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代晉->章節

第二百章 一場陰謀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李徽聽故事的時候便已經猜測阿珠恐怕便是那個孩兒,此刻也得到了證明。

“真是沒想到。令堂還有過這樣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噓。這些事都是你娘親口告訴你的麼?”李徽輕聲道。

阿珠點頭道:“我十二歲那年,我娘告訴我的。本來我一直以為我是爹爹的女兒,從那時起,我才發現我不是他的孩兒。但我一直當他是我的爹爹,我寧願不知道這一切。我們往南逃的時候,我爹爹便是為了保護我們,被燕國人殺了。我爹爹他……很疼愛我……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養活我們一家。”

阿珠眼淚汪汪,泫然欲泣。

李徽嘆息一聲,對這位素未謀面的阿珠的養父心中充滿了敬意。這樣的男人,必是心胸寬厚之人,沒有他,阿珠的母親便會死去,阿珠便也不會活在世上了。

“令堂遇人不淑啊,那個貴介公子真是該死啊。你娘一定恨死他了。正是他造成了這一切。”

阿珠搖頭道:“不,我娘並不恨他,我娘一直都喜歡他。這一切也都是我娘自願的。那個……公子也是要我娘留在他身邊的,可是我娘自己不願意。她不能忍受他的身邊有別的女子。是我娘自己要離開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決定。我娘說,她不後悔認識他,也不後悔離開他。我娘說,她明知身份懸殊,明知那個公子一定有其他的女人,她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我娘說,她不該識字讀書的,讓她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心比天高,卻忘了身份懸殊。一切都是她自己自作自受。”

李徽唏噓道:“你娘倒是個性情女子。那麼,你知道那個公子是誰麼?身份懸殊的話,當是鄴城大族子弟吧。你找過他麼?”

阿珠搖頭道:“我不知道是誰,我娘不說。我娘說,我不必知道他是誰,更不必去找他。雖然那個人是我的生父。我覺得也是,我也不想知道那個公子是誰。”

李徽微微點頭嘆息。

阿珠突然伸手從脖子上取下一物遞給李徽道:“這是我娘的遺物,她去世後,我在她的身上找到的。便是那個人的東西。是他送給我娘的,我娘一直帶在身邊。”

李徽接過一看,居然是一塊玉器。只有寸許大小的一隻青玉凋刻的狼形玉墜。凋刻的簡單的很,線條倒是很流暢。李徽在燈光下細看,他看到了狼形玉墜背面凋刻著兩個造型古樸的篆字。

細細辨認之下,李徽認出了它們。那兩個字是:慕容。

……

稻穀豐收,落定了一件大事。李徽的心情稍微安定了一些。這一個多月以來一切似乎都很平靜,拒絕桓序和顧謙之後,似乎也沒有人來找麻煩。就連王牧之也沒有來過居巢縣一回。居巢縣忽然像是被人遺忘了一般。

李徽心裡有些疑惑,難不成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自己之前的擔心是多餘的?自己之前的那些推測難道都是杞人憂天?

如果是那樣的話,倒是謝天謝地了。

但李徽總覺得有些不對勁,總覺得這種平靜似乎在醞釀著什麼。

九月中,李徽計劃回吳郡一趟,將母親和醜姑接來居巢縣。雖然李徽並不覺得居巢縣是個適宜母親和醜姑居住的好地方,但是既然和顧謙已經決裂,顧謙也明說了要將母親和醜姑驅逐,那麼自己也只能這麼做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徽內心裡認為,顧謙當不至於真的將母親和醜姑趕走,因為顧謙的為人其實和顧家其他人還是有區別的。雖然他一切以家族利益為先,但其實也還是有些人情味的。否則當初也不會力排眾議收留母親在顧家了。

就算是已經決裂了,顧謙也不至於將怒火發洩在兩個女人身上,顧謙還是有些風度和涵養的。

就像母親讓顧謙帶來的那封信上所言,在過去的大半年裡,顧謙對母親還是甚為照顧的。經常派人送些常用之物,節氣也送些時令的食物來。照顧的其實很是周全。

固然可以理解這是顧謙的一種假惺惺,但李徽覺得,這當中未必全是假意。因為顧謙其實沒有必要這麼做,以他的身份地位,他未必需要這麼做。

真正讓顧謙拉攏自己,並以顧青寧的下嫁作為條件來交換,應該是在顧謙意識到桓氏有招攬自己的企圖的時候。

李徽猜測,或許情形是這樣。自己和桓序那次鬧翻了之後,桓氏認為,還是透過吳郡顧氏來招攬自己比較好,免得下不來臺。他們認為自己是顧氏子弟,自然會遵從顧家的命令。而吳郡顧家上下一定認為,只有顧謙能夠讓自己俯首帖耳,所以便派顧謙押運吳郡諸族的糧草物資船隊來廣陵,順便來居巢縣給自己下達命令。否則,顧謙恐怕也得不到押運船隊的差事。

畢竟押運船隊去廣陵,可以和大司馬桓溫和參軍郗超他們見面,那將是增進感情和關係的最佳機會。這樣的機會少家主豈會讓南宅族叔顧謙去?

