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少年行->章節

第四章 天下熙熙俱為財(一)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先是四百萬石折色,謝遷只願留二十萬兩給內庫,其餘要入太倉,其理是本是太倉的所得本色,不過折了銀,自然算是太倉的錢。陳信衡卻不願意,但答應此為特例,只折兩年,之後這四百萬石是本色徵收,還是折色徵納,是否地方留存,內庫都不再染指過問。三位老臣沉吟了良久,劉健道:“也好,左右不過兩年,信之可敢奏請天子在詔書裡將這點寫得明白?”

陳信衡道:“這個當然,此事包在卑職身上。”

三位大臣於是點頭答應。

其次是海關稅銀。陳信衡死咬著海關銀入內庫,已成定例。李東陽卻道那只是朝貢之例,私商稅銀應入戶部,何況開海禁後,水陸鈔關收入必定減少,這無異於把戶部稅賦轉到了內庫。

陳信衡笑道:“內陸的貨都不走海,若是走海路,這內陸到港口的關鈔還是太倉得了,我朝海禁多年,又行遷海令,沿海並無重鎮,太倉算來無損失,地方留存更是分文無損。”

謝遷道:“這倒不然,戶部還得支付水軍船隻承造及兵士餉銀,這一年開支攤分下來,至少二十五萬兩。”

陳信衡搖頭道:“每年太倉提走剛好二十八萬兩,還是太倉賺了。”

李東陽道:“信之,這水軍用度甚大。海上風高浪惡,船隻折損也多,少不得要有銀兩備用造船。”

陳信衡笑道:“兵部大可按三寶太監時規模減半重建,咱們又不下西洋,用不著如此多大船。”

劉健眉毛一揚,道:“陳大人,這說了半天,你是一文錢也沒得商量?”

陳信衡作揖道:“這本就是內庫應有之收入,卑職已是著力為太倉爭取,才有那八十萬的劃撥。”

劉健冷笑道:“老夫入閣多年,閱人無數,還真沒見過你這般無視內閣威嚴的。今天給足了你面子,想不到是熱面貼到冷屁股,自作沒趣了。”李東陽見劉健口出粗言,知他已是震怒,正想出言調和,卻見劉健已霍然站起,怒目戈指陳信衡,怒喝道:“老夫再問你一次,你究竟是閹黨的人,還是咱們士林的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信衡端坐正容道:“卑職是皇上的人,只聽命於天子。什麼閹黨什麼士林,於我如同無物。”

這下子謝遷也惱了,喝道:“信之,咱們明話實說,念你也是個人才,這才多番周折與你示好。你應知我們的苦心,現在懸涯勒馬,也未為遲,若是你固執不化,咱們內閣必行封駁之權,到時朝臣激怒,怕你日後在士林也無立足之地。”

陳信衡忽地哈哈一笑,站立躬身作揖道:“此三策,皇上俱已擬好中旨,若內閣拒詔封駁,便行內降。若是六部給事中封駁,必中官四出,緹騎馳騁。前事可鑑,王振中官之亂不遠,諸位閣老莫再逼得皇上再擅專中旨,到時悔不可及。得些好處須回手,三策有益太倉,有益天下蒼生,閣老應當知足。在下這裡有兩份奏疏,是關本司少卿及監丞人選,卑職已用印署名,其中一份,卑職已填好人名,另一份,人名處卻是空白的,若閣老不批駁三策,便權宜處理了吧。”說罷,把兩個奏本放在石桌上,拱手道:“夜色已深,卑職不打擾幾位閣老休息,先此別過。”然後把袖一拂,揚長而去。

這時夜來風起,院內樹影搖動,更是顯得清冷。三位閣老,半晌作不出聲,也不是氣的,還是在沉吟。

劉健氣得身子發抖不已,李東陽忙勸道:“劉閣老,莫氣壞了身子,何必和此子計較。”

謝遷卻嘆道:“氣也無用,這事他還真佔著理,前二策必行,來去說的不過是太倉和內庫的分配。若是內閣封駁,又會有御史諫內閣不顧民生疾苦。”

三人把放在桌上的奏本看了,又是皺眉。其中一本,陳信衡把少卿授給李夢陽,另一個授給鄭善夫。

良久,謝遷嘆了口氣,道:“賓之,這事你意下如何?”

李東陽捋著鬍子,道:“他都把局設好了,不光是咱們,怕是內庭也是讓他舞得團團轉,盡在他掌握之中。這沒錢還好,大家也不用爭。但眼看一筆大財放在眼前,皇上,內閣,還有內庭都是著意於此,三家都不敢過於用力,他卻是借力打力,做了莊家。”

劉健道:“看來,要重新估量這勘分司的權柄及此人的才能。是了,這餘下兩個職位,李夢陽佔了一個,另一個位是什麼人?”

