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章節

第八百零九章 慈悲不小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有的人花費上千兩白銀,遍訪名醫,未必能救下一命,而無祿和尚不過是花了幾兩碎銀就能救下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他不懂什麼佛門精髓,大乘佛法。

以無祿大師最樸素的善惡觀,便是認為救人性命就是最大的善。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其善因遠大於修訂經義、塑造金身。

“這些孩子的母親,或是意外懷孕,無力生養;或是和離後才發現懷孕,自己無能力撫養;也有父母雙亡,懷孕7個月,被白面書生騙光財產的孤女;也有與人私通被父母發現卻執意生下孩子的大家閨秀;也有青樓之中意外懷疑的風塵女子……這些孩子的身世,都是見不得光的人。”

無祿說到此處之時,神情略顯暗澹。

這些孩子即便是因為他能夠存活於世,但其日後的人生之路也會異常艱難。

雖然無祿大師的行為在律法上存在爭議,但他的善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大師,您這裡需要向金陵府衙備桉,明日我會派人前來,對這些孩子進行登記,給他們錄入戶籍。”

無祿聞言路上錯愕,隨後露出了欣喜之色。

楊清源簡單的一句話,讓這些孩子有了戶籍。

戶籍,對於每一個華夏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戶籍制度,也就是戶口制度,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形成的一種社會制度。

是歷朝歷代各級郡縣對其所轄範圍內進行調查、登記、申報,並按一定的原則進行立戶、分類、劃等和編制。

同時還要根據此徵調賦役、落實行政管理、執行法律,也是同時也是國家對農民實行道德教化、恢復人身自由的重要途徑。

從上古殷商之時,就有已經有戶籍雛形,《尚書·多士》篇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可見當時已有了人頭統計。

至上古西周,當時已設立了掌握戶籍的官職“司民”,對生齒(男孩滿8個月,女孩滿7個月為生齒)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別登記於冊,即“書於版”,並分城(都)鄉(鄙)進行人口統計,這是算是已知最早的城鄉人口劃分,那個時候就已經有首都戶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先秦,因為各國之間的戰亂,對於人口和兵源也就愈發地看重,也就建立了更完善的戶籍登記制度,即“書社制度”和“上計制度”。“書社制度”的內容是:百姓25家為1社,“社之戶口,書於版圖。”“上計制度”是:郡、縣長官每年於年底前將下一年度的農戶和稅收的數目做出預算,書之於木券上,呈送國君。商君書有再:四境之內,丈夫女子皆有名於上,生者著,死者削。

……

歷朝歷代對於戶籍登記都是十分看重。

至大周,洪武三年,太祖高皇帝下詔,命戶部籍天下戶口,並置戶貼。登記的主要內容是籍貫、丁口、姓名、年齡等。為防止假冒、偽造,政府將戶貼“以字號編為勘合,用半印鈐記,籍藏於部,貼給於民”。

大周的戶籍制度是與土地直接聯絡的,以家庭、家族、宗族為本位的。

而這些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基本註定了他們的父母不能出現在陽光之下,他們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錄入戶籍。

“這都是小事,我身為揚州絀陟使,代天牧民,這些孩子也是我大周之民。”

又閒聊了一會兒,楊清源便起身開口道,“無祿大師,本官還有公務在身,不便久留。”

楊清源的這聲“大師”,乃是出自真心實意的。

不管無祿師承何人法脈,也不管無祿於佛門經義之上有何造詣?單憑他救的這些孩子,就足以讓楊清源稱他一句“大師”了。

楊清源行至門口,然後轉身問師妃暄道:“師仙子,你是繼續要留在這裡嗎?!”

話裡的語氣並非是強制或者是命令的,而是一個徵求意見的語氣,即便是現在師妃暄算是半依附於楊清源的狀態,楊清源對於獨立的個體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尊重。

“多謝楊侯,妃暄還是想要留在這裡,在這護生居中,妃暄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師妃暄的面容平靜,臉上似乎還帶著一分慈悲之意,這與之前裝出來的悲天憫人不同,而是真心實意的。

“善!”楊清源微笑點頭,隨後也沒有什麼舉措,只是轉身離開了。

直到楊清源走遠之後,無祿才開口說道,“妃暄,貧僧倒覺得這位楊侯不像傳聞中那般。”

師妃暄秀眉微微一挑,“哦?!師兄聽的傳聞之中,這位楊侯是什麼樣的人物?!”

