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代晉->章節

第一九五章 誠意滿滿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顧謙解釋道:“此次我是押解吳郡世族送往廣陵的物資和糧草來此的。桓大司馬平息了壽陽袁真的叛軍,可喜可賀。吳郡諸位便想著押運些糧草物資前來道賀大司馬的勝利。”

李徽聽到這裡,眉頭微微皺起。心想:看來吳郡世家大族終究還是已經要一條道走到黑了。決意要依附於桓氏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謙繼續說道:“……本來,老夫是不用來的。陸家有船隊,該陸家人押運前來。你也是知道老夫的,老夫不願出遠門,折騰的精疲力盡的。不過,我想到小郎也在江北,居巢縣距離廣陵也不過五六百裡罷了,所以便自告奮勇押運船隊前來。你說這算是特意來居巢縣,還算是順便呢?呵呵呵。”

李徽笑道:“多謝東翁關愛,還特地來看我,這麼遠的路,哎,真是感激的很。”

顧謙擺手笑道:“自家人,說這些話作甚?你在居巢縣做了這麼多事,站穩了腳跟,升了縣令,我們不知多高興呢。蘭芝……哦,你娘都高興的去廟裡燒香還願,見人都合不攏嘴。上下都說你有出息,誇讚你呢。對了,你娘還寫了信託我帶來呢。”

顧謙說著話,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來交給李徽。李徽心情激動,卻也不能此刻看信,道謝後將信收起來。

“若非東翁舉薦,我李徽豈有今日?多謝東翁的提攜,讓我李徽有了立足之地。”李徽起身拱手道。

顧謙微笑道:“李徽,你能這麼說,老夫心中甚為欣慰。雖然說,你來居巢縣所為之事都是你謀劃得當的結果,但飲水思源,若無老夫舉薦你中正評議,若無我顧家舉薦你上任縣丞,卻也是不成的。只能說,機緣巧合,剛剛好。”

李徽並不想和他爭辯,畢竟顧謙大老遠的來看自己,倒也不必說些不愉快的話。否則,自己倒要和他好好的捋一捋,究竟自己為何會獲得中正評議的資格,自己又是在怎樣的情形下被他們選中來居巢縣上任的。

顧謙繼續道:“李徽,幾個月前,老夫曾給你寫了封信,道賀你榮升縣令之事。唔……你的回信老夫也收到了。老夫知道你是知恩圖報之人,也知道我顧家對你有提攜之恩。家主也說了,你母是我顧氏族人,你自小長在我顧家,這血脈聯絡是割裂不開的,所以你也是我顧氏子弟。當然,我顧氏也會為你鋪路,讓你有更好的前程。比如需要什麼錢財物資打點,什麼人脈關系的舉薦,都是對你極有裨益的。老夫說到做到,自然不會食言。其實,此次老夫去廣陵,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你猜一猜,老夫的目的是什麼?”

李徽搖頭道:“在下愚鈍,猜不出來。”

顧謙呵呵笑道:“怎麼會猜不出來呢?廣陵是桓大司馬的兵馬駐地,老夫有幸得桓大司馬會見,並且向他提及了你,請他提攜照應。你猜怎麼著?大司馬居然知道你,還說你在居巢縣做的不錯,還曾協助抓獲袁真的長子袁謹。我一聽都傻了眼,原來你居然還幫桓大司馬做了這件事。真是讓老夫甚為意外,甚為驚喜。桓大司馬得知你是我吳郡顧氏子弟,當即便決定要大加重用。他說,要我來見你,通知你年前去廣陵一趟,他要當面見你。還答應將你調往他身邊,跟在郗超手下做事。郗超你知道吧?他是大司馬參軍,前太尉高平郗鑑之孫,乃名門大族。跟在他身邊歷練數年,其後必有重用。李家小郎,你可真是運氣好到了極點了。這樣的事,不知要羨煞多少人呢,能得到這樣的好機會。”

顧謙說的眉飛色舞,完全沒有注意到李徽的表情。李徽已經眉頭緊緊皺起,擰成一個疙瘩了。聽到顧謙來居巢縣的時候,李徽有那麼一絲預感,覺得他此來必非無事而來。但卻不知道他居然是為了這件事而來。

他去見桓溫了,讓桓溫提攜自己。殊不知桓序早就說過這件事,而自己是找理由推脫了。自己恨不得離桓氏越遠越好,最好毫無瓜葛,他居然去主動舉薦自己,真是莫名其妙。

李徽臉色陰沉,眉頭緊皺的樣子讓顧謙覺得有些不滿。沉聲問道:“李徽,莫非你責怪老夫擅作主張麼?沒有提前和你商議是麼?哎,這等機會,還需要商議作甚?再者,聽從家主和老夫的安排,還能有錯不成?你去桓大司馬帳下為官,好好做事,以你之才能,必得重用。將來郡守刺史一路高升是必然的。”

