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章節

第一百八十一章:宣統司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在看到這個結果後,現場的那些觀眾們自然是滿意的。

這也是他們選擇出來的。

最後,由漢王朱高煦以及趙王朱高燧開始了獎賞。

按照之前朱瞻基的計劃,給這些獲勝的前幾名全部獎勵了官職官銜金銀珠寶等,同時宣佈在朝廷成立新的衙門。

宣統司。

由漢王朱高煦任主宣統,官銜正三品。

趙王朱高燧任副宣統,官銜從三品。

這次的優勝者封賞的官銜便是宣統司下的戲曲衙門。

衙門最高官員官銜正四品,為宣統使。

同時昭告在場所有人,接下來將會在各地營建由宣統司的戲曲戲院。

第一個戲院,便建造在京城當中。

其後會在各大城池營建。

由今日戲曲為序的內容,接下來會在各地的戲院當中繼續演繹。

同時,昭告天下,凡是對戲曲方面有能力者,可經過宣統司的考核,直接加入宣統司。

為宣統司日後在各地的營建儲備人才。

在戲曲大賽圓滿的結束後。

朝廷便又開始在漢王以及趙王的主持下,繼續開始了關於小說、畫師等民間有關於資訊傳播的各行各業的大賽。

同時,在宣統司正式成立之後,隨著大量的人手進入,很多事情都可以提前的安排進行了。

比如報刊、官報、小人書、小說....

從內容的出產,到內容規劃成冊,再到各地的報刊建造以及售賣等等環節。

都完全可以提前的進行。

除此外,還要尋找一些擅於凋刻的工匠,幫助日後那些小人書,小說等等的印刷。

甚至可以在文字當中搞一些圖畫出來。

總之,按照朱瞻基超越時代的思維,切合如今的實際情況,對現如今時代的弊端進行改制。

將思想統一和宣傳作為朝廷的第一要務。

當所有人都清楚太祖皇帝建立大明朝是因為他在經歷過戰亂年代百姓之苦後,代表百姓們造反並建立大明朝,知道老皇帝朱棣是為了邊疆之患而數次攻伐漠北,知道朱瞻基是因為各地異族叛亂而動兵征討後。

對朝廷的統治,將會起到多麼大的作用。

而那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在按照朱瞻基的計劃,一步步實施的同時。

這哥倆雖然對如今手上有了些權力而感到高興,但曾經的他們畢竟是大明朝的實權王爺。

這中間的落差感還是很大的。

儘管兩個人都沒有說,但並不代表不存在。

可是,就當他們倆兄弟對如今手上的這點權力漸漸的感覺到不滿足時。

從民間開始流傳出來的一種傳聞,卻讓他們哥倆體會到了以往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儘管無論是這次的大賽,還是接下來的各種大賽以及衙門設立,清楚的人都知道是朱瞻基的主意。

可在明面上,大家看到的卻是漢王朱高煦以及趙王朱高燧在主持這樣的事情。

自然而然也會將這一切歸功到他們的身上。

各地戲院的營造,以及各種大賽的舉辦。

還有那些個好故事的流傳,都讓漢王朱高煦以及趙王朱高燧的名聲在民間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尤其是各地戲院時不時就會透過花費當月的營收,來免費的為那些看不起戲的勞苦百姓們演出,並且請他們到戲院當中觀看。

這無疑是給予窮苦百姓們的一個福利。

每當那些窮苦百姓們在城池中路過戲院,看到那些達官貴人們一臉高興的從戲院當中走出來時,他們的心裡頭又怎麼會沒有想進去瞧一瞧,親自看一場戲的願望。

可他們沒有這個多餘出來的銀錢。

如今呢,他們的心願都被滿足了。

有些地方的戲院不僅會經常的給那些窮苦百姓們表演,還會派遣戲院的戲子們親自前往到各個村落,為他們村子當中的百姓們表演。

加上這精彩的內容,也讓這些百姓們記住了朝廷的好,還有那宣統司的好。

而這些,最終自然是都歸功到了這宣統司的管事人,漢王朱高煦以及趙王朱高燧的身上。

原本這些漢王和趙王是不清楚的。

直到有一次他們到京城周圍視察的時候,喬裝打扮下的他們才聽到了這種傳聞。

以往心裡頭只知道利弊權力的他們。

也是第一次在百姓們的口中,親耳聽到這種樸素的讚賞和憧憬。

這樣的誇讚可不同於平日裡那些官員們的吹捧。

這些都是老百姓們實實在在的心裡話。

初次感受到這種感覺的二人,這心裡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就好像從小到大就做盡了壞事的人,偶然做了一件好事,便得到了很多人誇讚。

