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都督->章節

第740章 東林的不甘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毛文龍回京,這是東林早就渴盼求之不得的大事,大家早就想要這個正主回來,然後在大殿上和他好好的辯論辯論,然後做實他的新的十大罪,將他千刀萬剮。

但開始的時候,毛文龍躲在草原上不回來,這讓所有的人都對他無能為力,上草原上將他抓回來?皇上沒有給他定罪,內閣沒有給他定罪,三法司也沒有給他定罪,那誰去抓?自己這些文臣嗎?拉倒吧,估計大家還沒進草原多久呢,就會被弄個屍骨無存,毛文龍這傢伙黑著呢,是有前科的,他絕對幹出來了。

那麼大家就只能站在北京,對著空氣辯論了,那也忒沒勁了,所以,東林黨人是以一種最熱切的心態歡呼毛文龍歸來的。

毛文龍回來之後,就被皇帝冷落著不召見,這雖然讓東林對皇上的態度表示歡迎,但還是沒有給他們發揮的平臺,但是在東林黨的強大壓力下,東林的叛徒葉向高還有皇帝總算是答應大家,就在毛龍回來之後的第15天,召開對毛文龍的批鬥大會,這樣的訊息讓所有的人都再次歡欣鼓舞,摩拳擦掌,準備在朝堂上大顯身手,最好在批鬥毛文龍的同時,也將葉向高這個叛徒拉下馬。

結果事情再次發生反轉,就在大朝會的頭一天,突然傳出毛文龍病重的訊息,而且皇帝還大張旗鼓地派出了一批御醫,帶著幾車的補品進行了輪流探視。

然而據可靠消息報道,毛文龍根本就沒有病得氣息奄奄的狀況,他的小院子裡卻時常傳出爽朗的笑聲,這也讓東林感覺到被猴耍了的惱羞成怒。

首善書院,鄒元標早已經沒有了他大儒的儒雅風範,就像一頭狂暴的獅子,在上手上來回的疾走咆哮:“昏君,絕對的昏君,奸佞絕對的奸佞,葉向高你個沒有節操的聖人門徒中的敗類,竟然蛇鼠一窩,糊弄天下正直之士,堵塞君子納諫言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要叩闕死諫,不把毛文龍這個禍國殃民的奸佞打倒,不將葉向高那個叛徒趕出朝堂誓不罷休。”

對於黨魁的咆哮激動著要求大家叩闕午門的行動,大家都趕緊閉上嘴了,竟然出奇的沒有人響應。

叩闕午門,這是大明官員經常做的事情,而且每次都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這裡卻有一個絕對的前提,那就是必須大家做這件事所攻擊的人是不被皇上力挺的,否則效果不佳。

還有一點就是,雖然這一番舉動會讓大家清名更盛,但也的確會讓大家吃足了苦頭,大日頭底下,跪在那堅硬的青石板上,短時間還成,長時間絕對吃不消,皇上沉迷於木匠,不一定能見大家,如果真要跪上一天半天,兩條腿就算廢了。而從現在天啟皇帝的態度上看,就一個毛文龍小小的上報有病,就派出大批御醫,每日裡浩浩蕩蕩的前去診視都可以看出,天啟皇帝對毛文龍的信任包庇,根本就沒有他當初表現出的那樣。如此一來,一個曠日持久的叩闕戰即將拉開,結果大家在外面跪的殘廢,結果一個皇帝在宮裡享受著木工的樂趣,一個傢伙在自己的小院子裡,左擁右抱,大家豈不是虧死,這樣冤枉的事情絕對不能幹。

鄒元標說的是聲嘶力竭,結果卻沒有得到底下熱烈的響應,口乾舌燥之中,對著下面的大臣同僚逼問道:“難道你們以前為國為聖人之言的堅持和想法都沒有了嗎?為什麼不響應我號召?”

