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代晉->章節

第八十九章 來龍去脈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李徽遠遠問道:“都在幹什麼呢?”

眾人見李徽到來,忙快步前來行禮。

“小郎,我們在商量著在院子一角弄個練功的地方。也好施展拳腳,練習練習。”趙大春道。

蔣勝道:“是啊,弄些石鎖石墩什麼的,還得打造兵器架,弄些東西安置。”

李徽道:“確實有必要弄個練武的場地,不過不是現在。各位,莫忘了這是衙門,今日起,要有個衙門的樣子。暫時班制不全,只能咱們自己人頂著。蔣勝,即日起,你負責帶著你手下護院安排衙門班次。人少,兩人一班輪換。上午當班,午後歇息。可明白了?”

蔣勝聞言忙道:“小人遵命。”

趙大春忙道:“小郎,那我和大壯呢?封個什麼官?”

李徽啐道:“封個屁的官,你二人是我的隨從,跟著我辦事便可。蔣勝,你們留下守著衙門,我和大春大壯去城裡走走。”

李徽帶著大春大壯兩人出了衙門大院來到街道上,今日天氣陰沉,氣溫似更加嚴寒,寒風穿過冷清的街道,揚起一片灰塵和落葉。

幾人站在十字街口,左顧無人,右盼空空蕩蕩,一時不知往何處去。

李徽今日的目的是要尋訪本地百姓,弄清楚一些事情,以便進一步的瞭解一些居巢縣的情形,做到心中有數。

李徽想了想,決定去那日初來居巢縣時慌不擇路的時候指點自己的那位老者家中訪問一番。主意一定,於是徑自往東街走去,行了不到數百步,找到了那座街北的破舊木樓。

李徽來到門口敲擊門環,聲音引來附近不少百姓探頭探腦。李徽看到這樣的情形,心中反倒有些欣喜。最怕的便是空城一座,本地百姓都不見了。現在看來,城中還是有不少本地百姓的,只是都躲在家裡不敢露面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確實,這樣的地方,匪徒橫行數年,朝廷官員缺失,百姓們的日子自然是很難熬的。留下來的都是沒有辦法的普通百姓,躲在家裡是最安全的。更別說城裡又有了流民帥和他的兵馬了。

敲門聲驚動了樓上的老者,他從樓上窗戶探頭往下看,見到三個人正打著自家的門環,又是驚嚇又是惱怒。

“爺爺們,我們不是交了糧了麼?米缸都被你們搬走了,還來作甚?我這把老骨頭給你們得了。”老者叫道。

李徽愣了愣,意識老者是認錯人了,於是仰頭拱手笑道:“老丈,我們不是來要糧的。我是新來的縣丞,我姓李。想來拜訪老丈。”

“新來的縣丞?你們還活著呢?”老者訝異道。

李徽苦笑道:“是啊,這不還喘著氣麼?”

老者自覺話說的不對,忙道:“縣丞大人稍候,老漢下來開門。”

老者下來開了門,讓李徽等人進了屋子後旋即又將門緊緊關上。

昏暗的光線中,李徽看清了樓下的格局,那似乎是一間飯館。有著櫃檯和大堂,幾張案几疊放堆在牆角,地面落滿灰塵。那老者拿來幾張馬紮給李徽他們坐的時候,只一吹,馬紮上灰塵飛舞,嗆人鼻息,也不知道多久沒有用過了。

“老丈貴姓?貴庚幾何?”李徽問道。

“老漢我免貴姓鄭。今年六十了。呵呵,快入土了。”那老者答道。

李徽點頭微笑道:“原來是鄭老丈。看你身子康健,怕是要長命百歲呢。”

鄭老漢擺手嘆息道:“長命百歲?老漢可不想。這世道,活著就是受罪,活那麼久作甚?”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李徽問道:“鄭老丈,看你家這格局,似乎原來是做買賣的吧。”

老丈點頭道:“本來開個小飯館的。可是開不成啦。幾年前就開不成啦。”

李徽點點頭,沉聲道:“鄭老丈,幾天前我們剛進城時,得你指點縣衙方向,擺脫了流民滋擾。今日我特來向你致謝。我也沒什麼貴重禮物相贈,帶來了幾個麵餅表示謝意。大春,將麵餅給老丈吧。”

趙大春應了,從懷中取出幾隻麵餅遞給來。鄭老丈頓時雙目放光。

“這怎麼使得?當日老漢我不過是隨口指點罷了,還叫你特地來感謝?這如何使得?”

鄭老丈嘴裡說使不得,卻還是將麵餅接了過去,當著眾人的面放在鼻子底下便聞了幾下,露出滿意的表情。

“許久沒聞到麵餅的香味了。哎,失禮了。”鄭老丈帶著歉意笑道。

李徽知道,自己的禮物算是送對了。這種時候,食物是好的禮物。在別處麵餅只是普通食物,但在此刻的居巢縣,當是最好的禮物了。

有了這麵餅作為禮物,再加上李徽說話和氣,李徽開始和老丈攀談起來。這也正是李徽的目的。他需要全面瞭解目前整個居巢縣的情形,以及事情發展的脈絡。他需要找一位本地年長的土著百姓來攀談,這樣才能知道的更加全面。

