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大涼漢騎->章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振弩機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一連數日,張駿都將自己關在都督府的簽押房裡,除了將作監的匠人之外,他誰也不見,一心撲到了神臂弩的研發設計工作中。

此時,一張大桌正擺在房內中央,張駿、索三戒、李福貴和老匠人鄭阿大再外加上據說是制弓高手的工匠趙德勝,他們五個人圍坐在桌案周圍,激烈的討論著什麼。

良久之後,幾人歇息了一番,侍女進來奉茶,張駿拿起一杯一口喝下,伸手示意道:“諸位也請。”

另外四人誠惶誠恐地拿起茶杯小心地喝了一口。

這時候,擔任將作監副令的老匠人鄭阿大開口問道:“大都督,弩機已經日漸沒落,若不是少數匠人還會修繕製造,北地基本很難見到弩機了。這說明此物正在被棄之不用,您又何必非要造什麼神臂弩呢?”

的確,鄭阿大所言是實情,弩機正在被淘汰,在北地除了繼承晉朝的涼州還在軍中配置外(中軍積弩營),其他地方幾乎已經見不到了。放眼整個中國,目前還在使用弩機的,除了涼州之外就只剩下偏安江左的東晉。

可在張駿看來,弩機被棄之不用,並不是時代進步導致的優勝劣汰,而是遊牧民族入侵後引發的技術退步。

事實上,弩的技術發展在漢代就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頂峰,從此以後,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代,單單從技術角度來說,弩的製造工藝在這時期沒有什麼顯著變化,無論是曹魏的軍工部門——尚方,還是蜀漢的軍械製造所——中作部,製造出來的弩機都是在沿襲漢代舊制,並無任何創新。

此外,在西晉滅亡後,匈奴、鮮卑、羯、氐、羯等少數民族先後進入中原,他們以遊牧業為主,長於騎射,所用的傳統遠射兵器是弓箭。在此時的戰爭舞臺上,北方大地上縱橫著的是彎弓躍馬的剽悍騎兵。至於動動手指頭就能斃敵的利器——弩機竟然還被看成了只有懦夫才會用的褻玩之具,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既可悲又幸運的事情。

可悲之處在於弩退出了戰爭,可幸之處在於胡虜沒有用它來攻略江南。若是胡人掌握了此等技術,恐怕漢人就要滅種了!

同時,騎兵的裝備大大改善也是弩機被棄之不用的原因之一。首先是馬鐙被普遍使用,使騎兵更具有靈活性,也能在馬背上進行複雜的戰術動作;具裝鎧甲的大量使用,又加強了對戰馬的防護。於是人馬皆披重鎧的重灌騎兵成為時代的主流,良好的防護讓騎士們可以迎著箭雨衝鋒而不擔心受傷,所以自西漢以來一直都雄踞於戰場上的強弩步兵——材官蹶張,也就不可避免的日漸泯沒無聞了。

漢代稱步兵為“材官”,意為“有材力者”或者是“材力武猛者”。步兵弩手則被稱為“材官蹶張”、“蹶張士”,是步兵中的精銳。正所謂“材官之多力,能腳踏強弩張之,故曰蹶張。”(漢時強弩因力大臂不足而不能張,所以皆用腳踏拉弦)

西漢文帝時,晁錯曾寫了一篇兵法力作《言兵事疏》,將古代兵法又推向了一個新的峰巔。

他在文中指出漢軍與匈奴相比:匈奴善於騎射,漢軍善於步戰;匈奴單兵能力強,漢軍武器和叢集戰鬥力佔優。

晁錯先是列舉了匈奴人的三個優勢,其言曰:“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疲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而後,則又論述了中國人的優勢:“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堅甲利刃,長短相雜,遊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下馬地鬥,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此中國之長技也。”

最後,他總結道:“以此觀之,匈奴之長技三,中國之長技五。”

從上面的這一段話不難看出,中國軍隊的優勢更大,其五個優勢竟然就有三個和弩相關,可以說,弩機是漢代以來最重要的先進武器之一,但讓人惋惜的是,它在晉朝滅亡之後就日漸消失,直到宋代才重新煥發光彩。

