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大國崛起1900->章節

第三百一十四節 造船業躍進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橫須賀、吳海軍工廠這些國營造船廠裝置、工人都可以允許你們帶走。”

“放心,到了中國自然把你們當中國企業對待。”

“貸款不是問題,入股的事情,楊子銀行可以專門成立一家楊子重工,楊子銀行你們該知道意味著什麼,跟楊大人做生意,你們可以放心。”

孟洛川跟日本人私下溝通後,這些傢伙順藤摸瓜就找到了李思第。

楊潮是不會跟他們談的。

三菱和川崎一聽還可以活下去,哪裡有不樂意的,至於造船廠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他們根本不介意,現在日本都已經投降了,根據協議今後就不會再有造船工業了,他們除了轉移到中國來,就只剩下拆除工廠一條路。

本來歐戰爆發,正是日本造船業發展最好的時候,海運費用增加了1倍,賺了錢的航運企業不惜重金拼命給造船廠下訂單,事實上,日本靠著一戰紅利,工業生產能力增長了四倍,重工業達到工業產值的六成,完成了重工業化,只是日本的工業規模太小,國內市場狹小,又沒有豐富的礦藏,也不允許他們的工業規模太大,即便工業實力增長很快,工人人數才一百多萬,還不如張謇幾個紡織廠呢。

只可惜他們沒有機會了,楊潮拼著發戰爭財受損失,都要跟日本在這時候開戰,就是要把日本人拖死,把日本拉下馬,不把日本拉下馬,一戰之後他們就徹底拉不住了,一旦把日本遏制住,哪怕自己受損一點。一戰之後列強式微,中國還是有大把的機會。

要不是這場中日戰爭,他們早就發大財了,現在雖然日本戰敗了,但總算戰爭結束了,他們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了。

三菱和川崎是有競爭關係的。競爭激烈到了工程師會自殺的程度可見一斑,但是他們在跟楊子銀行密謀之後,立刻打算聯合起來,將三井等挑戰者直接堵死,不給那些人任何機會。

財閥之所以是財閥,不但是有錢,更有人,他們手裡的人力資源超乎想象,立刻行動起來。整個財閥動員,管理人才、金融人才、技術人才,都開始運轉起來,搬遷裝置,重新建廠。

川崎選擇了煙臺,三菱選擇了上海。

三菱他們在上海收購了一家英國修理廠,稍微改造,增添了一些裝置。一個月內就可以開工生產千噸級海輪。

川崎則想的更多,雖然煙臺沒有可供選擇的現成廠房。但是煙臺這裡有美國鋼鐵廠,東北又是中國的鋼鐵基地,從東北到煙臺距離最近,擁有原材料的優勢,煙臺也不像東北會有冰凍期,作為最靠北的不凍港。沒有任何劣勢。

而且這裡的工業基礎雄厚,川崎不但選擇跟楊潮合作,出賣了造船廠四成的股份,而且跟福建會館造船廠合作,借給福建會館造船廠大量的高階技術人員為代價。暫時租借了福建會館造船廠兩個船臺進行生產。

雙方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又有足夠的能力,很快就把日本的造船業搬空,不但搬走了可用的機器,人才更是爭搶的物件,不但他們自己培養的技術力量,日本國營兵工廠的技術人員,甚至三井等其他財閥,還有內田信也那些暴發戶的技術人員他們都敢搶。

雖然三井那些財閥看不過眼,暗罵川崎和三菱賣國,可他們的聲音還不敢發到報紙上,他們自己家的報紙都不行,日本政府現在不敢發出任何對中國不利的聲音,否則被認為是反華你那就是大事。

不但不反華,還在國內大造輿論中日親善,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了山縣有朋身上,在楊潮的要求下,他們也開始更改學生教材,開始積極的反思歷史。

中日戰爭的起因,沒有任何爭議,都是山縣有朋的擴張主義引起的,但是在日本人的宣傳中,只是告訴日本國民,要不是山縣有朋背信棄義,跟中國一起瓜分俄國遠東領土,而不是太黑心把中國應該分到的黑龍江流域也都霸佔,日本就不會有這場戰爭。

所以一切都怪山縣有朋,都怪野蠻的陸軍,都怪沒有遠見的軍閥政府。

至於現在的政府,裕仁皇太子繼位後的政府,則被宣傳為受盡屈辱,不得不替山縣有朋政府背黑鍋的受害者,他們不得不在一片廢墟中重建日本,號召日本人同心協力共度時艱。

一邊要重建,一邊還要大肆拆卸一座座兵工廠的重型裝置,除了生產步槍的機器之外,所有大型裝置都要拆卸,要麼賣給中國,要麼當廢鐵回爐,當然回爐也得拿到中國去回爐,因為日本的鋼鐵廠也被摧毀了。

