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章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民心即天下。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看著這些內容,朱瞻基的心中稍定。

同時心裡頭也更加惆悵。

老爺子終究是在臨死前還想著他這個大孫子,遺詔、兵力,都安排好了,可自己卻連老爺子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想到這裡,這心裡頭就不免有些悔恨。

還有自己老爹,臨死之前的最後一段時間都還在教導著他為君之道。

為君者,當胸懷天下,不可心中只有利害而無是非。

軍隊、制度、法令、朝廷。

這些都是國家構成的必要。

可若只有這些,也是不行。

道德、家國情懷、仁義,這些也都是為君者具備。

一個國家這麼多人,就是再完美的制度、再完美的法令,再強大的軍隊,也管不住人心。

更何況,軍隊、制度、法令,這些都脫胎於天下百姓,自然無法戰勝天下百姓。

一味只知好勇鬥狠,心中只有利害,而忘卻仁義道德,失了人心,便是失了天下。

將國家權力這一公器以作私慾之用,早晚會出問題。

這些,都是他爹教給他的道理。

同時,他爹也用自己的一生在給他講好這個道理。

大明再強,明軍再厲害,火器大炮超越時代,可如果軍心一亂,滿盤皆輸。

軍心,何嘗不是天下人心的表現。

北征漠北,乃蒙古部族襲擾邊境所致。

天下歸心。

此乃正道。

可若是在如今大明朝在連年的大戰之下,百姓食不果腹下,還要在北征之後再因為朱家自己打一場內戰,天下人心皆失。

這話,他爹朱高熾曾經反覆說過好幾遍。

戰,不可輕起。

可備,而不可戰。

陰謀詭計,成不了大事,要當皇上,就得以天下百姓為重。若非如此,那龍椅上坐的是蒙古人、瓦剌人、還是咱們老朱家的人,又有什麼區別?

對百姓又有什麼關係?

凡事,要先談,談不妥,再談!

反覆的談,反覆的讓步,直到最後非打不可了,再出兵。

權力,是公器。

什麼是公器?

那不是一家一人的東西。

做任何事情,要讓天下人都看到,你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誠心,這才是正道!

國家不循正道,沒有人支援你。

不向百姓施恩,沒有人愛戴你。

耍威風,好勇鬥狠,這很容易,學會受氣,學會寬恕,學會容忍,這才是最難的!

當初在聽自己老爹做這一番話時,朱瞻基便聯想到了後世種種,後世世界,豈不如自己老爹口中所說,要讓天下,讓世界看到你有解決問題的誠心。

有擔當,有責任。

若不受氣、若不吃虧,若不容忍,這是擔當嗎?

若不再關鍵的時候節制,只是責任嗎?

若無此二者,與旁人何異。

與那些燒殺擄奪的賊人何異。

若只想當個偏安一地的君主,這自然容易。

賊人敢犯,殺賊人。

誰人敢欺,雖遠必誅。

可要坐到那個位置上,這二者便絕不可失。

況且後世還遠不如敵寇。

就好像今日,五十萬大明朝精銳,如果他朱瞻基這個太孫與外邊的兩位沒有任何不同,都是只計較利害關係,卻不心懷仁慈,不以天下百姓為重。

和他們有什麼區別?

外邊的五十萬大軍勢大,外人,天下人,何不助他們而覆滅他這位太孫?

豈不更好,更妥當?

就好像當初靖難,若不是那建文不懷仁義,一味強勢削藩,若不是老爺子朱棣素來有賢名。

那靖難之役若能勝了才有鬼。

若老爺子和那建文一樣,好好皇帝的臭腳不去捧,去捧一個裝瘋賣傻了多年的燕王?

再看今日之局勢,若無他朱瞻基的老爹,太子朱高熾的仁義之名。

這朝廷的命令到了那山海關,有用嗎?

五十萬大軍,誰不知道這仗誰打誰輸?

