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文娛->章節

第246章 一本漫畫闖天涯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1984年3月13日,《一本漫畫闖天涯》在香港上映,首映日之後,林棋親自詢問的了票房情況。

林棋可是這部電影的“編劇”,雖然,他僅提供了題目和劇情大概,細節是由公司的編劇團隊填補。

但是,電影上映之後,林棋依然被寫在編劇一欄,畢竟,這也是電影吸引票房的賣點。

當然了,林棋覺得自己寫在出品人一欄,可能更符合實際情況。

“林先生,《一本漫畫闖天涯》首日票房107萬,在預期範圍以內。”黃錫照並沒有露出多大的驚喜道,“不過,這部電影最大的發現是王晶,這小子倒是一個人才,多栽培一下,未來可能會成為了不起的大導演。”

“王晶?”林棋說道,“我更看好周星馳!”

“為什麼?”黃錫照有點不解,“這部戲更多貢獻是王晶,周星馳的表現雖然出彩,但還未達到驚豔的程度。甚至,觀眾評價林青霞都比周星馳出彩。”

“他是很有喜劇天分的演員,成就可能會比冷麵笑匠許冠文更高一籌。”林棋很相信自己的眼光說道,“每部戲,都跟他籤新的合同,延長他的經紀合約……現在他籤了幾年?”

許冠文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堪稱是香港電影行業最賣座的導演和演員之一。只不過,到了80年代中期,許氏兄弟分道揚鑣,許冠文也顯得靈感枯竭,創作出來的電影,逐漸不再像以前那麼受歡迎。簡單說,市場變了,許冠文過氣了……

之後,香港電影市場的喜劇片依然還是賣座的題材,甚至,之後很多導演模仿許冠文以前的鬼馬喜劇,還是能賺到錢,但想要像70年代那麼火,已經是很難了。畢竟,市場不斷的在變,曾經最火的套路,到現在已經是俗套了。

80年代很多喜劇片導演,都沒能超越許冠文(通脹因素,80年代港元遠遠沒有當初港元值錢)。一直到後來的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才讓香港的喜劇片衝上了另一個高度。

當然了,周星馳的喜劇後來模仿的多,但很多模仿的不到位,只得表象,不得精髓。

本質上,周星馳的無厘頭經典,可能更多的其個人風格加成,而不僅僅是無厘頭喜劇本身的魅力。

很多喜劇片的代表人物,都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優秀的喜劇片大師,往往是不可複製。也正是因此,知道未來周星馳式喜劇要火,最關鍵的不是劇本,也不是找到原版的導演和劇組,而是……周星馳!

抓住了這個核心要素,才是最關鍵的。

“十年!”黃錫照說道,“至93年2月到期,50萬元簽約金。”

新創業影視娛樂公司出道的藝人並不是全部都能拿簽約金的,普通簽約藝人沒有簽約金,但有最低年薪保證。合約期間內,低於最低收入,公司會補足,以此來保證出道藝人的基本生存問題。與此同時,一些混的很慘,不適合做藝人卻籤了長約的,公司也可以安排其做後勤或其他工作。

簽約金的藝人,則是公司其價值的認可,最低檔一年2萬簽約金,五萬一年的中上檔次。往往則是一人一個合同,不同價位的明星長約。

比出道藝人和簽約金藝人更低的層次,則就是一些還未出道的練習生,只能拿很少的生活費,能不能有出道的機會還要看運氣。

所以,練習生羨慕出道藝人,而出道藝人則羨慕那些能拿到簽約金的藝人。基本上,有簽約金在新創業影視娛樂公司體系下,已經算是小明星,而如果簽約金拿的特別多,比如,一年拿到百萬簽約金,即使不是大明星也是公司力捧的物件。

畢竟,簽約金僅是為經紀合約支付的錢,演出的分成還是另算。大體上,新創業影視娛樂公司體系下的藝人,相對其他公司而言,保障體系和收入要高的多。

“漲價,每多籤一年,增加100萬。”林棋微笑說道,“合約不僅僅限於演員,還包括導演合約。”

“給這麼多?合適嗎?”黃錫照吐槽,“已經跟成龍的合約差不多了。”

