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章節

第六百三十節 俾斯麥時代結束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俾斯麥一直不積極謀求擴張,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連波蘭都不想要。

這就是為什麼俾斯麥建立統一德國的時候,要把奧地利排除出去,因為他認為,奧地利統治的一些非德意志民族,都是包袱,認為“這是一個容有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的沉重包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捷克人、斯拉夫人都是包袱的話,西班牙人自然也是俾斯麥眼中的包袱。即便波蘭因為地理位置,讓德國必須控制波蘭,從而得到東部邊境的安全,但俾斯麥依然排擠波蘭,發動文化戰爭,對德國境內的波蘭群體進行排擠。說他是種族主義者也好,說他看到了民族問題帶來的隱患也好,總之俾斯麥對統治非德意志人一直很不積極。

而且他對德國有明確的定位,那就是做一流強國,而不去做霸主。

歷史上俾斯麥曾經在普法戰爭後闡述過他的行動理念:

“與漫無目的的“稱霸”相比,德國更應當擔心自己被包圍。柏林現在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其他國家高度關注,一旦被認定威脅到了普遍安全,從北海到烏拉爾山都將是它的敵人。但除去法國與德國的仇恨難於化解外,德國和英奧俄這三國是存在利益交集的,只要在這三個國家中爭取到至少兩國的友誼,柏林在五強中就屬於多數派,即使爆發戰爭也不會吃虧。但英俄、俄奧甚至小一點的義大利之間本身也存在複雜的利益糾葛,德國很難把它們拉進一個協調一致的陣線。”

俾斯麥根據德國的地理位置,制定了一個政策,做“誠實的經紀人”,德國不為自己索取領土和安全利益,但熱心為其他國家充當仲裁者和中間人,使這些國家對德國產生信任甚至依賴。這樣一來,歐洲任何大的領土變更或安全事務都需要德國參與協調,那麼以德國為敵的大國聯盟也就永遠不可能出現了。

這就是俾斯麥的態度,維持德國的有利地位,比不惜代價的爭奪霸權更加現實。

俾斯麥始終認為,德國因為地理位置不良,不可能肆無忌憚地追求霸主地位,否則必將重蹈路易十四和拿破崙的覆轍,也不可能在沒有解決歐洲安全問題的情況下,突然跳到海外去建立世界帝國。在歐洲建立相對優勢是最可取、風險也最低的,只要德國在歐洲的地位不可替代,它完全不必去新建一個有形的世界帝國,就可以成為無形的第一等大國。

現在俾斯麥在進行了一系列政策之後,拆分了俄國,徹底解決了東部威脅,中部繼續聯合奧匈帝國,同時還保持著跟英國名存實亡的英德同盟,這讓德國不但在絕對力量上壓制宿敵法國,而且還在外交形勢下完全孤立了法國。

只要繼續保持這種局面,德國就是歐洲一個不可替代的一流強國,可冒著失去這個一流強國的風險,去追逐在俾斯麥看來,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世界帝國地位,他覺得這簡直就是愚蠢頭頂的行為。

俾斯麥的困境是,他的國王跟歷史上所有的德國君主一樣,對軍事征服,奪取土地,充滿了渴望。普奧戰爭的時候,君主希望直接攻佔維也納,那種行為只能羞辱奧地利,而沒有任何意義。普法戰爭的時候,君主希望奪取更多的土地,那時候俾斯麥就已經壓制不住君主的渴望,被迫從法國手裡奪走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造成如今德法難以調和的矛盾。

現在一個西班牙擺在他的君主面前,而且還附帶著一個龐大的殖民地,只要點頭,德國勢力瞬間就能成為世界頂級的強大力量,這如何讓他的君王拒絕?

俾斯麥幾乎每天都要跟皇帝溝通,而每一次溝通到最後,都幾乎發展成爭吵。

德國皇帝一直不喜歡俾斯麥,但一直都很信賴俾斯麥的能力,只要俾斯麥願意做的事情,皇帝相信俾斯麥一定能做成,可問題是皇帝始終對俾斯麥的某些觀念不能接受,因為他認為,俾斯麥在阻礙德國變得偉大。

俾斯麥一直還能用英法聯盟的威脅,用路易十四和拿破崙的失敗來威嚇君主,但當從美洲傳來中國願意以殖民地領土為代價,全力支持利奧波德親王獲取西班牙王權的時候,俾斯麥無法嚇唬皇帝了。

有中國勢力的支援,德國將無懼英國,僅僅面對一個被自己打擊的抬不起頭的法國,在這樣一個法國面前,還不敢伸手拿起唾手可得的肥美蛋糕,這讓君王覺得恥辱。

俾斯麥最後只能給皇帝一個二選一的難題:“陛下,如果一定要如此,我只能辭職!”

皇帝是不太願意俾斯麥辭職的,因為俾斯麥的才華確實少有。

他誠懇對俾斯麥說道:“尊敬的首相,如果在這次事件中,德國不能有所作為的話,我這個皇帝也只能退位!”

再沒什麼好說的了。

俾斯麥嘆道:“如果陛下一定要支援利奧波德親王閣下繼承西班牙王位,我個人的建議是,一定要跟中國簽訂正式的同盟條約,必須寫在紙上才能信任中國人。”

皇帝嘆道:“如果是你來做的話,我相信能做的最好。”

俾斯麥搖搖頭:“陛下,請恕我無法在一份德意志帝國的死亡判決書上簽字!”

俾斯麥始終堅信,德國稱霸就離死不遠了。

皇帝嘆了口氣,沒有表態。

俾斯麥告辭,他的辭呈很快就送到了皇帝面前,皇帝沉默了半個小時之久,才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批准了俾斯麥的辭呈。

接著皇帝迅速提拔了新任普魯士首相,按照德意志帝國憲法,普魯士首相自動成為德國首相,而普魯士首相只為普魯士國王負責,這意味著普魯士決定德國政府內閣,這就是普魯士統治下的德國的真相,俾斯麥打造的複雜的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帝國架構。

新首相迅速回覆利奧波德親王,帝國決定支援他繼任西班牙王位,利奧波德立刻回覆西班牙議會,決定接受邀請,擔任西班牙國王這一光榮的職位。

然後整個歐洲炸裂了!

相關推薦: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