事掌常平倉及貸放、錢穀等事務;提舉學事司掌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

經略安撫司掌路所屬州縣的軍事。

到了明朝,按察司、布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刑獄、民政、軍事。

學政掌教育及科舉事。

不過到了紹武朝,都指揮使司搖身一變,不再管轄軍戶,而是以總兵擔任,管理各府縣的巡防營。

而巡撫,也徹底成了常職,督掌一省大小事務,真正的成為了一省之長。

除此之外,除了在省一級進行四權分立外,縣府一級,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拆分權力。

如,通判一職由隨緣設而變為常設,掌管一縣刑獄司法,原本的司獄之吏,也歸其指揮,這是直接削弱了知縣的權力。

而對於原本正八品的教諭,則一舉抬為從七品,掌管一縣的生員、教化,權力未增,但地位大漲,僅次於知縣。

巡防營設營正,其人數三百至五百不等。

而實質上,新政鋪開,作為常務副知縣,縣丞的權力也在變更,對於民政方面的發言權也在逐步擴大。

顯然,他將會成為布政使那樣專署民政。

知縣的權責,也漸漸變為拿總,而非直接管理。

如此,在縣一級,就形成了知縣為首,縣丞、通判、教諭、營正四人為輔的縣衙中樞。

縣、府、省,三級行政分權相差不離。

也似乎是意識到了這種權力的變遷,鄭森對於知縣這個崗位有了更深的感悟。

監督和拿總,成了他的工作,而像是之前所聘請的錢穀師爺,刑獄師爺,也漸漸沒了用處。

也正是因為處於超然的地位,擺脫了繁瑣的民政,讓他更能有餘力面對那些士紳們。

因為士紳們狹制知縣的手段,只有兩樣,錢糧以及人脈。

錢糧如今由縣丞負責,他只負責監督。

而人脈,他就更不怕,同科且不說,就是手中的密匣,就足以應付一切。

“縣尊,這是內閣發下的聖旨……”

這時,驛丞氣喘吁吁而來,親手交上了朝廷的政令。

驛站,乃是大明建立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聯絡“通訊”系統,而這個系統則是由三部分組成:驛傳(信使)、急遞(快遞)和遞運(大貨運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圍繞北京這個地方,這個龐大的網絡系統下共有1936個驛站,驛道總長143700裡,總僱員超過了十萬。

其相當於大明的脈絡,將北京的政令傳達至全國,雖說崇禎皇帝自廢自殘了一把,但紹武皇帝再次拿起。

“聖旨?”鄭森一愣,旋即一觀,這才恍然:“終於來了。”

驛丞滿心好奇,但卻不敢多問。

擺在最上面的,則是關於執法部門的。

只見其寫道,要求各縣、府,增設巡警司,專司執法一事。

其主官為正八品,受到通判、知縣的雙重統轄,負責一縣的治安事宜。

人數五十至五百不等,由各縣酌情招納。

說白了,這是吃縣衙飯的,多大能耐招多少人,視財政情況而定。

這是執法權的獨立,也是對於巡防營的補充。

巡防營畢竟是軍隊,一些治安問題還得專人專治。

至於後面的一篇,鄭森閱覽了數遍,思量多時,才有了決定。

旋即,鄭森就召集縣丞、通判,六房書吏,商議起巡警司之事。

十來個人擠得滿滿當當,對於鄭森這個年輕得不像話的縣尊,倒是多為尊敬。

“黃冊之事,務必精確,對於各村寨決不能疏忽漏掉……”

“各地坡塘,溝渠,要多加修繕……”

聊了一些雜事,鄭森才翻出朝廷的諭旨。

“這巡警司,按照朝廷的章程,縣城須有,各裡、鄉鎮也設所,管轄本縣治安之事,你們覺得應該增添多少人?”

“縣尊,本縣鄉鎮不多,只有寥寥數個,裡卻有五十餘個,如此假使縣城百人,各里兩人,共計兩百餘人足矣。”

縣丞一番思量,說出了一個數字,然後看著鄭知縣,等著他決定。

“縣城萬餘人,百人不夠,而各里設一人為好,如此稍減些人,縣倉也能輕鬆些……”

戶房書吏如今貴為正九品,且廢除了賤籍,可以說地位驟升,在衙門說話的聲音也是頗大。

鄭森默然以對。

實際上,一個縣城,光是白役就有三五百人,才堪堪治理,百餘人只能算是將就。

他何嘗不想招滿,但財政供養的人太多,將入不敷出。

嘆了口氣,鄭森又拿出了最後的公文,讓眾人過目。

只見這個公文一見之就讓人觸目驚心:論裡甲、坊廂之不足——

明初,以城內設坊,近城設廂。

鄉間則以110戶為一里,十戶為一甲。

十戶錢糧最多的為里長,輪流擔任,里長的職責是:“輪年應役,催辦錢糧,勾攝公事。”

簡單來說,就是督辦賦稅、徭役。

另外,設“德高望重”者為裡老,勸善,以及排解訴訟,先經過裡老的調節,如果不行再到衙門,如果不經過裡老,只赴衙門,則稱之為越訴。

裡甲制是朝廷的根基,雖說崩壞了些,但卻根深蒂固。

但裡甲制有個最明顯的缺陷,那就是哪裡來剛好的一百一十戶人來湊成一個裡?

“城內各坊之下,將設字鋪,以千字文為序,每個街道應當有一鋪,負責治安、走水等事宜,各字鋪,應設一名巡警。”

鄭森目視眾人,解釋道:

“至於鄉間,則三至五里設一鄉,統管數百戶,每鄉則以‘管、教、衛’三人。”

“管為治事,設鄉長;教為教化,設鄉老;衛則是衛村保民,循禁賊盜,設鄉警。”

鄉長、鄉老、鄉警,是縣衙對於鄉間的統治延伸。

“從九品?”縣丞閱覽完,大吃一驚,皺著眉頭道:

“又是吃縣倉的,本縣哪來那麼多錢糧啊!”

“三老可以免徭役,年祿就定在十塊銀圓,十石糧,足夠了。”

鄭森隨口道。

相關推薦:禁區守墓人13號禁區直播末日贅婿大唐之開局一個諸天大佬群美利堅幸福人生陰山鬼話從執教皇馬開始官路通天官路梟雄仙桃村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