若是這麼一想,事情怕是還得沒完沒了。

就算顧謙講些情義,不會為難母親和醜姑,顧家那幫人可未必會講情面。所以,得趕緊將母親和醜姑接來,免得她們在吳郡受顧家人欺負。儘管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但是,九月十六上午,就在李徽安排好事情準備回吳郡的前一天,李徽接到了來自廬江郡桓序派人送來的一份公文。

那封公文是以揚州都督府的名義發出的,經桓序之手送達居巢縣。大意是,鑑於邊鎮局面緊張,大司馬為防止秦燕交戰戰火波及大晉邊鎮,故抽調兵馬屯守邊鎮防備。需要籌措大量糧食物資以充軍用。江北各郡縣受水災嚴重,唯有居巢縣秋糧豐收,故命居巢縣緊急調運五萬石糧草,十日後由廬江郡派出郡兵前來押送。

李徽看了這封公文震驚到目瞪口呆,差點暈過去。

揚州都督府居然命令居巢縣籌集糧草,而且一張口便是五萬石,這簡直不可思議。五萬石糧食如何籌措?籌措了之後,居巢縣豈非又要陷入饑荒之中。好不容易熬到了能夠穩定下來,這下豈非全完了。

在最初的震驚和混亂之後,李徽很快冷靜了下來,開始仔細的思索這件事。他也很快發現了漏洞。

首先,居巢縣復置不久,當初王牧之跟自己說的很清楚,居巢縣只需穩定下來,保證流民不過江,安頓下來便可。朝廷在一年之內不會徵收居巢縣的任何錢糧和勞役,以保證居巢縣能夠恢復安定的局面。

所以,揚州都督府的這份籌集軍糧的命令是不符合之前朝廷的命令的。

其次,公文釋出的程式也有問題。揚州都督府是掌管揚州軍事的衙門,籌措軍糧是沒問題的。但是居巢縣隸屬於歷陽郡,就算需要居巢縣籌措糧草,也該是歷陽郡王牧之發來公文,跟廬江郡有什麼干係?居巢縣無論從軍政上都不屬於廬江郡桓序的管轄範疇。

再者,居巢縣一介小縣,就算需要承擔籌措軍糧的任務,也不可能籌措到五萬石之多。這明顯不是個合理的數目。居巢縣雖未遭洪水洗劫,但縣域內百姓難道不吃不喝麼?

最後一點,便是一個月前,李徽才接待了押運吳郡大族糧草物資船隊的顧謙的到來。顧謙等吳郡大族押運了十萬石糧草去了廣陵。所以,桓溫的兵馬不可能有糧草短缺的問題。朝廷會撥付糧草,吳郡大族會贊助糧草,桓氏佔據江左數個大洲,糧草物資無數,怎麼可能需要從居巢縣百姓口中奪糧?

綜合之前種種事情,以及揚州軍政由桓氏把持的事實,李徽認為,這是一次針對自己的有預謀的報復行為。以徵收軍糧這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居巢縣混亂起來。這顯然和自己拒絕桓氏的招攬有莫大的關係。

李徽和周澈商議之後,周澈也大為震驚,並且同意李徽的分析。

李徽立刻決定暫緩吳郡之行,以應對眼前之事。他首先要確認的是這件事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他即刻動身前往歷陽郡去見王牧之,要向王牧之問清楚,到底朝廷的許諾還起不起作用。這件事經由廬江郡下令傳達到底是否附和程式。

另外,李徽讓周澈去查清楚,到底是誰洩露了居巢縣秋糧豐收的訊息。因為李徽在之前已經下令,保持低調,不要對外炫耀居巢縣的糧食豐收之事。

這麼做是因為今年周邊郡縣的水災導致大量百姓受災,情況極為不好。如果大肆招搖炫耀居巢縣豐收之事,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流民們會大肆湧來,一些嘯聚流民也會因為眼紅而鋌而走險。居巢縣的縣兵和義民團的人手不多,一旦發生那樣的事,怕是無法阻止。

但是桓序的公文之中寫的清清楚楚,他甚至知道居巢縣今年稻穀豐收的大致收成的數目。還特別表明,五萬石糧食居巢縣是拿得出來的,所以不許試圖拖延和抵賴。否則揚州都督府會降罪懲處云云。

時間點他們也掐的正好。這邊秋收結束,稻穀曬乾入倉後不久,籌措糧草的公文便及時的來了,好像算計好的一般。

李徽認為,這一定是有人通風報信之故。李徽要周澈查出到底是誰幹的。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風流 南宋大相公 大周王侯 躍馬大唐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相關推薦:另類神棍萬道神棍真千金的靠山遍佈全球我被困五載,出關當鎮壓一切敵!星空戰紀全球對抗賽我帶飛全場鬥羅:絕世之霍雨浩的重啟人生重生之九零後成為團寵網遊之馭靈師絕品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