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章節

第六百五十二節 太子之怒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沒人知道皇太子那幾年是怎麼過的,被調到阿薩姆,跟讓他去美洲完全不同,去美洲是作為儲君去鍛鍊的,而去阿薩姆,當時所有人的解讀都是皇太子將被廢黜。

因為皇帝將他派到阿薩姆和曼尼普爾後,將皇太子身邊的人統統調走,不允許國內官員跟皇太子接觸,所有人,包括皇太子本人都認為,那是皇帝在剪除太子黨的羽翼。為廢太子做準備,而讓太子去阿薩姆和曼尼普爾,也是給皇太子安排的後路,一旦被廢后,他或許能得到這兩塊土地建立一個國家。

相比失去中國皇位的危險,這兩個尚未發展起來的小國,當真不值一提。而且一旦失去儲君之位,是否真的能在海外度過餘生,都不敢保證。中國的皇權繼承,永遠充滿了血腥,萬一透過激烈的皇權鬥爭,最後成功登上王位的哪一位皇子,認為皇太子是一個隱患的話,恐怕皇太子都會有性命之憂。

所以那幾年皇太子十分低調,他身邊沒有一個太子黨成員,皇帝允許他自己招募人才。

失去了一個龐大的太子黨勢力支援的皇太子,這時候才發覺,離開了那些人的支援,他什麼都不是,他之所以是皇太子,是因為他是皇帝的嫡子,而不是因為他本身的才能。

為了發展自己的國家,為了讓自己可能被廢后能夠生存下去,皇太子這才激發出來所有的政治潛力,他自幼受到的教育,他多年歷練的經驗,這時候都被調動了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禮賢下士,細心挑選合適的人才,為此他不得不放低姿態,跟一些強大的勢力求助。他拉攏非洲公司這種海外巨頭,吸引他們到阿薩姆投資,從這些公司培養出來的人才中招募官員。他還不得不委屈球員,跟當地部落勢力的酋長、土司虛與委蛇,希望得到這些勢力的支援。

他出臺各種優厚待遇吸引移民,尤其是讀書人移居阿薩姆,一直兢兢業業的待了八年,把阿薩姆經營成了一個人口八百萬的國家,他才得到了認可,被調回了國內,同時將阿薩姆王國交給了他的次子周淳統治,作為跟俄國公主聯姻的彩禮。之後皇太子的地位得到加強,開始以監國的身份,主張大周國政。

如今已經過去了快三十年,但皇太子對當初在阿薩姆所經歷的一切,依然記憶猶新。那是他人生中最好的年華,是他人生觀,世界觀徹底奠定的時期,是他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時間,而那段時間留給他的印象,並不美好。

皇太子不敢嫉恨皇帝,生在帝王家,這是他的命,而且皇帝並沒有真的放棄他。事後從所有跡象表明,皇帝並沒有廢太子的打算。儘管命令不準他回國,儘管命令不準國內任何官員跟他接觸,可皇帝從沒有表示過要考慮另立太子的態度。在國內,被看作廢太子準備的打壓太子黨的政策,也只侷限於壓制了太子派官員幾年的發展。並沒有罷黜、流放任何一個太子派官員。而是將這批人全部排斥在中樞之外,卻讓他們大都在地方上任職實權部門,事實上那是在培養這些人。皇帝讓皇太子去阿薩姆,也是一種歷練,之所以限制他跟國內官員來往,一方面是為了鍛鍊他獨立執政的能力,一方面其實是給他施加壓力,讓他更穩重,更快速的成長。

皇太子不恨皇帝,就只能把自己所受的苦難怪罪到其他勢力頭上,而英國就是他最恨的國家。

皇太子堅信,當年在美洲,要不是英國組建反對他的同盟,而且最後跟他打了一仗,那麼他在美洲會逐漸建立起來強大的力量,最後打造出回國執政的堅實基礎。可恨從他進入美洲起,英國人就在跟他做對。

所以從阿薩姆回來後,重新掌權的皇太子,一直就在尋找打擊英國的機會。可惜的是,一直沒有一個契機,讓他可以狠狠打擊,甚至直接摧毀這個國家。

監國的前十年,他還沒有穩定的根基,十分謹慎的蕭規曹隨,不敢改變皇帝的部署,不敢改換高級官員。十年後,國際聚變,德國已經統一,成為歐洲大陸上最強國。這時候,皇太子逐步逐步,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到了中樞,周觀海這樣的太子派官員主掌了政府。但這時候,皇帝卻突然支援建立了議會。皇太子剛開始以為這是皇帝在針對自己,他十分恐慌,他沒敢公開對抗。

議會制度剛開始運作的五年,各方勢力都還沒找到在議會中正確鬥爭的方式,國家秩序很不穩定,這五年,皇太子十分老實,防範歐洲那樣的革命,是他執政的重點,一度暫時放棄了跟英國的鬥爭。

五年之後,在周觀海等一種太子派勢力的保駕護航下,皇太子不但在政府中建立了終於自己的官僚集團,議會也由周觀海凝聚起來的士紳派控制,這時候皇太子對國家的控制力,才真正形成。但皇帝依然壓在他的頭上,一方面是皇帝強大的威望,另一方面,則是皇帝依然對軍隊有絕對的權力。

但此時皇太子勢力已經形成,他開始推行自己的意志,開始找機會打擊英國。美國內戰是一次好機會,但皇帝給他設了限制,在廢奴的基礎上,才可以支援美國南方,而且要求美國必須分裂。在一系列局勢變化下,中國和英國始終沒有走向對抗的一面。接下來的西班牙王位危機,是另一次好機會,當時中國艦隊已經跟英國海軍在委內瑞拉對抗,可最後德國人退縮了,他們放棄了對西班牙王位的爭奪。

連續兩次都沒能找到機會,戰後皇太子積極支持海軍擴張,掀起一輪高過一輪的軍備競賽,就是對遲遲無法打擊英國不滿情緒的釋放。但這種軟性競爭,無法讓他滿意。這一次德法戰爭爆發,皇太子興奮不已,他認為他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了。於是接受理藩院掌院李章銅的建議,戰前跟德國簽訂了同盟條約,讓德國敢於在英國的壓力下,跟法國開戰。

皇太子本來以為,德法開戰之後,英國很快就會捲入,然後中國可以以履行同盟義務為由,加入戰爭,跟英國交戰。

可是同盟關係有時效性,只有三個月,剛開始皇太子沒有在意,可隨著時限越來越近,皇太子開始焦躁不安,而且漸漸覺得他似乎被臣子欺騙了。

他接連發怒,將主持談判的李章銅多次叫到跟前訓斥,給他施壓,讓他儘快推進參戰的程序。但李章銅一直沒有進展,現在距離中德同盟關係結束只有三天了,皇太子已經失去了耐心,他再次召見李章銅,他要給李章銅下最後通牒。

相關推薦: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