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

第八百九十三章 華夏親民後宮問(第三更)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聽聞許多百姓圍觀,還跟著在路上走……”李隆基為李易講解,當然他也是聽別人彙報。

船到了有滾輪的板子上,被好手葫蘆給拽上去,然後跟著板子一起沿軌道用馬拉。

陸地上的一段比在水中還快,觀看的百姓們要跟著跑。

到另一邊,再放下去進水,不但不耽誤時間,甚至還節省了一點時間。

李易聽著,心情特別好,看到沒,黃河壺口瀑布,哥給解決船隻運輸問題了。

咱不用水閘門升位,直接上板子和軌道,咱船小。

陸地行舟,誰規定只能把船抬上去加滾木在地上移動?

“三哥你看啊,從吐蕃那裡邊關運送東西進黃河,一直到大運河,從大運河再進長江。

由長江逆流而上,抵達吐蕃,就問吐蕃怕不怕,這就是水運的便利之處。”

李易腦海中出現了黃河和長江的圖。

李隆基點點頭:“怕,為兄也怕,那為什麼不從陸路走一段呢?反正最後都是到吐蕃。呵呵呵呵~~~”

按照李易的說法,明明陸地三百多裡的距離,非要在水上走兩萬多裡,純粹是閒的。

一年就走一次唄,等來年再回來?

李易跟著笑,他就是開玩笑。

壺口瀑布水運打通,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利益和軍事價值,還有民心。

像長澤縣,長城以北,百姓過日子不容易,無法交租子,當地官府屬於維持。

李家莊子過去帶領百姓找新的出路,提供幫助。

百姓就有了主心骨,民心凝聚了。

往日沒有工作的人有了活兒做,收入提高,跟其他村的人接觸增加。

他那個時候的自己國家的黨為什麼那麼厲害?在於組織能力。

告訴百姓怎麼幹,只要不坑百姓,百姓就信任。

平時看不出來有多優越,當遇到重大危機,以國家名義動員的時候,十幾億人便隨之而動。

以前是過年,國人從各個地方採用所有能想到的辦法回家。

世界上其他國家覺得屬於特殊的情況,華夏人確實有這種傳統。

可是在不過年,而是承受災害的時候,國人依舊能夠萬眾一心,這才是讓世界害怕的情況。

別的國家領導層嫉妒,怎麼華夏民眾那麼支援政府?全國總動員,只需要一個命令。

大唐的百姓也是一樣,只要給組織起來,不去騙他們,他們便會擁護。

等他們收入高了,地裡產出多了,再讓他們交租子,他們願意交。

黃河壺口瀑布上面的流域船隻往來打通,百姓隨時能夠利用這條路,就覺得自己離長安不遠。

“三哥,要加強地方治安建設,如京兆府一般,衙役們懂得百姓遇到困難幫忙解決。”

李易順著黃河水路暢通的事情提起地方政府職能。

他那個時候的現在突厥的地方,再往西北一點,當地民眾負責巡邏邊疆。

然後開春開學的時候,下大雪,民眾冒著雪送孩子去學校。

學校和警察隨時溝通,有一個訊號斷了的,警察就立即出動,頂風冒雪去接應。

在這樣的政策下,百姓不可能造反或起義。

現在誰敢在京兆府跟百姓說朝廷的壞話,保證被百姓抓起來,送到長安或李家莊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河幾字過了,到上游的其他地方,大唐朝廷與那裡的聯絡不夠緊密。

那不行,官府的親民難以體現。

“具體一些呢?”李隆基認真起來,現在屬於問政。

“我給三哥你講個故事,說是有兩個國家,一個國家的北面和另一個國家其實多年前屬於同一個族群……”

李易給李隆基講起內蒙古和蒙古國,同樣是放牧,同樣住帳篷。

遇到下大雪的時候,內蒙古養羊的一看情況不妙,一個電話打出去,就有當地駐軍和其他警察幫忙。

給送草料,問問需不需要遷徙走。

要是電話打不出去呢,等著就可以,因為當地政府看到大雪會聯絡,訊號中斷,必須派人。

而另一個地方,下雪就自己挺著吧。

所以邊境地區生活的牧民,他們對自己的國家沒什麼指望,真遇到危險,就進另一個國家。

李易就用他組織起來的語言講了個故事,他並沒有說,那個內蒙古人家住的帳篷很好,還有越野車。

就算這樣,也得救援。

而外面的住的是窩棚,沒人管。

“雙方百姓感受到的不同,若是打仗,即便官府照料的地方的百姓不親自衝鋒,也會幫忙運輸物資。

而另一邊的,能跑就跑了,他們才不會拼命。民心不夠凝聚,國事必有拖累。”

李易總結一番,他不說君如舟,民如水,這等話。

從實際出發,百姓擁護誰?為什麼擁護?

李隆基聽著,思忖一番:“折衝府確實損傷太過,當補償!多年來,後宮消耗過甚。”

說這話的時候他閉上了眼睛,連年打仗,多少人打死了,似乎從隋朝末期開始,就註定了這個結局。

李隆基開始回想往事,包括歷史上的事情。

武則天對錯他不想說,他認為武則天掌權,難平天下事。

最後還是要找個傳位的人,而那個人也只能是子嗣。

權傾天下,未平突厥與吐蕃,終無善終。

總是自己人互相算計,皇室無安寧之日。

到了自己,不想再殺了,可突厥和吐蕃依舊。

“易弟,當今後宮可有缺漏?”李隆基害怕了。

“王皇後管就行,她位置不動,後宮無憂,朝政無憂。”李易透過歷史看現在。

“武婕妤要不要殺了?”李隆基咬咬牙。

“啊?殺?不能殺,三哥,武婕妤其實很厲害,尤其是算計,可以展開夫人外交,所謂的夫人外交是……”

李易又開始傳授李隆基方法,武婕妤對於政治很會把握,殺了說明男人無法駕馭。

“那王皇後豈不是權利旁落?”李隆基聽懂了,讓武婕妤給其他外邦的女子舉辦活動。

“王皇後母儀天下呀,她有決定權,重大的事情她去發表講話。”

李易不覺得有什麼衝突,外交是外交,國本是國本,什麼時候外交官可以凌駕在國本之上了?

有了兒子的王皇後會壓不住陣腳?那你可小瞧王皇後了。

她為了兒子都會拼的,女人發起狠來,就沒有她們幹不出來的事情。

相關推薦:諸天敗類諸天新時代末日樂園最強上門女婿大航海之鋼鐵艦島登仙令花瓶女配開掛了萬千世界許願系統君臨諾丁漢荀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