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大明崇禎第一權臣->章節

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納捐得官,光宗耀祖,隆慶開海之後這種方式是比較流行的,因為大家賺取鉅額的利潤之後都希望得到相應的地位,而商戶的地位很低,官紳的地位卻是最高的。

這種方式在萬曆朝達到了巔峰,很多商戶都踴躍納捐,出個十餘萬兩甚至幾十萬兩,將一代人甚至幾代人都變成官紳籍的大有人在。

但是,到了天啟朝,特別是魏公公掌權之後卻沒人敢納捐了,因為魏公公帶領的那幫貪官汙吏實在是太可怕了,一旦讓他們知道你家資鉅萬,他們就會明目張膽的來強取豪奪!

一個黃山吳養春案,幾乎將徽商的發源地徽州變成了人間地獄,貪官汙吏蹲點徽州,強取豪奪,大興冤獄,肆意欺凌徽州商戶,不斷搜刮民脂民膏,大有不將徽州所有商戶的錢搶光不收手的架勢,嚇的大量徽商出逃,背井離鄉,連家都不敢回,吳家更是被安上東林幕後金主的罪名,差點被滅了族!

出了這種事情,誰還敢納捐,你敢納捐,不是擺明了告訴朝中的貪官汙吏,你很有錢,引誘他們來強取豪奪嘛,自己被害死還是小事,別牽連家人,牽連族人,牽連父老鄉親啊!

所以,天啟朝出了個黃山吳養春案之後,大明的商戶與朝廷之間的關係降到了冰點,他們哪怕再有錢,哪怕讓銀子放家裡發黴,都不會捐贈一兩銀子給朝廷,崇禎哪怕窮的尿血,都沒有一個商戶會搭理他。

說的不好聽一點,他們寧可資助建奴,與虎謀皮,也不願意跟朝中這幫貪官汙吏打交道,因為這幫人比建奴兇殘多了!

當然,張斌來了之後,這種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至少在福廣,商戶願意出錢資助原來的福建巡撫,福廣總督張斌,因為張斌不是貪官汙吏,而是為國為民的好官,而且他信譽相當好,你捐了銀子,他就能讓你獲得好處,他還能保護大家不被貪官汙吏盤剝陷害,甚至,他離開福廣之後,大家還能在地方官員和屯衛駐軍那裡獲得幫助,這點,他做的相當好,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在福廣賺錢,壓根就不用擔心貪官汙吏會來強取豪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一發出號召,四大商幫的大商戶基本全來了,不為別的,就為了報恩,做人不能忘本,是張斌讓他們賺了這麼多銀子,現在他組織大家捐獻糧餉,這錢,得出。

不過,這次募捐還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先是太子殿下和太子太師張斌一起設宴款待大家,給足了大家面子;

然後張斌又說出個一千多萬兩的天價糧餉,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最後張斌又丟擲個《納捐助餉法》,告訴大家,只要你出錢,連正五品甚至是正四品的朝廷大員都買的到!

這話,如果是其他官員說出來的,大家絕對會嗤之以鼻,想騙大家的錢,做夢!

但是,這話是張斌讓人當眾宣佈的效果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相信,這絕對是真的。

一時之間,下面所有大商戶都激動的面紅耳赤,銀子,他們有,甚至,一個大商幫湊出一千多萬兩銀子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問題是這銀子花的值不值。

如果白出錢,大家可以給張斌面子,每人拿出幾萬兩來,權當時報恩了,想讓他們每人掏出十多萬甚至幾十萬兩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這《納捐助餉法》一拋出來就不一樣了,花錢竟然能買到大官真的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五十萬兩買個正五品的朝廷大員,值不值?

一百萬兩買個正四品的朝廷大員,值不值?

值啊,簡直太值了!

商戶,在大明是一個最畸形的社會階層,他們有錢,卻沒有地位,他們不能穿綾羅綢緞,不能住豪宅大院,不能坐轎子出行,甚至連教司坊官辦女支院他們都沒資格出入。

雖然到了明朝中後期,這種限制已經有所鬆動,商戶只要不到處炫耀,你穿綾羅綢緞,住豪宅大院,坐轎子出行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這些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人家不跟你較真,一旦碰到貪官汙吏要跟你較真,就憑這些事都能整得你傾家蕩產!

