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文娛->章節

第234章 《仙劍》電影上映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1983年12月,林棋投資的首部動畫電影《仙劍奇俠傳》也正式上映。

而上映也是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兩地同步上映,內地還未實行票房制度,電影發行也就是賣了300個複製,每個複製1萬,相當於是賣了300萬。事後票房賺多賺少,這跟菲力克斯公司無關。

賣300份複製,已經算是國內的電影行業非常照顧菲力克斯公司的利益了。有知道,此時國內很多大賣的電影,一般也就製作一百多個複製,這邊的電影院放完之後,再把二手複製賣給其他還未放映的地區電影院繼續放映。有的電影複製是五六十年年代製作出來的,一份複製輾轉在幾十個城市上百家電影院放映,只要複製還能繼續放,就有可能繼續在放映。

很多人覺得這個年代電影院票價低似乎很好啊,但是,票價地的代價是,電影基本上罕見新片,為了成本考慮,一直在放以前的老電影複製。

80年代國內的錄像廳崛起,但不是因為錄像廳比電影院票價低,實際上,整個80年代,錄像廳的票價都比電影院貴的多。只不過,錄像廳裡面放映大量的歐美和香港的新片,這些電影比海外市場最多也就落後幾年,這就造成了錄像廳的生意遠遠比電影院更好。

而在香港發行,則是包括長期長期是以意識形態宣傳為主的左派電影院線,以及金公主、嘉禾等等香港主流的電影院都加入了發行。

而《仙劍奇俠傳》在香港首映院線數量達83家之多,創下香港首映發行院線數量的紀錄。

與此同時,精良製作的宣傳片,也透過星辰電視臺進行了持續的廣告。

這樣宣發效果,自然是讓《仙劍奇俠傳》首映日的票房聲勢奪人。

“5000萬港元大製作動畫電影,《仙劍奇俠傳》首日票房破200萬,打破香港電影首映日紀錄!”

“動畫打敗真人,李逍遙帥過鄭少秋!”

“據悉《仙劍》遊戲原班人馬參與製作,全程採用超級計算機,高科技加上古典文化情懷,製造了震撼人心的作品!”

“《仙劍》之前,只認為動畫是小孩子看的,但是這部媲美真人大片的電影,不……很多真人電影也表現不出那種打鬥,讓筆者開始對於動畫電影充滿了期待,希望《仙劍》這種型別的電影更多一些……”

電影上映之後,香港的紙媒上的評論文章一堆,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多,負面的少。再加上,12月也算是電影市場旺季,所以,票房蹭蹭的往上漲。

在電影大賣之後,林棋比這部動畫電影的劇組還高興幾分,這倒不是為了電影的票房收入。

主要是因為,動畫電影的質量,基本上達到了林棋的預期。看到這部電影,林棋稍微有點得意,今後,高質量、高票房的動畫電影,再也不是美國和RB的專利!

只要不斷的精益求精,國內的動畫製作水平,遲早能夠縮短跟美國、RB的差距。

吉卜力、夢工廠、迪士尼之類的存在,朝著這個方向去衝,遲早能在製作水平拉平差距。

實際上,最容易或最難的都是技術和經驗方面的差距,技術方面的差距,只要肯不斷的砸錢,是可以抹平跟國際大廠的差距的。經驗方面,持之以恆的投入,人家和團隊不斷的成熟,也一樣可以培養出經驗豐富,能夠製作出質量穩定的動畫。

至於,剩下的藝術、天分之類的,那就得看運氣吧。但是,後來中國動畫最大的問題,不是缺少天才。而是因為,即使有天才,也因為團隊整體素質差,是的天才也難以靠著一己之力,創造出超越美國、RB同行的高質量作品。

不過,林棋有的是耐心,動畫可以長期不賺錢,但即使是虧本的,要需要觀眾對於質量叫好。

如果,既賠錢又丟臉的話,那麼,這種團隊就沒必要扶持了。

……

《仙劍奇俠傳》這部動畫電影投資總額高達4715萬元,耗時10個月,完全是香港和國內的團隊完成,並且,動畫製作過程中,大規模使用了計算機技術,在這個年代當然是非常超前。

由於全程使用計算機繪圖製作,自然也積累了不少軟體方面的技術,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菲力克斯動畫特效大師1.1》版的軟體。這款軟體不僅僅能實現使用數位板直接電腦作圖,可以將數位板上的作圖保留在電腦上,更方便修改、還原等等工作。

