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醫->章節

226、戶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趙俊達是崑山人,戴浩歌是太倉人,只有徐小樂是吳縣本地人。而且徐小樂覺得趙俊達很有趣,戴浩歌則是個有本事的人,碰到這樣的朋友,吃頓飯花個幾錢銀子算什麼?

趙俊達最終拗不過徐小樂,只好再三邀請兩人去崑山,嚐嚐他家的藥膳。

說起來大家都是醫戶子弟,家裡多多少少有些祖傳下來的秘方、偏方,沒有本事開藥鋪坐醫館,做藥膳倒也是條不錯的門路。

如今國家承平,去北京勤王的衛所軍戶聽說也沒多大損失,已經開始回各地衛所了。而且即便是去年土木堡之敗,北京被圍,對於遠在江南的百姓而言也幾乎沒有影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要日子過得太平了,自然就有各種新花樣出來,吸引有錢人花銷,所以趙俊達打著“御醫世家,養生延年”的招牌做藥膳,收入並不比開藥鋪差。更重要的是,開藥膳館沒有風險。不像行醫,一旦治死了人還要面臨病家的控訴。

徐小樂聽趙俊達說得種種好處,的確不失為一條好路,心中暗道:我若是沒遇到師叔祖,倒是也能去開家藥膳館……唉,恐怕不行,嫂嫂做的飯菜我是愛吃,旁人卻恐怕吃不慣。

他又問趙俊達,道:“令祖也是御醫?可認識我太爺爺麼?”他說著報了曾祖父的名諱。

趙俊達嘿嘿一笑:“我爺爺只在太醫院做過兩年醫學生,後來派去了崑山——便是我們這一支的來歷了。御醫云云不過是個噱頭罷了。尊祖若是真正的御醫,恐怕我爺爺見了連頭都不敢抬呢。”

醫學生就是醫戶子弟之中被選入太醫院學習的學生,的確不能施診、開方。在宮掖之地,他們連抓藥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打打下手,學習醫案,拿小太監小宮女積累經驗。

徐小樂就說道:“其實我也挺想去太醫院做個醫學生的,聽說太醫院裡有很多很多醫書,還有外面找不到的珍本。”

趙俊達道:“以小樂你的資質,入選太醫院實在太應該了。不過做醫學生卻沒什麼意思,無非給人當學徒,而且醫學生還很容易被派到軍鎮去做官醫。我爺爺運氣好,被派到了崑山,那些被派去九邊的可就慘啦。你若是有機緣,倒是可以去選醫士。醫士在太醫院裡查勘三年,可以遞補吏目、御醫、乃至於院判、院使,是條好路。”

他說著說著自己就先笑了起來,顯然也是個做白日夢的高手。他道:“若是我能做到院使,哈哈哈,那可是正五品的大官啦,就連蘇州知府見了我,也得客客氣氣的。”

一直沒有說話的戴浩歌終於忍不住道:“院使雖然只有五品,卻得皇帝信任。若是到了地方上,即便佈政、巡撫也得對你客客氣氣的。”

趙俊達自嘲道:“可惜我這輩子是沒指望了。”

戴浩歌嘆了口氣,顯然也知道自己是沒指望的——連第一步都沒能成功邁出去呢。

何況不入流的藥局大使,距離正五品的院使還有足足十級,大門檻三道,小門檻無數。

徐小樂覺得這個話題有些無趣,當官這種事不都是那幫讀書人孜孜以求的麼?作為手藝人,何必去搶人家的飯碗?他就岔開話題問戴浩歌道:“戴大哥是做什麼營生?”

戴浩歌面露蕭索之意,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方才道:“我十年前隨師學藝,遊走四方,倒是也拜訪了不少杏林前輩,自以為學到了不少本領。去年我師父去世,我送他遺體回鄉安葬,正沒什麼事可做。聽說吳縣招考藥局大使,只要是醫戶子弟就可以報名入選,我便來了。”

徐小樂暗道:你說了這麼大一通,無非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遊醫罷了。他又想:其實戴大哥倒是沒有必要自卑,只要有本事,能治好人,遊醫也沒什麼丟人的。

不過這寬慰人的話卻不好說出口,徐小樂就道:“原來這回考選只要是醫戶就可以了啊!那怎麼才來這麼點人?”

趙俊達就道:“其實已經不少了。你想啊,醫戶才有多少?何況大部分醫戶都在衛所軍籍,他們要麼能補軍職,要麼換了行當,誰還來縣裡考藥局大使?”只要能補軍職的,必然有品級,肯定看不上一個不入流的藥局大使。

根據職業細分戶籍是蒙元時候才有的,在此之前的唐宋只有良賤兩類。大明立國之後,訂立軍、民、匠、樂四籍,其實是沿襲並用了前三朝的兩種制度。

醫戶作為職業,自然是祖輩行醫的人家。只有在南宋時家裡就行醫,才會在蒙元時被編為醫戶,也才會在大明被登入為醫戶。不過大明的醫戶不是獨立的戶籍,所以散見於軍、民、匠三籍之中。

其中衛所軍籍從大明開國至今地位高超,生活輕鬆,但凡有點本事的人都希望能夠轉入軍籍,所以醫戶們自然人往高處走,早早就從軍了。

仍舊留在民籍的醫戶也有,卻不多見,有些甚至放棄了懸壺濟世,只是有一技傍身,幫助鄉里罷了。至於匠籍裡的醫戶,大多從事製藥制器,被官府管得嚴,走脫的倒是不多。

徐小樂就奇怪道:“我家也是軍戶,怎麼從未有衛所的人找過我呢?”

趙俊達對於徐小樂不甚明了並不奇怪,有多少十六歲的少年知道那麼多社會上的規矩?

他就解說道:“軍戶有兩種,一種是從軍廝殺出來的,到了太祖承運開國,再差都是軍官。還有一種則是太祖劃定衛所轄區之後的百姓,他們要麼轉入軍戶為兵丁,要麼仍舊為民戶,只是住在衛所,受衛所管轄。”

“軍官且不去說他,世襲罔替,吃皇糧的好差事,誰讓人家祖宗肯衝鋒陷陣呢。”趙俊達說著就有些羨慕,又道:“普通兵丁之家,開頭是很辛苦的,當了兵丁就要出操,要種地,還要服役。

“為什麼大家都爭著入軍戶呢?因為軍戶每代只要有一個兒子當兵就行了。若是生了兩個兒子的,一個替補老子當兵,另一個就可以做其他營生。若是三個兒子,就有兩個兒子可以做其他營生……等到了第三代,家裡仍舊只出一個人服役,其他人就可以去種地、讀書、做買賣,再不用服差役了。豈不美哉!”

*

*

我記得寫過戶籍問題的,但是屬於一筆帶過,還是有不少同學對此表示疑惑,這回略略寫得詳細點。

大家的月票呢?求訂閱啊!

*(未完待續。)— ( )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就是聖光 金鱗開 百媚圖 月球駕駛員 大明金主
相關推薦:金融大玩家我的錢莊連異界重生之南宋射鵰重生南宋求長生被迫成名的小說家飲食1999法相仙途我六耳從洪荒開始佈局西遊末日求生從百倍獎勵開始明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