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章節

第五百七十五節 幫助法國的原因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會談只是一個象徵,是做給外界看的,事實上已經不可能達成什麼成果。

法國之所以中止中法同盟關係,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預設了法國的衰落,為了得到英國支援,讓英國壓制普魯士,給法國爭取一個較為平等的結局,法國不得不依靠英國。那就無法繼續跟英國對抗,只能以放棄中法同盟為條件,換取英國壓迫普魯士,給法國一個較為寬鬆的和平協議。

在普魯士佔據了近半法國領土,巴黎已經發生了起義的情況下,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普魯士,其實就已經是一項寬鬆的協議。

皇帝跟法國大使的會面,也不是基於軍事上的,而是經濟上的。

皇帝表達了對法國廢盟的理解,同時表示願意繼續跟法國維持緊密的經濟關係的態度。法國大使則表示,法國不會針對中國制定經濟政策。願意繼續加強兩國經濟聯絡,最後達成了一項成果,雙方都大幅度降低對方產品的關稅,原則性兩國平均關稅不高於15%,但允許兩國各自對30種商品徵收一定程度的保護性關稅,但保護性關稅不能超過100%。

基本上解決了皇太子時代的經濟對抗情況,而目的嗎,則是為了讓法國經濟迅速恢復,法國經濟不恢復,法國的實力就無從恢復。法國人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同時他們儘管跟中國結束了同盟關係,但依然希望中國在政治上能夠支援法國,至少是不反對法國,法國現在已經誰都得罪不起了。外交形式是拿破崙戰爭後最糟糕的時候。

另外之前法國跟中國打貿易戰,目的也不過是保護本國工業,可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後,法國的工業跟中國競爭的已經不多。洛林地區,以摩澤爾河為界,河東有重要煤田,河西有巨大鐵礦,產量佔全國9/10以上,雖然品位不高,但整個法國也沒有品位太高的鐵礦。圍繞洛林的煤鐵資源,法國在這裡發展出了冶金、機械等重要工業,現在全都失去了。原本法國的煤炭就需要進口,生鐵和鋼產量都無法自給,機械產品還從普魯士進口,現在就更不用保護了。與其從普魯士和英國、比利時進口,從中國進口也無所謂。

在輕工業上,損失了三大棉紡織工業之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只剩下北方里爾、魯昂的棉紡織工業,法國現在別說出口競爭了,甚至還需要進口。唯一有大規模出口能力的里昂絲織工業,中國產品又衝擊不了。

因此法國跟中國的工業相對互補,已經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了,貿易戰自然就沒有必要繼續進行下去。

而中國向法國輸出的,也不再是商品,而是以資金為主的金融產品。歐洲公司設立的歐洲銀行依然是法國除法蘭西銀行之外,最大的銀行,不但在法國開設業務,而且已經在歐洲各國開設了業務。論實力,歐洲銀行比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都多,因此擁有更強的信用,甚至在歐洲各國的政府結算中,只要不是政府強行干涉,大家也都更信賴歐洲銀行。歐洲公司的銀行,真的在朝著歐洲央行的身份邁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即便是法蘭西銀行,儘管因為政府的支援,在法國的經營業務很大,但法蘭西銀行卻長期向歐洲銀行拆借資金,是歐洲銀行最大的債務人。

這次法蘭西銀行發行了百億法郎債券,歐洲銀行認購的就高達三十億法郎,幫忙推銷出去的還有二十億法郎,可以說歐洲銀行就幫忙解決了一半債券,否則法國不可能那麼快就賠完賠款,讓普魯士撤軍。

法國金融業雖然發達,100億法郎從法國經濟系統中抽走,以賠款的形勢交付給德國,這肯定會引起大麻煩。果然剛剛解決了巴黎公社,恢復了國家秩序後,法國就開始陷入嚴重的通貨緊縮之中。而德國則開始了長期的通貨膨脹中,正是因為一百億的硬通貨突然湧入德國和抽離法國的原因。

法國人急需資金解決問題,歐洲銀行再次發揮了超越法蘭西銀行的作用,歐洲銀行以法國國債為抵押,發行了等量的紙幣,投入法國市場。這是法國國會授權的,作為歐洲銀行為他們融資的條件。現在迅速平衡了法國的經濟,甚至向法蘭西銀行也拆借了大量貸款,幫助法蘭西銀行穩定法國經濟。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法蘭西銀行跟歐洲銀行漸漸開始出現了分工,在法國國內,兩家銀行相互合作,但主要還是法蘭西銀行的領域,歐洲銀行基本退出了法國內部市場,專營進出口業務,而法蘭西銀行則退出了對外貿易領域,專營法國國內市場。