那鄭老丈確實是本地的土著,祖祖輩輩都在居巢縣生活,而且頗為健談。從他口中,居巢縣的情形脈絡逐漸清晰。

居巢縣其實是個歷史很悠久的地方,鄭老丈談及居巢縣這個地方還是很自豪的,他說遠古之時有個有巢氏居住於此,為華夏始祖之首。和神農氏、燧人氏、軒轅氏、伏羲氏並為華夏五氏。

後來,此處發生地陷,城外那個大湖便是地陷所產生的。據說湖底還有許多房舍村鎮,便是有巢部落遠古生活之處。

居巢縣乃戰略要地,地處江淮之間,南北緩衝交接之地,水路發達,故而天下大亂時,這裡往往都是兵馬塗炭之地。

在過去的數十年裡,這裡流民南下,紛紛擾擾,不算太平。但是,當年流民帥郗鑑屯兵合肥縣,收攏大量流民,一番治理之後倒也讓居巢縣安生了不少。加之本地有大湖大河,交通暢通,土地肥沃,也算是南北通衢的魚米之地。百姓靠著大湖打漁,種植稻米,雖比不上南方富足,卻也能夠得溫飽,安居於此。

只不過,本地因為瀕臨大湖,大湖通長江,汛期之時,時常導致江水倒灌,湖堤崩潰,釀成洪澇災害。往往數年努力,一旦洪澇便付之東流,百姓們總也無法過上完全富足的生活。

當地官員百姓在任的首要之務便是年年築堤防洪,只要這一年沒有洪澇發生,那一年百姓們的日子便好過一些。

但即便如此,居巢縣百姓的日子還是勉強能過下去的。直到幾年前馮黑子一夥人殺了縣令縣丞等一干官員家眷數十人之後嘯聚於湖心姥山島,從此居巢縣便陷入了混亂之中。

鄭老丈說,那個馮黑子他還曾見過,早年是位於居巢縣西邊數十裡外臨湖的一處叫馮家嘴的漁村的漁民。當初他打漁的時候,還常常將打來的魚送到街市上賣。鄭老丈的小飯館也收過他的魚。

但是此人不地道,為了充斤兩,在魚肚子裡塞些湖沙水草什麼的。一來二去,街坊們都知道了,便不買他的魚了。而且這廝人品不好,喜歡在街頭盯著街頭的婦人瞧,有時候還風言風語的說話。有一次被抓進縣衙裡打了鞭子,罰了些錢才放出來。

那一年夏天,馮黑子賣魚,將臭魚當新鮮魚賣給東城張家的酒館。張家掌櫃發現之後跟他理論,言語上罵了他幾句,結果馮黑子當街便用船鉤將張家掌櫃給活活打死了。正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帶著十幾名和他一樣德行的傢伙上了湖心姥山島當了湖匪。黃縣令命縣尉帶著三是多人去剿滅,結果半路上便被弄翻了船,全部淹死在湖裡。

之後一天,馮黑子趁著夜晚混進城裡,帶著人進了縣衙,將縣令一家,縣丞一家,並衙役僕役等數十人全部殺了個乾淨。屍體全部拖出來擺在街口,還擄了不少女眷。這一下,局面大變。

街頭閒漢混混,好吃懶做之人,地痞流氓全部跑去投奔,馮黑子一夥很快便聚集了近百人。朝廷派來兵馬圍剿數次,都被打的落花流水。畢竟佔據湖心島的位置,要剿滅他們需要乘船靠近。馮黑子等人本就是水上漁民,水性好,地形熟,朝廷兵馬根本不是對手。

幾次圍剿下來,不但沒能得手,反而讓馮黑子氣焰更盛更囂張。朝廷倒也乾脆,再也不來圍剿,直接將居巢縣廢棄了,眼不見心不煩了。

在這幾年之中,馮黑子一夥人便成了本地的霸主。他們要求打漁的交魚,種糧的交糧,做生意的給錢。誰反抗便殺人,根本不顧念同鄉之誼。

這幫人還經常擄婦人上島,殘害蹂躪,湖邊經常有婦人屍首飄浮,都是不堪受辱投湖的婦人和被他們折磨死的女子。

有些家業的紛紛出逃,周邊雖然封鎖了,但是有錢人可以透過賄賂關卡府兵通行。一般百姓走也走不掉,只能在此艱難度日。馮黑子等人還在官道上攔截,遇到出逃的便殺,久而久之,也沒人敢逃了。

幾年來,居巢縣的百姓們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悽慘無比。

今年更是艱難。南方三吳之地大旱的時候,居巢縣卻遭了洪澇之災。別處秧苗幹得一把火能燒光的時候,這裡的秧苗卻被潰堤的洪水淹沒腐爛。

馮黑子一夥的錢糧自然不能少,而到了十月裡,北邊下來流民,又來了一群流民兵馬。這一下,更加糟糕了。流民帥王祖光等人進了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搜糧。百姓家中僅有的一些糧食也被拿走了大半,鄭老丈家的米罐子都被搬走了。

現在鄭老丈只能靠偷偷藏起來的一些糧食,和糙米米糠混合在一起煮了吃,勉強度日。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風流 南宋大相公 大周王侯 躍馬大唐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相關推薦:另類神棍萬道神棍真千金的靠山遍佈全球我被困五載,出關當鎮壓一切敵!星空戰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