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章節

第五百五十一節 歐洲之外的影響力(1)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第140票加更。

————————————

澳大利亞、北美西部不用說了,這裡是中古的直屬領地,全是中國移民的後代。北美地區人口已經增長到了四千多萬人,澳大利亞人口也有八百多萬人。

北美無需贅述,哪裡農業發達,工礦業並重,工業總量上不如美國,但工業水平上基本相當,總量上之所以比不上美國,主要因為政府控制的農業移民,基本上是以自耕農為主,從農民中分化出來的工人始終稀缺,勞動力稀缺影響了工業發展。除了個別高利潤的工業之外,這裡的市場上充斥著來自中國本土以及其他工業國的商品。

澳洲的工業也不甚發達,但農牧業發展相當不錯,跟歷史上不一樣,歷史上澳大利亞牧業是從綿羊養殖和羊毛出口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現在的澳洲,更多的還是肉用牲畜,中國不是一個傳統的毛紡織生產也消費大國,且本土有更近的蒙古、青藏草原供應原料,澳洲的羊毛產業就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澳洲的地理位置,更利於希臘中國南方移民,但南方移民可沒有什麼養殖的傳統,更多是衝著農耕的土地去的。

直到這幾年,養殖業才漸漸開始有了規模,這還是因為內地一些移民開始湧入,中國北方省份,也有養羊的傳統,尤其是陝甘一帶的移民,許多地方是農牧並重的。

英國人早在流放囚犯時代,就從歐洲引入了優質綿羊,一直在澳洲繁衍,這些綿羊可以提供優質羊毛,很快就開闢了新的出口產品。澳洲羊毛,在質量上,跟歐洲最優質的羊毛相比毫不遜色,而大規模養殖的成本,卻比歐洲低很多。一些在蒙古草原和中亞草原上完成了資本積累的牧業公司,開始殺入澳大利亞,他們從政府手中取得了大量無法用於農墾的半荒漠地帶,僱傭牧人放牧,動輒十萬畝以上的大牧場,讓他們的生產效率極高,利潤豐厚。

羊毛主要是出口歐洲市場的,因為歐洲有最發達的毛紡織工業,同時也是毛紡織品的傳統消費國家。中國和印度這樣的亞洲國家,毛紡織品一直不是主要消費品,中國古代,高檔紡織品用絲綢,抵擋用麻布,宋代之後,加入中檔紡織品棉布。因此毛紡織品,在中國一直不是一個主流消費品,只有在草原地區,才有消費毛紡織品的習慣。

不過這幾年,澳大利亞發展出了另一項大宗商品,鐵礦石出口,這項產業,主要就是面向中國市場了。

澳大利亞西北部的礦山發現時間已經不斷了,周琅當年讓老周官佔領這裡,就是因為知道這裡有鐵礦。

周官佔領之後沒幾年,就發現了這裡的鐵礦,並不是周琅直接推動去找的,而是中國官府一項有對礦產進行普查的制度,由工部的屯田司負責。從英國人手裡取得整個澳大利亞之後,就派人對這裡的礦產資源和耕地資源進行了普查,結果發現了一大批礦藏,比如金礦和鐵礦。但之後的幾十年中,澳洲人只關心這裡的金礦,不斷擴大淘金規模,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可對於鐵礦卻一直沒有開發,原因只有一個,從勞動力緊缺的澳大利亞開採了鐵礦,然後用船運回中國,面臨的只有賠錢。

轉機發生在五年前,英國人貝塞麥發明了一種新鍊鋼法,可以直接將鐵礦石冶煉成鋼。以前的鍊鋼,都是先將礦石冶煉成生鐵,再將生鐵用攪拌法冶煉成熟鐵,之後或者用坩堝鍊鋼法,或者用鍛打的方式煉成鋼材,坩堝法和鍛打冶煉的鋼材都有成本太高產量太低的缺陷,導致鋼材價格一直十分高昂,除了在軍事領域少量應用之外,民用上無法採用。

貝塞麥發明轉爐鍊鋼法,確實是一項天才的發明,但依然是基於前人的發現的,主要原理是向熔融狀態的鐵水中吹空氣,讓空氣中的氧氣跟鐵水中的碳發生氧化反應,最終將碳除去,把鐵冶煉成鋼。這種吹空氣的方法叫做空氣沸騰法,美國人凱利在1847年就已經發現,但始終找不到完整的方案。貝塞麥的創新是結合吹空氣的方法,改進了冶煉爐,發明了轉爐,從而讓生鐵直接鍊鋼變在技術上變得可行。