若天下之計較其利害關係,只要他那二叔三叔一聲令下,所過之處可謂無人敢戰。

那些官員將領們或許還能混個從龍之功。

可他們明白,為將,為臣者,以忠為先。

所以才會如此。

可是他這位太孫,日後的皇帝都不遵從這些沒有寫在法令中的規則,天下誰會遵從。

想著那些老爹生前講過的話,站在原地的朱瞻基,心中也漸漸有了計較。

儘管這一場仗還沒有開始。

也沒有開打,但他心中卻已經有了計較。

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想到自己老爹生前的話後,便心中明了。

這一仗,看似打的是軍隊,實則完全不同。

若一支五十萬的大軍便可以將大明朝這麼大的地界打下來,那歷史上就不會出現打了十幾,幾十,甚至上百年的仗了。

春秋戰國,打了五百年。

若真這麼容易,這些歷史也就不會存在了。

後世阿德,也早已統一世界了。

還談什麼精神,談什麼主義,談什麼信仰。

“起來吧。”

隨著他面前的那名傳令兵起身後,朱瞻基又說道:“這一路辛苦了,下去領賞休息吧。”

聞言,傳令兵當即喊道:“多謝太孫殿下!”

說完,便走了出去。

而在那人離開之後,一旁的那些大臣們也都頓時露出了笑容,說道:“皇上的這封遺詔來的太是時候了,有了這封遺詔,朝廷便可在大義上站住腳了。”

“是啊....”

“還是皇上聖明,有......”

“.......”

聽著身邊眾人的話,朱瞻基卻沒有絲毫的高興。

在想明白自己老爹曾經給他講的那些道理後,朱瞻基明白這一場仗絕不能這麼打。

想到這裡,朱瞻基也不耽擱,當即對著眾人一招手,在來到那書桌後坐下後,一邊伸手去拿那毛筆,一邊說道:“楊士奇!”

聞言,楊士奇趕忙來到近前,回道:“臣在。”

“我命你即刻從順天府籌措好酒一萬壇,牛羊各一千頭,賞銀三百萬兩,上好大米兩百萬斤,命人即刻送往關外,傳話三軍,這是太子爺犒賞三軍的,讓他們吃好,喝好!”

“另外,根據此前所有戰報戰功,你們兵部連夜擬定封賞將領名單,交由戶部過審。”

聽到這話,那楊士奇還在發愣,不明白太孫殿下這是突然之間怎麼了。

剛剛還在說那關外的將士們補給糧草不多了,如果將他們困在關外,終有一日可以破敵。

可如今太孫殿下卻突然又要大行封賞。

這不是資敵嗎?

然而,朱瞻基顯然並不會給他太多思考的時間,直接皺眉問道:“聽到沒有!”

那楊士奇雖然對太孫殿下的這個辦法覺得不妥,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忤逆太孫殿下他一樣不敢,加上現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只能是趕忙躬身回話道:“微臣領命!”

在那楊士奇回話的同時,朱瞻基也是再次對著那吏部尚書說道:“王直!”

“臣在!”

“命你吏部連夜按照兵部準備好的封賞名單,提前預備好東西,我只給你們一日的時間,明日天黑之前,朝廷的人馬必須上路。”

“是!”

最後,朱瞻基將目光看向了那禮部尚書,說道:“呂震!”

“臣在!”

“皇上的喪葬事宜,即刻開辦,傳旨天下藩王,命他們收到旨意後即刻進京祭拜!”

隨著朱瞻基此話說出,在場的那些官員們頓時有些猶豫的說道:“殿下,皇上駕崩的事情非同小可,若是如此輕率昭告天下,恐生異端啊!”

然而,面對那些內閣大學士們的話,朱瞻基卻絲毫不在乎,說道:“皇上駕崩,此等大事豈是能瞞過去的?身為皇孫,我要是連皇爺爺駕崩的事情都瞞著天下人,瞞著那些各地的藩王,他們會怎麼想?他們會怎麼認為?難不成,我們是要關起門,自己當皇帝?連自家人都不告訴?”

