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建昌侯->章節

第二百四十五章 逐出家門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翌日清晨的朝會之前。

眾文官三五成群,此時正在討論一些事,時下京師的熱點,已不是張延齡西北取得戰功,而是張鶴齡和周彧兩大家在京師械鬥。

那叫一個昏天暗地、血肉橫飛……

“看來張氏想有作為,還真不容易。”

連幾位閣老部堂湊在一起,所商討的,也是這件事。

說話的,是刑部尚書白昂。

周彧和張鶴齡在京師胡作非為,別的衙門可以不管,但刑部非管不可,刑部已在沒有皇帝諭令的情況下,捉拿了涉及械鬥的人等,正提堂準備審訊,同時這邊也要請示皇帝,準備再去多拿幾個人到衙門。

最好把周彧和張鶴齡也一併逮了,才符合文官“伸張正義”的作派。

徐溥則未多言,顯然現在頂層文官所在意的,還是張延齡回朝這件事。

徐溥不想對三法司有過多的指點,免得被人說他想以閣部身份統攬朝政,這目前也是在勳貴、外戚階層重新崛起之後,文官最小心忌諱的事情。

……

……

朝堂上。

朝議開始,上來所商討的就是西北重修邊塞關隘的用度問題。

秋糧還沒收上來,朝廷又要有大的開支,一下子要調動的錢糧物資價值必不在幾十萬兩之下,等於說之前皇帝頭疼的問題又要解決一遍。

之前有張延齡查河工貪腐,將李士實和寧王派系一鍋端了,再加上張延齡的籌措和捐贈,勉強解決問題。

這次需要的錢糧明顯要比之前更多……

你們這些大臣,以為朕是能自己製造銀子的嗎?

“……陛下,偏頭等處重修關防刻不容緩,也是為防備韃靼於秋收之後再度來襲,還請朝廷即刻調帑幣……”

下面的大臣還在激烈上奏。

朱祐樘面色不善。

說得好像朕不想調撥錢糧一樣,但問題是,朝廷的府庫空空如也,朕拿什麼調?

終於,皇帝聽了三四個大臣的上奏之後,忍不住打斷了下一個出來表明問題嚴重性的大臣,冷聲道:“朕也知西北關隘加固的重要性,可諸位卿家是否也該告訴朕,這加固、重修關防所用的錢糧排程,從何而來?”

一句話就把在場的大臣給問住了。

陛下,您不會製造銀子,難道我們就會了?

我們只負責文官的本職工作,把小事誇大,讓陛下您知道問題的緊迫性,這樣出了問題歷史上也會記錄我們是死諫過的,至於如何解決問題……這需要慢慢商討從長計議。

朱祐樘打量著周經道:“周尚書,戶部現在可能籌措出足夠多的銀錢等,調撥西北用以重修關防?”

周經面色很是捉急。

當個戶部尚書,先是有葉淇的“豐功偉績”壓著自己,後來就是張延齡在治理戶部事上一騎絕塵……你們還讓我這個戶部尚書怎麼幹?

“陛下,若是要等籌措出足夠的帑幣,怕是要等秋糧入庫之後,或要等到十月……各地的錢糧調運到太倉……”

周經不想說,但也只能直說。

屠滽道:“周尚書,如此怕是不妥吧?重修關防刻不容緩,若是等秋糧調運回來,再行重修,那豈不是西北各處的秋糧也都已收割完畢?如何保證韃靼騎兵不會在秋糧收割時再行叩關?”

周經苦笑了一下,心想,這還用你提醒?問題是,你有辦法籌措錢糧嗎?

朱祐樘道:“屠卿家對邊疆事頗有見地,那不知你可有好的見地,如何能在秋糧入庫之前將錢糧籌措完畢?”

屠滽一時語塞。

皇帝你還真會挑時候來問,難道我頂周經一句,陛下就要讓我難堪不成?

陛下您幾時也學會這麼牙尖嘴利了?

朱祐樘眼看屠滽不作答,喘了一口粗氣,然後望著徐溥道:“閣部對此可有好的見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溥道:“或可從北直隸各處,先行節衣縮食,眾臣僚的俸祿可暫緩發放,再行集募錢糧,由西北各處徵調力夫,或可在秋糧成熟之前將西北的關隘缺口補上。”

朱祐樘點了點頭,總算還有個出主意的,這主意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但隨即朱祐樘又嘆道:“從今年入夏以來,京師各處已在節衣縮食,連宮內慶典的用度也是能免則免,朕也不想太刻薄於諸位卿家。”

在場的文臣聽了非常感動。

這個徐老頭。

想把原本屬於我們的東西,拿去修城牆?

