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都督->章節

第1213章 垂簾聽政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面對鎮定的皇嫂,朱由檢施禮:“臣弟已經決定,響應皇上召喚,北上帶兵勤王。”

此話一出,張皇後一皺眉,看了一眼太子,最終還是挽留:“攝政王不可,皇上臨行重託,太子監國,但太子年幼,這個國家還需攝政王拿主意處理大小事務。尤其是在這國難之時,更應該攝政王坐鎮中樞排程四方,若攝政王親自帶兵,一旦——一旦皇上處有不忍言之事發生,大明當靠攝政王支撐。”語氣是平淡的,但眼淚早就如珍珠般滾落。

所有的人都知道皇上皇后龍鳳情深,皇上後宮佳麗無數,但獨獨與皇后恩愛無拆。

更是在這個時候,依舊以國事為重,不是將未來的國家交給不懂事的兒子,保住他的皇位,而是將國事重託給弟弟攝政王。就這一份為國之心,就讓所有的重臣拜服於地。

朱由檢再次跪在地上哭泣:“皇后娘娘也知道我們兄弟從小孤苦,在波雲詭異的環境裡相依為命。皇兄被難,臣弟怎麼能偷生,無論如何臣弟也要去救皇上,救哥哥,請皇后娘娘成全我兄弟之情。”

很久之後,皇后長嘆一聲:“當初萬歲出行,將國事交給攝政王,那麼攝政王再帶兵出戰,國事當委託給誰?”

朱由檢磕頭道:“臣弟已經與諸臣商量,以太子監國,以皇后垂簾聽政。若我兄弟不測,請皇后輔政太子年滿十八,請太子登基,還政皇上。”

這就等於是臨終遺言了,這足以表明,哥哥死難,他也不會活著回來了。

張皇後用衣袖掩住臉面,聲音顫抖的換了稱呼口氣道:“小叔不可如此,你哥哥是皇帝,皇帝為大明江山社稷付出一切理所當然。而小叔不該做那不明智的事,而應該以祖宗江山為重,保重有用之身,輔助太子成年親政才是道理。再說,家有祖訓,後宮不得干政,我不敢僭越。”

朱由檢磕頭懇求:“萬事皆有權變,非常時行非常事,還請皇后答應。”

張皇後還是堅決拒絕。楊嗣昌就爬了上前磕頭道:“非常時期,攝政王一心帶兵勤王全了兄弟之情,同時,各地勤王軍爺的確需要一個統帥排程。但太子年幼,國不可一日無主,但這時候若尋其他親王進京攝政,等到萬歲和攝政王凱旋,當如何處置?到時候會引起朝局人心大亂,還請皇后以大局為重。”

楊嗣昌說的對。

當然,大明的內閣制度相當完備,大明也不是沒有過登基就不上朝的皇帝,其實,有時候,在這個大明內閣成熟的情況下,有一個不上朝的皇帝,比整日勤政的皇帝運作的更好。

但現在的前提不一樣。

太子年幼不年幼不說,主要是他沒有正式登基做皇帝,這就是名不正言不順。這也不算天啟失誤,誰知道自己風光的去壩上會盟,接受蒙古諸位的歸順,卻鬧出了這麼一出。現在再想推太子登基,在法理上就不行。再加上皇上不還沒死呢嗎,現在即便諸位大臣強行推太子登基,做個名義上的大明之主,然後大家開開心心的執行內閣運作也不行,因為萬一皇上活著回來了,那將置於這父子何地?

讓有為的天啟做太上皇,讓尿床的孩子做皇帝,在法統法理以及道理上,就亂了套了。

而這時候在外地親王裡選一個,先進京當攝政王,那更不行,請神容易送神難啊。一旦這個傢伙進京,不要說他有了什麼樣的野心,就說大臣們也會有那投機取巧燒冷灶的,再來個什麼攝政黨,而真正的正統血脈太子還在,最終會絕對不能避免的骨肉相殘的事情出現。萬一這個攝政王心急,直接殺了太子,然後強行登基,那可真就要了大明的命了。

而同理,皇上凱旋回來了,那把這個外來的親王怎麼辦?安置在京師?絕對不行,讓人家灰溜溜的回去,更不行,那時候,只能一杯毒酒了。但那會讓天下公認的仁厚君王天啟名聲大損,亂了綱常禮教,後果更嚴重。

也正是基於這許多個道理,最終大臣們才同意了朱由檢的辦法,請皇后垂簾聽政。這樣一來,皇帝出事,大家保這正宗龍脈到十八,然後名正言順的請皇后歸政,這總比其他結局輕鬆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皇上回來,大家就名正言順的各幹個的,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天下依舊太平。

張皇後在楊嗣昌等一群重臣的解釋下,也明白了其中厲害,在一再挽留小叔不成之後,接受了這個決斷。

當她坐在太子的龍椅之後,以太子的名義下的第一道懿旨就是,自己的弟弟張繼先,現在已經是留候的他,因為善於理財,委任為攝政王大軍和天下勤王軍後勤總管,隨攝政王出征。

那意思非常明顯,皇上攝政王兄弟死在外面,外戚裡唯一有才幹的弟弟也別活著了,從此就沒有了外戚干政的局面發生了。

可見這個皇后為了老朱家江山的安危,真的是果斷英明。

這樣幾乎是為國而大義滅親的舉動,徹底的將群臣心中最後的一點擔心清除了。一起承認,張皇後真的是女中堯舜。

皇后的第二道懿旨,就是將賦閒在家的勳貴老臣全部啟用,成立參議院,和內閣一起,共同打理朝政。

這個決定讓內閣泛酸的同時,卻也不得不再次承認,皇后做的一手好佈局,著是在避免內閣一家獨大,欺負她孤兒寡母,威脅皇權。

第三懿旨,將皇上被圍壩上,滿清鐵蹄進逼京師的訊息,毫不隱瞞的向順天府的臣民公佈,號召百姓入伍,加入禁軍報國。

一時間沒有恐慌混亂,無數青壯百姓,塞滿了已經空虛了的禁軍大營,讓從新出山的張維賢忙的是腳不沾地。

事情安排妥當,朱由檢接受了皇后和內閣決斷,撤銷八賢王朱由檢攝政王的封號,改封天下勤王軍大元帥,帶領京城五萬禁軍中的四萬出征勤王,加封大明留候張繼先,天下勤王軍後勤總管,從銀行內帑賬戶,提現款百萬銀元,從天津購買勤王大軍的軍需,戶部打破原先各地外軍行軍糧草供給慣例,直接給各地勤王軍匯款,讓他們沿途向商賈購買物資糧草,以提高行軍速度。

然後朱由檢浩浩蕩蕩,帶著一絲悲壯,向壩上殺去。

相關推薦:我也想安靜修仙啊我就想當個反派萬能紅包系統我真的不是客串奶爸木葉忍者的漫威之旅星塵物語家鬥:正房夫人要發飆神話蠻荒,從鹹魚圖騰開始農門一品夫人絕世神醫之逆天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