這件事不管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所以朱瞻基壓根不給他們任何反駁的機會。

“行了,這件事不用再議,你們遵照行事就是。”

見此,看到朱瞻基態度堅決,在場眾人也不好說什麼。

畢竟他們眼前的這位太孫可不是那些尋常的皇孫,他們這位太孫,心智堅定,一旦決定的事情,別人是勸說不了的。

這一點,從以往在監國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那時不過一個長孫,才剛剛領了監國之責,他可是敢將皇上親自任命的內閣首輔扒了官服扔回去醒酒的人物。

儘管與剛愎自用沾不到任何關係,也聽得進旁人勸說,可一旦決定好的事情,別人是勸說不了的。

那禮部尚書呂震,當即喊道:“臣,領命!”

聽到這話後,朱瞻基也是又補充道:“傳給各地藩王的旨意,我會自己擬定,你只需去準備其它的事情就好。”

“是!”

在交代完這些後,朱瞻基又仔細的想了想,最後對那戶部尚書夏元吉說道:“夏元吉。”

“臣在。”

“傳旨天下各州府縣,即日起,朝廷將為天下各州府縣官員一體繳納五險一金,按照官員品階制定相應的俸祿補貼。除了官員外,入了朝廷編制的工匠、將士、郎中、差役等,全部一體繳納。”

隨著朱瞻基的話說完,那夏元吉當即說道:“殿下,如此多人的額外支出,戶部無法滿足這麼大的支出啊!”

可朱瞻基卻說道:“放心,大部分的開銷都是由內庫支出,戶部只需要每年繳納一部分的金額就行,數額不會太大。”

聞言,夏元吉倒也能接受,可還是說道:“不過,殿下,如今都這個時候了,再做這些,還有用嗎?”

夏元吉的意思顯而易見。

如今皇上駕崩,眼看著天下就要大亂,漢王趙王有可能就率軍來攻了,這個時候再做這些討好人心的事情,還有用嗎?

其實又何止是夏元吉一人這麼想,在場的大多人都是這麼想。

但朱瞻基卻只是笑了笑說道:“拉攏人心的事情,什麼時候做都不為遲。再說,我朝官員工匠等俸祿本就不高,朝廷本就該做這些。行了,都下去辦差去吧。”

聞言,在場眾人紛紛對視一眼後,拱手對著朱瞻基告辭了。

看著眾人離開,朱瞻基的臉色又重新恢復了冷清。

其實他朱瞻基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無論如何,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那二叔和三叔還沒有將他朱瞻基這顆腦袋給砍了,他就要讓天下人看看,他朱瞻基在這皇位之上,和漢王趙王在這皇位之上,到底有什麼區別。”

想到這裡,朱瞻基轉頭看了眼一旁通往後院的通道。

雖然有心這個時候先去瞧瞧母親,可他也明白這個時候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隨即,便對著場中唯一剩下的老三朱瞻墉以及如今的順天府尹郭濟,說道:“老三,你去後院看看娘,不要讓她太過傷心了,你去陪著。”

聞言,老三朱瞻墉立馬便點頭朝著後院而去。

而朱瞻基也看向了場中最後的一個人,郭濟,說道:“郭濟。”

聞言,郭濟趕忙拱手道:“臣在。”

“如今京城的城防軍都是你負責的?”

郭濟點點頭,道:“回殿下的話,事急從權,朝廷給的差事。”

朱瞻基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正好,回來的時候我瞧著城上的城防官兵是平日的兩三倍,可是如此?”

郭濟當即點頭,回話道:“正是。”

“行了,去將人撤下來吧,這麼多人站在上面,讓人害怕。就算大軍真的攻過來了,這些人也不抵擋不了什麼。到時候再安排上去就是了,這個時候不用如此。”

“另外,京城的進出明日一早也恢復正常,該什麼時候關城門就什麼時候關城門,跟往日一樣,不得擅自更改。”

郭濟雖然不明白朱瞻基到底在想什麼,但想到往日這位太孫殿下的手段,明白太孫殿下這麼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便立馬回道:“臣,領命!”

