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建昌侯->章節

第七十二章 朕替你揚名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朱祐樘和張延齡兩個當事人一走,奉天殿內的眾大臣瞬間就炸鍋。

衍聖公世子的確定典禮,最後無果而終,眾大臣都在焦躁不安中。

“徐閣老趕緊給出個主意,這可如何是好?”

“屠老,到底宣聖宗子欺世盜名是真是假?建昌伯怎可能會有那般文采?”

“時庸,你為何要相助張延齡那小子說話?”

“老夫幾時替他說話?讓他現場書寫不過為申明公理,在場諸位捫心自問在他寫出那幅字之前,誰相信他的鬼話?”

……

眾大臣吵成了一鍋粥。

“夠了!”

徐溥突然喝令一聲,全場重新安靜下來。

眾大臣也意識到因不冷靜亂了方寸,有失大臣體統。

徐溥先打量倪嶽一眼,這才沉聲道:“事已發生,只能想辦法找補,內閣之臣會想辦法面見陛下,申明此事利害,今日之事誰都不得外洩。”

自始至終都沒發過言的周經開口提醒道:“事到如今就怕已瞞不住,宮中人多眼雜,況且建昌伯已先一步離去……”

以周經的意思,在場的大臣是可以不說,但太監不可能會藏著秘密。

就算再勒令太監不許說,張延齡就不說了?

現在隨便一個人出去傳揚,誰又知道是誰說出去的?

想繼續隱瞞根本不現實。

徐溥當然明白其中道理,回頭對孔弘泰道:“衍聖公便先與世子離去,我等再面見陛下,從中斡旋。”

孔弘泰嘆息一聲,行禮道:“學生便先回驛館,靜候諸位佳音。”

隨即帶孔聞韶一起離開。

叔侄二人才剛出門口,就聽到背後傳來徐溥的聲音:“非閣臣都可先離去,我等先往乾清宮,望能見到陛下……”

……

孔弘泰此時內心最為複雜。

作為衍聖公,從私心來說,他當然希望爵位在自己這一脈傳下去,何況他是有兒子的。

但從孔家利益出發,他還是要顧全大局。

“二叔,為何會這樣?不是說,就算我說那兩首詩是我所作,也沒事嗎?”

孔聞韶出了奉天殿之後,急得都要哭出來。

讓他竊佔文名這件事,始作俑者當然不是他這個少年郎。

他懂什麼?

背後策劃之人,掌控了大明朝的輿論。

這就好像張家兄弟這樣的外戚,沒事就去竊佔田地,是他們蠢嗎?並不是,因為他們知道,就算竊佔了,被人狀告,他們屁事沒有。

不佔白不佔。

換到今日之事上,道理也是如此。

這些朝中禮部、翰林大佬,完全掌控大明朝輿論,發現衍聖公世子因父親當年惡名逐漸敗露,在繼位問題上有爭議,恰好京師有一件文壇的熱點,這名聲自然也是不佔白不佔。

我有權力把別人的拿來歸自己,獲得利益,還不用負責。

為什麼不用這種權力?

就算那一首半的詩是哪個翰林所寫的,甚至是李東陽寫的,被孔聞韶佔了,誰敢出來鬧?

讀書人心裡沒數?

出來鬧的結果,必然爭不回,要身敗名裂不說,就算你真的頭破血流爭回去,但你讓孔廟傳承出了問題,以後還用在大明朝混嗎?

還想不想當讀書人?

想不想當官?

你和你的子孫後嗣還想不想應科舉?

這就是明知被人佔了便宜,也要忍氣吞聲。

誰知就碰到了張延齡這個硬茬,不知張延齡是哪根筋不對,非要跟孔家人為敵,且張延齡有那麼得天獨厚的資源,才能把文名給爭回來。

孔聞韶就會覺得自己很無辜。

孔弘泰安慰道:“聞韶,還是先讓諸位部堂大臣前去說項,此事非你我力所能及,回去等訊息吧。”

作為孔家人,孔弘泰豈能不知那一首半詩不是侄子所寫?

如張延齡所說,掐指算算日子就知道孔聞韶沒時間參與其中。

也是孔弘泰自己覺得,這件事並不會出問題,要說他其實也是背後始作俑者之一,知情而不阻止,把侄子給坑了。

……

……

這頭張延齡悠哉悠哉正要出宮,背後韋泰急忙追過來。

“建昌伯您慢行,陛下請您回乾清宮。”

韋泰的出現,多少有些不合時宜。

因為張延齡還記得跟兄長的柳巷之約。

之前想讓金琦帶自己去秦樓見識一下,一直沒機會,自己貿然進了勾欄,被人發現是個初哥,豈不丟人?

這次張鶴齡回來,當然還是要找老司機帶路。

張延齡嘆道:“事真沒完沒了。”

韋泰苦笑道:“建昌伯,您可真讓人捉摸不透,此事不是因您而起?”