“未來,他可以跟成龍媲美!”林棋自信的笑道。

聽聞老闆的堅持,黃錫照也就不說什麼了。職業經理人,最怕自己做的決定要背鍋,但是老闆一定要做的,即使是錯,也不用背鍋,而且,他也勸過了,即使將來投資虧本,也不怪他。

而林棋很有信心——跟周星馳籤長約,不亞於嘉禾當初挖成龍。

嘉禾79年為了挖成龍,支票從100萬漲到500萬,但是,500萬的代價是籤長期合約。並且,一開始的長期合約還不可靠,需要不斷的加碼,延長合約的期限,其合約最長達20年以上,一直到21世紀初,成龍合約早就到期了,但還是在其乾爹何冠昌去世後,才離開嘉禾。

雖然,成龍離開嘉禾,加速了後來嘉禾帝國的衰落,但實際上,給嘉禾幹了二十多年,已經堪稱是仁至義盡。離開嘉禾之前,實際上,嘉禾已經覺得成龍逐漸老了,失去了價值,計劃培養新星,縮減了對成龍的資源傾斜。假設,後來的嘉禾並沒有因為成龍低潮期而冷落,而是繼續支援成龍,或許,嘉禾可能是另一個結局……

“對了,王晶也簽下來。”林棋說道,“十年,100萬簽約金。另外,每年最低投資2000萬元預算,用於投資王晶的電影,拍完自家公司的電影之後,可以在外面接活,但需要透過公司的經紀人去經手。”

黃錫照贊同說道:“這個王晶絕對值得投資,想法層出不窮。性子雖然浮躁了一點,但是耐下心,應該能拍出好電影。”

王晶是罕見對文藝片不屑一顧的導演,而且,是一個閉著眼睛用腳拍戲也能賺錢的導演。或許,限於格局,以及太懶,不願意學習,導致後來進步很小。

後來人們用王晶拍的一百多部在院線上映的正規電影票房,還抵不上周星馳拍的幾部電影票房總額高。但即使這樣,王晶還是能排華語片累計票房前十名以內的大導演。

而且,王晶高產時期,內地電影票房市場還未崛起,所以,一部賣座的電影,實際上票房也就幾百萬至兩三千萬之間。

倘若這個爛片王,晚20年出生,創作高峰期是21世紀,那麼……可想而知,其用腳拍片,依然可以吊打業界,以一當十!

實際上,王晶在80年代~90年代就是這麼幹的,十天半個月炮製的爛片,也一樣比一些文藝片導演用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時間拍的電影賣座。

90年代,香港電影低迷時期,王晶火力全開,一個人等於半個香港電影票房市場,其他導演全部加起來也不夠他打。

因為,那時候投資大部分導演的片子,十有八九都虧本,投資王晶的騙子十有八九都賺錢。

於是,投資人自然是排隊把錢交給王晶去拍片。不缺投資,而且,拍片速度又快,且,大部分都賺錢,這樣的速射炮,自然是讓整個業界都眼紅抨擊。

……

在首日票房出爐之後,《一本漫畫闖天涯》票房依然比較穩定,並沒有出現首映日高票房,後續高開低走不斷的跳水的跡象。在上映第九天,票房已突破1000萬元。

接下來,這部電影的香港本地票房,最終達到2800萬元,雖然,沒有成為破紀錄級的電影。但也成為罕見的賣座電影,畢竟,此時香港電影歷史票房榜上超過2000萬票房的電影還是屈指可數,《一本漫畫闖天涯》殺入了歷史票房榜前十名,足以讓整個業界都在研究這部電影成功的奧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了,大部分的業內人士分析的都不在點子上,有的覺得黑幫情懷電影會賣座,有的覺得劇情不斷出現轉折,看起來正常,卻隨時會出現反轉,反轉之後再反轉的電影,可能會賣座。

一部分人倒是分析的比較合理——有喜劇元素的電影,可能賣座!

但是,真正賣座的主要因素是——周星馳!

只不過,由於周星馳沒有接二連三的成功,沒有人會意識到起主要因素的居然是他!