他們急需獲得社會地位,培養後代去考科舉獲取功名甚至是納捐買官盛極一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就算是以前,他們納捐最多能買到個七品以下的散官,也有很多人趨之若鶩,因為有了官職在身,他們的社會地位就不一樣了。

想穿綾羅綢緞,隨便穿;

想住豪宅大院,隨便住;

想坐轎子出行,隨便坐;

想去教司坊官辦女支院,隨便去;

不說縣太爺在自己面前要低頭,至少那些什麼九品芝麻官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吏是不敢在自己面前張狂了。

還有,能在族譜上記一筆,某人某年出任中書舍人或者光祿寺大使什麼的,這本族譜的含金量就不一樣了,那真叫一個光宗耀祖啊。

現在,張斌竟然告訴他們,連正五品、正四品的朝廷大員都能買的到,這是什麼概念,連縣太爺都要跪在他們面前叫大人,連知府大人都要以禮相待,跟他們平起平坐!

還有,在族譜裡面記上一筆,某人某年出任光祿寺少卿又或是太僕寺少卿,這還得了,這已經不是光宗耀祖的問題了,這是要光耀後世,被自己的子孫後代傳頌啊,我某某老祖宗是光祿寺少卿,我某某老祖宗是太僕寺少卿,這話說出去,多有面子。

因此,陳子龍剛把《納捐助餉法》唸完,整個場面都有點失控了,下面的大商戶都不顧禮儀,激動的討論起來。

“老王,光祿寺少卿你要不要,你不要的話先借我點銀子。”

“老趙,我金陵哪家店面你要不要,要的話我馬上盤給你。”

“老周,我想捐個太僕寺寺臣,上個月那筆貨款你幫個忙,趕緊給我結了吧。”

這傢伙,要是崇禎坐上面,非發飆不可,你們當朕不存在是吧,這麼大聲喧譁。

朱慈烺卻不一樣,他沒有任何不悅,這會兒他正一個勁的問張斌,能籌集到多少糧餉呢。

張斌相當的淡定,因為他知道,這糧餉肯定能湊齊,他舅舅黃鵬和表舅黃程都在呢,其餘四大商幫的人湊不齊的銀兩,他們會包圓了,正四品、正五品的朝廷大員誰會嫌多啊,他老黃家如果能出幾個,那也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啊,反正東盛堂有的是錢,這官,不要白不要!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這《納捐助餉法》還有漏洞,或者說,這《納捐助餉法》與此次納捐活動有點出入,那江西商幫的掌舵人李老掌櫃就代大家拱手問道:“大人,小老兒想請問一下,這太僕寺少卿和光祿寺少卿有沒有名額限制啊,如果按朝廷現有的規制,這名額怕是有點少啊,根本就湊不齊一千多萬兩的糧餉。”

他這話貌似是在提醒張斌,怕張斌湊不夠一千多萬兩的糧餉,其實是在告訴張斌,這太僕寺少卿和光祿寺少卿的名額不夠,因為按朝廷現有的規制,光祿寺少卿只有兩個,太僕寺少卿只有三個,而他們這裡卻有四大商幫,再加上黃鵬和黃程代表的福建商幫,那就是五大商幫,這麼有限的幾個名額,怎麼分!

這個問題張斌還真沒考慮到,他暗自在心中一算,頓時想抽自己一個大耳巴子,這傢伙,按朝廷現有的規制,把光祿寺和太僕寺的官職全部賣完也只能湊個六百來萬兩啊,還差將近一半呢,最後讓他兩位老舅黃鵬和黃程來埋單都沒道理啊。

人家出一百萬兩就能買個正四品的太僕寺少卿,你這白出五百多萬兩,沒有任何官職,這不腦子有病嗎!

他尷尬的點了點頭,示意他聽到了,隨即便假裝低頭和太子商議起來。

其實,這事不用商議,反正湊夠軍費就對了,崇禎才不在乎你賣出去多少官呢,反正那兩個衙門就是閒的蛋疼的閒散衙門,裡面的官員都差不多被崇禎給調到其他衙門去了,位置已經騰空了,至於塞進去多少人,無所謂了,只要這幫商戶不嫌擠就行。

他假假意思問道:“太子殿下,您看,把這太僕寺和光祿寺正卿以下的官員都擴充一倍怎麼樣?”

太子殿下?

師傅已經很久沒這樣叫過自己了,他莫名其妙的轉頭看著張斌,等看到張斌那微微抽動的眼角,他才明白,這是師傅讓他配合著演一齣戲呢。

這太僕寺和光祿寺正卿以下的官員都擴充一倍怎麼樣?

他不知道啊!

不過,不知道也沒關係,師傅肯定知道,他假假意思想了想,隨即便問道:“恩師,您覺得呢?”