除此之外,這款軟體也整合了一些簡單的電腦特效功能,或許,特效用在真人電影裡面暫時還不行,但用在動畫和遊戲裡面,卻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了,這款軟體對計算機CPU效能要求每秒浮點運算1億以上,記憶體至少要128MB,視訊記憶體也要求128MB。這導致了,這款軟體目前只能在價值幾千元以上的大型機上執行,很多高階的小型機,暫時都跑不動這種軟體。

當然了,這臺機器是找新創業電子公司租的,如果是自己購買的話,全部的預算全砸上去,勉強能買一臺這樣的大型計算機。

而在林棋只給5000萬元預算的情況下,菲力克斯動畫公司自然只能跑去新創業電子公司的超級計算機部門,要求以租代買,獲得大型計算機的使用權,每年租金2000萬元,持續租3年時間,至於3年之後……什麼這個破銅爛鐵,新創業電子公司也不太稀罕了。當然了,這樣的機器想要購買的話,目前,根據客戶定製,大概3000萬~6000萬左右,可以定製一臺浮點運算上億的超級計算機。

實際上,浮點運算上億算是超級計算機,那是75年的時候的標準,那個年代一代超級計算機浮點運算上億,可是震撼人心的壯舉。而在70年代,中國知道美國研製上一次浮點運算的計算機之後,也開始投入了研發,也就是銀河計算機,原本,83年末正式製作成功的銀河第一代超級計算機,只達到1億次浮點運算效能,而且,很多硬體都是進口攢的,且,銀河一代計算機,為了省錢,長期還使用紙帶儲存。為什麼用紙帶呢?因為,老技術人員,習慣了看到運算的結果,用紙帶上紀錄出來,所以,人家計算機用顯示器和硬碟為主,銀河超級計算機,主要功能還是計算,只不過運算比幾十塊錢的計算器要快要準而已。

但也怪不得國內的老一輩科學家,畢竟,長期以來他們就根本沒有機會參觀美國、RB、蘇聯的超級計算機。只知道媒體上宣傳的一些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指標,於是,早期的超級計算機的研發,不過是參照過去小型機的研發經驗,做出了體積更龐大,用了更多的積體電路的計算機。至於,把計算機做的更簡單易用,採用顯示屏和硬碟等等硬體,抱歉……六七十年年代的計算機不是那樣的,指示燈和紙帶紀錄資料,才是很多老一輩科學家理解的計算機。

把昂貴的計算機,用來製作電影、動畫、遊戲……這種事情,一開始國內那些科學家,都是一副——臥槽的態度!

但是,參觀的多了,國內不僅僅是超級計算機,就是小型機、微型計算機,出來一些生產年頭比較老的,否則,基本上都採用了顯示器、硬碟等等配置。銀河計算機初代,使用紙帶來紀錄程序運行的結果和資料,這種事情,在這個世界是絕對沒發生。

畢竟,這個年代的國內很多研發超級計算機的單位,沒看過美國和RB的超級計算機,但新創業電子公司總部的超級計算機長的怎麼樣,性能指標達到什麼程度,能做些什麼,這些國內都是一清二楚的。

這實際上,也讓國內的超級計算機研發,少走了一些彎路。

至少,目前的銀河超級計算機的浮點運算效能是超過1.5億次,操作人員都是看著顯示器的,而不是一邊敲鍵盤,一邊看紙帶。

只不過由於觀念的差異,銀河超級計算機配置的記憶體和顯示卡都比較小,所以,想要用銀河計算機來做電影和動畫特效,還是不如菲力克斯公司定製的機器。

不能用來做電影和動畫特效的超級計算機,在林棋看來,也算是低配版。畢竟,未來計算機裡面的主機板、CPU都是不值錢的,最高貴的部件莫過於——顯示卡!

你CPU再貴,也貴不過高階的顯示卡!

所以,低配和高配的計算機,僅僅看CPU效能,這還是老觀念。CPU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大記憶體,就不能執行更大的程式,沒有好的視訊記憶體,就限制了其在圖形的顯示效果……

林棋觀看了整部動畫的水平,也不由露出一絲讚歎,製作之精良不亞於90年代耗費1200萬元製作的動畫電影《寶蓮燈》。而且,不像《寶蓮燈》過於追求國際化,導致有點不倫不類。雖然,比更加不倫不類的迪士尼版《花木蘭》要好一些,但是,迪士尼畢竟的國際大廠,即使製作《花木蘭》那種外國人眼裡的中國古代人形象,也一樣在全世界獲得了不俗的票房。

但,《寶蓮燈》呢,國際化給誰看?除了中國市場之外,海外市場根本賣不動,造成了一些當時看起來是製作人銳意求新的動作,比如,引進了流行歌曲元素,在後來看來都堪稱是敗筆。

