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建昌侯->章節

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將死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程學士,你看我從未當你是外人,可你非要上門來找我麻煩,要不這樣,我們進去說話?”

張延齡還是把程敏政請到自己的書房,真是沒太生分。

也不是張延齡覺得程敏政水平有多高,只是這大明的翰林體系中,難得有這麼個與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的“儲相”,張延齡不收攏一下程敏政,以後怕是在內閣體系之中絕對就沒親近人。

坐下來,讓下人把茶水也奉上。

程敏政一臉苦逼望著張延齡道:“建昌伯,您幾時將書畫歸還?”

張延齡道:“等什麼時候程學士把本該屬於我的名聲還回來,我自會將畫歸還,那畫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又不是附庸風雅之人,留來何用?”

程敏政琢磨了一下,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那書畫畢竟很值錢。

你張延齡再有錢,就不會貪戀別人的名畫?那還是你這個巧取豪奪的外戚?

“實不相瞞,那幅畫並非是在下所擁有,而是一位故人的,長久不歸還,他已起了疑心。”

“怕什麼,不就是沈周嘛,他乃是我大明的才子,對你更是惺惺相惜,怎會懷疑你把他的畫竊佔?或者你可以直接跟他說,被我張某人換走了,也行。”

“這……”

“程學士怕他到官府告狀?還是讓你來賠償?哈哈,要不這樣,我給你一幅假畫,足以亂真的那種,你拿去應付他如何?”

程敏政一臉苦笑。

我一個賞鑑畫作的人,事後都能察覺到畫是假的,你想用假畫蒙畫主?

“我知道程學士不相信,要不程學士看看這一幅?最近作贗的,你看看……”

張延齡說要拿出一幅,結果拿出兩幅來。

一模一樣。

程敏政先是驚訝了一下,等他上前仔細看過之後,臉色更驚訝了。

“這……這……”

之前張延齡說只要想讓他看不到真畫他看不到,他不信,現在見識了之後,才知道張延齡並無虛言。

“建昌伯,您背後這位作贗的大家,不知是何人?居然有此手筆?這兩幅……都是贗品?”程敏政徹底慫了。

說這兩幅是真畫,連他自己都挑不出毛病來,但讓沈周去看,或許還是能察覺到端倪的,似乎現在能鑑定《五王醉歸圖》真偽的只有沈週一人,此事還不能太確定。

張延齡道:“程學士放心吧,書畫在我手裡,不會有問題,回頭我真跡、贗品一併給你,你拿去給畫主看,現在你跟我討要是不可能的。”

“那在下這就將本該屬於建昌伯的名聲歸還……”

“不著急,你繼續宣揚一下心學也是好的,只要你知道心學是出自於誰便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

程敏政別提有多彆扭。

此時他內心非常煎熬,原本來的目的,僅僅是討要回真畫。

現在已經不是張延齡是否拿出真畫的問題,是拿出真的和假的,他也未必能分出真偽。

張延齡臨要將程敏政送走之前,走上前提醒道:“程學士,你不用擔心畫作拿不回去,或許畫作之中還有你所不知的典故,在這些贗品之中並無此典故,等我真正要歸還你時,會將其中典故說明,你自會知道那幅畫是真品。”

“啊?”

程敏政人都快懵了。

我程敏政當代的書畫收藏家,學識廣博,居然還要你來提點一幅從我手上被你換走畫作的“典故”?你小子是在拿我開涮是吧?

張延齡見程敏政神色,便知他在想什麼,笑道:“程學士不相信也就罷了。”

程敏政也只能趕緊行禮道:“希望建昌伯不要食言。”

“當然不會,你拿這兩幅畫回去,就算是當真跡賣給別人,也能讓你賺到盆滿缽滿,你意下如何?”

張延齡很大方,兩幅贗品說送就送。

程敏政一臉苦逼。

我程敏政要混到明知是贗品還要售賣的地步,我以後還怎麼在書畫界立足?

但程敏政又覺得,張延齡的話好像是不無道理。

連他程敏政這個曾研究過真跡之人,都搞不清楚畫作的真偽,換了那些普通藏家一個個不懂裝懂的,還不好矇騙?

“建昌伯,是這樣,在下府上還有一些畫作,想請您……前去鑑賞一下。”

程敏政居然主動邀約張延齡上門“欣賞”畫作。

張延齡好奇打量著程敏政,你知否這是引狼入室?不怕我再次換你的畫作?