他基本就不按俗規叫張斌恩師,因為小時候叫師傅叫習慣了,這恩師一叫出來,就是告訴張斌,他知道是演戲呢,師傅你隨便,我看著就行了。

這徒弟,真機靈,張斌假裝沉吟了一下,隨即便揣摩道:“皇上肯定是想湊齊這次的軍費,這太僕寺和光祿寺正卿以下的官員都擴充一倍的話剛剛好,要不就先擴充一倍吧,特殊情況特殊處理,以後再改回來就行了。”

朱慈烺連忙裝模作樣的點頭道:“那行,我想父皇也是這個意思。”

太子殿下一點頭,這事就算是定下來了,張斌立刻站起來朗聲道:“太子殿下說了,太僕寺和光祿寺正卿以下的官員都擴充一倍,這下應該差不多了吧?”

這感情好,那李老掌櫃立馬毫不猶豫的道:“多謝太子殿下,我認捐一百萬兩。”

他原本還擔心三個太僕寺少卿不夠分,如果搶了別人的,搞得大家都不高興就麻煩了,現在好了,變成六個了,六個裡面佔一個,他當仁不讓,別人也沒什麼好說的。

這傢伙,這麼乾脆就開始了啊,陳子龍連忙提起事先準備好的毛筆,然後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好歹在這裡當了幾年的市舶司提舉,四大商幫有頭有臉的大商戶他自然都認識,不用別人自報家門,他直接告訴陳子龍就成。

江西商幫的掌舵人李老掌櫃這一開口,其他商幫掌舵人隨即跟上,一個個出手就是認捐一百萬兩,這會兒的商戶可比萬曆朝的商戶還有錢,特別是這幾大商幫的商戶,借月港和珠海開放海禁之利,都把生意做到南洋、波斯甚至是歐陸去了,那家夥,真叫一個暴利啊,資產上百萬的商戶大有人在,商幫的掌舵人那更是坐擁數百萬兩資產的主,一百萬兩,咬咬牙他們還是拿的出來的。

這四大商幫的掌舵人都發話了,黃鵬和黃程也不客氣了,一人認捐了一百萬兩,把剩下兩個正四品的太僕寺少卿都拿下了。

這傢伙,東盛堂具體有多少錢在座的沒一個清楚,但是,他們都清楚,東盛堂相當有錢,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四大商幫所有商戶的錢加起來都沒東盛堂多,因為人家一個大掌櫃手底下的資產差不多就能頂一個大商幫了,聽說,東盛堂總共有八個大掌櫃!

這麼一個超級巨無霸,就算把六個正四品的太僕寺少卿全包了大家都不敢有意見,他們才要了兩個,已經算是相當客氣的了。

正五品的光祿寺少卿黃鵬和黃程貌似沒什麼興趣,四大商幫也沒有哄搶,一個商幫一個,大家都很和氣。

接下來就是正六品的太僕寺寺臣了,標價是十萬兩白銀,原來是四個,現在是八個。

這個相當的吃香,大家甚至開始爭搶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因為這正六品的太僕寺寺臣比正七品的知縣大,一般商戶最多也就跟知縣打交道,什麼知府、左右布政使什麼的,他們高攀不起。

所謂“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對這些商戶盤剝最狠的一般都是那些“清知縣”,好吧,我現在花十萬雪花銀買個正六品的大官,見了我,你得叫大人,還敢盤剝,一本奏上去,光是個蔑視上官你都吃罪不起。

接下來,從六品的光祿寺寺臣也很吃香,比知縣大的,也就這麼多了,接下來的都是從七品往下了,又是一番爭搶之後,光祿寺寺臣塵埃落定。

接下來的什麼典簿、錄事、監事、監正什麼的,一堆亂七八糟的官職倒沒引起哄搶,但是也沒有落空,他們原本就準備捐出幾萬兩銀子給張斌捧場,這捧完場還有的官職贈送,何樂而不為呢。

這募捐現場簡直就跟拍賣會一樣,只要報出官職,便有一堆人出價,不到半個時辰,太僕寺和光祿寺六十多個屬官便賣了個一乾二淨,總共籌得白銀一千二百多萬兩,甚至比預期的還要多出一百多萬兩。

朱慈烺見此情景,再次目瞪口呆,這幫傢伙可真有錢啊!(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帝尊我的肉身天下無雙肉身橫練:我以武道鎮殺妖魔看劍亮劍特種兵:誰說我是兵王醫見鍾情豪門爭霸打造豪門絕命遊戲魔性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