這時候左都院御史的高攀龍,偷眼向外面的院子看了一眼,現在已經是5月初,雖然離著盛夏6月還有一段時間,但最近幾年這天氣也就作了怪,冬天冷的能凍死老狗,夏天又熱的曬死麻雀,現在外面就已經是驕陽如火,地氣被蒸發起來,嫋嫋娜娜的上升,透明的地氣將對面的門廊不斷的扭曲變形,就好像虛幻中的一樣。想想在這樣熱的天氣裡,跪在燒紅鐵板上一樣的午門前的地磚上,當時在心中不由的就一顫,趕緊轉回頭說道:“鄒大人說的不無道理,皇上昏聵貪玩,不思治理國家,葉向高那個老賊,一味逢迎,不斷的釋出亂命,的確可惱可恨,毛逆更是囂張跋扈,殘忍好殺,早就應該除盡誅絕。只是可惜,即便我們以死叩闕,也不一定得到皇帝的接見,內閣的同意。所以這件事情,我們還要從長計議的好。”

隨著高攀龍的這一句話,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氣,紛紛點頭附和:“是啊,是啊,高大人說的真對,我們為了大義跪死午門,但卻讓一幫昏君奸佞看我們的笑話,實在是不值當的,還是從長計議的好啊。”

鄒元標看到這樣的表現,簡直氣得要死。不過想一想也的確如此,無論如何要治毛文龍的罪,必須有皇上同意,內閣署理,兩個部門缺一不可,而現在看看,兩個部門中的一個堅持,這種可能簡直是微乎其微。

大明後來的制度,是皇權和臣權的互相制約,說穿了也就是內閣和皇權之間互相制約,兩個人做事犯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道政策下發全國,首先由內閣提請皇上,皇上如果同意,就命司禮監批紅。而一旦皇帝反對,這道政令就必須作廢,除非你反覆上訴,最終取得皇帝的同意。

而皇帝想要下一道聖旨辦的什麼事兒,也必須要經過內閣的署理蓋印才能透過,如果內閣駁回,皇帝的聖旨只能叫中旨,和一份家常的書信差不多,大臣有權駁回。而駁回皇帝的忠旨,可以顯示大臣們的清高風骨。因此上,在大明朝廷,為了博得一個清名莫名其妙的就駁回皇帝的中旨,已經成為打響在士林名聲的捷徑了,所有的大臣都為此樂此不疲。

但這件事情也並不是沒有例外,那就是看皇權和內閣誰更強勢了,就比如于謙,張居正,比如徐階,那都是拗相公。其中幾位還逼得皇帝們十幾幾十年不上朝,所以內閣的公文就比皇帝好用。當然大的環境有不同,那就是看這兩個部門發出去的東西,有沒有人執行,這才是最關鍵的。就比如正德皇帝,雖然內閣幾乎每次都駁回他的聖旨,但是正德太監當道,君子靡費,中旨往往繞過內閣,直接被下面的官員執行。

本來天啟年掌控的內閣,為了架空皇帝,東林總是在三大案上大做文章,所以當時的那個幾乎就掌控了整個大明帝國,也讓東林眾正盈朝。

結果不知道怎麼的,事情慢慢的就脫離了大家的控制,小皇帝就不那麼聽話了,而東林內部又出了叛徒,葉向高第1個叛變了黨團,這讓東林黨失去了最大的陣地,緊接著內閣裡又被拉進了韓壙這個搖擺不定的傢伙,當然,按照東林黨不是黨徒就是敵人的道理,韓壙就是東林黨的敵人。而接著,閹黨的顧秉謙和魏廣微也進了內閣,這一下局勢徹底的改變了,原本都是東林黨同志的內閣,立刻變成了群醜的天下,放眼望去全是敵人。

所以鄒元標提議的叩闕死諫的方法,絕對是自討苦吃的不會有一點效果。

“難道沒一點其他辦法了嗎?就任由宵小佔據朝堂,讓君子蒙塵於市,讓我們用聖人之道治理國家的偉大理想就這樣破滅了嗎?”鄒元標痛心疾首的咆哮著,叫喊著,語音裡充滿了不甘和絕望。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不甘和絕望裡彷徨的時候,在大門的邊口,一個清俊的身影站起來,施施然道:“門生卻認為不然,正所謂大蛇打七寸,只要我們打住了群醜要害那便是一場絕對的大勝。”(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也想安靜修仙啊我就想當個反派萬能紅包系統我真的不是客串奶爸木葉忍者的漫威之旅星塵物語家鬥:正房夫人要發飆神話蠻荒,從鹹魚圖騰開始農門一品夫人絕世神醫之逆天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