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大國崛起1900->章節

第四百一十節 日本潛力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日本1917年跟中國簽訂了象徵投降的《中日友好條約》,已經過去了4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年戰爭的痕跡已經完全看不到了,相反因為戰爭的關係,東京的木質結構幾乎被摧毀,日本人藉此機會重新規劃了東京城市,現在的東京,雖然高樓大廈還不算多,但是鋼混結構的建築已經佔了大半,剩下的也都是磚瓦房屋,純粹的木質建築徹底被禁止了。

日本人利用戰後重建,以及中國給的第一筆貸款穩定了日元,之後經濟就基本恢復,現在已經還清了所有貸款,而且攢下了一億兩的外匯,經濟形勢比戰前要好的多。

只是日本經濟不可避免的與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的日本,財政的主要來源,農業佔一半,工業中的輕紡工業又佔一半,重工業最好的時候,也沒有超過三成,除了在戰爭中一度超過輕工業外,很快就又降到了正常水平。

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經濟體,以輕工業、食品加工業為主的工業,這兩年以水泥為主的重化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佔據了出口額的一半。

現在的日本,紡織工業僱員100萬人左右,機械加工業僱員十萬人左右,水泥行業僱員竟然達到了0萬人,年產量達到了100萬噸,顯然效率很多,因為大都是小型水泥廠,數量高大上百家,而中國的水泥廠雖小,但是啟新一家就有0萬噸的產能。

估計在還能賺錢的時候,日本財閥控制的工業,還不太願意更新裝置。

不但水泥產業是這樣,日本的大多數工廠都這種情況,以中小型為主,家族企業為主。十分的分散,但是數量極為龐大,在慢慢積累實力。他們唯一建立起的大型產業是造船業,可惜全都被搬遷到了中國去,讓中國的造船能力上升到世界第三,而且已經拉近了跟世界第二的英國的差距。一兩年之內就會超過英國。

但是日本也絕對不容小覷,因為日本的工業就業人口,已經達到了00萬人,城市居民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萬,城市化率突破了0%,進入城市化的第二階段,等他們的城市化達到0%估計日本的大工業就會開始了。

同時日本有完善的體系,輕重工業搭配合理,最重要的是他們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體系。這個教育體系比中國要強的多,這是時間的積累,人家腳踏實地的搞了四十多年了,而中國才發展了幾年。

日本人的義務教育水平已經高達95%以上,可以說幾乎完成了義務教育體系的建設,而且日本還有龐大的技術教育制度,大量的技術專科學校,讓受過基礎教育的人口非常容易轉化為產業工人。

日本的軍事力量被打垮了。海軍被解散,並且不允許再次組建海軍。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但是他們有晚輩的軍事體系,從小學到大學,陸軍有一整套學校,藉助這個完善的軍事教育制度,日本雖然只有10萬陸軍。卻更為專業,幾乎就是10萬合格的軍官,一旦束縛解除,日本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組建00萬以上的軍隊。

另外日本的金屬制品加工業,因為向中國的大型工廠提供零部件。讓他們擁有龐大的金屬切削加工產業,完全可以生產各型輕重武器,一旦解除束縛,他們的工業體系,可以為他們的軍隊提供00萬人以上的武器彈藥。

一個總體實力超過義大利的工業國,人口數量比法國、英國還多的國家,潛力絕對不容小覷。

因此雖然被中國打殘了,英美始終都在拉攏日本,楊潮相信,就在此時,英美肯定都跟日本溝通過了。

不過日本人很明智,沒有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舉動,這是一個很識相的民族,從戰後到現在這幾年,表現的一直乖順,他們的政府自覺自願進行親華宣傳,限制各種反華言論,要是出現反華的行為,更是會第一時間鎮壓,絕不給中國惹半點麻煩。

中國在日本的駐軍,日本政府不但負擔軍費,還額外撥款給建設了各種福利設施,在軍營外面修建了廣場、架設了路燈,連供士兵釋放激情的地方都建好了,招募的都是失業的良家婦女。

事情做到這種程度,就是楊潮都找不到找茬的機會,中國士兵本就淳樸,因此東京駐軍也沒有像美帝那麼愛惹事,兩不相幹,一直相安無事。

很顯然日本人還不想說不。

裕仁的車隊直接把楊潮送到了皇宮門口,天皇宮門口的警衛倒是不多,三座大門前十來個衛兵。

楊潮還帶了上百個衛隊呢,不過這些人和車隊都留了門口,日本人也不可能放他們進宮,楊潮也不怕自己在日本的皇宮中出事。

東伏見宮依仁親王一直陪同楊潮。

同時還一個勁的跟楊潮解釋利益,告訴楊潮天皇將在皇居殿中接見楊潮,楊潮該如何如何,見到天皇要首先鞠躬云云。

楊潮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好奇這個東伏見宮依仁親王也是皇族,有必要跟普通老百姓一樣對天皇這麼迷信嗎?

