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鑒賞家->章節

第一百零一章 古代文人真會玩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進來的兩位老爺子,一位衣著很隨便,穿著大短褲,一件背心,一雙拖鞋,額頭有點高,看上去不是一位靠譜的主。

另外一位,感覺也是老不正經,戴著一雙年輕人的大墨鏡,打扮的比較潮流,鼻子大,走起路來都能聽見他鼻子出氣的聲音。

前者是老黃,後者是老牛。

張老爺子又是一番的介紹,讓這些老家夥以後多多照顧兩位後輩,尤其是趙天明,孫女婿黃琦飛就無所謂,反正他不是吃這行飯的人。

當然,張老爺子也還不知道趙天明的真是實力,實在是趙天明的年紀太年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後,還請各位前輩多多關照。”趙天明說道。

老牛哈哈笑道:“小友不必如此,以後咱都是同行,多多交流,多多交流吧!”

“既然今天是交流會,那麼,先由我拋磚引玉吧!”張老開口道。

他取出自己的寶物,一個盒子,裡面是一件巴掌大的物件,拿出來後,就是黃琦飛這個行外人,也讚歎不已。

張老爺子介紹,此為他前段時間,到BJ潘家園淘來的,砍了一下價,兩百多拿到手。

潘家園的名聲極大,是古玩淘寶人士的天堂。主營古舊物品、珠寶玉石、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

那兒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地攤每週末開市,週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遊客在這裡交融。

市場是全國品類最全的收藏品市場。經營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傢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

撿漏這種事,在潘家園天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有人好運氣,撿到寶物,一夜暴富,不斷吸引著各地的收藏迷,以及古玩愛好者。

“真漂亮!什麼來的?”

趙天明聽黃琦飛說過,張老爺子鍾情文房之寶,難怪人家會這麼說。眼前的這件寶物,也正是文房寶物之一。

“小趙知道嗎?”老牛試探道。

張老爺子笑罵道:“老牛,別小看人家小趙,厲害著呢!”

趙天明告訴黃琦飛:“這是筆舔,主要用於毛筆蘸墨後,在一似小盤的器物上把筆尖上的墨抹勻,這一似小盤的器物,就是筆舔。”

只見,張老爺子取出來的這一件,是荷葉形筆舔,中間的葉筋常用突起紋飾表示,線條流暢,葉形翻卷,其形似荷葉。荷葉上面,還蹲著一隻懶洋洋曬太陽的青蛙。

整個物件,晶瑩剔透,粉雕玉琢,非常可愛!難怪,黃琦飛都驚歎連連。

趙天明解說,筆舔,在清朝屬文具小九件之一,還包括有:筆筒、水呈、筆架、墨床、印盒、糨糊盒、鎮紙等。乾隆時期最為盛行,品種最為齊全,以後各朝代雖有但品種已不齊全了。

現代市場上看到的清朝文具不少,但要湊齊卻不容易,青花彩多,粉彩的少,價格也不一樣,都是清中期細路份的東西,彩瓷可上萬,青花瓷幾百元,可見它們的差距之大。

筆舔在清代雖為實用品,但精品已不再實用,多為收藏品用於觀賞,屬鑑賞品了。

乾隆時期獨創的象生瓷、雕瓷等,此時已極為少見了,傳統的釉色和青花彩等,嘉慶時期大多保留著乾隆時期的風格,而這個時期新出的品種有粥罐、面盆、溫盤、溫碗等,數量之多還可供外銷用。

“雖然嘉慶時期官窯器少,卻比較精緻,嘉慶時期帶官窯款的極少,著名的堂號款較多,所以見到嘉慶時期的官窯器,還是要珍惜的,此時民窯器中較為精緻的就成了新寵,其價格也是日益見長,物以稀為貴重。”趙天明講得比較細緻。

他看張老爺子得到的這一件,就是帶官窯款的嘉慶時期物件,雖然談不上大漏,但張老爺子也是撿了個不小的漏。

聽了趙天明的解說,幾位老人立即意識到,這位年輕人真不簡單,是有點墨水的人。老牛他們微微驚奇,老張哪裡找的年輕人?不賴嘛!

“又是硯滴,又是筆舔,古代讀書人真夠奢侈的。”黃琦飛說道。

幾位老人聞後,都呵呵一笑。古代文人,對書房確實很看重,家裡可以窮,但書房不能寒酸。

書房,其實就跟現在大學的圖書館差不多,一座學校再怎麼爛,它的圖書館都是挺壯觀的,是一座學校的象徵跟門面,代表著底蘊。

“文房寶物,委實是古代一大奇景,催生了許許多多精美的物件,令人歎為觀止。”老陳笑道。

黃琦飛心裡暗道:古代文人真會玩!

“瓷器燒成這樣,也是絕了。”黃琦飛讚道。

趙天明拿上手,細細端量,古鏡立即將資訊傳到他的腦海中。

“在施釉方面,嘉慶前期的釉面與乾隆時期的差不多,釉面光潔細潤,中晚期的施釉就較差了,尤其是小件的器物,施釉較薄,釉面光潤不足,常有波浪紋。”趙天明說道。

而他手上的這一件,釉面光潤閃亮,沒有一絲的波浪紋,如此精美,可謂是燒得相當用心,嘉慶早期的罕見精品筆舔。

據他所知,胎體方面,嘉慶前期的胎體與乾隆時期相差不多,後期又與道光窯相似,所以行裡人稱這一時期的瓷窯為“乾嘉窯”、“嘉道窯”。

“好眼光,好見識!”張老爺子也以新的目光看趙天明。

人家能幫孫女婿找到那件哥窯硯滴,真不是什麼運氣所致,憑的是真材實料。

這次的交流會,邀請這位年輕人過來,還想著幫襯他一下,介紹點老前輩給他認識。如此看來,是他小瞧人了。

“難得,難得!以你這個年紀,就有這份眼光跟見解,已然是了不起。”

“那肯定,以為誰都跟你老黃一樣?混了那麼多年,還是老交學費。”老陳調侃道。

趙天明拱手抱拳:“各位前輩謬讚!”

他把筆舔送回張老爺子手中:“老爺子厲害!一撿漏就是王室之物。”

此話一出,幾個老頭,包括張老爺子都一愣:“王室之物?”

相關推薦:無限之大帝加冕大明:官居天子起點全世界都覺得我是大佬仕途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