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大國崛起1900->章節

第五百二十節 城市大農村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靠著青島即墨和膠州發展起來,靠著東營的利津縣發展起來,同樣的例子還有靠近煙臺的福山縣、寧海州,另外還有自己發展起來的萊蕪、濰縣,加上老牌城市濟南、濟寧,還有周村、張店、藍村等一大批從村莊、小鎮發展起來中小城市,讓山東的城市化率終於達到了5%左右,同時一大批小鎮還只向城鎮方向發展,純粹的農業人口已經下降到了40%一下,這個古老的地方正在快速的脫離農業社會的味道。

只是楊潮感覺到山東的城市中存在一種古怪的味道,不但沒有西方國家那種城市的味道,甚至連上海這樣的老城市都差別很大。

這種怪怪的味道是來自於文化,文化是來自於生活,因為山東城市中的生活,讓楊潮很陌生。大量剛剛來到城市的人,身上的傳統農村生活印記太濃厚了,在急速城市化中,他們的數量如此的龐大,幾乎瞬間就淹沒了原本的城裡人,將整個城市都同化了。

什麼是農村生活,那是一大群人居住在一起,鄰居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習慣互相幫助,習慣一起合作,在農村中,蓋房子是不需要付工人工資的,因為幫自家蓋房子的往往都是親朋好友,只需要給他們每每的準備上幾噸美餐,他們之間的勞動力換來的酬勞不是金錢而是親情。

長久以往,互相幫助,互相之間留下了算不清分不明的錯綜複雜的人情體系。

當這些村裡人來到城裡的時候,他們將農村時候的關係也引了進來。他們可以的選擇居住在接近的地方,在鄉下他們住在一個村子裡,在城市他們大都選擇在某一條街安家,然後平時經常走街串戶,你可以看到端著茶壺的老人到鄰居家一坐一天,在鄰居家大大咧咧。渾然當成自己家一樣,因為鄰居可能就是他的老哥哥。

光是生活也就罷了,連生產都是如此,很多農村人來城裡定居,不是自己闖進來的,而是被人帶進來的。很多新市民,甚至是大半新市民,都是沿著這個路子進入城中的,他們有的是某個親戚在城裡安家立業。然後將親戚朋友也帶進了城市,親戚朋友就先在他們的鋪子裡,作坊中,工廠裡工作,積累資本,然後自己又開新鋪子,新作坊和新工廠。

這種產業膨脹的模式跟過去幾百年中晉商、徽商等商幫的傳承模式如出一轍,脫胎於根深蒂固的中國傳統鄉村文化。那種一個學生考上了大學,全村人掏錢資助的情況。一點都不稀奇,甚至是一種社會現象,那麼這個大學生畢業後,就不僅對自己家庭,對自己家族,甚至對整個村子。整個族群都負有責任。

而做生意的人起家,整個家族出資給他做原始資本的情況,也很普遍。

於是造成了一人成仙雞犬升天的情況,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就帶起了一個宗族進城定居,一個村莊進城定居的情況。由於很多都是舉家、聚族遷入,將農村的社會關系,生活習慣,和倫理道德完整的帶到了城市,形成了很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文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跟楊潮想象中那種城市發展將鄉村直接摧毀,從實體上到文化上徹底摧毀的想象完全不一樣,頑固的中國百姓不是城市摧毀了農村,不是城市文化取代了鄉村文化,而是鄉村文化侵入了城市,在城市中生根發芽,最後是鄉下人將城市變成了一個大農村。

這種現象楊潮沒有想到,但他並不牴觸,只是略有所思,一個社會平穩發展,總是會有傳承和替代,不可能斷代發展,後世中國的城市文化跟鄉村文化截然不同,那是激進的歷史造成的,而現在沒有那種激烈的革命發生,所以文化的傳承就出現了連續性,當然楊潮相信城市文化跟鄉村文化還是有所區別的,最後城市中肯定會在鄉村文化,傳統倫理道德的基礎上誕生新的文化,畢竟這不是幾十、幾百人居住在一起的小國寡民式鄉村,而是一個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聚居的複雜社會,必然有更複雜的文化形態。

鄉下人進城了,那麼鄉村呢?也沒有廢棄。

楊潮發現,很多人在城市中定居了十幾年,二十年,向別人介紹的時候,依然習慣以自己鄉村的名字來介紹自己,會說自己是李官莊的,是杜家村的之類的,顯示出他們在心理上還沒有跟鄉村割裂。

心中沒有割裂,行為模式就不可能割裂,所以很多人會定期回鄉,很多人舉家在城中,過年又舉家回鄉村。很多人掙了錢第一件事,不是在城裡買房安家,而是回農村蓋房子,蓋體面的房子,儘管他們一年中可能就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去住幾天,可依然樂此不疲,還出現豪宅化的攀比風。