無祿大師回憶了一下,“根據之前在普賢寺中所聽的傳聞中,這位楊侯乃是心機深沉、鷹顧狼視的梟雄,乃是道門第一智囊,我佛門最大的敵人,朝廷第一鷹犬爪牙……嗯……殺盡胡虜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無祿大師還吟詩一句,來表達自己心中原本的楊清源。

“今日一見,沒想到竟是這樣一位光風霽月、翩翩公子。”無祿大師對於這位楊清源楊大人,不吝美詞,滿是誇耀。

人家一來就要解決這些孩子的戶籍問題,分明就是大好人啊!定是普賢寺的那些禿驢誣陷於他的。

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

這是萬古不易的至理。

無祿雖然沒有吃楊清源的,拿楊清源的,但是收的好處遠不是吃的、拿的可比的。

師妃暄奇道,“無祿師兄,他可是道門中人,佛門大敵?”

“這麼佛門、道門分得這麼清楚幹什麼?!我佛門自然是導人向善,但道門難道不是一片慈悲之心?貧僧也曾聽過道門的十二願,詞詞句句盡是大慈悲。”

道門十二願:

一願風調雨順,二願五穀豐登。

三願皇王萬壽,四願國土清平。

五願民安物阜,六願福壽康寧。

七願災消禍散,八願水火無侵。

九願聰明智慧,十願學道成真。

十一願諸神擁護,十二願亡者超升。

道門子弟口誦而心維、奉道而行之。

“不僅僅是我們佛道兩門,儒門教義不過是‘忠恕’二字,只要有一顆慈悲向善之心,是佛,是道,是儒又何必分得這麼清楚呢?!”

無祿和尚語言樸素,但若是楊清源在此,定然會感到熟悉,這個不通武藝的和尚剛剛說出的那番話,竟然和真武道尊在武當山上所言有幾分共通之處。

師妃暄聞言若有所思,隨後嫣然一笑,繼續投入到照顧這些孩子的工作之中。

而楊清源此時則是拿著金陵六扇門的情報,看著這位無祿和尚的生平。

無祿本名吳祿,出身於揚州的通州郡,沒有人生來就願意遁入空門,吳祿也是一樣的,不過短短的五年時間,吳祿的綢緞莊便在揚州開得風生水起,甚至向著徐州、越州發展生意。

到了成家的年紀,吳祿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吳祿遵從他父母定下的婚約,兩人結婚後有了一個女兒。

吳祿曾許願,如果孩子健康出生,他願意在五十歲之前遁入空門,與青燈古佛為伴,沒想到一語成讖。

後來孩子果然很健康,但是仍舊沒有促進吳祿和妻子的感情,兩人最終選擇了和離,或是為了還在佛前許下之願,或許是因為感情的打擊,也或許是他厭倦了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三十五歲的吳祿選擇到普賢寺剃度出家,法號無祿。

在意外之中,無祿和尚發現了普賢寺中的長生牌許多都是為了孩子所立,發現了那些墮胎祈福的女香客。

在無祿眼裡,墮胎就是殺生,而很多女香客之所以選擇墮胎,往往與世俗有關係。

而無祿乃是出家之人,以為自己不理世事,不沾紅塵俗世,便決定幫助這些女香客,讓她們將孩子生下來而不是墮胎,多年的商場經營讓他有能力來實施這個想法。

他花錢在金陵之中買了一處幽靜的宅子,在這裡設立了護生之居,來安置這些女子。

隨著他救的孩子越來越多,事情也發生了變化。

作為一個出家人,無祿整天和一些懷孕的女香客在一起,並時不時地抱著孩子來去匆匆,實在是有損寺廟的名聲。甚至很多人認為,女香客懷的是無祿和尚的孩子,而這個普賢寺的和尚是個

為了挽救寺院的聲譽,普賢寺的方丈最終選擇將無祿和尚從普賢寺的除名。

雖然被普賢寺除名,但是無祿和尚沒有停下自己的行為,無祿和尚自立門戶,他將原本宅邸旁無人問津的萬善寺遺址買下,擴建了自己的護生居,繼續自己的護生之行。

楊清源看完之後,放下了這份情報。

“這個無祿,你們查過嗎?!”