但一想,這老小子一定會在他下次登門時,對他嚴防死守,而且也不說是什麼畫作,人家有了防備再想更換近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好,明日我登門拜訪,正好有心學方面的事,跟程學士好好探討一番。”

程敏政點點頭,這才整理了妝容走出建昌伯府的大門,腳步沉重,似乎希望以後再不踏足這種令自己難堪的院門。

……

……

翌日的朝堂上。

朱祐樘將增加各地鹽場鹽引,並同時呼叫為西北邊防事務,以及重新開部分糧開中法的事,當眾說出來。

滿朝譁然。

徐溥作為內閣首輔,當即出來反對道:“陛下,此例不可開。”

劉健也出來道:“陛下,鹽引關乎國計民生,況自弘治始,勳貴大戶請賜鹽引者甚眾,令私門日富國計日虧,各地鹽場即便仍有存餘,也當在來年鹽引徵調時再行核算,而不該提前放鹽引支取,亂大明鹽政。”

朱祐樘道:“鹽場有餘,是各地奏報上來的,怎麼到你們口中就好像是有人虛報一般?”

沒人應答。

“朕也詳細問詢過各鹽課提舉司,證明地方所奏非虛,如今正是西北用度緊張之時,若是從各地徵調錢糧往西北運送,即便一切順利,怕是沒有數月也不能將虧空填補,但若是就地取材,將鹽引發放邊鎮各處,讓他們自行籌措錢糧,相信即日便可動工,這也是權益之舉,諸位卿家還有何需要反對的?”

朱祐樘的話,有理有據。

朕之前跟你們要錢糧,你們又說要籌措,又要納捐的,總歸是解決不了。

就算解決了,錢糧調運也需要時日,等這些錢糧都徵調到了邊疆,修築城牆保衛秋糧的時間也早就過了,今年修不修城關意義也不大。

不是你們文官說的,西北修築城牆刻不容緩?

難道讓徵調的力夫餓著肚子去修城牆?就算人可以自帶糧食,可修築城牆的磚瓦從何而來?木料從何調運?

“陛下……”劉健又要提議,這次卻被李東陽給阻攔。

李東陽阻攔之意太過於明顯,連朱祐樘都看到了。

朱祐樘問道:“李閣老,你有話要說嗎?”

李東陽走出來,恭敬道:“陛下,臣只想問,此計乃出自於何人?”

不討論計策是否可行,直接問此計是何人所出,其實在場很多人都預料到,這多半又是張延齡的手筆,昨日皇帝召張延齡入宮的事也不是秘密,隨即皇帝就在朝堂上如此堅定來改革鹽政,事情有那麼湊巧的?

朱祐樘道:“乃是各地所奏報……以及朕所念……當然……建昌伯的建議也很重要。”

果然。

眾大臣那叫一個惱恨。

但沒辦法,誰讓張延齡的提議既能解決用度問題,還能讓西北馬上就開工,簡直是一舉多得。

只是破壞了大明鹽政……

不走尋常路。

朱祐樘道:“諸位卿家,之前朕就提出過想讓建昌伯出來主持西北修築城塞之事,他剛從西北回來,對於地方上的事務也很是瞭解,況且他還是戶部侍郎,由他來處置此事應該沒人反對吧?”

沒人應答。

“如今他所提出的建議,也只是權宜之計,朝廷徵調鹽引和茶引,主要目的也在於修築關防,功在社稷,並非以他私自牟利所用。”

“諸位卿家也就不必反對了吧。”

朱祐樘算是很誠心跟大臣在商議。

眾大臣很多人想出來說話的,但感覺又沒底氣。

屠滽道:“陛下,建昌伯要籌措錢糧,難道沒別的辦法了嗎?為何不能從旁的入手,一定要從鹽政?大明鹽政朝令夕改,只怕會引起亂象叢生。”

他的意思是,張延齡你能不能去針對別的,總拿大明的鹽政做文章折騰鹽政,你就算想禍亂大明朝廷也不能可勁在一個行當上霍霍吧?

朱祐樘道:“之前建昌伯籌措各邊鎮糧餉虧缺,所用乃是查河工賬目,找出朝中巨蠹,可惜這巨蠹不常有,寧藩之事到現在仍查無線索,難道諸位指望他從天變出錢糧來?他之前可是捐贈了不少錢糧入庫,諸位可都是看到的,你們也不希望他傾家蕩產吧?”

眾大臣還是很無語。

為什麼在我們眼裡,這個宵小的外戚,每次都能把事做到那麼偉光正呢?