朱瞻基點點頭,道:“行了,去辦差吧,辦完事情後就去休息,這些日子有的忙。”

“謝殿下關心!”

隨著這大堂之中的所有人都離開之後,朱瞻基長長的松了口氣。

可就是再累,依舊還是從那桌面上取下一支毛筆,在那白紙之上寫了起來。

“皇太孫朱瞻基謁見。”

“侄兒朱瞻基奉太子之命,前往迎接皇上聖駕,於途中得京中急報,皇上駕崩於返京途中,急回,剛入京城府內,卻又聞父親太子病逝。”

“侄兒惶恐。”

“回想少時陪伴於皇上太子身前之日,離玩鬧喜樂近,離正道遠。行事只問心中歡喜,不問是非天下,為君之道實則一無所知,如今皇上太子接連逝世,侄兒坐臥不安,於此深悟往日種種是非,不由汗流浹背,深自後悔。”

“皇上親率大軍北征得勝,為大明開不世之功,然得勝途中駕崩,實乃大明之哀,不詳之兆。”

“且不提北方戎敵正伺機反撲,天下各州府縣,也有不臣之人蠢蠢欲動。”

“欲分我大明疆土,毀我朱家根基。”

“此前新政推行,侄兒雖得皇上恩准,言明此乃大明百年之根基所在,但年少行事未免武斷,天下士紳,無不對侄兒恨之入骨。”

“此番皇上駕崩,太子逝世,侄兒心甚惶恐,可左右環視,卻見天下皆野心勃勃之輩,竟無一可倚之人。”

“思來想去,唯念諸位叔叔可為侄兒助陣。”

“欲請叔叔回京,祭奠皇上太子的同時,以安天下。”

“天若假我十年為君,必效法太子,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百姓之念為己念,與民休養,施恩天下。叔叔之恩,侄兒定當深記。”

“書不盡言,不能親至,望叔叔勿要見怪。”

“侄兒,皇太孫朱瞻基。”

提筆的一瞬間,朱瞻基又仔細的反覆查閱,在幾經修改,確認無誤後,便喚了一聲門外護衛,命其將這摺子的內容交到了禮部。

命其重新抄錄,發往各地藩王之手。

在寫完這封信後,朱瞻基也是再次提筆,開始寫起了給二叔三叔的信。

這一次,倒是簡單一些。

也沒有多廢話。

只言明與二叔之間的約定還算數,無論勝敗留對方性命於世。

同時,勸說二叔三叔帶著皇上屍骨回京。

如今皇上已逝,禮當入土為安。

身為人子人孫,就算有什麼矛盾和爭鬥,也該先讓皇上入土。

同時,將太子病逝的訊息也告知了對方。

雖然這事情如今還不能公告與天下,但這種事情也瞞不過那二叔和三叔,與其讓他們探知,還不如坦蕩蕩的告知對方。

寫完這些,準備好一切後。

朱瞻基依舊還是坐在那老爹朱高熾日常所坐的椅子上,沉沉的思考著全域性。

最後,不顧夜已深。

又命人重新將那楊士奇給叫了過來。

.............

北邊,山海關外。

五十萬北征大軍,除留下五萬兵馬於塞北外,其餘四十五萬兵馬此刻早已呈兵於山海關外。

中軍大營內。

趙王朱高燧皺著眉頭對身邊的老二漢王朱高煦說道:“這臭小子是什麼意思?老爺子病逝在半道上,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嗎?他倒好,現在連家都不讓我們回去了!”

聽著老三的絮叨,那老二朱高煦卻只是笑了笑,然後說道:“如今明軍整整五十萬大軍都在我們手裡,你說那小子在擔心我們什麼?”

