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帶著機器狗去唐朝->章節

第504章 科舉制度的改革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大唐的科舉是很不成熟的。

秦代之前中國採用的是世襲制度取士。西周時,天子以及諸侯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

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按倫常,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東周,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國君服務。

漢朝時採用的是察舉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民間人材。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

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更是變成世家統治社會了,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不但堵塞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所以隋朝才開始進行了改革,可以隋朝是個短命的王朝,這導致科舉制度到了唐初,仍然還是一個嬰兒狀態。

單單看唐代科舉考試設科就覺得有點暈。

其中常設的科目有:秀才、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

這讓寒門士子怎麼選?

後世很多農村學生高考選專業的時候,幾乎都是亂選的,因為搞不清楚各個專業以後具體做什麼,有什麼優劣。

大唐的科舉科目雖然沒有不好選到如此程度,但是種類太多,不利於推廣。

當然,張華也不覺得後世統一成“八股文”的科舉就是好。

折中一下,將一大堆的科目消減到五門左右,張華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數字。

“你認為具體要怎麼消減呢?”

張華的這個提議,李世民以前倒是沒有考慮過,所以乾脆直接問。

“陛下,科舉制度裡面,以秀才科為最高,所以被錄取也最難。隋代秀才科先後錄取不過10人,大唐秀才科每次錄取的也僅一二人,由於秀才科錄取的難度較大,微臣認為可以取消。”

“進士科最受士子青睞,這個自然是要保留的。明經科注重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和三傳,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梁傳》以及《論語》、《孟子》等的考核,是僅次於進士科的科目,自然也是要保留的。”

“明法科,也就是法律科,主要考律、令等知識,主要是試考生對朝廷刑法和國家組織制度的瞭解程度,微臣覺得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科目,但是沒有得到重視,錄取人數很少。”

“明算科,即算術科,著重考核算術,要求詳明術理……”

張華一一點評了大唐科舉科目的優缺點,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好在當初開設蒙學的時候,張華就考慮過蒙學學童的出路問題,也跟多啦好好的瞭解過大唐的科舉制度,要不然今天還真是說不上來。

而李世民看著侃侃而談的張華,雖然表面上寵辱不驚,其實心裡也是非常震撼的。

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有理有據的給李世民分析活科舉制度的優缺點,更不用說提出這麼多的改革措施。

最關鍵的是這些改革都和張華提到的“溫水煮青蛙”的理念相互吻合,不會引起世家太大的反彈。

“張華,原本太子和魏王跟著你學習,朕還有點擔憂,現在看來,你的才學足夠勝任他們的老師了。”

李世民雖然對科舉有比較深的瞭解,但是畢竟少了一千多年的見識,再厲害也沒有辦法想的比張華全面。

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明算科、醫術科,張華提案保留的五門科目,相比之前的幾十門是大大的簡化了。

進士科和明經科合起來的效果與後世的八股文相比也不會差太多。

至於明法、明算和醫學這三個科目,算是大唐科舉制度好的部分,但是沒有充分的發揮起作用,張華這麼一篩選,這三個科目的地位必然直線上升。

這三個科目的推廣,可以說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明清科舉制度的不足之處。

依法治國,這是自古至今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治國理政思路,刑部、大理寺這些衙門的官員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法律法規,那麼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

明法科的最主要去處就是這些衙門,當然,其他部門也是有需求的。

而明算科就更不用說了,數學是基礎科目,現在的官員說什麼東西都喜歡定性的說,幾乎不定量。

比如下面的縣裡受了災難,彙報到州府寫的就是“災民數千”或者“災民數萬”之類的,完全搞不懂到底災情怎麼樣。

縣裡這麼彙報,等到州府上報的時候,這個數字就更加的虛了,最後到了朝廷宰相或者李世民手中,則是完全搞不懂到底怎麼樣了。

這種情況下,幾乎都是拍腦袋來做決定,一次兩次可能沒問題,長年累月下來,朝廷的政策和地方的需要幾乎完全對不上,這種統治的效率可想而知。

至於醫學科,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事情,雖然這個科目可以當官的衙門不多,但是意義卻是很大。

甚至,一定程度上來說,張華自己的性命也是和大唐醫學水平的高低息息相關。

再加上李世民希望在軍中普及醫護兵,提高社會對醫學的重視自然就變得很有必要,所以張華建議把醫學科保留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陛下謬讚了,微臣也只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問題而已。微臣與太子和魏王交流只是朋友之間的交流,殿下有的時候叫我張師父,只是玩笑,陛下莫要當真。”

太子的師父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當,不是李綱這種當世大儒,根本就壓不住場子。

不是說太子多麼的難教育,而是這個位置附加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張華不想被一堆人拿著放大鏡研究,專門找自己的缺點。

那種生活太過於無趣。

“哼,明明有一身才華,卻是整天都偷雞耍滑。”李世民對於張華的表現有點不滿。

他是真的有點想讓張華擔負起皇子的教育問題。

相關推薦:葵花大師兄名門暖婚之權爺追妻攻略全職武神一劍斬破九重天工業為王韓娛之星光燦爛萬法之書元素高塔我家有個仙俠世界我能無限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