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章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你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此話落下,漫長寂靜。

失去至親的孩子,戀戀不捨的看了眼身後院子裡的一切,彷彿是在跟這一切告別。

對於這個孩子而言,皇帝似乎是一個很高很虛幻的稱呼。

但對於他而言,他並不理解這代表著什麼。

在他的眼中,那個站在門口的將軍,只是他接下來報仇雪恨的領頭人。

伴隨著這個場景的結束。

這一篇的戲曲也告一段落。

可此時場中的那些人,卻久久不能回神。

在場的,大多數都是京城中的權貴。

但因為北京城的特殊性,這裡的權貴雖然完全可以說的上是整個大明朝最頂尖的存在。

可他們不像是南京。

更不像原本北京城,也就是元朝大都得那些權貴。

他們屬於一個新興的權貴階層。

所以他們很大一部分人或者說他們的父輩,都是經歷過那個戰亂年代,並且身處其中,體驗過那種水深火熱感受的。

所以當這樣一群人在看到這一幕時,那種感受愈發的契合。

儘管這一段的戲曲與之前講述太祖皇帝時的戲曲有很大的別差,並且在內容上也沒有之前那一段來的更加直觀和富有期待。

但那也只是跟太祖那一段比起來。

如果單論這一段的質量,是完全可以跟現世流傳的所有戲曲來作比較的,甚至在期待感的營造上,要比所有的戲曲都更加濃郁。

當然,這並不是說戲曲沒有價值。

戲曲能夠流傳至今,肯定是有其價值的。

但如今那舞臺上所表演的戲曲,其實從本質上已經區別於傳統的戲曲了。

二者存在的意義本就不同。

如今這一場的表現,與其說是戲曲,不如說是舞臺劇。

在這兩者之間,自然是舞臺劇的現場表達和內容的傳遞更加直觀。

這也是朱瞻基為什麼選擇這種表演方式,並且為此制定內容的原因。

雖然他朱瞻基對於戲曲並不瞭解,也沒有資格去評判什麼。

但戲曲在沒有任何外力因素直接干擾的情況下,在後世已經被時間和事實印證了其在大眾傳播當中的劣勢。

這是現實。

同時,這一場的表演,相比於之前太祖時候的故事,他所表演出來的內容要更需要思考一些。

其內裡蘊含的道理,是需要品味的。

是需要根據本朝的一些國策去理解的。

相反,太祖時候的故事,則更加的貼合現實,是被時代和世事推著走的。

所以要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畢竟那樣的事情在民間並不少見。

就發生在老百姓的身邊。

所以最終在表演結束後,在場的這些觀眾們並沒有像之前時一樣,在短暫的愣神後,便是滿滿的期待和興奮。

而是持續的寂靜,持續的思考。

整個現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半點的動靜。

這些權貴們是這個朝代國策的見證者,甚至是參與者。

很多時候他們對於皇上和朝廷的政令和舉措無法理解。

雖然表面上也能說那麼一兩句,但其實他們是沒有直觀感受的。

比如說這打仗。

說起來都知道,是邊疆被襲擾,百姓流離失所。

可有多少人清楚,這簡單的一句話,其背後是什麼樣的人間煉獄?

他們不知道。

尤其是那些讀書人。

他們知道,又不知道。

清楚,又不那麼清楚。

可如今。

這一切,卻被那些戲子們在這舞臺上淋漓盡致的,赤裸裸的表現了出來。

你們沒看過。

去不了。

好,給你們看看。

給你們當中很多從南方過來的朝廷命官重臣們瞧瞧。

瞧瞧這邊疆,瞧瞧這邊疆百姓們到底是在經歷著怎麼樣的生活。

他們都很努力。

其實和你們這些人並沒有任何的區別。

他們也在努力的往好的方向發展,他們不懶,他們也很勤懇。

可他們要面對,卻不僅僅只是一個勤懇的要求。

他們想要活下去,還要無時無刻的面對那些外邦敵寇的襲擾。

都想休養生息,都想過好日子。

可誰不想呢?

那些邊關邊疆的百姓也想。

他們也像你們這些出生於中原江南地區的人一樣,他們都想。

他們也在繳納著朝廷的稅收。

可為什麼,你們可以好好的生活。

他們卻不行呢?

太平、安穩,誰都願意。

可敵人不願意!

