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都督->章節

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靜心齋不靜心,天啟暴躁的在大臣們面前踱步:“未來如此大災,我們該怎麼辦,我們不能這樣眼睜睜的坐以待斃,我們必須拿出一個系統的章程出來未雨綢繆。”

毛文龍說的,大家可以不信,但欽天監的判斷,大家不信都不行了,想一想兩三年後北方即將出現的兩年大旱,赤地千里的,人相食的慘劇,所有的人無不不寒而慄。

葉向高猛的想起:“既然毛帥有了這樣的預見,與欽天監不謀而合,那毛帥一定有辦法加以解決啊。”

天啟猛的站住了身形,猛的擊掌:“對呀,毛帥既然已經遇見了災難即將降臨,他也一定有辦法能夠解決。”然後伸著脖子朝外面喊:“來人來人快來人,連夜傳旨皮島,宣毛帥進京。”

這真是猴洗孩子不等毛幹,這都快大半夜了,京城早已經閉門,幾年後發生的事情,這麼樣著急下去,那還不愁死個人?但在座的諸位重臣,對皇帝如此憂國憂民,深表欣慰,但看他如此操切,卻也苦笑搖頭.年輕人有闖勁兒,這是好事,但總是這麼毛手毛腳,卻又容易辦錯了事,看來這位皇帝還需要磨練啊。

馬維忠就趕緊阻止住了皇帝的行風就是雨:“毛帥前面戰事緊急,為這事急忙的回來,會影響動搖軍心,在我回來的時候,毛帥已經向我簡單的訴說了應對之法。”

“毛帥指出了什麼樣的辦法?快快說。”

馬維忠就一字一句的說出了毛文龍的辦法:“修水利,興工商,通南北,積糧食,遷人口。”

聽到這些話,天啟和其他閣臣真的糊塗,因為他們從沒有接觸過這些理念東西。

黃爌就皺眉請教:“前面的還可理解,但通南北,遷人口,何解?”

馬維忠就侃侃而談:“通南北,便是開拓海上航道,疏浚南北河流,一旦北方乾旱,但南方是水網地帶,乾旱造成的危害一定很小。學生是江南人,更在江浙歷練,知道一些江南農業皮毛。毛帥所預言的,其實已經在北方初露端倪,但北方乾旱,卻造就了南方的大熟,現在是北方無糧,而南方穀賤傷農。如果真的重災降臨,我們立刻就在南方調集糧食北上救災。這樣一來,正好彌補了南方穀賤傷農,北方無糧可買的窘迫。”

“此法甚好,當行之。”天啟點頭,雖然依舊眉頭緊鎖,但已經沒了剛剛的憂愁。

“興水利當然是迫在眉睫,這是抵抗旱災最直接的辦法。人先自救才能活。不過當務之急是疏浚黃河,只有黃河航道通達,從海上運輸到北方的南方糧食,到黃河口,在那裡轉運入黃河,直達山陝,節約了運費又能補充山陝,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山陝又充足的糧食儲備。大旱來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放糧倉進行以工代賑的賑濟,而對中上等人家,也可以平價賣給他們糧食。”馬維忠後面的話又不由自主的帶上了毛文龍的心態思想。那就是儘量不免費送人東西。當然這個時候也沒必要較這個真兒。

天啟直接看向了黃爌道:“明天內閣就草擬出一個意見出來,撥出一筆銀子來進行黃河水道的修繕。讓北面的那一段堵塞的地方疏通起來。讓從入海口的糧船能夠直達山陝腹地。立克在這兩個地區設立義倉,囤積從南面運過來的糧食,多多益善。”

然後看向了馬維忠:“現在南面的糧食大約是多少錢一石?”

馬維忠毫不猶豫的彙報了:“糙米三錢。”

黃爌立刻介面:“這個辦法倒是可行。這是未雨綢繆。在江南糧食低價的時候,進行收購,這樣就減緩了穀賤傷農。”

天啟皇帝立刻下令。“命令南方官府,立刻盡最大力度收購。”

馬維忠立刻阻止了皇上的想法:“用官府收購的辦法其實是不可取的。”

“為什麼?”

“官府收購就難免有官員利用手中的職權欺壓百姓,更難免會出現以次充好,更要命的是虛報數目。同時用官府的形式向北方輸送糧食,期間的損耗簡直大得驚人。這無形中就等於三錢一石的糧食,說不定運到北方的時候價格已經通了天了。”

天啟就不得不皺眉沉思。天啟皇帝從小並沒有生在皇宮,而是跟著他幾十年太子的老爹生在京城裡,對於民間的疾苦多少有些知道,更知道現在大明官場上的官僚們是多麼的貪婪。如果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辦,難免又生出許多手段來“那以愛卿之意思該怎麼辦呢?”

馬維忠就道:“我們一切以商業的運作方式來做,就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周朝瑞皺眉反駁:“商人貪婪唯利是圖,將這麼重大的事情交給他們,其壞處更甚於官府,不可。”

周朝瑞是士子出身,在骨子裡是瞧不起商賈的,在這一點上,當然要反對了。

馬維忠商賈出身,當然要維護商賈的名譽,但他沒有和周朝瑞正面剛,而是按照毛文龍的教導丟擲了又一個辦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商賈貪婪,但我們可以加以限制,想當初,洪武爺行鹽引之法,我們大可借鑑。”按照毛文龍的套路,馬維忠再次祭出復古先皇的大殺器,讓周朝瑞閉嘴。

當年朱元璋為了解決邊軍軍需沿途損耗,行鹽引之法,利用商賈販運糧食去邊地,以當時專賣的鹽引為憑證給付,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科學的。雖然後來政久弊生,最終等於廢池,但利用商人的辦法還是可行的。

“先祖之法雖然好,但弊端多多,我們還需謹慎。”子不言父過,這是中國孝道之首。但這時已經關乎了億萬百姓的生存,別人不敢說,但天啟必須說。

“其實毛帥的皮島東江鎮的軍需,一直以來就施行的便是從商賈手中合買的辦法。所以,東江鎮得到的糧食不過是每石六錢,比京師的米還便宜。而六錢一石的糧食,是實打實的斤兩入庫,一年也不知道節省下來多少。而商賈也有一倍的利潤,商人倍利,就可鋌而走險,所以,即便是季風季節,還是大浪滔天,隨時有船隻傾覆的危險,但依舊有船隊源源不斷的將糧食和其他東江鎮所需運到皮島,才保證了皮島物資不缺,此法已經成為成法,我們不過是拿來用罷了,這是兩便的事情。”

天啟就豁然開朗:“著啊,毛帥施行此法已經有了經驗,我們拿來用便是了,這事情就這麼定了。”天啟拍板,沒人反對,應對未來小冰河期的未雨綢繆計劃,開出了第一步。

相關推薦:我也想安靜修仙啊我就想當個反派萬能紅包系統我真的不是客串奶爸木葉忍者的漫威之旅星塵物語家鬥:正房夫人要發飆神話蠻荒,從鹹魚圖騰開始農門一品夫人絕世神醫之逆天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