張駿面對鄭阿大的疑問,沉吟了片刻後回答道:“吾曾聽聞匈奴漢國的皇帝劉曜當年也有此問,他說弩機張遲,臨敵不過一二發輒止,所以不便於戰陣。”說著,他不屑地笑了笑,接著道:“胡兒安知吾中國之智?非弓弩不便於戰,而將軍不明於用弩也。”

索三戒聞言也贊成的點頭道:“胡兒善於騎射,的確不喜用弩機。不過吾大涼的弩軍也在日漸沒落,中軍的積弩營是唯一成建制用弩的部隊,但戰法上卻很僵硬,猶如雞肋······大都督可有何高見?”

張駿道:“弩軍不同於短兵,當獨立成軍,戰時攢箭注射,則前無立兵,對無橫陣。復以陣中張,陣外射,番次輪迴,張而復出,射而復入,則弩無絕聲,敵無薄我!”

此論擲地有聲,饒是在座其他四人不懂軍事,但自行腦補了一番張駿所描述的畫面後,也不禁熱血沸騰。

事實上,弩機的三段射擊法或者多段射擊法並非是進入火槍時代的發明,中國早在戰國時就已經應用了。張駿只不過是在總結古人的經驗而已。

索三戒到底是上過陣的,感嘆道:“大都督,若是在隴西時咱們如此戰法,當橫行於敵境,也不至有那麼多弟兄埋屍荒野了。”

張駿也心有傷痛,自責道:“駿出入軍伍,自以為可憑豪勇而退敵,誰知兵事竟如此繁複,遂使弟兄徒增傷亡,吾之過也······”

其他幾人連忙勸道:“大都督不必自責,您橫行千里而救民無數,此等功績中國少有,足以自豪。”

搖了搖頭,張駿道:“先武公時,連稚童都曾傳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歌謠,駿不才,願統兵十萬,掃蕩不臣。但騎軍只能野戰,不善攻城。今二都淪為獸族盤踞之所,要克復中華,就不能不倚仗步軍。所以神臂弩必須設計完成!”

幾人相互對視一眼,均起身鄭重拜道:“大都督放心,卑職等必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好!”張駿也起身道:“神臂弩功成之日,就是各位加官進爵之時,本督必不吝厚賞!”

索三戒喜笑顏開道:“主公,您只管把官爵預備好就是,俺拿定了!”

················································

打發走了索三戒等將作監的四人,張駿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箕坐在榻上,捶起腿來。雖然已經穿越過來許久,但還是覺得跪坐是一種酷刑,儘管軍中已經推行開了胡床(馬紮),但在正規場合與日常起居時,還是不得不跪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彩蛺蓮步微移地走了進來,奉上糕點,又重新換了涼茶,秀眉微蹙地道:“郎君可要注意休息,不然奴家的身子剛好,您又累倒了,這可如何是好?”

張駿笑了笑,讓彩蛺跪過來給自己捶腿,一邊道:“你家郎君的身子骨好著呢,今夜不若你與鄧氏一同伺候吧。”

目前張駿收入房內的就只有彩蛺和鄧氏,前者是自己穿越前就睡過的,後者則是有求於自己,所以放縱起來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彩蛺聞言臉色一下變得通紅,嬌嗔地瞪了自家郎君一眼,幽幽嘆道:“奴婢本就卑賤,郎君自然是想如何處置都可以,可那鄧氏姐姐本就出於良家,又是個可憐的人,郎君何必為難人家?”

張駿嘆了口氣,道:“你道鄧氏可憐,也是確實。不過她也算精明,打定了主意委身於我,從此飛上枝頭,即便不能做鳳凰,錦衣玉食一輩子也足矣了。”

“瞧您說的······”彩蛺手中力道掌握的剛剛好,張駿已經感覺不到腿部的痠痛了。

彩蛺嘟起嘴道:“我們女子這一生,還不是就求一個安安穩穩的日子,只要郎君不拋棄我們,我們就很知足了。”

張駿伸手將其攬在懷裡,意有所指的道:“就怕有些人不滿足於現狀,總想著幹出一番事業來。縱觀古今,此等女子世間未有······”當然,還有一句話他沒說,那就是一百多年後北地出現了一個漢家女子,一心輔佐自己的鮮卑族兒子進行漢化改革,最後被收錄到了現代歷史教科書中,她就是馮太後,其子既為北魏孝文帝。

