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在智商在科技(第四更)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在你家莊子免費住宿的考生們,今年報了同一個科,你可知道?”

李隆基放下一個事情,提起另一個。

“明法,他們不適合考進士。但凡心中對自己才華有點信心的人,不會願意到莊子聚居區住。”

李易手上抓了一串煎的豆腐,分析學子的心理。

“你是用降低好處來分辨人?”李隆基似乎明白了。

“他們不想回家鄉,嫌丟人,又明知道待遇下降了像羞辱,還願意過來,實則是走投無路。”

李易說完吃一塊豆腐,等咽下去,繼續說。

“他們學習已經學懵了,對自己不自信了,若朝廷放棄,他們真就被放棄了。

我藉著宋璟的吏部尚書送禮,把他們安排到免費為百姓訴訟。

在幫助百姓之後,他們對專科非常瞭解,並願意去努力。

考科舉當然選擇明法,至少有個出路,不然怎麼辦?”

“原來如此。”李隆基想起來當初說起這些學子時候的事情,李易當時就說會有安排。

謀劃之深遠,用心之良苦,已經沒法說了。

李易又喝口酒:“他們不是一無是處,專一科才厲害。將來大唐司法要單獨拿出來,他們正好用上。”

“現在也是單獨的。”李隆基想到了御史臺、刑部、大理寺。

“那只是朝廷上的獨立,要地方上司法獨立,地方上刑判依舊是縣尉、縣令來管。”李易搖頭。

大理石和御史臺只針對高官,品級低的七品和百姓,由刑部處理。

地方上去哪找刑部?地方官員的權力太大。

沒有制衡,刺史、節度使、都督都不用說了。

縣令,又管行政、又管意識形態、又管司法。

不管的情況下該腐敗都腐敗呢,管的時候豈不是更腐敗,誰來制約?

李隆基端著酒碗停住:“和陛下要建的救災的部門一樣,獨立,地方管不了?包括審計?”

“對,垂直管轄,不過司法是直接由陛下來管,其他的人無權,大唐第一巡查團可以舉報。”

李易給一大群考明法科的學子們安排好了後路。

誰說他們考上了不如進士科的?要看怎麼用?說給權,就有權。

人家如此信任李家莊子,跑來住,得叫人家看到希望。

“給的俸祿是不是要很多?”李隆基想到另一個情況。

“高薪養廉,陛下不給,地方行賄。不但要給高薪,還要灌輸想法,像羽林飛騎一樣。”

“他們是只花錢,不賺錢?”

“百姓更加信任朝廷,本身朝廷就是賺了。百姓守法,官員貪贓枉法的時候,他們出手,查處官員家產……”

李易說著停下,賺錢可以的,抄家。

一個縣抄一個貪墨厲害的官員,啥錢都回來了。

李隆基喝一大口酒:“好,此法好。考明算的是否能去當審計?”

“可,不過要先學,我的書快寫完了,裡面涉及到了許多問題和演算法,包括定理,不好學。比考試的內容難多了。”

李易說大實話,現在考的算術太簡單了。

他那個時候的初中畢業的一律輕鬆解答,不存在困難。

不,也不是,他那時的初中畢業生,甚至高中畢業的,估計能答上來的不多。

難,不是難在題本身上,是難在文學功底上。

比如有個池子,單獨灌水,八個小時滿。

單獨放水,十二個小時放空。

問同時開放,多長時間可以把池子灌滿四分之三的水。

答案很簡單。

換成大唐的問題就不是了。

他會出題:一池盈滿猶斤半,流盡餘滴日輪換。三季比年共入出,且作同位得幾算。

學文學的都要琢磨,一個池塘灌滿,是斤的一半,八兩。

全流出去是太陽升起落下又升起,十二個時辰。

三季比年就是四分之三,告訴你單位算是一樣的,來,寫出答案。

這個考的不是數學題,大多數初中生看完題,直接就不寫了,換下一題,看不明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中生能看懂的有,不過等著研究明白了,答完這道簡單的題,已浪費好多時間了。

還有什麼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共燈三百有八一,試問塔頂幾許明?

真正的功夫都放在了讀題理解上,根本不是人作的。

現在的明算就這麼玩兒,哪怕是孩子學的數學再好,文字功底差,答題的時候就一腦袋漿糊。

李易想著,忍不住笑出聲。

“易弟因何發笑?”李隆基看看自己的身上,沒問題,又摸摸臉。

“沒事沒事,我就是……哈哈哈哈~~~我寫的會計和審計方面的,比較淺顯,一般能識字的,仔細琢磨一下就懂了。”

李易趕緊說話,不然他覺得吃不下去飯了。

“淺顯好。”李隆基想一想,表示明白。

他發現李易說起另一種套路的話,自己和大臣們聽著也頭疼。

“如此,以後願意考明法科的人便多了。”王皇後想到司法獨立的情況,分析。

“其實只要是從地方上一步步考核升上來的,不在乎之前考的是哪個科。

學子們學習的渠道有限,才造成了進士科難考,主要失敗在策論上。

不然能考明經的人,他們對書籍的瞭解可是很深的,背得多,只不過是對大唐各種政策不瞭解。

報紙上最近開始增加相應內容,寫得淺顯。不但學子可看懂,百姓亦能知曉。”

李易不認為考哪個科,最後就必須幹哪個事情。

現在的學子們又沒有護聯網,甚至新聞聯播也看不到。

知識儲備量和時事瞭解差太多了,要是有個能上網的手機,大唐的學子們會瘋狂的。

還買什麼書啊,不會的在網上找,自己見解不同的人有好多,去看別人說得對不對。

一件小事兒,可以分成幾十個意識形態。

自己家沒有凳子,想做一個,不用找工匠,有影片,照著來唄,第一個沒做好,第二個改進。

雷州那裡有賣香蕉,買五斤,給二十錢,三天內給我送到長安就啥都不說,讓我等到第四天早上,差評。

“我必須得把發動機給弄出來,先弄船上的,然後火車,不行就繼續挖礦,把冶煉技術傳出去。”

李易嘟囔了一句李隆基和王皇後都沒聽懂的話。

相關推薦:諸天敗類諸天新時代末日樂園最強上門女婿大航海之鋼鐵艦島登仙令花瓶女配開掛了萬千世界許願系統君臨諾丁漢荀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