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匹夫->章節

第12章 恰同學少年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吹面不寒楊柳風,河南、宣武衛,講武堂。

早飯時間剛過,最新一期的學員們在較場上集結,每個年輕人心中都是疑惑,不知道學堂為了什麼,把大家集中在一起。

“立正,稍息!向前看!”

洋教官西蒙生硬的漢話在學員們面前的高臺上響起,緊接著,一行人從遠處走了過來,學員們看得清楚,那都是講武堂的教官。

等教官們紛紛上了高臺,一個年輕人笑容滿面,走出了人群,在高臺前站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請撫臺大人講話!”

有教官大聲宣佈,學員們都是睜大了眼睛,鼓起掌來。

原來這個笑容滿面的年輕人。就是講武堂的創始人,也是河南衛軍的創始人,大名鼎鼎的河南巡撫王泰。

王泰前來,肯定是要給大家醍醐灌頂了。

“學員們,你們好! ”

王泰大聲吶喊,惹起下面學員們熱烈的回應。

“撫臺大人,你好!”

“學員們,恰同學少年,書生意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河南衛將來的軍官,大明的未來,我代表講武堂的所有教官,歡迎你們!”

王泰的話語鏗鏘有力,教場上叫喊聲此起彼伏,學員們的熱情,瞬間被他點燃。

許多學員滿臉通紅,使勁揮動手臂,卻不知道說些什麼。

“各位學員,自崇禎二年韃子入塞,燒殺搶掠,黎民遭殃,而官軍屢戰屢敗,甚至一敗塗地,究其根源,內憂外患,軍人毫無血氣。文臣愛財,空談論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武將貪鄙,色厲內荏,難以節制;士卒地位地下,毫無尊嚴,以至成為上官奴隸;再加上天災人禍,內耗不斷,以至於天威喪盡,被蠻夷肆意羞辱!”

王泰的話慷慨有力,聲音洪亮,裡面卻包含著切膚之痛,似乎來自於心底的憤怒。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大屠殺、湖廣填四川……

一場場巨大的災難和肆意的屠殺背後,那些個傷中華最深的,卻是那些道德淪喪、毫無廉恥的漢奸們,沒有他們,或者說他們少一點,多爾袞們又何以問鼎中原? 又何以有所謂“吃糠拉稀”的“康乾盛世”?文化何以被閹割?又何以來300年後的那些恥辱?

漢家髮髻變成了金錢鼠尾,後人還看的津津有味;“康熙爺”、“乾隆爺”地叫著,卻忘記了被屠殺的埋葬在地下的千萬漢家祖先的累累白骨。

若是他們活過來,看到這些麻木不仁的孝子賢孫的醜惡嘴臉,一定會被氣的又死過去。

承認真實發生的歷史,怎麼會如此艱難?

抗美援朝,國人脆弱的脊樑終於挺了起來,但六七十年後,又有腦殘粉們捐款為棒子國某位辱華明星買飛機,腦殘智殘之等級,可謂觸目驚心。

又聯想到後世有人為秦檜翻案,為洪承疇建祠祭奠,更有地方政府建什麼“島國風情一條街”,王泰鼻子裡冷冷哼了一聲。

道德淪喪、恬不知恥、數典忘祖、無父無母,愧為人乎!

“中華天朝上國,漢唐雄風,卻被區區建奴百般欺凌,漢人之血氣何在?若是秦皇漢武,霍去病、衛青們在,又豈容蠻夷小族如此猖獗!”

王泰臉紅脖子粗、近乎咆哮的吶喊聲,讓下面的軍人們,一個個臉色通紅、血脈噴張。

“打到關外去!奪回我漢家故土!”

前排的一名年輕學員再也忍耐不住,揮起拳頭,大聲吶喊了起來。

“打到關外去!奪回我漢家故土!”

校場上的其他學員一起憤怒咆哮,怒吼聲震耳欲聾,直穿雲霄。

“對,打到

關外去!奪回我漢家故土!”

王泰揮拳,聲嘶力竭。

“凡江河所至,日光所照,皆為漢土。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學員們跟著王泰,一起放聲大喊,人人都是熱血沸騰,心臟彷彿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

“學員們,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想要打好勝仗,就要學好各種技能。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不負自己,不負青春,不負國家。國家的未來,就從你們開始!”

王泰說完,深深鞠了一躬。

“謹遵大人軍令!”

學員們異口同聲,紛紛單膝跪下,低頭一禮。

王泰揮手,走下高臺,和前排的學員們一一握手,所到之處,到處都是熱烈的掌聲。

王泰看著眼前的軍人們,一張張年輕的面孔,讓人莫名地振奮。有血氣有抱負的新一代軍人,就從眼前這些人身上開始。

河南“講武堂”的成立,使得河南和大明其它地方大相徑庭,走上了一條不同的軍事之路。

軍官是軍隊的基礎,只有大量優秀的基層軍官,才能保證一支隊伍的戰力。但軍官除了從戰爭中脫穎而出,還有一部分是透過講武堂的培訓走出。

即便是軍中的那些軍官,也要在講武堂受訓,以便讓他們變得更好,更能適應戰爭的需要。

因此,在河南衛軍中,誰要是能進講武堂,那便是基層官兵羨慕的物件。

“講武堂”學期為一年,每隔三個月一招,學員們半年在學校,半年在軍隊實習,學校和軍中都表現合格,才算正式從講武堂畢業,是真正的軍官。

“大人,第三、第四期的學員不錯,有些是遠道而來,比如孫傳庭的公子孫世瑞,湖廣的王夫之,浙江的張煌言,投身大人的李定國、軍中的徐未朝、韓未波等人。”

講武堂的辦公室裡,西蒙向王泰一一介紹,儘可能仔細。

“孫傳庭,孫撫臺,想不到他把自己的長子也送過來了! ”

想起孫世馨,王泰不由得苦笑了一聲。

歷史上那個負氣要強、倨傲精幹的孫傳庭,終於也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莫非他心中,真的放下了對自己的芥蒂?