若說女子的社會地位,魏晉南北朝時期要遠高於隋唐,但之所以沒有出現武則天那樣的一代女皇,原因是多方面的,玉米在此不多贅述。張駿能有此言,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嘆,多半還是對彩蛺的敲打。

這女人是舅舅賈摹送來的,說是照顧起居,但張駿心裡明白,這是用美色來瓦解他的心智。或者乾脆就是安插一個人在他的身邊監視。但即便如此,張駿也沒有對彩蛺另眼相待,反倒是十分寵愛。這女子懂事乖巧,一心順從,就是想疏遠她也會不忍心。

現在整個都督府的內務運營都掌握在彩蛺的手裡,她雖無家令之名,卻有家令之實。張駿只是想委婉的警告一番,打打預防針,免得後院起火,再弄出什麼么蛾子事情。

可此番言語在彩蛺聽來就不同了,她的心一下子揪緊,臉色也有點不自然。畢竟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清楚,她有那麼一瞬間甚至以為自己已經暴露了。

這時候,張駿又道:“吾的日常起居你一直照料的不錯,將來有機會,就是做一個家宰也不是不行的。”

聽到這鼓勵的話,彩蛺才放下心來,微微出了口氣,道:“奴婢只是一心想服侍郎君,別無他求。”

就在這時候,江婉卿快步走了進來,原本好好的一個大家閨秀,自從參軍後就也染上了風風火火的習性,連最簡單的禮儀也往往不顧,或者乾脆說她就是故意的。

張駿馬上又跪坐起來,彩蛺也退到一邊。江婉卿不悅地道:“大都督真有雅緻,卑職羨慕得緊。”

她心裡明白張駿這幾日是十分忙碌的,但她一進來就見到這人和彩蛺親密的表現,頓時原本要關心的話到了嘴邊卻又變成了嘲諷。

張駿倒也習慣了江婉卿偶爾耍耍小性子,他也不慍怒,反而笑著道:“秘書郎,又有何事?”

江婉卿聞言,心道這人總是如此,難不成自己沒事就不能來了麼?她心中更加不快,咬著牙道:“龍驤軍左營的周同周將軍在外求見,說是前幾日捉到的刺客招供了!”

張駿聞言倒是沒什麼反應,反倒是彩蛺在起身時不小心碰翻了茶杯,剛巧將水濺到了張駿的身上。她急忙請罪,又給張駿擦拭起來。

江婉卿看不下去,道:“您見是不見?”

“見,自然要見,快傳!”張駿道。

江婉卿冷哼了一聲,轉身退下。

不久,一身戎裝的周同大步走了進來,見到室內竟還有一個美貌的女子在,不由一愣,兩忙單膝跪地,道:“徵虜軍龍驤左營周軍將同,拜見大都督。”

“起來吧!”張駿抬手虛扶了一下,等周同起身後又示意他坐下,才問道:“怎麼,我的周將軍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彬彬有禮了?”

周同為微笑道:“末將出身部曲,這一條命都是大都督的,自然不敢無禮。”

張駿對待自己的這幾個干將一向是很溫和的,他在軍中威嚴極盛,但平時又平易近人,這御下之道算不上爐火純青,但也會讓麾下諸人心悅誠服。

他將自己的茶杯推向周同,道:“先喝口水,潤潤嗓子再說。”

在現代社會,將自己喝過的茶背地給下屬也是很失禮而且噁心的,但在等級森嚴的中古社會卻是上位者恩寵的表現。果然,周同接過茶杯,一臉激動地喝掉後才道:“大都督,俘虜的那個刺客已經招了,您說的法子還真是管用,俺們沒打沒罵,那漢子竟然求著要告訴俺們啦!”(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玩轉世界的神豪青梅竹馬那個她只要把你們全都熬死,我就能無敵師弟你是真的苟修真實錄漂在諸天的日子末世:我比同階強十倍超能雙生我賺的真是辛苦錢我滿級道士,開局被妹妹送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