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匹夫->章節

第9章 一國之模範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見過撫臺大人!”

“大家都去忙吧!”

看到走進造幣局廠房的王泰,工匠們紛紛行禮,王泰擺擺手,仔細打量這銀元的生產。

震耳欲聾的撞擊聲令人頭皮發麻,水力帶動的錘頭重重砸下,一個個銀元、銅元應聲而落,跌入下方的槽內。

這便是位於彰德府武安縣洺水北岸的河南造幣局了。

造幣局規模雖然不大,所有官員、工匠,加上下面的工人,也不過 200 多人,但卻是守備森嚴,除了造幣局內部的數十名警戒人員,外部衛兵也有 200。

“吳主事,這一天下來,能生產多少銀元,多少銅元?”

王泰從地上的框裡拿起一枚銀元,仔細檢視。

說起來,這銀元、銅元的設計,他可是有些功勞,畢竟,一元的“袁大頭”,精美適用,可是經過歷史的考驗。

“撫臺大人,每日下來,造幣局可造銀元 10 萬,銅元 30 萬,銅元折兩萬銀元。因此,一天可以生產 12 萬銀元銅元。”

回話的是造幣局主事、原戶部侍郎吳甘中。他第一次主持造幣局,雖然是地方上的局造,也有宮中的宦官監督,但畢竟是一局之尊,更沒有京師的百般無奈和掣肘,可謂是志得意滿,信心十足。

造幣局的工匠都是來自於工部寶源局,造幣局的督造是司禮太監王德化,主事則是戶部的侍郎吳甘中,另有錦衣衛緹校若干,看來朝廷對河南幣制改革,也是格外看重。

“大人,一天 12 萬,銀元倒可以提前完成,銅元怕得三個月以上。”

吳甘中按耐住心中的驚詫,繼續向這位巡撫大人介紹著情況。

此次河南作為全國的新幣試點,銀元投入 200 萬,銅元則是 300 萬,加起來足足 500 萬兩銀元值的投入,朝廷至少可以得到 170 萬兩銀子的收入,皇帝只怕要開顏不少。

銀元、銅元,幾乎一夜之間,兩種新幣流通全河南,可以說,新幣的發行,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無論如何,貨幣的作用在於流通,如果沒有流通,便是死錢,沒有任何的價值。

“吳大人,那就麻煩你了。”

王泰考慮了片刻,這才繼續道:

“河南各地,每月都是六百多萬銀……元的流通,各州府的銀行,可都是要求巡撫衙門追加銀元和銅元,不久,這新幣還要流通於全國,恐怕你有得忙了。”

藉助商路,河南銀元必會行遍大江南北,到時候需要的,豈不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過,對於王泰來說,最重要的是擺脫白銀對國家經濟的控制,盡力擺脫通貨緊縮帶來的百業蕭條,這才是根本。

“大人,這新幣如此精美,又難以仿造,再加上使用方便,必會代替白銀,行遍天下。”

吳甘中的話,讓王泰點了點頭道:“這造幣的配方,可要嚴加保密,不能為外人所知。”

一枚銀元的重量,是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材質是銀佔 89%,銅佔 10%,錫佔 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 7 錢 2 分,和後世的“袁大頭”一元銀元一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銅元,當二十重四錢,當十重二錢,當五重一錢,當二重四分,成色定為紫銅九成五,配白鉛五。

仿造者如果加入銅、鉛過多,銀元在重量上、聲音上很容易分辨出來。如果用純銀製造,重量容易分辨分別不說,工藝上也達不到要求。

不說銀元,就是這銅元,光是鑄造上的火漆、鏇邊、金背等錢,一般人便很難仿造。

“吳大人,彰德府不比京師,生活起居上,有什麼不妥嗎?”

交談了片刻,不可避免談到了生活上。

“多謝大人厚意,下官到了這裡,吃得好,住的舒坦,比京師強多了。尤其是那番薯,甘香可口,下官每日都要吃上幾個,京師可是吃不上啊!”

吳甘中說的倒是實話。到了彰德府,雞鴨魚肉、蔬菜、番薯,都是地方生產,應有盡有。再加上無人掣肘,做事順心,自然是心情舒暢了。

“那就好,那就好,吳大人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找顧指揮使,或當地官員,或是本官,千萬不要客氣! ”

王泰可是知道這些清流的能量,難得這吳甘中為官清廉,不像某些朝廷官員,視自己為閹黨餘孽,自然要厚待他,在皇帝那裡也能留下好感。

“一定!一定!”

吳甘中滿面笑容,連連拱手。

“吳大人,王公公不在嗎?”

王泰看看周圍,沒有發現造幣局督造王德化的蹤跡。

說起來,這位宦官,才是造幣局最有分量的主官。

“王大人,王公公去了彰德府,可能是去體驗一下新幣的使用情況了吧?”

