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重器->章節

第四百九十六章 此生無憾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透鏡的研發成功只是第一步。

光刻機的製造難度極大,但主要的攔路虎一共有四條。

第一是製造精度要求極高,一臺光刻機數萬個零件,要求的製造精度最少也是微米級,絕大多數精密部件要求精度達到亞微米級,極少數超高精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需要達到100奈米~00奈米。

這樣高的精度,以國內現行的加工技術,根本做不到。

人力有時而窮,八級技工的手工打磨最高精度僅能達到亞微米級,就算秉持著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也磨不出精度只有100微米的極高精密零件。

不過對於鋼鐵城來說,這已經不是問題。實驗工廠新研發的自動車床、銑床、磨床等一系列加工裝置,均達到了最高精度一百多奈米的水平,完全達到了個別超高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要求。

第二個是高透光度的透鏡。

第三個攔路虎,則是光刻機的行動部件。

最後一個,就是短波鐳射光源。

晶片光刻,是透過工作臺的移動,來改變光刻聚焦,對光刻膠進行刻蝕。它的運動控制部件優劣,直接決定了光刻的精度,而移動速度,又決定了產率,可以說是光刻機最核心的子系統。

要保證最佳的對焦調整,工作臺的最小移動距離必須非常小,最好是一個奈米一個奈米移動。

實際製作中當然達不到這樣的精度。

以飛利浦最新款的光刻機為例,它的最小移動距離實際只有00奈米。加上光源波長,它的光刻效果,最小線寬達到了三百五十奈米。

其他廠商差不多也是同一水平,有區別也差距不大。

這就是當前國際最先進的光刻機製程能力。

所謂一代裝置,一代產品。

最新的奔騰66處理器,採用的就是50納米線寬的製程工藝。

白雲天進入到實驗室,對李蓮道:“你們這邊進度怎麼樣?”

“非常順利!”李蓮給了他一個笑臉。

她帶領的小組,負責製造光刻機最關鍵的工作臺子系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運動部件。

為了保證運動的穩定性,移動部分不是普通導軌,而是空氣懸浮導軌。

從製造難度來說,它不算太大。

無非是一兩百奈米的加工精度,對才鳥槍換炮的鋼鐵城來說一點難度也沒有。

之所以它會成為光刻機研製的攔路虎,還是因為導軌設計需要運用到非常高深的流體力學知識,才能驗算出怎樣設計才會將氣流對工作臺穩定性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設計出滿足工業需要的產品。

偏偏這一點,對白雲天最不構成阻礙。

誰讓他有《製造史回顧》!

從科研的角度來說,這時代的其他人就好像盲人在曠野中摸索。

他們要很小心才不會路上的溝坎、障礙物絆倒,然後還要努力分辨前方究竟是懸崖,還是崎嶇難行的山路,亦或是高不可攀的山峰。

只有透過空氣流動、潺潺水聲,他們才能花費巨大代價,找到一條前進的道路。

但即便如此,也許跟著水流、空氣前行,還是會走入死衚衕,不得不又退回到起點,重新尋找別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儘可能與其他探路者相互交流信息,告訴別人某條路可能走得通,某條路是死路,讓他們不要再去嘗試。

人類文明每前進一步,都艱辛無比。

但白雲天不同。

他就如同開了全圖的玩家,一落地,就對四面八方的道路有著完整的認知,絕對不會走錯。

決定他前進速度的,從來不是尋路的過程,而是有著怎樣的交通工具。

他可以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偶爾步入一個岔路,在地上撿到一點不知道誰丟的錢。隨後,他就可以用這錢去買一輛腳踏車,在接下來的路上騎得更快、更輕鬆,還有空看看美麗的風景。

光刻機的製造就是這樣。

其他光刻機巨頭,需要投入重金,請最優秀的研發人員,用最好的研發裝置,潛心研究數年,中途還要用利益跟其他人交換技術,才能艱難地前行一步。

然而白雲天不需要。

他在一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東西,如何去做。

只要自己的技術夠了,不需要試多少次,就能將東西做出來。

這對這時代的其他科研人員是不公平的。

但這世界,從來沒有公平!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永世不變的至理箴言!