先不說杯水車薪的問題,就說西北的城牆是修了,可我們呢?一家老小喝西北風過日子?

還是陛下體諒我們的辛苦啊。

徐溥沒說什麼,本來他自己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好建議,只是拿出來敷衍朱祐樘的,想從京師各處籌措出幾十萬兩銀子來?除非用搶的,朝廷可不認為藏富於民能到這種地步,隨便一壓榨就能有。

最後能籌措個萬八千兩的那還要有人大發善心,否則絕對沒戲。

皇帝制止也是不好意思揭破罷了。

朱祐樘道:“這件事頗為著緊,但也並不是急在這一兩日,建昌伯不日將抵達京師,他回來之後再行商討吧。”

聽了皇帝這話,剛才還在心裡感恩的大臣,瞬間如吃了黃蓮,那苦澀的滋味真是讓他們不好受。

也是沒辦法,誰讓朝中的確是一下子籌措不出這麼多錢糧,非要仰仗於張延齡呢?

皇帝這麼說有毛病嗎?

……

……

上來第一件大事,就讓眾文官感覺到亞歷山大。

隨後所議之事,有涉及到地方旱情,還有西南地方叛亂的,也都不是什麼大事,只需要排程一番,就等過幾個月,問題自解。

就在朱祐樘想著早些結束朝議時,終於還是刑部尚書白昂忍不住走出來呈奏:“陛下,前日裡壽寧侯與長寧伯兩家家僕,在京師中為爭奪市井田地、商鋪之利,以至大打出手,雙方動用器械,以至於有死傷之事發生,影響巨大,還請陛下嚴查此事。”

眾大臣都屏氣凝神。

終於說到重點了。

先前還以為不能解決錢糧排程的問題,皇帝口中倚仗於張延齡,心裡還在窩火,瞬間有種出了口惡氣的感覺。

朱祐樘語氣輕緩道:“朕也著人查過,傷者是有,但並無亡者,所謂死傷無從談起。”

眾大臣這才知道,皇帝其實早就知道這回事,並不是閉目塞聽,只是不想在朝堂上說及此事罷了。

白昂很想去爭辯,似乎他已經調查到的確有死亡的事情發生,但他又明知皇帝想將此事大事化小,所以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茬。

徐溥道:“陛下,京師內發生勳貴群毆械鬥,此事不容小覷,或會影響到京師周邊的安定,令他人仿效……”

“誰仿效?建昌伯會仿效?還是說諸位卿家的家僕會仿效?”

皇帝也是很惱火,朕不想提,你們還就是揪著不放還是怎麼著?

但隨即朱祐樘也意識到自己有點失態,輕輕咳嗽一聲道:“朕說過不查此案了嗎?等建昌伯回來,一併查處吧!”

張鶴齡和周彧搞械鬥,皇帝居然等張延齡回來查?

這算什麼?

“陛下……”大理寺親王霽隨即要出來爭論。

被朱祐樘伸手打斷。

顯然皇帝對這種事的發生也很發愁,你們想爭著把張鶴齡和周彧治罪,朕只想太平無事,朕說讓建昌伯回來再查,意思就是把此事延後,等風聲已經稍微平息之後再行大事化小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也就相安無事。

你們連這個都聽不懂嗎?

“退朝吧。”朱祐樘不等贊禮郎發話,自行說了一句,起身便往宮殿外面走。

等於說不給大臣繼續爭辯的機會。

好在這次朝中幾個脾氣火爆的,諸如屠滽、劉璋和元守直等人因為各懷心思沒有出來爭,徐溥的爭論也是點到為止。

以至於光靠白昂和王霽二人,根本沒法讓皇帝“回頭”,在皇帝離開朝堂時,案子的調查看起來也就暫時中止了。

……

……

“陛下偏袒之意也太過於明顯。”

從奉天殿出來,劉健面色陰沉說了一句。

徐溥只是打量了他一眼,隨即將目光落在李東陽身上。

“賓之,徵伯的病……可有好一些?”徐溥也是有幾日未曾見過李東陽,這幾天李東陽都在請假休沐,今天難得入朝,所以要問一句。

李東陽無奈道:“時好是壞,但以大夫所言,估摸再有十天半個月,或可離開病榻。”

這意思是,暫且還需要臥床休息。

內閣這幾人也都很遺憾,誰都知道李東陽子嗣單薄,去年裡剛把次子給送走,白髮人送黑髮人,沒想到今年最後的兒子,也是長子李兆先又危險了。

李東陽現在連個孫子都沒有,讓李東陽安心去處理朝務,似也不妥。

謝遷道:“應該遍訪名醫才是。”

李東陽只是應付性點點頭,這種事不用謝遷提醒,他自然會去找的。

徐溥又問道:“陛下近日可有再與你商談過聯姻之事?”