“哈哈。”

張延齡爽朗一笑,跟隨韋泰往乾清宮走。

到乾清宮。

朱祐樘又拿著上午那本道經在看,一點都沒有著惱的樣子,一看就知並未把文廟繼嗣的事太放在心上。

之前奉天殿出於離憤而去的樣子多半是裝出來的。

“臣參見陛下。”張延齡行禮。

朱祐樘抬起頭打量張延齡一眼,笑道:“延齡,過來過來,讓朕好好問問你。”

張延齡往前走幾步,一旁的韋泰趕緊給搬把椅子到龍案之旁。

張延齡就這麼坐下來。

君臣都可以平起平坐。

“陛下,您就別打趣臣,臣今日實在是被人逼急,才會出來找陛下您評理。”張延齡說得好像自己很無奈的樣子。

他可不能說,我就是故意破壞文廟傳承,想拉攏徐瓊和孔弘泰。

朱祐樘笑道:“延齡,朕來問你,那書法你練多久了?”

張延齡道:“前前後後,有小三年了吧。”

“三年?”朱祐樘琢磨了一下,搖頭道,“三年有如此造詣,看來你在書法方面有天賦。這是好事,可之前你進言的那份奏疏,那字……”

張延齡無奈道:“這不是不想讓人知道臣才學方面有進益,免得被人攻擊嗎?”

朱祐樘皺眉道:“你這也太過於謹小慎微,學問方面有進益那是好事,藏著掖著作何?那首詩也是你所作的?”

朱祐樘說話時還用懷疑的目光試探著張延齡,好像在說,老實交代那首詩是不是你抄來的?

“的確是臣所作,臣閒來無事,這幾年憋出這麼一首詩來,正得意洋洋準備在吳中才子面前顯露一番,誰知回頭還被人把名給佔了,陛下您說臣能不著急嗎?”張延齡再次苦著臉解釋。

“哈哈哈哈……”

朱祐樘笑得前仰後合,半晌才平復下來。

“陛下,您就別笑話臣了。”張延齡的臉色還是苦哈哈的。

他是要故意裝出如此的姿態,顯得自己很無辜委屈。

朱祐樘嘆道:“延齡啊,你是不知朕今天看到那些大臣讓你說得啞口無言,還有他們見到你的文采,那股驚為天人的神色……”

“朕心中真是大為寬慰,總算他們也明白一次,朕不是每次都要靠他們才能解決問題,至少朕還有像你這樣的勳貴能在背後相助。”

從這番話,張延齡就能感覺到當皇帝的對文官是有多不信任。

哪怕朱祐樘平時對那些文官再好,也架不住從心底把他們當外人,沒打算對他們推心置腹。

“之前一直擔心你學問不夠,無法重用,現在知你學問大有進益,朕便想讓你往文官這方面走一走,但現在還沒想好讓你具體當什麼差事,回頭讓朕好好想一想。”朱祐樘這意思,是要把張延齡栽培成治世能臣。

張延齡趕緊道:“陛下,您實在太高看臣。”

朱祐樘道:“不高看你都不行,鹽政多虧有你,讓朕知道戶部的積弊有多深,也靠你改良鹽政,本以為你只在戶部方面有建樹,現在看來你在禮教方面也有天賦。”

“對了延齡,你覺得朕應該在文廟傳承這件事上,如何定奪呢?”

朱祐樘好像是有意要試探張延齡的能力,竟直接問詢有關張延齡文廟傳承之事。

張延齡道:“臣之前就對陛下說過,宣聖這一代出了罪臣醜聞,其子又不堪大用,不如將文廟在東莊先生這一脈傳下去,他還有個兒子,人在京師,只要陛下好好培養,必定可成大明禮教之表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祐樘點點頭道:“朕也覺得應該如此,他們父子……唉!”

這一聲嘆息,表明朱祐樘對孔弘緒和孔聞韶父子倆也很失望。

就在此時,韋泰走過來道:“陛下,四位閣老在乾清宮外求見。”

“不見!”

朱祐樘回答很直接,“出去跟他們說,明日早朝之前,朕誰都不見……”

“朕見建昌伯的事也不得洩露於他們知曉,鬧出這麼大的亂子,還想跟朕說什麼?”

朱祐樘現在因為張延齡在朝堂上表現,突然就有了底氣。

可以跟朝中四位閣老叫板,讓他們知道,當皇帝不是處處都要受大臣的掣肘。

“陛下,時候也不早了,臣請可以先離宮去,家兄……還在等臣回去。”張延齡提出離開。

朱祐樘話都沒跟張延齡說幾句,見張延齡要走,好奇道:“你跟你兄長還有約?”

“是,家兄還在等臣,有件事要辦。”

張延齡又不能說他大哥在等著他逛窯子,只能推搪說有事。

朱祐樘點頭道:“那你先回去吧,以後再有學問方面的事,比如說有什麼詩詞,可別隱瞞於朕,朕替你揚名!”

張延齡起身行禮道:“多謝陛下!”

“你先等等,回頭讓韋公公從東華門送你出宮。”朱祐樘望著張延齡的神色中充滿欣賞,“朕都忍不住想要把今天之事告知你姐姐,讓她知道,你又給朕爭了一回臉。看來以後朕是要多一位股肱之臣,相助大明社稷!”

相關推薦:仙農混異界異界之書七界第一仙王牌食神金牌小書童帝少寵妻有點狂婚然心動:總裁寵妻超甜噠穿成萬人迷文中的高嶺之花神醫狂妃:邪王的心尖寵妻仙劍千年緣之緣來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