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帶著倉庫回到明末->章節

第兩百九十一章:開辦學校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趙文看著湯若望離開的身影,心中忽然湧現出一個想法。

那就是如今整個宣鎮已經逐漸的安穩下來,現在的宣鎮當中的人口中也在不斷的增長當中。

尤其是這幾年來新出生的孩子也逐漸的多了起來。

這麼多的孩字一天在宣鎮當中遊蕩也不是一回事,也該讓他們去學堂讀書了。

“這學堂不能是這個時代的學堂,應該是後世的那種學堂,教授的知識也不能全都是一些儒家學說。

還要加入後世的數學等一系列的自然學科。可是想要教授這些東西,不能只讓我一個人來教授,讓我來教授的話,豈不是要把我累死?”

趙文在大廳中走來走去,不停的思考這個問題。

其實趙文在很久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可是那個時候趙文手中的地盤比較小,再加上還有很多的事情,就將這件事情擱置了下來。

“可是教授的老師又不好找,畢竟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讀的都是四書五經,讓他們教授數學,估計連自己都弄不明白,更別說是物理化學了,這些東西更加複雜繁瑣。”

趙文站在大廳外面,看著天上的太陽,“對了,湯若望這些人不是剛好可以來替我教授這些東西嗎?就算是其他的教不了,可是這個基礎的數學和物理倒是可以教授。對就讓這些人來教授。”

趙文下定決心,向著外面邁步走去。

創辦學堂在古代可是一件大事,學校的選址,規模等等之類的東西都要好好磋商。

這些事情可馬虎不得,不管在古代還是後世,誰要是在教育上馬虎,那可是會遭人詬病的。

片刻之後,趙文走到了劉文眾的班房外面。

他看著正在班房中忙碌的劉文眾,直接走了進去。

劉文眾看著走進來的趙文,急忙站起身來,衝著趙文行了一個禮,恭敬的問道:“大人,今天來我這所為何事?”

趙文道:“也不是什麼大事,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想在宣鎮中創辦幾個學校。”

劉文眾眼睛亮,臉上露出興奮的光芒,“大人,這可是利國利民的百年大計啊,大人能有創辦學校這個想法是非常好的。”

趙文坐在劉文眾對面,緩緩說道:“你先別高興,我這個學校和其他的學校不太一樣。”

“學校還能有什麼不一樣的?”劉文眾一愣,有些沒反應過來。

趙文道:“今天有一夥佛郎機傳教士來拜訪我了,這件事情你知道嗎?”

“知道,今天街道上傳言說是鬧鬼了,然後就有人跑到這裡來,說只是一些佛郎機人,前來拜見大人。”劉文眾回道。

趙文點點頭,說道:“沒錯,今天來拜訪我的那些人正是佛郎機人,而且這些佛郎機人當中的一個還是欽天監的主薄。”

“切,蠻夷終究是蠻夷,再過幾十年還是蠻夷,成不了什麼氣候。”劉文眾有些不以為然的道。

這個時代的書生儒士大部分都是一些心高氣傲的人,他們某些時候連皇帝都看不上,又怎麼能看的上佛郎機這些西方人?

在大明,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國,爾等只不過是撮爾小國,罷了。

這些蠻夷之人都是一些不服王化的野蠻人,如何能和我大明之人相比?

很多內地的書生儒士一提起這些佛郎機人都是充滿了鄙夷。

這種心態和滿清大為不同,明朝對待西方人信奉的宗旨就是,你在我這安安分分的我就不會動你,可你要是胡作非為,那可就不好意思了,只能請你去填護城河了。

劉文眾也是這樣,從心眼裡都看不起這些佛郎機人。

趙文看著劉文眾這個樣子,笑道:“孔夫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咱們先別管這個。當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將學校辦起來。

我這個學校的算是這樣的,那就是學校中不能只教授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咱們還應該加入數術之學以及實用之學。”

劉文眾一拍大腿,眼冒精光,“大人,您就算是不來找我,我都要找你,這數術之學以及實用之學必須要加入到學堂之中。

如今整個朝廷上下虛談成風,人人都只會誇誇其談,有真本事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可是虛談又不能治國,治國還得是實用之學。”