日本的皇宮跟中國的皇宮還真不一樣,當然也沒有紫禁城那麼氣勢恢宏,日本皇宮顯得小了一些,四周石壁高聳,還有護城河守護,和就是當年德川家康修建的城堡,外有城牆,內有古樹,還有古橋,流水,風景還是不錯的,不像紫禁城單調枯燥。

伏見宮一直叨叨著,直到汽車開過一座古橋,然後他突然閉嘴了。

因為他先下車了,給楊潮開了車門。

楊潮走出來一愣,前面就是一座大殿,大殿並沒有什麼震撼的,奇怪的是屋簷下的人,裕仁竟然穿著一身古裝,留著小鬍子在哪裡等著,他旁邊還有近侍。

不是誰要在皇居中見面,還要先向他鞠躬嗎?

顯然裕仁沒有聽話。

楊潮呵呵一笑走過去。

兩人還距離五步遠,裕仁站在臺階上,就鞠躬彎腰:

“楊先生,辛苦了。”

楊潮笑道:“天皇陛下,好久不見!”

楊潮說著走上階梯,很快就到了裕仁的面前,伸出手來,跟裕仁握了握手,至於鞠躬什麼的,楊潮才不會鳥呢。

天皇的旁邊,有一個老人,不知道是什麼人,穿著跟天皇類似的古代服飾,面無表情,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面半個肩膀距離,絕不跟裕仁平行,更不會超過他。

四人就這樣走進宮殿中,外面沒見到多少守衛,反倒這座宮殿中的守衛不少,但全都穿的很古怪,武器也是帶著武士刀。

裕仁帶著楊潮走到一座門前,近侍老人這才上前超過了裕仁,但是步子是超過了,身子卻矮下來,必須要比天皇低一樣。

一個推拉門,推開之後,是一件方形的小房子,牆壁上掛著古畫,地面上鋪著草蓆,中間放著一張小長條桌,很樸素。

裕仁脫了鞋走了進去,楊潮也脫了鞋走了進去。

腳踩在地面上很舒服,上面的草蓆編制的很細密,聽說古代日本人鋪席子必要武林席,也就是杭州的席子,才算是上等人。

裕仁輕輕點頭,近侍很有眼色的將門關上了。

然後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楊潮點點頭,就地就坐下了,盤腿坐在地上。

裕仁則端端正正的跪在對面。

“楊先生,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哈哈哈,天皇陛下,他客氣了。”

“不知楊先生遠道而來,可還適應日本的氣候。”

“還好,都差不多,比朝鮮熱一些。”

“辛苦了。給您添麻煩了。”

“不麻煩,說說正事吧,你把我帶到這裡,連杯茶也給給喝,手下一個勁的跟我講要先向天皇鞠躬,不是來客套的。”

裕仁輕輕躬身:“十分抱歉,日本人是執拗了一些。”

楊潮笑道:“這不是執拗,這是執著啊。”

楊潮不由想起後世一片文章,說日本人的腦子跟其他民族不一樣,其他民族都是左右腦分工明確,而日本人左腦為主,所有的資訊都先經過左腦混淆在一起,所以日本人是比較感性的,容易感性的處理問題,他們把天皇不是看做一種制度,而是用感性來理解的,這種民族容易產生個人崇拜,迷信一般的崇拜,同時也容易歇斯底里化。

所以裕仁一當了天皇,他叔叔對他就畢恭畢敬,而且還是發自內心的。

“楊先生,鄙人對南洋發生的事情,十分遺憾。”

裕仁先提起南洋一事了。

“多謝貴國的理解,不知貴國對此事有什麼見解?”

楊潮話裡藏刀般問道。

裕仁點頭道:“鄙國受貴國恩惠久已,當全力支持貴國。”

楊潮笑道:“感謝貴國的支援。”

日本人還是很明智。

裕仁又道:“雖然受貴國恩惠很大,但鄙國有一事還請貴國支援。”

果然沒有白吃的午餐,日本的政治表態,是要有回報的。

楊潮笑道:“天皇陛下請直言。”

裕仁道:“鄙國窮困,紡織業市場狹小,懇請貴國能開放紡織業市場,鄙國感激不盡。”

裕仁直接就開價了。(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吃蜜 [穿書]我家老公,撿來的!煉器祖師討厭女人萬古大帝萬古大帝主1900翻雲覆雨民國第一軍閥萬古天帝完美世界抗日之川軍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