白雲天從來不需要顧慮他人的感受,他只是根據自己的目標,堅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透鏡、工作臺很容易就做了出來。

並且他還根據後世設計,對工作臺做了巨大改動,將慣常的一個工作臺,改為了雙工作臺。

當一個工作臺正在進行光刻工序時,另一個工作臺則提前進行晶圓片更換、定位、微調、測量等前序工作。當那一個工作臺完成光刻,兩個工作臺換位,立即就能進行下一道光刻工序,極大地提升了光刻效率。

光源部分,是唯一沒有自造的。

畢竟汞燈只是光刻機光源,波長統一為65奈米,其製造難度並不是特別大。國際市場上的供應商很多,全面禁止對華出口的難度較大,很容易買到。

白雲天為了省事,也就沒自造,而是透過國內,直接購買了一套。

但是他還是做了小幅改進。

就是用將目鏡浸入純淨液體中的方式,對光束波長進行一定幅度的折射,從而達到聚焦效果。

在後世,這叫浸入式光源。

現在各大光科技廠商正在就此技術,進行實驗室研究階段,尚未投入實用。

既然白雲天手裡有完整的技術,浸入式光源又能小幅改進光源聚焦,那又為何不用?

實際使用效果很好。

採用了浸入式光源技術以後,64奈米的光束波長被約束到了1奈米!

比之英特爾使用的50納米技術,提升了近40奈米!

在白雲天的親自指導監督下,有李蓮、華新等人直接領導,光刻機的製造進度快得驚人,透鏡、工作臺子系統、光源等最大的技術難點,一一被輕鬆攻克。

經過兩個月的技術攻關——其實就是逐步熟悉製造工藝,一臺雙工位,最大晶元刻蝕尺寸為00mm的光刻機就順利建造完成,順利得讓所有參與製造的技術人員感覺如在做夢。

“這就做好了?”

當最後一塊擋板合上,螺絲擰緊,對光刻機通電系統測試通過,白雲天宣佈光刻機研發成功,其他人還是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不由竊竊私語。

連下料到解決一個個技術問題,製作出子系統,再到總裝,兩個月就做出一臺這時代最先進的光刻機……

這可能嗎?

就算國內光刻機廠家,有現成圖紙、熟練工,做一臺出來也不止這點時間吧。

“行不行咱們試試不就知道了。”白雲天看著眾人表情,笑了笑沒有解釋。

有他帶著一種接受了高階製造技術知識注入的新人親自參與,兩個月製造一臺光刻機算什麼。

要不是沒有專用機床設備,哪要得了兩個月!

像專門製造光刻機的ASML,一年就要賣幾十上百臺光刻機出去。

兩月一臺?

這麼慢的生產速度,早就破產倒閉了!

光刻掩膜板早就做好了,這是白雲天、李蓮親自動手做的,達到了鋼鐵城當前技術極限。

掩膜並非只有一個,而是一套。

光刻是個工序多達上百道的漫長加工過程,一道工序,可能就只有極微小的改變。逐步刻蝕掉需要加工部位的光刻膠,然後透過沉積、離子注入等方式,在矽晶元基片上生成所需的元器件、連線等不同部件。

因此整個過程是支離破碎的,每一次光刻都只針對一道工序,經由數百道工序之後,才會製造出一個包含了所有電晶體、電阻、電容等各種元器件的裸晶片。

由於工序漫長,每一道工序的掩膜必須嚴格對準,誤差不能超過幾個奈米。否則就會出現錯位,導致沉積、注入不到正確的位置,製造失敗。

可想而知,掩膜版的精度要求是多麼高。

從製成的掩膜版上,眾人只能看到星星點點的點、和縱橫交錯的細線,根本不知道最終出來的電路是怎樣的。

工序如此之長,當然不可能馬上就得出結果。

研究人員雖然很好奇,但是他們還有別的研究工作要做,當白雲天宣佈光刻機研發成功,研製團隊解散以後,他們也只能回到本來的崗位,繼續完成上面交代下來的研究工作。

一個月後,白雲天、李蓮等人穿著一身連套防護服,眼看著一張亮晶晶的晶圓片完成最後一道工序,小心翼翼擺放到了他們面前。

這還只是裸晶片,還需要經過切割、封裝,才是大眾平常所見到的晶片。

得知眾所期待的第一次試製完成,聞訊的研究人員們都放下手頭工作,聚了過來。等級較高的研究人員穿上連套防護服,進了實驗室,其他的人則站在玻璃牆外,好奇地看著白雲天小心託在手中的晶圓片。

“白總,這是什麼積體電路?”一名實驗室副主任好奇地問道。

“一款處理器!”白雲天沒有繼續保密,笑呵呵地解開了謎底。

“處理器!”

所有聽到的人都眼睛一亮,在這些性格沉穩的研究員中,竟然發生了小小的騷動。

“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研發的計算機,所用的處理器?”那幾位有資格進入實驗室的主任、副主任都激動起來,忍不住七嘴八舌問道。

處理器啊!