“你說的不錯,可是我要問你一句話,你懂數學嗎?”趙文反問道。

“數術之學?這個我確實不懂,可是有人懂啊,別的不說,光是城中那些賬房就可以教授這個數術之學,畢竟這些人可是算了一輩子的賬,讓他們來教授數術之學剛剛好。”劉文眾振振有詞的道。

趙文聽著劉文眾的話,不由得啞然失笑,賬房確實懂一些數術之學,可是和湯若望他們比起來還是差得太遠。

趙文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今天來拜訪我的那些佛郎機人數術之學的功底非常的深厚,我看就讓他們來教授數術之學吧。

當然了,學校中的學生平日裡還要學習儒家經典,只不過比重會變低。”

“大人,讓這些佛郎機人來教授真的可以嗎?這些蠻夷能有什麼真才實學?而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萬一這夥佛郎機人在教授學生的時候趁機傳教怎麼辦?大人,金陵教案距離現在可是不遠啊。”劉文眾一聽要讓這些佛郎機人來教授數術之學,一瞬間有些擔心起來。

當年金陵發生的那一場慘案距離現在可是不遠,不得不警惕。

趙文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劉文眾這話說的非常有道理。

可是如今大明境內數學最好的恐怕就是這些傳教士了,除過他們之外,宋應星和孫元化的數術之學也還不錯,可是和湯若望等人相比還是有一點差距。

而且如今這兩人是宣鎮中最忙碌的兩人,也沒時間教授學生啊。

趙文思考了半天,沉聲道:“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是現在最合適的人選只有這些傳教士了。

我覺得這數術之學還得他們來教授,但是在教授的時候,咱們要嚴加看管,不能讓這夥人趁機傳教。

到時候他們上課的時候,就派人呆在教室中,死死地盯著他們。”

“既然大人已經下定了決心,那我也不好說什麼。反正這些傳教士可不是一些省油的燈。”劉文眾對趙文的辦法還是有些顧慮,畢竟這些傳教士也太能折騰了。

“出了什麼事全都由我擔著,我就不相信了,不過是一些傳教士而已,他們還能翻天不成。”趙文一拍大腿,擲地有聲的道。

“至於這學校該如何開辦,我看咱們還是好好商量一下吧。”

接下來的幾個時辰之內,趙文和劉文眾對於如何開辦學校進行了仔細的商議。

按照趙文的想法,就是直接將後世學校的制度拿出來,雖然後世的教育制度有不小的缺陷,可也是非常好的制度。

但當趙文將這個制度說出來之後,劉文眾卻有些不同意見。

劉文眾覺得,趙文的這個制度固然好,但是培養週期太長,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這一來二去的都快接近二十年了。

這二十年對於現在來說,實在是太長了,周期長,見效慢,短期之內沒有效果。

不太符合大明現在的社會環境,也不符合現在宣鎮的環境。

劉文眾反駁了趙文的這個辦法之後,趙文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

半晌之後,趙文說道:“我覺得咱們可以分開培養。

先建設中學,將中學壓縮成四年或者五年。

這幾年中,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升入大學繼續深造。至於成績差的,讓他們早日成為咱們宣鎮的生產力。

但小學也不能放棄,如今宣鎮中適學蒙童數量與日俱增,而咱們宣鎮日後的強大與否,就在這些孩子身上。

所以咱們分批次進行管理,分批次教學。”

“大人,你這個辦法好。這樣一來,就能有效的減短學習週期,對咱們宣鎮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劉文眾不停的點著頭,很顯然也認同趙文這個辦法。

“你說的不錯,這樣一來,對咱們宣鎮的幫助確實很大。

不過,這件事我只把控一個大方向。

你最好拿出一個章程來,具體的事情你來辦理,到時候我看看,如果可以的話,就按照你的章程辦事。”