李東陽本來神色還有些渙散,聽到這話,不由聚精會神看著徐溥,連腳步都停下來。

這算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半晌之後,李東陽整理了氣息後才道:“我已有多日未曾入朝,更未曾入宮,陛下也未再找人談及婚事,估摸此事應該已作罷。”

徐溥感覺到李東陽的情緒變化,點頭道:“賓之也莫要多想,陛下之前是想安撫勳貴,才會提出聯姻,但陛下並不會強人所難,更何況……如今也都知你家中有事,但你……還是要早些迴歸朝務才是。”

徐溥作為上司,是有資格這麼說的。

哪怕是顯得有幾分不近人情,但始終李東陽是大明的內閣大臣,你不來,你的活就要落到我們身上,你還是我們內閣的一盞明燈,很多時候還要靠你出來挑大樑。

李東陽點點頭,此話題也就到此為止,幾人一起往閣部而去。

……

……

張延齡抵達居庸關。

見到了從京師而來的王越。

張延齡本以為王越屬於那種氣宇軒昂之人,看了才知道,不過是個乾瘦的老頭,一點都沒有統兵主帥的風範。

說起話來,聽起來也軟綿綿的。

但張延齡知道,王越在治軍上是非常嚴謹的,也頗有謀慮,再加上曾經王越在西北體系中有眾多的部將,功過賞罰分明,也令他可以在西北號令群雄。

張延齡沒有跟王越溝通太多,只是禮節相會,隨即便回到驛館。

剛回來,就見到了張鶴齡派來的家僕。

“二伯爺,總算是見到您了……”張鶴齡的家僕名叫張順,屬於南來色那種看起來很精明的,年輕力壯跑來差點哭出來。

張延齡驚訝道:“你慢點說,難道說我大哥……發生什麼不測,駕鶴西去了?”

張順本來還想裝樣子表達一下事態嚴重,聽了這話趕緊擺擺手道:“沒……沒……”

張延齡罵道:“你這狗才真會來事,沒死,你在我面前悲愴個甚?說吧,是不是我大哥又跟人鬥毆,出了事,等我這個當二弟的回去給他擦屁股?”

張順也不去搞那麼些花裡胡哨的神色,只是苦哈哈一張臉,點了點頭。

二伯爺,您能掐會算吶。

此時張永走進來,本還要跟張延齡說事,見到張延齡面前跪著個僕人,場面還有些尷尬,他便想退出去。

“張公公來得正好,你給我評說一下,我在西北冒著死亡風險,為大明鞠躬盡瘁,好不容易為我張家爭了一點臉回來……而我那大哥卻在京師裡沒事跟人毆鬥,還搞大規模的械鬥,聽說連人都死了幾個,這樣拖累弟弟的大哥,是不是應該跟他斷絕關系?”

張延齡一臉氣憤道。

張順瞬間懵了。

等等,二伯爺,我還沒跟您說是械鬥死人,您咋啥都知道?

我白來通風報信了?

張永苦笑道:“爵爺您消消氣,您兄長……壽寧侯雖然是有些……咳咳……到底兄弟乃手足……”

張延齡道:“聽張公公之意,他犯了錯,我就要跟著受過是吧?”

“也……也不是這麼說的……其實呢……”

“張公公不必替那不爭氣的大哥解釋,回去之後我就要參劾他,實在不行,將他逐出家門,從此我張家沒有這種不爭氣的子弟!”

張延齡義憤填膺。

張永人先是懵的,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等他明白過來,大驚失色道:“爵爺,您別亂來……”

當弟弟的要把大哥逐出家門?就算你真想這麼幹,你有這資格嗎?你姐夫和你姐姐會同意?好像……你還有個老孃吧?

相關推薦:仙農混異界異界之書七界第一仙王牌食神金牌小書童帝少寵妻有點狂婚然心動:總裁寵妻超甜噠穿成萬人迷文中的高嶺之花神醫狂妃:邪王的心尖寵妻仙劍千年緣之緣來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