也不知道自己這位曾經的恩主,還會不會捲土重來,貴為上卿?

“孫撫臺對我有恩,對孫世瑞,生活上照顧一下。”

王泰發話,一旁的西蒙和楊震趕緊答應。

沒有孫傳庭,就沒有王泰的今天。王泰這樣,也算是知恩圖報,有情有義。

“李定國,博聞強記,勇冠三軍,通曉兵法,不循常規……”

王泰微笑著點了點頭。這個李定國,先讓在講武堂呆幾天,抹去他身上的戾氣。

“浙江的張煌言? 湖廣的王夫之?”

王泰心頭一震,放下了冊子。

“這個張煌言,講武堂第三期學員,炮科,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官宦之後,其父張圭章,天啟年間舉人,曾任山西鹽運司判官,官至刑部員外郎。母趙氏,於張煌言少年時病卒。張煌言博覽群書,能騎射,文武雙全,是個人才。”

顧絳看王泰聽的仔細,也就一一道來。

“王夫之,講武堂第三期步兵科,湖廣衡陽人,與長兄王介之、仲兄王參之,號稱一門三傑。

“這個張煌言、王夫之,把他們給我叫過來。不,客氣些,把人請過來!”

王泰有些騷動。這個張煌言,還有王夫之,怕是歷史上的那兩位大神了。

“大人,你從江陰要過來的兩個典史,閻應元

和陳明遇,他們正好在開封府,要不要一起見見?”

楊震討好地問道。

“快,叫他們一起過來!”

王泰重重點了點頭,輕輕敲了一下桌子。

時來天地皆同力,身邊有幾個猛男,怎麼心裡也踏實些。

走在“講武堂”的林蔭大道上,腳踩著平整的水泥路面,看著教場上的學員和軍事設施,張煌言覺得有些不真實。

從報紙上得知河南講武堂招收學員,按耐不住內心的騷動,正要外出遊歷的他一路北上,到了河南,不知不覺透過了考試,就進了講武堂。

算起來,他在這裡,已經度過了充實而緊張的三個月。

學習緊張,但能學到不少東西,比如製作沙盤,比如操作火炮,比如槍刺術,那可是王泰所創。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看來,這位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王大人,不僅僅會寫詩賦詞,也是一位肌肉猛男。

國家、民族、華夷之辨、春秋大義、生存空間……

這個王泰,他到底要做些什麼?

“張兄,幸會!”

一個年輕學員過來,朝張煌言拱手,算是打了招呼。

講武堂中,不需要特別濃重的禮儀,點到為止,一般都是軍禮,稱呼也是簡單明瞭,並沒有文人稱呼時的“字”長“字”短,而是直呼其名或簡單的尊稱。

“王兄,幸會!”

王兄正是王夫之,二人是同一批入學,算是同窗。

“張兄,我真是羨慕你,你一向學習的不錯,可我不行,尤其是在實際操作上,我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一見面,王夫之就埋怨了起來。

“王兄,慢慢就習慣了。不過,我覺得你志不在此,更適合從政,或者教書育人。不知兄弟我說的對不對?”

王夫之性格內斂,博覽群書,也許更適合文史類的研究和教書育人。

“張兄,或許你說的是對的。我進講武堂,見識一下即可。我這性子,要是在軍中,也許只能當一個低階軍官,但是在學術上,我也許能創出一份天地。”

“王兄,你可以給大人說說,現在河南大興教育,急需人才,也許你可以毛遂自薦。”

張煌言輕輕一笑。河南用人之際,王夫之這樣的人才,王泰絕不會錯過。

“快看,有女學員來了!”

二人正在交談,忽然,某位男學員驚訝地喊了起來。

張煌言和王夫之都是一驚,抬頭望去,果然,有二三十個身穿校服、含羞帶笑的年輕女學員走了過來。她們明眸皓齒,一身中性打扮,英姿颯爽,亮瞎了不少狗眼。

“這些都是醫護科的女同學,大家打個招呼!”

帶隊的教官朝著瞪大了眼睛正在流口水的男學員,大聲喊道。

這些個傢伙,一看到女同學,騷動的心便難以控制。

“同學們好!”

“你們好!”

路上的男學員們紛紛停下,拼命打著招呼,女學員都過去了,還在使勁張望,議論紛紛。

“王大人真是……膽大呀!”

王夫之搖了搖頭。招收女學員,這在大明朝,可是獨一份了。

“張煌言、王夫之,你們兩個,有沒有看上那一個?那個高個子的,是何方神聖?”

一個男學員拉住張煌言,滿眼的春色。

張煌言二人還沒來得及回答,教官氣喘吁吁跑了過來,滿頭大汗。

“張煌言、王夫之,撫臺大人要見你們!”

相關推薦:天龍之段譽軍官的特工寵妻我不是東亞病夫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