“大人,那學校的束脩該怎麼收?這開辦學校可是要花費不少的銀錢啊。

如果咱們束脩收的少的話,咱們往裡面投的銀子就會變多。

雖說一兩年不成問題,可時間一久,難免就會成為一個負擔。

可如果收的多的話,城中估計大部分的百姓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上學。

畢竟讀書可是非常花錢的,就算是送來讀書,估計也是打著不讓當個文盲的打算來的,撐死讓認識幾個字就算了。

這種程度的讀書根本就沒有什麼用,還不如不讀呢。”

在古代,讀書上學可是一件非常費錢的事情。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考中秀才,除過那些神童之外,基本上都在二十年左右。

在這二十年間,都在讀書,也就一直在花錢。

家庭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根本就負擔不起。

而且讀書用的筆墨紙硯,價格都比較昂貴,這些東西除過筆和硯臺之外,其他的都是一次性的東西,用不了幾天就沒了。

而紙張和墨這兩種東西的價格也不低,讀書又不可能不寫字,所以這兩種東西的消耗量就非常的大。

後世說,寒門難出貴子,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後世,寒門都一直難出貴子。

而且後世比古代還能好點,在古代,想要供一個完全脫產的孩子讀書,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現在宣鎮的生活水平增高,百姓手中的銀錢也在慢慢增多,可想要供一個孩子讀書,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

趙文一聽劉文眾這話,不由得思考起來。

確實,讀書是一件既費神又費力還費錢的事情。

後世的學生,每年在學習上的花費都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更何況是現在科技不發達的明朝呢?

但教育又不能不舉辦,沒有教育,宣鎮就沒有未來。

趙文想了一會兒,開口道:“這樣吧,小學六年以及中學四年咱們補貼一半的費用,大學咱們補貼全部。

不能因為銀子的事情就放棄這件事情,教育乃是百年大計,投再多的銀子都行。”

“行,那我就按照大人說的去做了。”劉文眾一看趙文已經下定決心了,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同意了趙文的想法。

……

走出劉文眾的班房之後,趙文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書房當中。

學校這件事算是定下來了,可是學生所需要的課本還沒有著落。

小學課本倒也好解決,按照趙文的想法,小學就只需要能認識字,會簡單的加減乘除就可以了,

所以只需要將這個時代的蒙學課本拿出來,倒也能使用。

畢竟明朝的蒙學還是比較發達的。

可是這個中學和大學的課本就不可能這樣粗略了。

趙文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支炭筆,想了一會兒,隨後拿出幾張宣紙。

“中學的課本就以後世的初中內容為主吧,就先開設國學、數學這兩門課吧。畢竟物理、化學之類的對於現在來說還是有些深奧。”

趙文嘟囔了一句,隨後飛速的在宣紙上書寫起來。

“至於大學,就按照後世的高中內容為主。畢竟後世的大學內容對於現在來說更加深奧,估計整個世界沒一個人能看懂。”

趙文趴在桌子上,先寫了一個大綱。

寫書這種事情可不是一個簡單事,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中學和大學的課本,幾乎是不可能的。

黃昏時刻,趙文扔下手中的炭筆,扭了扭脖子,站了起來。

“這不是人幹的事,太費神了。”

趙文看著自己寫了沒多少的初中課本,有些煩悶起來。

晚上的時候,趙文吃過晚飯,又重新回到了書房。

回到書房沒多久,劉文眾帶著一封文書走了進來。

“大人,這是我今天整理出來的辦學章程。”劉文眾站在趙文前方,將手中的文書放在了書桌上。

趙文拿起文書,看了起來,半晌之後,趙文一臉笑意的道:“不錯,不錯,就先按照你上面的內容來辦吧。”

劉文眾的章程也不繁瑣,那就是先在宣鎮蓋四所小學,每個小學容納三千學生。

蓋兩所中學,每所中學容納兩千學生。

至於大學,則只有一所,容納兩千學生。

相關推薦:灌籃高手之暴君都市超級醫生貼身兵王俏總裁老祖出棺我在名著世界優雅老去穿越之細水長流地表最狂男人都市神級超人富豪公敵最強劍仙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