在聽到老二的話後,老三朱高燧也是臉色一緊,問道:“老二你跟我說實話,你到底存沒存這樣的心思?”

可老二朱高煦卻反倒是問道:“你說呢?我的心思你還不知道嗎?”

可能老三朱高燧卻說道:“我知道?我知道什麼,你跟那小子平日裡好的恨不得穿一條褲子,我能知道什麼?你們倆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坐到一起喝上一頓,我都不覺得奇怪。”

在聽到這老三的話後,老漢王朱高煦坐在椅子上,仔細的想了想後,神色凝重的說道:“老三,如果你哥哥我真想坐老爺子那位置,你怎麼說?”

感受著老二的臉色,老三卻故作不知的說道:“我說什麼,我什麼都不說。”

老二朱高煦又道:“難道你真的想一輩子坐你這個王爺?”

對此那老二朱高燧倒也不湖塗,也同樣一本正經的對著自己二哥說道:“老二你也別湖弄我,你也清楚,我現在就是王爺,如果跟著你去造反,那日後也是一個王爺,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這事兒我從一開始就沒多想什麼。不過這天下人都知道我老三是你二爺黨,你老二若真想試試,我陪著你就是。不過有些話咱們可先得說到前頭,若你日後真的拿了江山,不能殺咱們老朱家的人,更不能拿我老三開刀!”

聽著老三的話,朱高煦點了點頭。

只是看他如今的表情,似乎連自己都還沒有真的下了決心。

否則,這山海關早就開打了。

“行了,不管到底怎麼樣,如今這大軍之中也不是只有我們兩個說了算。那英國公張輔,陳懋,可就不敢說會聽我們的,一會兒你去將這些軍中的將領們都叫過來,咱們先喝喝酒再說。”

對於自己二哥話中的意思,那老三朱高燧自然是清楚的。

如今這軍中很多將領都跟他們哥倆沒有太大的關係,不管要不要造反,都要先將他們的態度給搞清楚才好。

聞言,那老三朱高燧也是點了點頭,按照老二的話去辦了。

而留在那中軍大營之中的漢王朱高煦,則坐在那椅子上沉著一張臉。

“大侄子啊大侄子,若是老爺子這次真鐵了心的立你爹或者你為帝,等你們繼位後我還真不好說什麼,可如今老頭子這麼突然的就死了,那你就不能怪二叔我了。不過你放心,你爹和你的小命,你二叔我不會要,但那皇位,總得你二叔也來試試........”

就當那朝廷之中,包括那軍營之中都在各自謀劃的同時。

第二日。

山海關內不遠處,一處縣城內。

兩個老頭兒正坐在那農家的院子裡,下著棋。

“我說你小子怎麼盡走這怪棋,沒意思,不下了不下了。”

說著,便一伸手,將那棋盤直接給推亂了。

看到這一幕,坐在他對面的大胖子先是一愣,但隨即便明白什麼,搖了搖頭,道:“爹,你說您這胡鬧了一輩子,如今這清閒了下個棋,怎麼還是胡鬧啊。您輸了就輸了,還不認賬了。”

聞言,那對面的老頭子頓時瞪著眼珠子說道:“怎麼,瞧著你爹我現在不是皇帝了,都敢這麼跟你爹說話了?什麼不認賬?你自己下的怪棋,沒意思,誰愛跟你下你去找誰去。”

對於自己老爹的話,那大胖子也是無奈的一笑。

“您看您,這話不是爹您自個兒說的嗎,說什麼既然不當這皇帝了,就要跟個平常的老頭一樣,享享人倫之樂?說在這裡沒有規矩嗎,現在您又說這個。”

那老頭子頓時一擺手,道:“行了行了,你那嘴裡整天就是大道理,什麼話到你嘴裡都有道理,行了吧,我說不過你,我也下不過你,行了吧?”