值得一提的是,貝塞麥發明這種辦法,是有意識的去創造一種大規模鍊鋼的辦法,並不是偶然的發現,而是根據理論知識去有意識的研發。促使他研究鍊鋼方法的動機,主要是為了給大炮提供原料。歐洲頻繁的戰爭,讓貝塞麥加入到了利潤豐厚的武器發明中,他研製出了一種線膛炮彈,但是英國軍方認為,他的炮彈威力足夠,但沿用傳統的鑄鐵跑,很難保證安全,因為膛壓太大。用鋼材的話,成本太高,在普通步兵炮上很難推廣開來。

於是貝塞麥加緊了研發鍊鋼技術,創造出了轉爐技術,這比歷史上貝塞麥研究出轉爐鍊鋼法早了整整五年。不得不說是因為中國的擠壓,讓全世界的技術競爭加劇,新技術的出現和推廣速度比歷史上快多了。

貝塞麥的新技術很快就在英國、美國、中國等所有有專利法的國家註冊,然後在各國進行推廣。在英國找到了合作伙伴,建立了冶煉爐後不久,就在中國也找到了合作伙伴。這些年,歐洲的發明家,不止一個在中國取得了成功,他們發現,在歐洲可以成功的技術,基本上在中國也能獲得成功,在歐洲無法成功的技術,在中國也有很高的機會可以成功,只要技術是可行的,在中國總能找到市場。

無數發明家在利益的驅使下,將大量新技術推廣到中國,也有一些中國人看到商機,主動將新技術引進。因此這時代,中國雖然還沒能成為新技術的原發中心,可新技術在中國的推廣一點都不慢。

當然中國也不是發明荒漠,中國人在製藥領域,化學領域,這些理論更加重要的領域,已經開始展露頭腳。用科學的方式,篩選出來數以萬計的確實有效的傳統中藥材,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藥材生產國。化學領域,之前的領頭羊一直是法國人,中國的科學體系,是透過引入法國科學家建立的,因此化學的起步很高,已經出現了一些總要發明,比如肥料。

機械領域中,也有一些重要發明,比如有人發明了插秧機,用浮動的木船作為機身,用蒸汽機帶動傳動機構,但因為蒸汽機的重量,很難推廣開來,只有一些大型農場在應用。

不可否認,西方雄厚的自然科學基礎,和濃厚的發明創造文化,跟中國的以科舉做官,和主要是大學主導的科研體系相比,他們的發明創造更有活力,歐美依然是世界重要發明的誕生地。

其實不獨是中國這樣,西方,尤其是英美之所以能成為科技中心,跟兩國的社會文化,體制,法律等等都有重要關係。比如貝塞麥,這個名字並不是一個常見的英國名字,而是法國名字,因為他父親11歲就去了歐洲大陸隨貝塞麥的祖父母定居荷蘭,成為荷蘭的註冊機械工程師,參與建造了荷蘭第一臺蒸汽機。

貝塞麥的父親21歲時移居到法國巴黎,26歲時就在顯微鏡的改進方面有重大貢獻,成為法國科學院的院士。但因為法國大革命,不得不遷居英國,利用在印染和金銀首飾製造方面的技藝在倫敦謀生。

貝塞麥出生在這樣一個機械工程師家族,而且父親主要是在法國接受教育和積累經驗,因此給貝塞麥起了一個法國式名字。

英國人的厲害之處,不是他們能培養出多少天才,而是他們總能給天才提供一個平臺。周琅建立的帝國,雖然也無法培養出天才,可中國的市場規模,在開放的環境下,可以為天才們提供足夠的舞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總有貝塞麥這樣的發明家,將重要的人類智慧成果第一時間帶來中國,讓中國的技術水平始終保持在第一線。

貝塞麥鍊鋼法,大大降低了鋼材的冶煉成本,增強了鋼材生產能力,讓大規模鍊鋼,從技術上開始變得可行。

於是他的技術在中國推廣極快,可以用過去十分之一的價格銷售鋼材,而且利潤豐厚。

結果就是,跟貝塞麥合作的工廠很快取得了成功,然後更多人從不想親自在中國經營的貝塞麥手中得到了授權,開始在中國建造更多的鋼廠,貝塞麥獲得了鉅額財富,中國得到了最好的技術。

但這項技術有一個嚴重的弊端,那就是他只適合冶煉含磷硫量低的鐵礦,恰恰含磷硫鐵礦才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鐵礦石,歐洲只有瑞典擁有儲備豐富的低磷鐵礦砂,而亞洲,只有澳大利亞的鐵礦符合要求。

英國人開始大量從瑞典進口鐵礦砂,而中國則從本國的海外領地澳大利亞大規模開採優質鐵礦。

鐵礦的開採,終於成為澳大利亞經濟發展源源不斷的推動力,遠比金礦開採更有價值,更有潛力。

相關推薦: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