所以,想要太平,想要安穩,只有拿起刀。

用將士們的鮮血去捍衛他們的太平和安穩。

在場這些觀眾們在看完這一段後,感受很大,感想很多。

但最多的,卻是那坐在會場角落中,看似平平無奇一老頭的朱棣。

他是這一切的策劃者。

他是這個時代王朝的‘設計師’。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他為什麼要打漠北。

他為什麼要‘窮兵黷武’。

不惜花費億萬,也要率領大軍親征漠北。

他為的不是自己,為的是這天下百萬萬的百姓。

可當他要動兵時,太子不同意,朝臣不願意。

甚至於那些習慣了享樂的武將們,也不願意。

天下人都在告訴他,要與民耕始,要讓天下休息休息,要休養生息。

可他就算是頂著這麼大的財政壓力,這麼多人的反對,天下無數人的抗議。

他依舊要做。

他在燕地生活了很久。

他清楚邊疆,更清楚邊疆百姓的生活。

打不退豺狼,哪裡來的太平和安穩。

北方的狼崽子們正是虛弱的時候,若此時不動他們,此時不拿下他們。

難道要等十年後,百年後,他們強大了,越過長城衝進家裡嗎?

相比於世人,他朱棣看到的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事情。

所以,當老頭子朱棣在看到這一段,看到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理解他幾十年皇帝生涯的舉措時,老頭子心裡頭的感受可想而知。

儘管這一段的演出內容中,並沒有太多的話,也沒有太多用文字表達的東西。

甚至於沒有表演出多少的內容。

可當那舞臺上的少年將軍說出‘我是朱棣!跟你一起殺敵報仇的朱棣!’時,老頭子的眼眶溼了。

他彷彿看到了曾經那個為國征戰廝殺的少年將軍。

彷彿看到了自己年少時的赤子之心。

看到了曾經就那麼赤裸裸發生在自己眼前的血腥畫面。

那表演中的場景,在那邊疆並不少。

甚至於說這是滄海一粟。

當他朱棣為何那麼記恨漠北的狼崽子,正是因為他看到了太多這樣的畫面。

他不知道自己要用什麼樣的話來欺騙自己去做什麼太平君主。

他清楚,世人很多都不理解他,甚至怨恨他。

也沒有辦法站在他的處境上去思考問題。

可試想,如果他願意,他站在自家老頭子打下來的這些江山上,他怎麼就不能做一個世人眼中的明君聖主?

他可以。

他完全可以。

說兩句好話,說兩句好聽的。

搞點文縐縐的東西,搞出一副盛世景象。

與士大夫共天下。

日後在那史書上,他就是明君聖主。

可他騙得了世人,卻騙不過自己。

所以,當如今朱棣看到這一切時,他的眼眶溼潤了,那顆彷彿已經蒙上了塵埃的心,也在這一刻滾燙滾燙。

他知道自家那臭小子是這個世界上罕見能理解他的人。

這從當初那小子不願意按照他老頭子安排的路子去做一個聖主時,他就知道。

自家那臭小子,其實是跟他朱棣以及他朱棣的老爹朱元章是一路人。

可當如今,他朱棣‘死後’,自家那大孫子即將登基時,看到那小子搞出來的這些東西時,這種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就當朱棣為了剛剛這一場戲曲而內心百般感慨之時。

一旁的太子朱高熾,內心當中也是久久無法平靜。

是。

或許按照他朱高熾的作法,一旦登基,在那些臣子的眼中,他是一個可以比肩其父甚至其祖的存在。

可正如這舞臺上的表演一般,他的‘比肩’,是建立在對這群人殘酷的基礎上。

這就是現實。

要麼,選擇安穩,要麼就只能動武。

或許他的名聲好,是一個最適合做皇帝的人。

可相比於自己父親這種皇帝,他少了些東西。

少了些真實,少了些血性,少了些赤子之心。

只是一個坐在那冰冷龍椅上冷冰冰的君主。

相比於皇帝,人皇或許更接近於自己父親這類人。

一時間,朱高熾的內心有了些慚愧。

甚至都有些不敢去看自己父親。

或許,當初自己父親之所以選擇朱瞻基那小子做繼任之君,而不是自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就當這並排坐著的父子倆內心都有些百般感觸的時候。

一旁的太子妃張妍,顯然並沒有他們思考的那麼深刻。

此時的太子妃張妍,只是像一個尋常的觀眾一般,有些感慨的說道:“這麼好的戲,要是能讓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身為皇室之人。

太子妃張妍就算再不懂事,可她也清楚這些東西。

尋常世人,是很難理解朝廷,理解皇帝用意的。

所以才會突然有了這麼一句感慨。

若是天下人都能看到這麼一場場的戲曲,或許他們的想法會出現改變吧.....

然而。

對於太子妃張妍而言,她所說的只是那麼一句簡簡單單的感慨。

可對於一旁的老頭子朱棣以及太子朱高熾而言。

卻如同驚雷在耳邊響起似的。

“這麼好的戲,要是能讓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這麼好的戲,要是能讓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

此時的老頭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熾,他們都在內心當中反覆的重複著這麼一句話。

是啊....