下方所站的東鎮撫司的錦衣衛身子筆挺,“回楊侯,在無祿和尚的護生居擴建之時,東鎮撫司就發現了他的異常,曾經進入了深入的調查。原本我們以為這和尚是以護生之名,行販賣人口之事,但我們調查之後,發現這個無祿還真不是這種人,就是一個慈悲為懷的和尚。他呢,也不缺錢。”

錦衣衛再次取出了一份情報,是對於無祿剃度出家之前的財產清查估算,這個無祿和尚在十餘年間賺到了近三十萬兩的身價,像他這種出身普通的人來說,已經是接近陶朱之能了。

對於無祿來說,若是為了錢,根本沒必要選擇販賣人口。

賣一個嬰兒,也就是二三十兩,無祿若是真的靠這個賺錢,那得需要賣上萬個嬰兒啊!

完全沒有必要啊!加上幫助那些女子,購買宅邸、撫養孩子的錢,無祿怕是要虧。

“說實話,咱們這些人也是手染鮮血,但是當查清這些事情之後,還是對這個無祿大師感到佩服。”

即便是殺人如麻的錦衣衛在真正的慈悲面前,也會感到震撼。

當嬰兒的啼哭聲響起時,即便是心中殺意再盛,也會被削減三分。

“我知道了,辛苦你們了,去做自己的事情吧!”

這名錦衣衛在行禮之後告退了。

楊清源隨後取來自己的絀陟使大印,書寫下了一份公文。

“來人,將這份文書送到金陵府戶曹處。”

……

---------------

揚州的一處深山的洞窟之中。

“一群蠢貨!”

一個蒼老的聲音在這個陰森的洞窟之中響起,讓原本血色陰詭的洞府更加的駭人!

“大長老,實在不是我等辦事不力,而是那個楊清源太厲害了!”

下方的人立刻辯解道,“我們研製的毒種已經成功了,但是這楊清源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封閉了金陵城,將血毒尊者困在城中。大長老,這姓楊的輕功您也知道,若是讓他發覺了血毒尊者的行蹤,我們是決計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還不如混跡於人群之中。”

大長老聽了屬下的辯解倒是沒有反駁,他雖然沒有親眼見識過楊清源的輕功,但是從以為的情報和蜀中血河宗首席護法傳回的訊息來看,這楊清源的輕功簡直非人力可以揣測。

十丈之內,猶如縮地成寸,這等輕功別說是血毒尊者,就算是他也脫不了身。

“那你是如何脫身的?!”

大長老突然意識到事情不對,這小子該不會是楊清源派來的奸細吧!

“追下屬的並不是楊清源,而是郭靖,此人雖然身法奇幻,但是卻不善長途奔襲,又有其他弟兄拼死幫我拖延時間,這才跑了出來。”

對著這個從金陵逃回的血河宗高手的話,大長老信了一半。

郭靖內功渾厚,掌力澎湃,但長途奔襲的輕功確實非他所長。

至於後半句這個其他弟兄拼死拖延時間給他創造機會,這種話聽聽就好了,不必當真。

血河宗都是些什麼玩意,別人不知道,他身為大長老還不知道嗎?!

除了血河宗主親手培養的那些最核心的弟子,其他的血河宗門人,向來是誰跑得慢,落在最後,誰負責斷後的。

怎麼可能有人會主動幫同門拖延時間呢!?

拜託,雖然都帶了個“血”字,但這是血河邪宗,不是鐵血大旗門!

相關推薦:萬界:從穿越功夫開始崛起諸天萬界從武林外傳開始龍魂武尊穿越知否混日子人在木葉,從拜師宇智波斑開始都市小電工洪荒牛魔王1911再造中華問道之重返證道殿青囊屍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