李東陽道:“這人是戶部經歷,在京候補的進士,數學天文易經俱精通。書香世代,與中書舍人何景明交好,近日還在編一本《蘇松定鎮實錄》,還把手稿交我閱過,眼光獨到,頗有才氣。”

謝遷道:“咱們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選,何況他也是設計得巧妙,獻吉是戶部唯一的員外郎,才恰恰的平調這從五品少卿。這監丞不過是從六品,比戶部清吏司主事還要低半級,再下去便是戶部照磨,只得個正八品,難道連升三級呼叫?如此還不如送他一個人情,把鄭善夫由經歷直接補缺提上去,還不違慣例。”

劉健道:“不若在戶部給事中提調。”

李東陽道:“不可,給事中議的是事,不是賬目校對和算手管理,任不了此職。”

謝遷苦笑道:“這都讓他逼得死死的,連轉個身子都難。”

劉健忽地朗聲道:“也罷,事急從權。咱們擬旨吧,先把錢銀拿到手,再行謀劃,這九邊還欠著餉銀呢。”

豎日,內閣擬旨呈入,只就折色及開海著墨,大婚納銀則以皇家內事為由,請交宗人府及禮部商議。

正德閱了奏疏,哈哈大笑,對劉瑾陳信衡二人道:“教授,你這事辦的好,只要內閣不哼聲,這下等若成功了,餘下宗人府還不是朕的家事?然後禮部便容易對付了。”於是批朱準了,又令宗人府擬文納銀之事,交禮部備案。

另一份勘分司少卿及監丞人選,正德看也不看,隨手也批了,轉還內閣。又令劉瑾把滯積的內閣奏章都批覆了,不可耽擱。

正德對陳信衡道:“教授,現在萬事俱備,就看你這個諸葛亮了。朕要儘快把銀子拿到手。”

陳信衡笑道:“微臣保管八月前為皇上拿到至少一百萬兩銀子。只是,目前,還得要皇上做兩件事。一,是從內庫撥二十萬兩銀子給太倉,與內閣商量好,讓他們想個法子,把禮部這最後一關給過了,免生周折,這禮部何時事了,銀子馬上撥備。二,是把楊一清的四萬兩養馬銀也從內庫出了,莫再拖延日子,讓大臣們知道皇上急著用銀子,確是為了重修九邊,少些無謂的庭議。”

正德皺眉道:“內庫只得六十萬兩銀子,依你意思,這一下子沒了一半。朕還得應付十月的大婚呢,怕是有些不便。”

陳信衡跪下道:“請皇上相信微臣,十月之前,微臣願為皇上再籌二十五萬兩銀子。”

正德哈哈大笑:“教授,你莫不是守著個大金山?好像這銀子於你眼中,似如廢銅爛鐵。好,朕相信你。”心念一動,眼珠一轉,想起陳信衡風淡雲輕的性子,不給他壓個擔子,心裡不安穩,於是嬉笑道:“不如教授寫個字據,這錢權當是朕借給你的,禮部的事,你去和內閣商量,還有,這錢你得給個利息,按月分付。”

陳信衡一怔,心裡卻大喜,強壓住歡喜,佯作猶疑片刻,才道:“無妨,這筆賬微臣認了。”

於是當下立了字據,寫的是:茲有勘分司卿陳信衡,向內承運庫借銀二十四萬兩,十月之前還納,月息三釐。

一式兩份,各自用了印,劉瑾在旁搖頭不已暗說荒唐,這有什麼好玩的。

陳信衡卻是如獲至寶,小心把字據收好,又連連謝恩,便去內閣值房。

三位閣老聽聞陳信衡來訪,便請其入內,賓主坐定,陳信衡拿出字據示與眾人,道:“皇上說,只要閣老們把禮部都疏通了,這二十四萬兩銀子便調撥入太倉。”

三人看了字據,先是搖頭苦笑,之後不禁皺眉,苦思了良久,劉健道:“好,此事便如此定了,包在老夫身上。”

陳信衡笑道:“劉閣老果然是斷事快捷,信之謝過了。這字據且放在閣老這裡,事成後,再回給我。”說罷作揖告退。

李東陽道:“閣老何必回覆得如此快,不思量一番。”

劉健擺手道:“邊餉拖不得,久則生變。莫拿軍國大事來兒戲。”

李東陽搖頭道:“這借據胡鬧,還要算上個利息,也不知那陳信衡去哪裡盤出個幾十萬兩來補回內庫。”

謝遷拿著那字據,揚了幾下,道:“他還不還得了是其次,只是此字據非同小可,等若開了勘分司劃撥錢糧的先例,日後陳信衡事權更重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替嫁繡女誘君心翩躚嬌妃霸君寵名門隱婚:總裁索愛二手妻帝國從領主開始我在洪荒有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