其實日本政府營造這種氛圍是最明智的,既然已經簽訂了條約,那就老老實實的認輸,在識時務者為俊傑這一方面,中國人永遠趕不上日本,所以中國人絕不會老老實實的認輸,不付出血的代價,他們是不會向任何征服者屈服的,無論是來自北方的草原勢力,還是來自海上的強盜大軍,必須把中國人打痛了,打狠了,甚至打殘了,他們才會低頭。

但楊潮認為,正是這種冥頑不靈的精神,才保全了中國。

日本人明智,印度人任命,日本人明智的臣服強者,印度人任命的不抵抗。

日本人有大海的保護很幸運的躲過了一個個強悍的征服者。

印度沒有這種運氣,他們跟中國一樣,處在草原民族擴張的第一線,中國一次次跟蒙古草原南下的遊牧部落對抗,曾經失敗過,也曾經成功過,但成功的時候是絕大多數,漫長的歷史上,完全失敗也只有元、清兩朝,加起來不過四百年。

印度則屈服的太早,中亞草原民族一次次南下,總有一些收穫,貴霜人、白匈奴人、波斯人、阿富汗人、突厥人、阿拉伯人,這些兇悍的遊牧民族一次次征服印度,讓印度甚至可能比中國還要漫長的歷史中,真正獨立自主的竟然只有一個孔雀王朝。

印度人過早的任命,所以每一次強敵來的時候,他們都說忍了,說這是命,這是輪迴,下輩子就好了。印度有一種叫做賤民的群體,他們被壓迫的最恨,走路的時候貼著牆角走,生怕自己的不乾淨的影子掃到高種姓的貴人,邊走邊用掃帚掃地,生怕自己的腳印被高種姓的貴人踩到玷汙了對方。

這種賤民之所以被統治者定為賤民,肯定是最招統治者恨,很可能他們是當年反抗最激烈的一群人,於是被壓迫的最很,當年他們是印度民族的脊樑,他們屈服了,脊樑就斷了。

中國人卻不任命,從秦末陳勝吳廣兩個草根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後,中國人就不可能像印度人那樣任命了,而且同樣來自底層的劉邦滅亡秦朝後,中國從此斷絕了夏商周綿延幾千年的貴族政權,開始了新的時代。

從此中國人輸過、贏過,但是沒有服氣過。

終清一代,就沒有斷絕過反清復明的聲音,不是老百姓對明朝有多麼懷念,而是一種不服氣的精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哪怕洋人勢大,全球殖民,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來自底層的義和團大起。

義和團愚昧,義和團迷信,義和團不自量力,義和團不夠明智,但誰也無法否認,他們不服氣,他們也知道打不過洋人,但就是要打一打,出口氣。

從陳勝吳廣到義和團,都是這樣,他們一次次向強權發起挑戰,一百次裡失敗了九十九次,就好像一個很不識相的瘦弱青年,當膀大腰圓的壯漢一次次把他打倒在地,問他服不服的時候,他只有兩個字:不服!

老子打不過你,但老子就是不服,你長槍大炮,老子神功護體,老子愚昧,老子野蠻,老子就是不服!

愚昧也對,野蠻也對,不識相也對,但她就是不服。

這就是中國另一種傳統精神,來自底層的豪俠精神,與高層的士大夫精神都是中國文化幾千年發展中傳承下來的精神。

在日本服輸的精神影響下,川崎和三菱財閥拆卸裝置,轉移造船廠的計劃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甚至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援,一路打開綠燈,出口稽核都是優先。

日本投降的當月,兩個財閥就在中國投入生產,接到了大批的訂單,有來自日本航運業的訂單,中國海軍的訂單,他們的工程師和技術骨幹,甚至普通工人都帶到了中國,加班加點,只有造不出的船,沒有賣不出的產品。

隨著日本造船工業不斷轉移向中國,日本政府大力支持發展了五十年的造船業成功轉移到了中國,讓中國的造船業翻倍的增長,一下子就擴張到了80萬噸,其中50萬噸都是日本造船產能。

這樣規模的造船業,讓中國瞬間就拉近了跟英美的距離,成為世界第三大造船國。

而此時中國政府出臺政策,大力支持造船業,五年內將造船業擴大到100萬噸的能力,跟英美站到同一地位。

政府促進下,中日戰爭結束後,第一波擴張的就是造船業,從此拉開了長達十年的中國造船業的******。(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吃蜜 [穿書]我家老公,撿來的!煉器祖師討厭女人萬古大帝萬古大帝主1900翻雲覆雨民國第一軍閥萬古天帝完美世界抗日之川軍血歌