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帶著機器狗去唐朝->章節

第46章 第一次出仕機會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房玄齡出生於官宦之家,其曾祖房翼,後魏鎮遠將軍、宋安郡守,襲壯武伯;祖父房熊,釋褐州主簿;父親房彥謙,好學,通涉《五經》,富有辯才,是魏、齊間的山東學者。

房玄齡自幼耳濡目染,頗承其父遺風。自幼聰慧,善詩能文,博覽經史,精通儒家經書,又向父親學得一手好書法,工草隸。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先後授羽騎尉、隰城尉。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晉陽留守李淵率兵入關,房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任秦王府記室。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

可以說,房玄齡對於人才的認識是遠超當世絕大多數人的。

但是在今天,聽張華這麼一說,才發現原來魏徵是個這麼不簡單的高手,自己今天身臨其境卻是沒有看出來,反倒是讓張華這麼一個小年輕給點出來了。

也就是說,在秦王收服魏徵的這件事上,房玄齡的見識至少是不如魏徵和張華兩個人的。

“賢侄,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你今天已經十六歲了吧?”房玄齡怔怔的消化了一番張華的話,終於緩過神來。

“是的,我是六月十六生的,前幾天剛滿十六歲。”張華不是很清楚房玄齡怎麼突然問自己多大了,不過還是老實的回答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以興趣出仕?”

“啊?”

“秦王有意讓我掌管中書令,賢侄可有興趣出來擔任中書主書一職?”

“啊?”

張華一時被房玄齡拋出來的橄欖枝震的有點暈,雖然唐初的官員任命還沒有明清時候那麼嚴格,但是也早已不是魏晉之前那種九品正中制,門閥子弟年紀輕輕就容易獲得不低的官位。

後來,隋朝建立,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李淵建立唐朝之後繼承和完善了科舉制度。

雖然唐初的官員大部分都不是科舉出生,但是不可否認,獲得科舉中進士之後再出仕已經慢慢的成為主流,朝廷直接聘請的年輕官員,除了少部分功勳子弟和武將之外,已經越來越少。

現在房玄齡還沒有正式擔任中書令,就邀請張華出任從七品的中書主書,可以說是破格重用了。

要知道,中書令是中書省的主官,

好在張華最近沒事的時候也向多啦學習了不少隋唐官制等方面的知識,要不然還真搞不懂房玄齡扔出的糖衣炮彈有多厲害呢。

唐沿隋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樣是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國家的政務。

中書省與門下省同秉軍國政要,中書省掌制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並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復奏,然後付尚書省頒發執行。

可以說,中書省簡直就是皇帝助理,地位絕對比後世的中央辦公廳還要高,基本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政治局。

作為一把手的中書令,在不設宰相的唐朝,就相當於宰相了。

而作為這麼一個重要部門的重要基礎官員中書主書,雖然只是從七品,但是絕對比一般的上縣縣令還厲害。

最關鍵的是這個位置還是經常能夠見到朝廷大員,甚至是皇帝的位置,很容易得到提拔重要,絕對是一個肥差。

當然,這個“肥”不是好撈錢的肥,而是易升官的肥。

“謝謝世伯,只是小子一向是閒雲野鶴的過習慣了,目前沒有想法出仕。”看起來很久,其實也就是一瞬間的功夫,張華就想明白了自己現在的出境,果斷的拒絕了房玄齡的邀請。

“啊?”聽到張華的回答,輪到房玄齡開始反應不過來了,“賢侄是不是對中書主書這個位置有什麼誤會?”

“不,世伯,恰恰相反,我對中書主書這個位置有著非常清晰的瞭解。正因為如此,我覺得不適合我。雖然先父一直希望我去考進士出仕,但是我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我其實不適合做官。”

“那你覺得你適合做什麼?”房玄齡對於張華的回答並不是很滿意。

“我只想掙點小錢,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悠閒的活著,坐看雲起雲落。”張華說出來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

“坐看雲起雲落!賢侄,你這是出口成章啊,你就甘心這滿身才華沾滿銅臭味嗎?”

雖然房玄齡算是這個時代非常有見識的人了,但是還是沒有辦法去掉身上對商人的那種偏見。

“伯父,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在我眼中,士農工商,本無貴賤之分,只是職業不同而已。”

“商人重利輕離別,並且不事生產,確獲得大量的利益,這不利於朝廷的長治久安。”

“不,我和伯父的觀點恰恰相反。伯父你看,現在西市上基本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你買不到的,不管是西域的葡萄美酒還是東海的珍珠,不管是漠北的草原馬還嶺南的藥材,應有盡有,這些都是商人的功勞。如果沒有商人,那麼所有的人都只能自給自足,這社會就沒法進步。”

“只要農業發展好了,老百姓吃飽了肚子,這就是盛世景象了,和有沒有商人有什麼關係?”

“不說別的,就說朝廷三部六省的各個辦事小吏,如果長安城一個商人都沒有,他們上哪買東西?難得自己種菜、自己種糧食、自己煮鹽嗎?”

“這些東西朝廷完全可以統一調配啊。”

“世伯,我問你,一船糧食從江南走漕運來到長安,損耗多少?,

“十之二三吧”。對於朝廷的各項經濟資料,房玄齡倒是信手拈來。

“但是商人自己從江南販賣糧食到長安,為什麼總是售價比漕運的糧食更低呢?”

“朝廷辦事,要養許多人,和一般商人自己買賣東西哪能一樣呢。”

“對啊,伯父你說的非常對。朝廷辦事的成本哪能和商人相比呢,但是對於買糧食的老百姓來說,他們肯定更想要同等質量的時候更低價格的糧食啊。”

……

張華和房玄齡就商人這個話題談論半個多時辰,不過終究還是沒有完全改變房玄齡的觀點,不過出仕的話題也暫時性的被擱置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葵花大師兄名門暖婚之權爺追妻攻略全職武神一劍斬破九重天工業為王韓娛之星光燦爛萬法之書元素高塔我家有個仙俠世界我能無限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