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帶著機器狗去唐朝->章節

第536章 產業鏈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茶磚在草原上的價格,其實並不便宜,哪怕是打了五折,也要三百文錢一斤。

如果以物易物來計算,在漢人眼中就更貴了,因為要算上牛羊在草原和內地的差價,那個價格就更誇張了。

在江南,一斤茶葉的價格並不高,便宜的也只是十幾文錢,大部分都是不超過五十文錢,貢茶除外。

這個時候的茶,大致分為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形態。

其製作工藝基本為:“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其中的“蒸搗”技術,是蒸青餅茶製作的核心。

張家現在收購大量的蒸青餅茶,基本上都是用於運輸到草原上銷售。

事實上,古代的外銷茶葉,包括最有名的茶馬古道上運輸的茶葉,都是茶餅茶磚。

茶餅茶磚的製作之所以成為主流,關鍵解決的是彼時如何縮小體積、便於運輸、便於儲存的難題。

畢竟這個時代不管是道路交通還是運輸工具,都非常的差。

還有一個趨勢,就是在日常的生活、生產實踐中,茶葉的採摘製作,由粗老的葉茶,逐步提升到較嫩的茗芽。

張家的炒茶,主要就是採摘的嫩芽。

而茶葉從遠古的曬青,到貞觀初年的蒸青,其實是一個去蕪存菁的殺青技術的質變過程。

不過由於蒸青茶的香氣不高,乾燥較難,製作時費工費力,在炒茶面前完全沒有優勢。

張華打算讓張家商隊在江南收購新鮮的茶葉,在華庭縣設定茶葉作坊加工成炒茶。

雖然茶葉採摘之後當天就炒制是最好的,但是炒茶作坊如果放在長安和華庭縣之外的地方,很難保密。

也就暫時將就一下,至少這樣製作的茶葉,還是可以達到互助香茶丁級的,有些還可以達到丙級。

因為江南本來就比長安更加適合種茶,歷史上的不少名茶都在江南。

離華庭縣最近的就要數杭州了,西湖龍井可是響徹海內外的。

前兩年,張家就在西湖邊上買了大量的土地開始種茶,也帶動了當地農戶去種茶。

“馬縣令,這一片都是前面伯爺安排人買下的山頭,全部種上了茶樹。今年就可以開始採摘第一批茶葉了。”

馬周雖然是華庭縣縣令,按理說不能隨便離開駐地。

不過誰讓李世民答應張華,讓華庭縣成為那麼特別的存在呢。

再加上杭州這邊的茶樹採摘的茶葉全部都是運輸到華庭縣的茶葉作坊加工的,所以張華乾脆就讓他來看一看了。

這不,馬周帶著幾個隨從,來杭州親自看春茶的採摘情況了。

馬周:“嗯,杭州到華庭縣,走水路也是很方便,使用最新的快船,基本上早上採摘的茶葉,晚上就能到華庭縣,勉強也還算是新鮮。”

“臨行前,伯爺跟我說了一番話,要想茶葉生產迅速發展,茶葉的商品性就要不斷增強,茶葉市場需要不斷擴充套件。茶葉的商品率提高了,茶葉的市場容量擴大了,茶葉的流通暢通了,則茶葉的生產也會隨之提上一個新臺階。”

這一次在江南佈局茶葉,張華把任務交給了房全。

說起來,他也算是張家的老人了,從張華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被房玄齡送給了張家。

馬周聽了眼前一亮:“伯爺這個觀點倒是讓人耳目一新,放在其他很多行業似乎也是可以的,有具體一點的說法嗎?”

“自然是有的。茶葉市場容量是制約茶葉生產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個市場容量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消費量。

這幾年,大唐代茶葉消費量逐漸擴大,刺激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時,茶葉消費僅限於南方各地,市場狹小,消費量不大,消費對生產的刺激作用也不大。

現在在長安、洛陽等地,飲茶已經成為勳貴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些家庭比較富裕的百姓也在喝茶。

最近,伯爺更是安排了大量的人員在草原上推廣茶磚。

按照伯爺的說法,要讓茶葉成為食鹽一樣,變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資。

這茶葉一旦成為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大宗商品,就會刺激南方茶農和茶園主植茶製茶的積極性,不斷擴大茶葉產量,提高茶葉質量,以適應市場需求,也會促進茶葉栽培技術的提高及品種的增多。”

房全可是親眼見證了張家的崛起過程,對於張華的話,那是像聖旨一樣認真學習落實。

所以馬周問起來,他自然是答的頭頭是道。

“還有,按照伯爺的說法,茶葉是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茶葉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

製茶、採茶等都要依靠手工勞動,沒有機械化的生產。僅茶葉採摘一項即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對提高大唐百姓的收入是很有好處的。

伯爺說:茶樹是個時辰草,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因此必須爭時間、搶速度,及時加以採摘。

所以伯爺除了買下這塊地之外,並沒有繼續再賣其他的地,反而是估計杭州的農戶自己種植茶葉。

農戶在種植糧食作物的同時也在田邊地頭、房前屋後栽茶,以便投放市場,補貼家用,維持家庭的社會再生產。

雖然每戶產量不多,但拳石成山,聚積起來數目是很大的。”

房全滔滔不絕的說著,而馬周卻是陷入了深思。

作為華庭縣縣令,他對農業的發展與商業的發展是有很清晰的認識的。

土豆和地瓜的出現,水車的普及,曲轅犁的推廣,讓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糧食產量不斷增加。

這為江南的茶葉生產提供了根本的條件,使社會可分出一部分資源、勞力發展茶業。

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宜於植茶;茶葉商品性增強,市場容量擴大,必然會推動茶葉生產的發展。

可以說,華庭縣的張家茶葉作坊,大有可為啊。

“房全,伯爺現在在草原上大規模的推廣茶磚,我準備在南洋貿易的貿易物品之中也增加茶磚,讓茶葉成為大唐對外貿易的重要物品之一。”

馬周這話倒也不是和房全商量,而是想有人聽一聽自己的想法。

也正因為他的這個想法,玻璃、茶葉、絲綢、瓷器成為了大唐最主要的外貿產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相關推薦:葵花大師兄名門暖婚之權爺追妻攻略全職武神一劍斬破九重天工業為王韓娛之星光燦爛萬法之書元素高塔我家有個仙俠世界我能無限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