瞧著面前這跟小孩子似的老爹,大胖子頓時滿臉帶笑。

若此時有那朝廷中的人在此,定會驚訝的連眼珠子都要掉出來。

因為此時坐在那農家小院棋盤旁的二人,正是這當朝的皇帝朱棣,和那太子爺,朱高熾。

本該身死的二人,此時卻跟見了鬼似的出現在了這裡。

就當那笑了一會兒的太子朱高熾回了回神後,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爹,雖說兒子我同意了您這法子,可總覺得有些不妥。這是不是太過兒戲了?您一個皇上,我一個太子,弄出這假死一事,這事兒若是被世人所知,只怕是要讓後世兒孫笑話的。”

面對老大的話,那老爺子朱棣卻絲毫不在乎的說道:“不是一個假死嗎?有什麼可笑話的?再說了,那小子要是幹的好,那就不是假死了。你們這幫小子,整天不是嫌棄你爹我胡鬧嗎?現在這皇帝我不幹了,讓你兒子幹,這還不行嗎?”

對此,那太子朱高熾也是無奈的說道:“爹,您知道兒子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一個皇帝和一個太子都突然不在了,你說那小子能抗住壓力嗎?還有那老二和老三,萬一真的動了刀槍......”

朱高熾到底是朱瞻基的親爹,不管他之前教育朱瞻基時有多嚴厲,但這終究是自己的兒子,老爺子不心疼,他心疼啊。

可老爺子卻也說道:“你家那小子,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別以為老頭子我年紀大了,昏聵了。這背地裡多少事都是你家那小子在辦的。就老二和老三那倆貨,能是那小子的對手?再說了,我可是給你家那小子留了一大半的五軍營和整個神機營。”

“別的不說,就說真上了戰場,你家那小子也不吃虧!”

聽著自己老爹的話,朱高熾也是無奈的說道:“爹,兒子不是說這個,我知道您給那小子留了軍隊。可這畢竟都是朝廷的軍隊,就是死一個人也不好吧?”

然而,朱棣卻冷笑一聲,道:“死人?死的了人嗎?真要到了動刀槍的時候,我倒還真要好好瞧瞧,看誰敢動!那老二和老三我跟他們說過了,如果這一次他們真的敢動手,正好,我這個做爹的也有理由了。”

聽著自己老爹的話,朱高熾還是覺得有些不太妥當。

“爹,您這都假死了,那軍隊你還指揮的了嗎?到時候真打起來了,您這已經死了的皇帝,誰還聽你的命令?”

面對自己兒子的質疑,那老爺子朱棣卻絲毫不在乎的說道:“別看老頭子我現在不是皇帝了,可要說那五十萬的大軍,只要我老頭子一句話出去,那老二和老三一個兵都調不動!真當老頭子我在後方沒事閒著熘達呢?”

見老爺子如此自信,顯然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對此朱高熾也不是那麼擔心了,可又有些不解的說道:“爹你既然都安排好了,直接下旨讓那小子繼任就是了,我們何必躲在這地方呢?”

可老爺子朱棣卻搖搖頭,起身走了兩步,說道:“有些事情啊,我們坐在那龍椅之上是瞧不清楚的,就是面前站著的是人是鬼都說不清楚,更何況是這天下。你家那小崽子太年輕了,天賦是不錯,但還是太早了。所以老頭子我有些事情必須給他安排好。”

“這一次你這個太子和我這個皇帝都不在了,倒要好好在這裡瞧瞧,這天下到底有哪些牛鬼蛇神,一次性的給他全部剷除了!還有之前推行新政,當時有老頭子我坐鎮,自然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問題,可如今不一樣了,這下邊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對你家那小子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活剝了呢。”

“這些禍患,我們能留給兒孫們嗎?”

隨著老爺子說完,朱高熾的心中卻還有一個擔憂,忍不住的問道:“爹,可如果是那小子勝了,還將老二和老三給抓起來了,萬一他要起了殺心呢?”