導致《寶蓮燈》這部動畫即使不斷的宣傳和重印,也僅取得2500萬票房,佔據1999年的票房第三。直到十多年後,國內電影市場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原本在國內電影市場不受重視的動畫電影,也出現了一些破億,甚至10億票房的票房爆炸式的神話。

《寶蓮燈》那樣大聲勢的宣傳發行,卻僅取得2500萬票房之後,造成的後果是國內投資人對於動畫電影更加不感興趣。動畫電影至少有十年時間,被視為絕對虧本的投資。

後來不少動畫票房固然爆炸,但質量卻真的對不起其取得的票房。主要是賣點,也不過是國產動畫的情懷,而不是靠著硬實力取得的成績。這跟國內的動畫多年積弱有關,即使的電影後來爛片確實很多,但是,影視劇由於產量和市場規模,長期以來從來沒有讓人才斷檔,以至於,任何時期國產影視劇裡面都能挑出能看的。

動畫則是長期跟市場脫節,反正製作出來鐵定虧。於是,很多動畫公司都是自暴自棄,召集人才卻不用心創作,反而是以劣質動畫時長篇補貼。原本是國內政府看到動畫行業長期積弱,於是,為了鼓勵國產動畫創作而創立的補貼政策,結果,基本上被那些不會再電視、電影院上映的騙補貼湊分鐘數的垃圾動畫把絕大部分的補貼款都騙的七七七八八,真正良心作動畫的公司,光靠著可憐的補貼款是不可能彌補虧空的。

林棋投資的菲力克斯動漫公司,倒不怕做良心動畫虧本的問題。虧本再多也無所謂,本身既做遊戲又做動畫,除了吸引新粉之外,更關鍵的是給核心粉絲賣情懷。

後來,某最大的二次元網站,實際上二次元主業的動畫全部是不可能賺錢,完全是是虧本的。但是,二次元的某款手遊騙氪能力太強了。網站騙氪策劃,甚至不惜代價的請明星代言和在電視臺、地鐵、飛機上打廣告。然而,鬼都不信這些廣告會有效果。採訪其網站經營者,其也表示,尼瑪的,老子就是錢多,故意虧,讓核心粉絲看到某某節目裡面出現手遊廣告,會有親切感和自豪感。就這樣……其IP核心粉絲,可以粉某個IP十多年以上,而且還會繼續粉下去,這種小眾粉絲的消費能力無論是RB那邊還是中國這邊都是以一敵十,一個粉絲為情懷氪一款質量很普通的遊戲消耗的金錢可以達其他遊戲十多名玩家的氪金規模。

這款賣情懷的垃圾遊戲呢,玩家數量在任何國家都不佔主要優勢,但卻能佔據全球騙氪手遊排行榜第十名的位置。讓無數高質量的大作欲哭無淚,遊戲質量拉低到另同行無語的程度,卻是一年又一年的騙氪,為什麼這種級別的IP,咱手中沒有呢?

這就真正牛逼的IP,和一些偽造的IP的區別。真正的IP,不吹牛咱多牛逼,但情懷賣的就是這麼叼。

人造的IP,為了虛假的熱度,不斷對其原著、改編不斷的砸錢宣傳,然而……基本上都是砸錢宣傳的時候一波熱度,很難形成長期持久的鐵桿。

歷史上的《仙劍》系列,即使是有大量的盜版的情況下,IP影響力還是有限,賣情懷也不如國際上很多大IP。本質上,就是因為這個系列每個版本都太獨立,而且,世界觀格局太小,沒形成史詩級的世界架構。而且,臺灣資本太過於吝嗇,抽走了絕大部分的收益,而不注重整個系列的可持續發展。最終的結果,自然是《仙劍》的情懷不斷被消費,但影響力卻並未持續的發展。

而林棋卻是有持續的耐心,把《仙劍》系列做好,而不是賺一兩款遊戲的快錢。

動畫是精品,遊戲也是精品,各種改編,都會讓整個系列的人氣和粉絲群體擴大,而不是被消費。

打造一款,幾十年後情懷還非常值錢,那種作品,才算真正的大IP!

本书作者其他书: 1895 軟體帝國 香港小亨 娛樂王座 香港大亨 龍翼蒼穹
相關推薦:轉世陰陽師星球大戰:白銀誓約八荒雷帝香港黑夜獻給臺北的情書重生香港食神調教壞公主調教劣質男妃絕對調教之軍門誘愛極品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