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少年行->章節

第十章 紈絝誰知黎庶苦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正德在馬廄房裡,捧了些黃豆喂豹兒。豹兒時而舔食那黃豆,時而又舔舔正德的面龐,極是親熱。

“豹兒啊豹兒,這欲速則不達,朕是領會到了。昨夜如此勞累,也不過急趕了幾十裡,今早卻不得不歇息一番,反誤了行程,早知如此,又何必趕那夜路呢。”正德撫摸著豹兒,喃喃自語。

用過午飯後,正德便要起程,四人離了雞鳴驛,沿官道直往宣府而去。

越往北行,越漸是田原的景色,卻見官道兩旁的不少田地長滿了雜草,正德初時還不為意,誰知一路上都是如此,便勒馬細看,只見那路旁的田地十之有二三是長滿雜草的,不禁狐疑,便問劉瑾:“這春光正好,可這田地怎的沒人耕作,朕祭過先農壇,不至於五穀不分,這些分明是些雜草。”

劉瑾一怔,道:“這個,奴才也不知道,大概是無主之荒地吧。”

“不對,這是耕作過的田地,你看,還有水渠呢。”正德皺眉道,又看遠處,見有農人在耕作,便道:“我們去問問那些農夫,便知究竟。”說完策馬便去。

那幾個農夫遠遠看見四人鮮衣駿馬,知不是尋常人家,近了時又見各人馬上弓箭武器齊備,馬速疾急,在田間直踩過來,頓時嚇得丟下鋤頭便走。

正德喝道:“不要走,我們只是過路的客商,要討口水吃而已。”

那些農夫哪裡肯聽,不回頭的只是狂奔而去,只有一個老邁的,走也走不得,唯有停步回頭,一臉恐懼的眼神看著眾人。

正德策馬走到他面前,溫言道:“老人家,我們沒有惡意,確是只想討口水吃。”

那老者顫聲道:“幾位官爺,我們只是尋常百姓,沒有多餘的錢財,還請留小的一條老命。”

正德不由又好氣又好笑,我堂堂九五之尊,還要打劫?一想,也不對,這官道兩旁,治安應是太平,又哪來的強盜?便又溫言道:“老人家,不要怕,我們是好人,呵呵,是好人。”說完翻身下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老者見眾人衣著光鮮,細心一想,也確也不象是過路的強盜,松了口氣,便道:“這水倒是有的,幾位請等等。”說完,走到田間的竹籃裡拿出一隻粗瓦茶缸和一隻已崩了幾個口的陶碗,倒了碗水遞給正德。

正德道聲多謝,接著那碗一看,不禁皺眉,便佯做喝水似的輕觸了下嘴唇,便將碗遞給劉瑾,道:“喝吧。”

劉瑾見此,不由叫苦,硬著頭皮喝了下去,把碗還給那老者。

“老人家,這田裡怎麼長的都是雜草,春耕時節,不是應該種些稻米麼?那田地的主人去哪裡了?”正德問道。

那老者聽了,苦笑道:“那田地的主人早就逃去了,哪來的人耕作。”

“哦,是不是犯了官非,所以逃逸?也不對,這一路上荒棄的田地不少,難道這裡的人都犯了事?”

“唉,這些年,官家收稅收得利害,有的人捱不住,所以都跑到塞外去了,若是沒了生計,自然也有做強盜為生的。”

“這官家的稅,都是按田釐定的,太祖時便定了規矩,何來收得利害?”

“唉,這位小爺,你是富家的子弟,哪知我們做農人的苦處,不提也罷。”那老者連連搖搖,就是不肯再說。

正德也不再問,心道定是那當地的官員瞞著朝庭亂收稅費,這事回京後倒是要管一管。又要劉瑾打賞些錢鈔給這老者,權當買茶之資。

劉瑾掏出一貫的寶鈔給那老者,直嚇得那老者搖頭擺手,只道這不過是清水一碗,哪值得這麼多。正德笑道:“老人家,便當是我送給你家小孩用來買幾個糖人玩耍,不要客氣了。”那老者見此,也起了錢財貪念,只道是富家公子胡亂的打賞,才戰戰悚悚地接過,眼中疑惑之極。

正德舉目四望,見遠處似有條村落,便想去看看,自己還沒有去看過民間的農舍呢,便道:“老人家,你帶我們去村子裡看看。”