聽著這話,剛剛還一臉得意之色的老頭子朱棣,卻突然沉默了。

在沉默片刻後,說道:“若那小子真的想對自家人動手,你這個太子就得重新活過來了。”

聽到這話,那朱高熾頓時便笑出了聲。

隨後笑道:“爹啊爹,您說您這叫辦的什麼事兒,這才假死了,再活過來?您這不是拿天下人涮著玩兒嗎?這歷朝歷代的皇帝,哪個跟您一樣。”

雖然朱高熾很清楚如果朱瞻基真的對那老二老三動手的話,老爺子一定不會放過他。

但他同時也很清楚,自家那小子絕對不會對那老二老三下殺手!

別人不知道,他這個做爹的知道。

如果那小子真會這樣做的話,之前都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機會。

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機會可以直接將這倆給弄到藩地去。

可這小子都沒幹。

所以如今他說說也就是隨口一問。

同時,就算那小子真的想要下殺手,只要沒有真的殺了,老爺子就絕不會對他真的怎麼辦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多也就是帶在身邊折磨他七八年。

不過不管怎麼樣,如今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他也不需要再去多想了。

這亂七八糟的事情,自然有那老頭子自己操心。

至於外邊的事兒,他這個太子都已經死了,還管什麼。

如今這時候才是真正的無官一身輕。

勞碌了一輩子,也該是享受享受了。

唯一有些不忍的是,自己那夫人如今還矇在鼓裡呢,看來還得找個時間,想個辦法跟她透露透露。

“黃儼!”

院子裡,老爺子朱棣突然喊了一聲。

很快,那門外站著的黃儼趕忙便跑了進來。

“皇上!”

朱棣點了點頭,問道:“宮裡和關外有什麼訊息傳回來嗎?”

黃儼想了想後,說道:“倒是有,太孫殿下從傳回來的訊息看,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是到了京城中。那順天府尹郭濟在與那兵部尚書楊士奇等人商議後,將京城的城防兵力增加了。”

“之前那楊士奇連同朝中大臣私自調動的備倭兵也已經到了山海關。”

在那黃儼說完後,朱棣便是一愣:“沒了?”

黃儼點了點頭。

見此,老爺子朱棣也只好說道:“行了,繼續探查,不管是京城裡還是那關外,有訊息要第一時間送過來。”

“是。”

在那黃儼離開之後,老爺子朱棣想著如今各處的情況,不由的便對身邊的老大笑道:“老大,你覺得,如今你家那小子在幹什麼?”

朱高熾想了想,隨後說道:“他爺爺和他爹都死了,估計正在哭喪呢吧。要麼就是在安慰他娘。”

聞言,老爺子朱棣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但又問道:“那你覺得咱們倆的死,他對哪個更傷心?”

聽到自己老爹這一個君王問出這種像是小女人心思的問題,不由的便笑出了聲:“爹....”

本想說什麼的朱高熾,想了想後又笑著閉上了嘴,由著老爺子,隨後說道:“肯定是對爹您的死更傷心些,畢竟您可是從小將他帶在身邊的,平日裡也是您最嬌慣他。倒是我這個當爹的,臨死前還板了一張臉,訓了他大半年。”

聽到這話的老爺子朱棣頓時便大笑了起來。

想到自家這老大當初在假死之前還專門訓了那小子大半年的時間,不由的便忍不住好笑。

不過笑過之後,老頭子朱棣還是說道:“我倒是覺得那小子誰也沒哭。”

聽到這話的朱高熾頓時有些愣住了。

“那小子,估計這時候正跟朝廷的那些官員們商量著怎麼對付那老二老三呢。你那兒子別看平日裡吊兒郎當,不學無術,可真到了關鍵時候,那小子的手段可不簡單,有時候就是老頭子我都不得不服。”

說這話時,那老頭子朱棣的臉上滿是自信之色。

而朱高熾卻在聽到後,笑道:“爹你對那小子倒是挺有信心啊。”