實際上,《一本漫畫闖天涯》大賣之後,很多業內人士舉著鈔票準備找王晶拍新片。然而,王晶遺憾的表示,自己跟新創業影視公司簽了十年長約。

《一本漫畫闖天涯》應該算是周星馳轉型成為賣座電影明星的一部電影,在此之前,周星馳當過主持人演過電視劇,也在一些不太有名的電影裡面演過角色,絕對沒有以一部大紅大紫的電影主演的身份被人們認知。

與此同時,王晶以前也是以編劇為主,導演的作品《千王鬥千霸》雖然取得千萬票房,但是隨後的電影票房表現並不是太好。所以,並未獲得業內重視,原背靠邵氏電影這座大山,但邵氏停產之後,王晶只好在外面自己找活。《一本漫畫闖天涯》是王晶一個翻身的機會,他當然賣力的表現。

歷史上的《一本漫畫闖天涯》劇情雖然有點無厘頭,但是,總體上還是以情懷為主,周星馳在作品中的表現雖然能夠找到後期代表作的影子,但卻還是差了幾分味道,畢竟,原本的導演梁家仁並非喜劇片出身,而是動作片出道。再加上,裡面有點向80年代《英雄本色》為代表的黑幫英雄片致敬的味道在裡面,導致整體效果更像是一部文藝片。

而且……裡面星仔、阿俊之間的兄弟情……基者見基,腐者見腐,腐女小姐姐們會尖叫。原本劇情裡面表現的是兄弟情,但假若把阿俊換成妹子……可能更有喜劇色彩,

這部電影裡面就是這麼玩的,阿俊沒有找男演員,而是請林青霞來演。瓊遙劇出道的林青霞,因為感情問題,以及臺灣本土電影市場不太景氣的因素,在83年既來到香港發展,不久後,受到新創業影視公司的邀請,簽下了五年經紀合約。

這部電影裡面的劇情,經過了一段的魔改,兄弟情變成了,一個男裝酷酷的很能打被阿星仰慕的帥哥,實際上是個妹子,中間利用這個,搞出一些笑點。

與此同時,王晶也是不完全按劇本拍,拍攝過程中王晶喜歡偷懶,給周星馳更大的發揮空間。以至於。這部戲令人忍俊不禁要笑出聲的無厘頭場面,增多了不少。

《一本漫畫走天涯》原作跟漫畫的關係並不是很大,僅僅是主角阿星喜歡看漫畫裡面的英雄角色,進而崇拜現實中遇到的俊哥。整體而言,漫畫對於劇情推動下不大,即使去掉漫畫元素,一樣不影響。但是……林棋給的魔改劇本,加上王晶的發揮,讓漫畫成為重要的道具。甚至,主角阿星遇到困難時,居然有漫畫角色附體,瞬間從弱雞變超人的場面。

這部電影製作預算2100萬元,實際上,按照香港電影行業的經驗,並不需要用這麼多錢,但是……新創業影視娛樂公司有一個規矩,不拍小成本的電影,最低門檻只拍1000萬港元的電影,這個最低能看已經堪稱是香港頂級大製作的門檻。

這個年代的香港電影行業,有500萬預算,就算是大製作了。像新創意影視娛樂公司這麼任性,有更低的預算的電影不投資,非要只投1000萬元以上的電影,這種做法一方面讓整個業界羨慕,與此同時,也讓同行松了一口氣。畢竟,低於1000萬以下的電影不投,意味著新創業影視公司每年投資的影片數量不會太多,對市場的衝擊力也不會太大。

換做是一家公司,每年投5000萬元拍電影,平均每部電影預算100萬,一年就能拍50部電影,這樣的公司對香港票房市場的格局衝擊力會更大一些。

但是,新創業影視娛樂公司之所以這麼搞,也是因為把目標標準全世界,以全球市場為獵場的情況下,這就必須要把資金門檻提高一點了。

有的電影,100萬預算到1000萬預算,都可以拍,而且,1000萬預算,質量的提升可能只有兩三成,但是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話,原本就能賣座的電影,多增加一些投資,是可以稍微提升一點上座率,即使每個影院上座率提升幾個百分點,但是,跟同期電影對比的情況下,上座率領先的自然會被安排更多院線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奪取更多的院線場次,其所獲得的利益,自是遠遠超過付出。

本书作者其他书: 1895 軟體帝國 香港小亨 娛樂王座 香港大亨 龍翼蒼穹
相關推薦:轉世陰陽師星球大戰:白銀誓約八荒雷帝香港黑夜獻給臺北的情書重生香港食神調教壞公主調教劣質男妃絕對調教之軍門誘愛極品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