很多最靠近城市的鄉村中,出現大量的豪宅,楊潮不由想起荷蘭在海上馬車伕時代,很多城裡人發了大財,也在鄉村中建造別墅,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同樣的情結。

在城市中發展,不忘記鄉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祖墳、祠堂在鄉村,很多人建豪宅之前,必須先修祖墳,很多人認為自己發財是祖宗保佑,或者是祖墳風水好。

在嘈雜的城市中生活工作,在寧靜的鄉村度假休閒,這倒也是不錯的調節,楊潮自己都很嚮往這種生活方式,就是不知道等城裡的下一代成長起來,會不會繼承他們父輩的文化,會不會出現瞧不起農村人呢?

反正上海就有這種情況,阿拉上海人可是真的瞧不起鄉下人,而且鄉下人,鄉巴佬在上海可是一個相當嚴重的貶義詞,上海人高傲的認為,世界上除了上海人,就只有鄉下人,把其他地方的人都一起鄙視了。

楊潮很悲觀的認為,這種情況幾乎必然會出現,因為中國文化中有一種笑貧不笑娼的劣根性,發家致富往往是一個人最大的奮鬥動力,後世為了掙錢不惜冒險去國外經營的華人,讓中國人跑遍了全世界,連黑非洲都隨處可見中國人就知道了。

這種動力一旦被激勵起來,中國人可是相當可怕的,能創造一個個財富神話,也能突破一個個道德底線,山寨什麼的都是小兒科,毒奶粉之類的才更可怕,那是泯滅良知的行為,渴望財富不是錯,笑話窮人卻不好,不擇手段的追求財富更是大錯,歸根結底是中國人心中沒有拷問良知的機制,因為這個民族太過現實主義了。

楊潮不知道城市中的教育發展能不能在中國人心中種下道德種子,讓他們堅守一個君子愛財取之以道的準則,但法律上一定要對此嚴加制約。

楊潮建立楊子實驗室,聘請了大量的高階工程師,除了讓他們幫自己挑選合理專案外,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制定出一套準則,具體就是編制各種標準,工業標準,工程標準等等。

中國這些年一面是飛速發展,一面是規則混亂,光是山東的企業執行的標準就有多重,最主要的是美國和德國的標準,因為這兩個國家在山東過去建立了大量的工業,自然就引入了他們國家的標準制度。

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標準,這不是簡單地事情,透過這些年的發展,楊潮認為時機成熟了,當然重新編制既困難也沒有必要,讓工程師們將主要流行的美德標準進行整合,就是新的標準,楊潮很清楚規則這種東西,最重要的不是嚴格與寬鬆之別,最重要的是執行的力度。

一面透過制定標準,對全國各行各業的生產進行指導和規範,如果那些中小型企業都能遵守這些標準,那麼他們出產的產品就有質量上的保證,但是執行規範的標準,這是要付出成本的,如何讓小工廠也能夠執行,就必須要靠行政力量來監督。

中國目前的行政制度,當然還有很多不完善,畢竟是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家,連美帝發展了這麼多年都還做不到精細管理,中國開始現代化才多久?

不完善可以理解,但是監督卻一定要重視,楊潮從很早開始,在山東主政的時候,就讓李富安建立了極其嚴格的監管制度,對違規的懲罰極其嚴酷,甚至始終是零容忍,一旦發現某些官員行為不軌,哪怕只是輕微的違規,無論是如何暴露,是媒體曝光,還是百姓舉報,只要證實,那麼這個人的政治前途基本上就結束了。

時至今日,哪怕潘訓是一個崇尚寬鬆政策的人,可是嚴格的監管制度依然在發揮作用,檢察院是只屬於總統的最龐大的機構,往往是副總統什麼都不做專管這個機構,專管監察,監察院下轄的公務人員數量,甚至佔到整個公務員總數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個政府職員工作,就有一個監察人員時刻盯著,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比例。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中國政府雖然還稱不上高效,但是卻沒有出現系統性的腐敗問題,沒有腐敗這種行政機器中的鏽蝕,行政效率總是有一個基本的保證的,所以共和國政府雖然比之德國、瑞士等等國家政府高效,但是比之美國起碼不差了。

現在楊潮要將這一套監察政府的行政機構,推廣到監察整個國家的生產領域了,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援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吃蜜 [穿書]我家老公,撿來的!煉器祖師討厭女人萬古大帝萬古大帝主1900翻雲覆雨民國第一軍閥萬古天帝完美世界抗日之川軍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