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鑒賞家->章節

第五十二章 文房之房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看到趙天明賺錢那麼容易,黃琦飛終於不為這個傢伙擔心了。擔心他,還不如想想自己怎麼發財吧!

要不是他對古董不感興趣,也真的心動跟趙天明一起混了。

自己拼死拼活,一個月就一萬多,那已經是同班同學裡面混得很好的了。可是,跟趙天明相比,簡直就是渣渣!出來才多久,就要入袋至少好幾萬。

“還是你小子厲害!”黃琦飛開口道。

趙天明解釋:“這種機會,也不是每天都有,有時候也是看運氣,畢竟市面上十有八九都是假貨,撿漏可沒有那麼容易。”

黃琦飛翻了一下白眼,暗道:要是每天都有這種機會,還得了?你小子豈不是要成億萬富翁?

一路過去,連續看了好幾個攤子,果然很難再發現有價值的東西。

“前面有一家古玩店,專門賣文房之寶的,我們過去看看。”趙天明說道。他印象中,是有一家這樣的古玩店。不過,裡面物品的價格,你也得有心理準備,肯定不會太低。

黃琦飛端著好幾萬出來,就是準備買一件好寶貝,第一次提禮物上門,不能太寒酸。

“你做主就好。”他其實對趙天明的鑑定本事不怎麼瞭解,可還是無條件相信趙天明,這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

他們走到那家古玩店,是一家名為“文房之房”的古玩店,裡面專售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

文房即古人的書房,因古人書房一般都備有筆墨紙硯四種書寫物品,故後人用文房四寶借指筆、墨、紙、硯。

別看書法就是一個小房間,可裡面的配置的物品還真不少。

除了筆墨紙硯,還有筆架、筆筒、鎮紙、水盂、印章、臂擱等等。

筆架、筆筒、鎮紙、印章這些,大家可能都見過,或者聽說過。水盂和臂擱會比較陌生,因為現代書房,可能很少它們的影子。

水盂也叫筆洗,其實就是洗筆的用具。名筆之尖極嬌嫩,寫字後必須即刻將筆洗淨,否則,墨有膠性,能浸蝕筆尖。古人作學均必洗筆,故王羲之有池水全黑之故事。今日名書家,名畫家作完之後,亦均洗筆,故筆洗為文房之要器。

臂擱主要為作書繪畫時枕臂之用,也叫擱臂、腕枕。我國以前的書寫格式,是自右而左,為了防止手臂沾墨,就產生了這種枕臂之具。

根據趙天明的瞭解,臂擱,原先都稱“秘閣”。在古代,秘閣本是對藏圖書秘籍之所的稱呼,指的是內府的一個圖書檔案機構,漢以後都由秘書監掌管。秘閣一名後來又成為尚書處的別稱,尚書處在漢魏時是皇帝的秘書機關。

走進文房之房,黃琦飛看花了眼,第一次發現,原來書房還有那麼多的用品,古人實在是太講究了。

在現代,書房大家都是喜歡簡約型的,就是看進去簡潔那種,能省略就省略,看起來會很舒服。

可是,古代中國人,對文房的用具,簡直苛刻到喪心病狂的地步。

“兩位,找些什麼?”有店員上前招呼。

趙天明對他說道:“不用招呼我們,我們先看一會,暫時還沒有決定要買什麼。”

買東西,千萬不要聽他們店員推薦的,十件有九件都是坑。

“行,那你們慢慢挑,看好了招呼我一聲,我馬上過來為你們服務!”那小夥子笑道。這個店的服務態度還不錯!

趙天明發現,這裡的文房之寶,也不全都是古董。有些是新貨,但人家都是標明的,什麼時候生產。

那些新品,基本上都是名牌貨。

說到品牌,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那是外國人先搞出來的,咱們中國是跟風。其實不然,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品牌這個說法,最容易體現在文房寶物上面。

比如,之前說到的印泥,最好的就是漳州出產的八寶印泥,那就是印泥的名牌貨。

而筆墨紙硯,就更加如此,湖筆、宣紙、徽墨、端硯等,都是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這個硯臺好看,你覺得呢?”黃琦飛指著旁邊的一座硯臺問道。

趙天明拿起來,古鏡就傳來硯臺的具體資訊,是一尊龍尾硯,雕琢非常精美,難怪黃琦飛看著喜歡。

“這是龍尾硯,也是硯臺中的名品。但這塊硯臺的石質不夠好,不夠細膩!而且,它是一件新品。”趙天明介紹道。

硯臺的講究是:質細地膩、潤澤淨純、晶瑩平滑、紋理色秀、易發墨而不吸水。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帶,有的有星,大約產於有山近水之地為佳。

趙天明告訴他,硯臺的話,還是咱們省的端硯最佳。

“你要覺得硯臺好,我們找一座好的端硯。”趙天明跟他說道。

天下三大奇硯,全都是粵省的端硯出品。

“也不一定,再看看吧!”黃琦飛自己都拿捏不準,到底要什麼文房寶物比較好。

看了一會,他又指著一件物品,詢問:“這是什麼,怎麼用?”

“這是硯滴,我也很少見。一種古老的漢族文房器物,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趙天明說道。

據說,硯滴的出現與筆墨的使用和書畫的興起有關。最遲在東晉時期,就出現了各種形狀的水盂,人們在使用中發現,用水盂往硯裡倒水時,往往水流過量,於是出現了便於掌控水量的器物,這就是硯滴。

硯滴做工都比較精美,材質除金屬、玉石、瑪瑙外,大多是陶瓷材料的。在造型設計上,也是窮其工巧,堪與後世出現的紫砂壺藝術相媲美。它們大都古雅別緻,多姿多彩,散發著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黃琦飛聽瞭解說後,由衷感嘆,古人對文房用具的苛刻,真的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也不難想象,在古代,讀書才是最有前途的,文房是讀書的場所,非常重要的私人地方。裡面的用具,自然也就比較用心。

趙天明拿起那件硯滴,一道資訊傳到他的腦海中,頓時一愣。

相關推薦:無限之大帝加冕大明:官居天子起點全世界都覺得我是大佬仕途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