又是幫朝廷籌措錢糧,甚至不惜拿出家產填補,還在西北打了勝仗立了軍功……

感覺難以下口啊。

朱祐樘不耐煩道:“既然諸位卿家沒有更好的提議,那此事便如此定了,朕會讓建昌伯查各地鹽場多餘之存鹽……再者來年各鹽場增加曬鹽舉措……”

不但要把事交給張延齡,還要遵照張延齡的那一套,繼續改變各鹽場的曬鹽之法。

屠滽不依不饒道:“陛下,鹽場灶戶煎鹽之法已有數百年歷史,若是隨意更改,來年若是遇到天災人禍,豈非要令我大明無鹽?”

朱祐樘道:“屠尚書多慮了,即便來年全年無日頭光照,就影響了各鹽場煎鹽的進度?曬鹽之法不過是在各地的空曠之地上做更變,用的是冬日鹽荒之時,若是改了空地就影響了煎鹽……那只能說你對鹽場之事不甚明了!”

屠滽被嗆回去。

他的確是不太懂煎鹽和曬鹽的事,只是心理上覺得,改革出了偏差會導致鹽場顆粒無收。

但其實曬鹽的改革和煎鹽並不衝突,鹽場可以一邊修築曬鹽的鹽田,一邊繼續煎鹽。

陛下,您幾時成了鹽業的行家?

朱祐樘也懶得跟在場之人解釋,擺擺手道:“明日建昌伯將會入朝,到時釐定西北軍功,著兵部提前奏報,今日朝議便罷了吧!”

眾大臣感覺到壓力。

張延齡回朝都兩天了,還沒見到人影,但朝堂已經因為張延齡起了波瀾。

等明天那小子回來……

朝堂又要熱鬧了。

……

……

朝堂鹽改之事,很快傳到張延齡耳中。

是由蕭敬親自來告知他朝堂上議定之事。

“建昌伯,您這兩天……沒去戶部?”蕭敬很疑惑,好像張延齡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

張延齡驚訝道:“陛下不是體諒我,讓我在家裡多休息幾天?沒安排我一定要回戶部述職吧?”

“這……”

蕭敬面色尷尬。

這個建昌伯,你可真夠可以的,皇帝沒特別點明你去,你就不去了?

你可是領朝廷俸祿的,難道你去衙門辦差,還用別人跟你說?

張延齡此時已經穿戴整齊,道:“蕭公公,今天我有事要出去,去拜訪一位老朋友,你要同行?”

蕭敬道:“若是涉及到鹽引之事,老朽……有幸隨之。”

張延齡笑道:“不是不是,跟鹽引沒半文錢關係,我是去見程敏政程學士,去他府上鑑賞畫作。”

“啊?”

蕭敬一驚不老小。

別人不知道張延齡替換程敏政畫作的事,他可是很清楚的,就這樣你還上門,不怕被打出來?

“說來慚愧,我本不願去,是程學士昨日親自登門來邀,我勉為其難去再幫他鑑賞幾幅。”

“建昌伯,問句不當問的,之前那幅畫,可有歸還?”

“沒啊。”

“那……建昌伯走好,老朽也當回宮去。”

蕭敬一聽張延齡連之前那幅畫都沒歸還,又要厚著臉皮登門,說是被程敏政請上門。

誰信?

……

……

二人在建昌伯府的門前作別。

張延齡帶著錦衣衛一行到了程敏政在京師的府邸,門子都換了人,等通報之後由程敏政親自迎到門口。

“程學士有禮,觀門前有馬車,可是府上有賓客?”

張延齡本能感覺到,程敏政可能是想把事情鬧大,讓別人也知道張延齡對他做了什麼不軌之事,但程敏政應該不敢說畫作被換的事。

程敏政似乎也意識到張延齡的懷疑,趕緊解釋道:“在下並未迎接外客,只是有李大學士府上的公子,正在府上拜訪,在下本不想見……只是覺得他……唉!”

李大學士府上的公子?

那不就是李兆先?

這小子病肯定沒好,大概是能下床,就出來走動。

人將死,家裡也就不攔著他去哪。

程敏政估計也是知道李兆先命不久矣,不好意思回絕罷了。

“走,進去看看。”張延齡笑道。

相關推薦:仙農混異界異界之書七界第一仙王牌食神金牌小書童帝少寵妻有點狂婚然心動:總裁寵妻超甜噠穿成萬人迷文中的高嶺之花神醫狂妃:邪王的心尖寵妻仙劍千年緣之緣來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