這麼好的戲,若是讓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對啊!

這麼好的戲,要是讓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一瞬間。

老頭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熾的心中都彷彿被人狠狠的錘了一下似的。

如果天下人都能看到了這戲曲的內容,他們會怎麼想?

對於一個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而言,對於一個掌控著天下的君主而言,如果這天下人都能看到這麼好的戲曲,他們腦子裡想的跟皇帝一樣了。

那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王朝,一個王朝的君王而言,有多大的作用?

老頭子朱棣明白了。

太子朱高熾也明白了。

從很早之前,在聽到這小子要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起,他們就一直在思考著這小子到底要做什麼。

他為的又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要費這麼大的精力去做這些。

又為什麼要在他剛剛掌控天下大權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要做這樣的事情。

甚至於他們在這一次來之前,一樣在思考著為什麼。

落座看完第一場後,依舊還在思考不解。

可如今。

他們明白了。

他們明白了這小子背地裡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這小子,是在下棋!

下一盤大棋!

下一盤足以給大明朝帶來天翻地覆改變的大棋!

在軍事上,都說以刀劍為長城,不如以天下人心向背為長城。

可放在這治國處政上,又何嘗不是呢?

用天下那麼多軍隊來控制天下的百姓,用各地的官府來控制天下的百姓。

不如以天下人心向背來控制天下百姓。

身為皇室之人,他們經常會聽人說起一個道理。

只要你做的是有利於百姓的事情,天下百姓是知道的。

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有利於天下百姓的,天下百姓是會感激你的。

可現實是,百姓不知道。

你在這朝廷中與再多人鬥爭,遭遇了再多的困難,對於這天下百姓而言,他們是不清楚的。

但如今呢。

如果按照朱瞻基這小子搞出來的東西繼續下去。

會發生什麼?

戲曲這玩意兒,還是如此直白,容易被大眾百姓所接受的戲曲。

其流傳度,其發揮的效果,遠遠超過任何聖人教義。

哪怕你們傳遞的都是同一種東西和思想。

漢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又何嘗沒有這個深意?

儒家的強大和發展,又何嘗不是其背後皇權的推波助瀾。

可如今,這小子又進一步的將這個手段給增強了。

並且可以透過這種手段,隨意的去傳播自己想要傳播的東西,而並不需要再依賴於一個流派。

這對於皇權,對於統治一個王朝,其意義之深遠,簡直難以想象,甚至恐怖。

雖然如今他們還沒有證據來證明朱瞻基那小子是打的這個算盤。

可從這小子如此的興師動眾,不惜動用整個朝廷的力量來舉辦一個民間的大賽,你說他只是為了玩鬧,誰會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誰信誰是傻子!

在此時,那老頭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熾,幾乎已經可以確定朱瞻基那小子之所以會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來,為的,正是這個目的。

雖然如今只是一個戲曲的大賽,可接下來呢?

小說。

畫師。

這些行當對於皇帝而言,有什麼意義?

與這戲曲,幾乎完全相同。

都是皇帝可以利用的手段。

可以利用這些手段來達到自己統一天下百姓思想的手段!

這就是朱瞻基那小子掌握了大權後做的第一件大事。

統一思想!

這,才是為君者的第一等要務!

想到妙處,那老頭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熾的臉上滿是狂喜之色。

“這小子,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啊!老頭子我沒有看錯人!”

朱棣內心狂喜的說道。

而一旁的太子朱高熾,自然也能明白自己老爹心中的想法。

雖然二人在這個過程中什麼都沒有說,可他們都領悟到了其中關鍵。

可相比於他們,剛剛一語道破天機的太子妃張妍,此刻卻直愣愣的瞧著身邊這倆說著奇奇怪怪話的人。

不明白這父子倆有在搞什麼鬼。

說著這戲曲,怎麼還說起自己兒子了。

這跟自己兒子是不是當皇帝的料有什麼關係?

更何況,就舉辦了一個戲曲大賽,這就是當皇帝的料了?

就算是這表演好看,說的是老頭子的好,想要夸人,可這也誇的太過牽強了吧。

瞧著太子妃那茫然的面容,一旁的太子朱高熾頓時便笑著說道:“你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相關推薦:我為祖國奔赴萬里[快穿]美漫艾爾登之王,開局逼瘋祖國人群星之星海女帝超神大管家我走過的20年職場之路從村民開始當皇帝最強戰神升級系統從玄君七章開始大明官窯我好像比主角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