被當作了英雄。

這種感受,直接的影響到了這兄弟倆心裡頭的想法。

在幫助朱瞻基做另外那些差事的時候,更加帶勁了。

對於他們哥倆這種人而言,就算是十萬兩的白銀都沒有這幾句百姓們樸素的誇讚來的帶勁,來的更讓他們歡喜。

也讓他們第一次有種想要為百姓們真正做些好事的衝動。

另外一邊。

身處皇宮之中,如今被各種繁忙的政務所纏身的朱瞻基,閒暇時間從錦衣衛的口中聽到了有關於自己這位二叔和三叔的改變後。

這臉上也是不由自主的掛上了笑容。

作為這二位的侄兒,朱瞻基對他們還是有很深瞭解的。

從這二位叔叔平日裡的行事和動靜,完全能夠看的出來,他這兩位叔叔似乎已經發生了改變。

從最開始被下面的官員們催著辦差。

到如今不需要任何人說,他們自己便已經成功的轉化為了一名宣統司合格的主事人。

很多事情壓根不需要旁人多說,他們自己就開始籌備做事了。

比如給各地窮苦百姓們的免費演出。

換作以往,他們才不會管這些。

甚至會認為這是在浪費銀錢。

可如今,對於這種事情的熱衷,他們比任何都主動。

如果不是朱瞻基說了,這些各地的戲院要自負盈虧,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來安排那些免費的演出。

只怕這二位敢將這些戲院給直接全部免費了。

同時呢。

在看到最近宣統司報上來的那些數字和情況後,朱瞻基也是非常滿意的。

當然,滿意的不是各地營建的速度有多快,而是效果。

儘管宣統司的計劃如今還處於初期階段。

但效果還是非常出色的。

有關於朝廷的正向討論,從各處報上來的情況看,效果非常不錯。

最直觀的,便是各地都有在看完這些戲曲後,文人墨客提詩作詞的事情。

基本上都是根據從那些戲曲當中的內容,展開來闡述。

還有那些百姓們的尋常討論。

這些無疑都在擴大著這次宣統計劃的效果。

也讓他們老朱家這些皇帝的合法性,權威性,在無時無刻的提升著。

很多東西就是這樣,可能說在做完這些事情後,並不會增加哪怕一個肯心甘情願為老朱家賣命的人。

但是這種思想,會慢慢的,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的思維和思維方式。

尤其是那些孩子們。

當他們從小到大就是看著老朱家皇帝的故事長大的。

那麼從小在他們的腦子裡就會根深蒂固的種下一顆報國的種子。

皇帝這個名字,也不再是以往的百姓們腦海中這個世界最大地主,最大諸侯的形象。

而是國家的代名詞。

是天下蒼生的代名詞。

為皇帝做事,也不再是什麼朝廷鷹犬,而是報國。

這兩者看似沒有什麼差別,可到了關鍵的時候,這差別就大了。

就好像在戰場上的將士們一樣。

為了錢,為了權,被敵人重兵防守的山頭,他們可能一個都不會上去送死。

可如果是為了報國,一枚銅板不給,他們也願意。

畢竟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為的就是滿足倆東西,一個是腦子裡的東西,一個是肚子裡的東西。

為了肚子裡的東西可以殺人,甚至可以吃人。

可為了腦子裡的東西,這條命都能不要。

此時坐在龍椅上的朱瞻基,雖然看似閉著眼睛在休息。

但其實腦子裡一直都在思考著事情。

由思想這條線所展開的一系列改制,如今已經在穩步的發展和完善了。

接下來雖然還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做,但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沉澱。