經過歐洲銀行的支援,法國對外出口迅速恢復,而且通貨緊縮情況下,法國產品擁有極強的價格優勢,法國絲織品不但在北非壟斷經營,而且開始進入地中海南部和黑海。中國則向法國出口大量的機械設備,經濟危機後轉型的中國機械行業,不但完全滿足了本國市場,已經開始擁有向外大量出口的能力。用澳大利亞鐵礦冶煉的優質鋼材,開始席捲法國市場,不管是價格,還是質量,都遠勝此時的德國和英國鋼鐵。

普法戰爭的失敗,徹底激發了法國人內心深處的民族情緒,“法國如果不偉大,就不成其為法國”,在這種情緒的刺激下,法國人感受到了強烈的恥辱,這種恥辱,比敗於英國,敗於俄國要強烈的多,因為他們敗給的是一個小國,一個被法國虐了幾百年的小國普魯士。

於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雖然依然保持了嚴重的內部鬥爭,但在軍事改革問題上,卻難得的一致,“復仇是戰敗者的法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就是復仇,這些觀念深入人心。

法國的政治勢力形成了這樣一種平衡:經濟上開始實行保守主義,政治上開始追求復仇主義,同時壓制君主派和革命派。經濟保守主義,堅持較少的干涉,維持經濟的寬鬆政策,政治上的復仇主義,激勵民族情緒,藉此壓到民眾對革命和皇權的痴迷。這種複雜的結構,儘管衝突很多,但卻基本平衡,因此歷史上的第三共和國難得的保持了長期執政。

在發展經濟和對德復仇兩種觀念的刺激下,很快法國政府就退出了雄心勃勃的鐵路建設計劃,要完善法國鐵路網,一方面是為了經濟,另一方面則是看到了德國鐵路動員能力的強大,相比之下,法國的鐵路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戰爭開始後,德軍立即動員,一切井井有條,每一節列車都被填滿,每一個車站都有充足的食物,所以列車都正點到達。一週時間就運送了超過50萬軍隊和裝備到前線的各指定位置,巴伐利亞鐵路也同樣有效的運作著,普軍信心滿滿,稱自己的列車為巴黎特快。

法國政府決定重新打造鐵路網,甚至將幹線收歸國有,這都需要龐大的資金。這些資金歐洲公司也願意提供,幫助法國融資。這對於目前財政困難的法國來說,無比的重要。

中國為什麼要幫助法國呢,真的只是友誼嗎?

其實周琅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給德國施壓。

幾百年的爭霸,已經讓法國徹底失去了爭霸歐洲的可能,法國不可能扮演一個歐洲破壞者的角色。唯有短期內激情燃燒,將民族和國家能量徹底爆發出來的德國有這個勢頭。

所以只要法國迅速恢復國力,對德復仇的情緒促使下,德國人就不敢過於保守,他們必須在爭霸這條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至於反對德國爭霸的俾斯麥,他在大勢面前也只能讓步,或者被取代。

法國越強大,德國就必須繼續強大,雙方都大規模的擴軍備戰,拉攏盟友,最後歐洲不爆發大戰才怪。

問題是這場大戰的規模,是否足以摧毀歐洲文明,是否足以讓中國成為歐洲的拯救者,以救世主身份登臨歐洲,這還需要解決許多問題。

首先歐洲的平衡還需要進一步打破。法國是用來給德國施壓的,但法國不可能是德國的對手。法國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斤兩,所以法國肯定會像歷史上那樣,尋找盟友。他們既然願意放棄跟中國的同盟,就是明白在歐洲戰爭中,距離太遠的中國幫不到他們。他們肯定會尋求俄國的同盟。

德國則會跟奧匈帝國結盟,德奧對法俄,兩大軍事集團如果按照歷史上那樣廝殺的話,依然會旗鼓相當。俄國是否會爆發革命,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很不明顯。美國會不會參戰,也為時過早。英國的態度是什麼,這些都是巨大的變數。

其中美國在未來五十年之內,在他們解決內部南北分歧之前,都不會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英國的態度則無法影響,唯一能控制的,是俄國的變化。

俄國問題,讓周琅極為頭痛,因為自從女沙皇登基之後,俄國的政治程序就脫離了周琅的設計。

相關推薦: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