吳甘中嘴角微微一翹,話語裡的一絲戲謔,王泰聽了個明明白白,他也是哈哈一笑,作為回應。

王德化一到河南,他就送上了兩千兩銀子作見面禮,其餘的錦衣衛緹校也是人人有份。他並不在乎銀子,只要這些人不擋自己的路,不掣肘自己,讓自己放開手做事就行。

現在看來,這些傢伙還是上路,並沒有對他指手畫腳,這便已經達到他的目的了。

不過這吳甘中,雖然也是清流,還是有些風骨。他送了 500 兩銀子,吳甘中並沒有嫌少,也沒有向他再索要銀兩,做事也是兢兢業業,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吳大人,彰德府城給你們都安排了住處,你有空的話,就過去歇歇。平日裡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太辛勞國事,這樣對身體不好。”

對這位戶部侍郎,王泰也是有幾分讚賞。相比於明末大多數官員空談妄論,這位吳侍郎,是位難得的實幹派官員。

“王大人,多謝你的美意。”

吳甘中搖搖頭道:“王大人墾荒屯田,興修水利,整肅地方,雷霆手段,造福百姓,為國為民,那才是大手筆,在下佩服之至!”

“承讓! 承讓!”

王泰拱手謙讓。他在河南一地的作為,終究還是有人欣賞,而且還是清流。

出來時,造幣局門口那幾個錦衣衛緹校,個個滿臉賠笑,對王泰都是禮讓三分。

王泰示意了一下,每人的手中,都被楊震塞了一個錢袋。

“王大人慢走!”

錦衣衛們滿臉笑容送王泰離開,個個都是羨慕不已。這樣的年齡,便是一省巡撫,財大氣粗,看來這河南,富庶繁榮,經營的不錯。

“公子,好好一座造幣局,卻和咱們沒有關係,真是心有不甘啊!”

或許是造幣局裡,看到了如此多的銀元,一路上,楊震羨慕妒忌恨之餘,心裡始終有些不舒服。

王泰的點子,王泰跑前跑後,親力親為,銀子也是王泰所出,最後卻歸於朝廷,也許最後都歸於那些貪官汙吏。

“你這傢伙,又在胡思亂想。”

王泰轉過頭來

,看著遠方的造幣局,微微一笑。

“我又不缺銀子,這造幣局也是為了河南百姓,為了天下百姓。何況……”

王泰頓了一下,繼續道:“我要是想要銀子,自己再建一座造幣局就行,又何必庸人自擾。”

高大的水泥牆,三米高的鐵柵欄門,一條寬闊的水泥路和鐵門對直,把碧綠的草坪分成兩半,草坪上數十棵一人高的松柏鬱鬱蔥蔥,蒼翠欲滴。

而讓人記憶深刻的,則是鐵門左側掛著的木牌上,“中原銀行彰德分行”幾個白底紅色大字,大門兩側的衛士身材挺拔,抬頭挺胸,威嚴肅穆,肩膀上挎著的刺刀寒光閃閃,令人肅然起敬。

水泥路的盡頭,一座三層的水泥樓,巨大的門窗,來往的人不絕,這便是銀行的辦事大廳了。

前來銀行辦理業務的,除了一般的百姓,商賈小販,還有軍中的將士,更有許多官府中人,達官貴族。

“世子,你也來了。”

剛辦完存款的彰德府富賈劉國富出來,卻在銀行門口正好碰見趙王府的世子,幾個王府家僕的懷中,抱著幾個箱子。

“劉掌櫃,你也來了。”

趙世子年紀輕輕,神色靦腆,算是打了個招呼。

“劉掌櫃,你換銀元,還是來存錢?”

王府的下人趕緊問道。

“即是換銀元,也是來存。世道不好,放在家裡擔驚受怕,還是官府可靠。”

劉掌櫃離開,趙世子帶人進了銀行大廳,銀行的工作人員眼尖,滿臉笑容,趕緊迎上前來。

“公子,你也來存錢?”

“這是趙王府的世子,你們弄快吧!”

下人亮出了身份,工作人員微微一笑。

“世子一看就是大客戶,我們自然會從優從快!”

他帶著趙世子一行人上了二樓,把人帶到了雅間,向後面的工作人員道:“趙世子是貴客,趕緊泡好茶上來!”

連趙王府的世子都來存錢,銀行的生意,看來是越來越好了。

月前,也就是春節前,“彰德分行”掛牌,就在整個彰德府引起了轟動。

錢莊自古有之,兌換業務則自西漢始,到唐宋有所發展,始由金銀店、櫃坊等兼營。元及明初,政府欲專行紙鈔,民間仍用銀錠和銅錢,銀、錢、鈔三品並行,多種公私機構商號兼營兌換業務。

明英宗正統年間,大明寶鈔(紙幣)貶值,政府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由於兌換業發達,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乃出現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為錢店,又叫錢鋪、錢莊等。

明萬歷五年(1577),朝廷下旨設立錢鋪,是為錢鋪法定之始,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制錢,以通交易。

“中原銀行彰德分行”成立,所有的錢莊哀聲一片,因為新幣發自“中原銀行”,作為代替白銀的發行貨幣,銀元和銅元歸“中原銀行”擁有,他們也不得不接受新幣流通的事實。

即便他們接收了新幣,令他們最不能接受的,便是所有的私人錢莊都要經過稽核,透過的才能繼續經營,這更使得許多不良奸商叫苦連天。這樣一來,豈不是官府獨享鑄錢之利,而斷了他們的財路。

官字兩張口,即便滿腹怨言,誰也不敢造次,誰都知道,新任的巡撫大人,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即便是惡名昭彰的“河南四大兇”,也是被殺的殺,關的關,何況他們這些“小兇”、“小惡”了。

相關推薦:天龍之段譽軍官的特工寵妻我不是東亞病夫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