急不得。

宣統司有自己二叔三叔在做。

暫時他可以完全的放心。

朝廷內部的固有思維改變,也在快速的改變著。

伴隨著南京城外當初他建立的那所學堂內的學子們加入到朝堂當中。

朝廷內部的改變到目前為止也有了很大的成效。

最起碼關於朝廷的考核制度,如今已經成為了每一個朝廷官員心裡頭的一塊石頭。

已經不在乎他們是否願意看到了。

包括科舉改制等等。

這些軟的,虛的事務暫時可以告一段落了。

要做的就是穩步發展。

接下來,在硬的,實質上的改變,將是重中之重。

想著這些,在對大明朝的未來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宏偉的藍圖後,朱瞻基的心思,不由的想到了已經出海許久的馬寶和老五朱瞻墡。

因為他們此行的最終成果,將直接的影響到他朱瞻基對大明朝發展的計劃。

銀錢這個東西雖然看似沒多大的作用,可一切的一切,所有的產業革新,產業調整,都需要以銀錢來推動。

也只有徹底的掌握了大明朝的金融經濟,他才能徹底的放開手腳來按照自己的計劃,將大明朝這艘大船徹底的推向工業化的程序上。

當然,在馬寶和老五朱瞻墡沒有回來之前,朱瞻基也沒有真的閒著。

在另外一處秘密場所內,由朱瞻基系統獎勵的一些印表機,正在不斷的列印著日後大明朝的貨幣。

同時,由戶部夏元吉為首,包括學堂內那些精通於數學的學子們,也正在日夜計算和謀劃著,接下來推行大明朝全新貨幣的具體資料。

為朝廷掌控全國經濟金融而努力著。

山海關附近的一座城池內。

老頭子朱棣、太子朱高熾以及太子妃張妍,自從當初從京城看完總決賽後,對於那些戲曲接下來的內容就非常的期待。

直到朝廷宣佈,宣統司的成立。

以及各個城池戲院的營建完成後。

他們便第一時間來到了當地的戲院中,開始追著看。

幾乎每一次有新內容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來到這裡觀看。

而在經過這段時間的變化後,那老頭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熾對朱瞻基的那些猜想,也一一得到了印證。

“這小子這次搞出來的宣統司,還真是厲害啊,這一下,全天下的百姓都向著他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太子朱高熾有些感慨的說道。

而一旁的老頭子朱棣雖然在經過這麼好多天後已經度過了最初震驚的那個階段,可如今想想,也依舊是為朱瞻基這一招感到不可思議。

朱瞻基要不是他親孫子,他非要將那小子的腦子給扒開看看,那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

憑什麼這小子就能想到這麼多的好主意。

這戲院的事情,這小子又是怎麼想到的。

怎麼就能想到透過戲院的方式來傳播自己的想法呢?

不過,朱棣畢竟是朱棣,都這麼久過去了,也不會表現的太過激動。

反而是在聽到那老大朱高熾的話後,唸叨著:“如今這些事情都過去了,這小子應該也快要登基了吧?”

聽到自家老頭子突然提起這件事,太子朱高熾也是一愣,不過在仔細的計算了一下日子後,也是說道:“嗯,應該是快了,估摸著就是最近這幾日了。”

聞言,老頭子朱棣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這一轉眼,臭小子也要登基了,之前他大婚的事情好像還在眼前。”

“不過不能親自給那小子主持登基大典,還是有些遺憾啊.....”

聽到這話,一旁的太子朱高熾不由的笑道:“爹,這有什麼可遺憾的,您想想,這自古有幾個新君是老皇帝給親自主持的。”

被自家老大這麼一說,老頭子朱棣也是回過神來,想了想也是,不由的便笑了起來。

但其實老頭子朱棣嘴上是這麼說,心裡頭想的卻壓根不是這件事。

登基大典這種事情自己在不在根本無所謂。

他之所以突然這麼感嘆一下,心裡頭惦記的其實是他那重孫子。

相關推薦:我為祖國奔赴萬里[快穿]美漫艾爾登之王,開局逼瘋祖國人群星之星海女帝超神大管家我走過的20年職場之路從村民開始當皇帝最強戰神升級系統從玄君七章開始大明官窯我好像比主角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