國內搞了幾十年積體電路,從最開始就緊跟國外步伐,早在七十年代,就仿製了英特爾的8080,還以此為核心,研發了國產的長城050微機。

可不管是8080也好,還是長城050也好,都是仿製的人家設計。

可以說,在處理器一塊,國內就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績。

所有有識之士都在焦慮,都在呼籲要研發我們自己的中國芯。可是喊聲再大,國內依然沒有設計出一款自己的處理器,更遑論製造了。

迄今為止,國產處理器依然是一片空白!

現在咋一聽到白雲天用鋼鐵城自制的光刻機,製造出來的第一批積體電路樣品,就是處理器,所有人都激動到無以自制。

這肯定不是自己設計的處理器,但能做出來,這就是極大的成功!

“白總,這是什麼處理器?是奔騰,還是486?”旁邊那位副主任,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

“都不是!”白雲天心情極好,逗趣地聳聳肩笑道。

所有人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他們根本不敢奢望自制的光刻機,能製造出最新款的奔騰,能夠做出早期的奔騰處理器就已經足以讓他們興奮不已。

若是不行,486也將就。

可是連486都做不出來,那這光刻機製造出來又有什麼用。

“也好,飯總要一口一口地吃,沒關係,我們現在能做86也不錯。現在我們有經驗了,以後我們慢慢改進,總能將光刻機的製造精度提上去,奔騰會有的,未來奔騰也不是夢想……”一位副主任勉強笑著,安慰道。

白雲天裝不下去了,歡暢地笑道:“我親自主持的專案,怎麼可能造一臺只能製造86的光刻機!告訴你們,我們自制的光刻機,最小線寬達到了0.1微米!用它造出來的這枚晶片,集成度是600萬,比英特爾最新款的奔騰Pro還要高五十五萬電晶體!”

“哇!”

“不可能吧!”

“我們自制的光刻機,線寬竟然比英特爾的還要細,這怎麼可能?”

他的話經由通話器,傳到實驗室外,所有聽到的人都是一副震驚的表情,認為他一定是說錯了。

習慣了跟在人家背後亦步亦趨,他們已經有了小小的自卑和不自信,完全不敢相信,中國人也能做出達到、甚至超過歐美的積體電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等等,白總,您剛才說這枚處理器的集成度是600萬,那它肯定不是奔騰Pro,那它是什麼晶片?”有人發現了白雲天話中的漏洞,立即叫了出來。

其他人一聽,也是迅速反應過來。

白雲天之前就說了,這是一枚處理器晶片,然後又說它的集成度為600萬,比奔騰PRO還超出一籌。

可是奔騰PRO就是最新款、最先進的處理器了,哪還有什麼集成度達到600萬之巨的處理器!

他一定是在開玩笑。

所有人臉上一鬆,可是心中,不知道怎麼,又有些隱隱的遺憾。

如果是真的,那該多好啊……

白雲天微笑著,目光透過護目罩,從眾人臉上一個個看過去,直到環視一圈,才放低音量,輕聲道“它當然不是奔騰Pro,它是我們自行設計的華芯一號……”

沒等他說完,實驗室內外已經一片沸騰,所有人都漲紅了臉,拼命想要說什麼。

各種聲音混雜,誰也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麼。

可是沒人停嘴,他們用盡力氣,拼命撕扯著其他同僚的衣服、手臂,想要向白雲天說什麼。

在白雲天身邊,一種主任、副主任身體晃動,看樣子想要支撐不住的樣子,可他們還是努力相互攙扶,顫聲向他詢問:“白總,真是我們自己設計的處理器?”

“是!”白雲天笑容一斂,嚴肅地回答道。

“這是真的?”

“是真的!”

“您沒騙我們,它真的是我們自己設計研發的第一款國產處理器?”

“我沒騙你們!”

白雲天表情從未有過的嚴肅,一點笑容都沒有。

在他身前,幾個曾在國內研究所待了大半輩子的老研究員,忽然失聲痛哭起來。

“終於,我終於看到了!”

“這輩子,沒白活!”

“夠了,夠了,現在就是讓我去死,也沒有遺憾了……”

望著一種痛哭流涕的老研究員,玻璃牆外面吵雜的研究員們漸漸安靜下來。

在他們的臉上,同樣是眼淚縱橫。(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聖尊楊戩異界縱橫異世傲天黑科技生產線超級仙醫妙醫聖手最強妖獸系統無限升級系統都市全能道士星漢燦爛,幸甚至哉我給物品加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