李徽咬了咬牙,決定把話攤開說。在這件事上,自己必須明確表明態度,絕不能受人擺佈。自己離開顧家便是不受顧家擺佈,怎容他們安排自己的未來,還自以為是對自己有恩。

“東翁,在下沒想到你是為了此事而來。在下感謝東翁的關心,但是,這件事恐要從長計議。我暫時還不想離開居巢縣。這裡的百姓需要我,我還沒有完成我對他們的承諾,沒能讓他們安居於此。所以,桓大司馬帳下,我是不想去的。還請東翁同他們知會一聲,就說我李徽才能淺薄,難當大任。不必提攜我這無能之人。”李徽沉聲道。

顧謙面容驚愕,沉聲道:“這是你的心裡話?寧願放棄大好的良機,留在這窮鄉僻壤之處?你不是很想有所發展,胸懷大志麼?怎地會說這樣的話?”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李徽拱手道:“人各有志,不能強求。我現在只想在居巢縣當好我這個縣令。”

顧謙沉聲道:“李徽,不要說糊塗話。你是個聰明人,怎會做這等糊塗事?”

李徽苦笑道:“東翁就當我犯糊塗吧。這件事我已經決定了。”

顧謙眉頭皺起,沉聲喝道:“李徽,你可不要任性而為。你是我顧氏子弟,當聽從家主和我的建議。這也是為了你好。這等良機,怎可錯過?”

李徽籲了口氣道:“我記得東翁原本是不同意顧家支援桓氏的,怎地現在如此熱絡?”

顧謙喝道:“什麼叫熱絡?吳郡各族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老夫自然要遵從。顧陸朱張共同進退,老夫難道要違背家族的決定?況且,支援桓氏也沒什麼不好。你不必聽別人風言風語說些什麼,良禽擇木而棲,我吳郡士族要立足,要崛起,必須要找棵大樹落下。這樣才有重回巔峰的機會。”

李徽聞言,輕聲嘆息道:“糊塗啊,真是糊塗。”

顧謙皺眉道:“你是在說老夫糊塗?”

李徽忙道:“不敢。東翁,在下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能聽從你的安排。顧家如何選擇我不管,我李徽是不會去桓氏帳下為官的。李徽感謝東翁費心,只能心領了。”

顧謙臉色大變,冷聲道:“你是何意?家主和老夫的話你都不聽麼?”

李徽沉聲道:“東翁,我本非顧氏子弟,為何要聽?在下姓李,可不姓顧。”

顧謙驚愕的看著李徽,沉聲道:“你說什麼?”

李徽低聲但堅定的道:“東翁,我們都不必自欺欺人。顧家從未將我李徽視為子弟,我也永遠不可能成為顧家之人。李徽發自肺腑的感謝東翁的看顧。若非東翁,我母子二人未必能夠在吳郡安靜的生活,李徽也未必能夠讀書長大。但東翁心中明白,我母子在顧家是被視為奴僕的,雖然能存身,也受了許多屈辱。從一開始,我們便是寄人籬下而已,他們怎麼對我和孃親的,東翁也一清二楚。”

顧謙冷聲道:“原來你都記著仇呢。好,好,好心機。”

李徽搖頭道:“東翁,李徽並非忘恩負義之人,但這恩情只對東翁,而非顧家。對東翁,我心中永存感激。但這和是不是顧氏子弟沒有任何的關聯。我也沒有記仇,我只是說出了事實而已。東翁是睿智長者,當知道我說的話沒有半句假話。家主和少家主,大公子他們,恨我入骨。恨不得置我於死地,我心知肚明,東翁也心知肚明。”

顧謙大聲道:“看法是會改變的,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家主和少家主對你都甚為賞識,他們都視你為我顧氏子弟。你莫要記著以前的那些事。”

李徽嘆道:“東翁,我姓李,我父李智,我是丹陽小族李氏出身,這是事實,改變不了。我不能數典忘祖,忘了我的出身,投身於大族而忘了自己的門楣。請東翁理解我的苦衷。”

顧謙皺眉沉吟片刻,忽道:“李徽,你是不是心裡對老夫一直記恨。怪老夫對你太刻薄?當初你和青寧的事情,老夫對你說的話太重了,你是否因此而覺得老夫並非誠心待你?”

李徽一愣,搖頭道:“並非如此。東翁想多了。”

顧謙卻自顧說道:“李徽,你覺得老夫待你不誠,拿你當外人是麼?好,老夫答應你,老夫可以將青寧許配給你,這樣你便是我南宅孫婿。結成婚姻之後,你便和顧昌等人平起平坐,再不必擔心地位的高低。他們也再不能對你蔑視。你該明白,以我顧家的地位,以青寧的姿容品性,她可嫁入豪族之中,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老夫將她嫁給你,遂了你的心願。這樣的誠意,該足夠了吧?”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風流 南宋大相公 大周王侯 躍馬大唐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相關推薦:另類神棍萬道神棍真千金的靠山遍佈全球我被困五載,出關當鎮壓一切敵!星空戰紀全球對抗賽我帶飛全場鬥羅:絕世之霍雨浩的重啟人生重生之九零後成為團寵網遊之馭靈師絕品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