京城中。

伴隨著那滿朝官員們按照朱瞻基的命令不斷執行的同時,天色也漸漸暗沉下來。

按照朱瞻基的話,今日天黑之前,前往山海關的隊伍就要啟程。

與此同時。

在朱瞻基將那楊士奇又叫回去後,兩人也是商議了一夜整個明朝內部的大軍調動。

雖然不會輕易的動兵,但一定要先將人馬預備妥當。

各處邊疆的邊軍,該換防的也趕緊換防。

能抽調的兵力也是抓緊抽調。

趁著大戰未起,將一切都準備好。

而這些商議出來的辦法,也是要人到各地去傳命的。

整個京城,便猶如一臺機器一般,在朱瞻基的指揮下,不斷的運作起來。

清晨,當睡了一夜的胡善祥醒來後,第一時間便來到了朱瞻基這裡。

瞧著他一夜未睡,還在忙碌著,心中不免擔憂的說道:“殿下,還是回去休息吧,國事雖然重要,但也不能傷了身子啊。”

聽著胡善祥的話,朱瞻基在將手中的摺子放下後,也是揉了揉雙眼,滿臉疲憊的說道:“嗯,這就回去。”

“娘那邊呢?昨晚還睡的好嗎?”

聞言,胡善祥的也是一臉沉重的說道:“娘從太子爺去世後就一直沒有合過眼,也就是昨天你回來後,才在屋裡沉沉睡去了,我剛剛去了一趟,還沒醒呢。”

朱瞻基點點頭,囑咐道:“最近這些日子我估計會很忙,家裡頭很多事情都顧不上,你多操心家裡的事情,尤其是娘,一定不要讓她一個人待著,多陪陪她,不行就到處去走走。”

胡善祥聽到後也是乖巧的點了點頭。

“對了,昨天回來後還一直沒有吃東西呢,你叫人幫我弄點吃的,吃了後我去眯一會兒,有人來的話就叫我。”

“好。”

計劃的雖然好,但可惜的是,事與願違。

剛剛吃了點東西,準備起身去休息一會兒的朱瞻基,還不等他躺下,那門外便來了一人。

“太孫殿下!”

朱瞻基雖然有些煩躁,但還是強忍著又走了出去,問道:“什麼事兒?”

“回殿下的話,漢王府裡頭鬧起來了!”

聽到這話,朱瞻基眉頭一皺,道:“因為什麼事兒,直接說,不要等我問!”

那人惶恐,趕忙便一口氣說道:“之前朝廷命人將漢王和趙王的府上看管了起來,任何人都不得進出,今日一早,那漢王府上的漢王妃便吵鬧著要見殿下和太子,說是見不到,就要自刎在府中,如今就在那院子裡,手裡還拿著匕首呢!”

聽到這話,朱瞻基頓時雙眼微眯,道:“看管漢王和趙王府?誰讓他們看管的?!”

那護衛回道:“內閣楊大人他們啊。”

顯然這護衛還並不清楚朱瞻基是剛剛回來。

而朱瞻基也在聽到這話的一瞬間,便罵道:“胡鬧!皇親國戚,還是當朝的漢王府和趙王府,是他們說看管的就看管的!?”

罵完之後,若是平日裡朱瞻基肯定是要先處置了那楊士奇,可想到如今特殊時候,那楊士奇不管做什麼,本意都是為了他朱瞻基,也只好暫時將這件事忍住,一抬手說道:“前邊帶路!”

“是!”

漢王府上。

剛剛來到漢王府門外,不等進入那府中,朱瞻基便聽到了裡面的吵鬧聲音。

相關推薦:我為祖國奔赴萬里[快穿]美漫艾爾登之王,開局逼瘋祖國人群星之星海女帝超神大管家我走過的20年職場之路從村民開始當皇帝最強戰神升級系統從玄君七章開始大明官窯我好像比主角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