那老者心道這村子有什麼好看的,但收了打賞茶錢,也不好拒絕,便收了農具,前面帶路。

那村子也是平常,零落的幾十間泥磚子小房,頂上還是用茅草做的屋頂,偶有幾間已是倒塌,還有些雖未倒塌,卻是連茅草屋頂都沒有的,顯是沒人居住良久。

正德見此,更是皺眉。

那村中的小孩見有陌生人入村,都躲在門後露出半邊小臉,好奇不已。

“老人家,這村子怎麼如此破落,人丁這麼少。”

“小爺你不知,這宣府一帶,歷年兵事甚多,人口多有流失,所以人丁便少了些。有些田地沒人耕作,便官府的稅仍是收這麼多,所以有人捱不住,便要閤家逃走了。”

“不對不對,這人少了,田地卻是多了,你們把他們的田也耕作了,收入不是更多?”正德想了想,又問道。

“唉,自己的田還顧不來,哪裡還有力再耕其它的,不提也罷。”

“那這一畝地,又打得多少糧食?”

“我們這裡,是麥粟輪作,豐年時也只打得合共兩石,說來也是遠不及祖輩時的產出了。”

“這麥粟皆是賤物,為何不種稻?”

“這位小爺,你不知道,自前元開始,這北方的地力已是耗盡,如種稻的話,這畝產則只可以鬥算了,交了租子,如何吃得飽飯。”

正德又見村中農夫都是粗麻衣裳,穿布的極少,便又問:“我大明恩許農夫穿著紗綢,你們怎麼都不穿著呢?”

那老者聽了,不由目瞪口呆,半餉才道:“小爺,這飯才勉強吃飽,粗麻劣布還沒穿得密實,何來有錢去買什麼綢緞?”

正德頭腦一片茫然,這老人說的如果是真話,那麼太祖爺定下這個准許農夫穿綢的規矩,不是廢文一條麼。也不對,太祖爺也是貧苦人家出身,怎麼會不知道這些道理,對了對了,太祖爺是想讓天下農夫都吃飽了米飯,還要有錢穿得上這綢緞,留下這祖訓,自然是要讓我朱氏子孫記得幫他完成這個遺願啊。想通這點,心裡頓時舒坦了些。

見那村子汙垢不堪,也不願意久留,便與老者作個揖,打馬走人。

離了村子,正德還是心事重重,便問谷大用:“這一路行來,朕記得順天府內還是一派平和景象,怎的到了這宣府卻變了這般模樣,大用,你的家鄉也是這般貧苦麼?”

谷大用此時也是心中感觸,便道:“咱也是貧苦人家,日子過不下去了,才去勢入宮。我大明是天朝上國,富庶的地方極多,當然貧苦的地方也是有的,象奴才這種情況的,萬不其一。”

正德點點頭,又對劉瑾道:“這天下,是朕的天下。田地荒了,少了收成,朝庭的收入也就少了,朕的日子自然不好過。這一谷一米,皆是來之不易,你日後如若掌了司禮監,還須重視這農桑大事,可要記緊了。”

劉瑾道:“奴才定把皇上的話,刻在心裡去,不敢忘了。”心中又是暗喜。

因入那村子,誤了些時辰,傍晚時分,才到了宣府,卻是天色已黑,早就關了城門,眾人便尋了間乾淨客棧住下。

豎日五更,正德便催著起程,眾人繞過宣府,問了路,直奔張家口而去。

沿路上,正德細心留意那些農田村舍,雖不及順天境內,但也不如昨天那村子如此破落不堪,心情才好了起來。

眾人快馬加鞭,終於在午後已時來到了張家口。

這張家口春秋時便北為匈奴與東胡居住地,南部分屬燕國、代國。秦時南部改屬代郡、 上谷郡。明為延慶州、保安州、雲州、蔚州及萬全都指揮使司十二衛、所管屬這地,是蒙漢分界的要衝。其中長城的門戶張家口堡,商販交易端的是熱鬧,牛羊馬匹,瓷器布匹,無一不齊。

正德策馬而行,看的是眼花繚亂,便道:“這地方雖繁榮不及京城,但這買賣卻也熱鬧,不輸得幾分。”

心急著出關,也不再細看,四人五馬,一溜煙的出了大境門,直向北方而去。(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替嫁繡女誘君心翩躚嬌妃霸君寵名門隱婚:總裁索愛二手妻帝國從領主開始我在洪荒有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